這高台上,雖有不少人上來竭力表現,但終究是不盡人意。
畢竟坐在醉仙舸中談笑風生的才子,都已經算是聆音閣在長安城中有才之士裏精挑細選過了,而對岸中多數還是來圖個熱鬧的。
“諸位既然如此有興致,珠玉在前,那我便獻醜了。”這坐在醉仙舸中的林明德便被幾個玩得好的公子哥推了出來。
“好。尚書令的公子既然有雅興,那便試試。”一旁的韋晟趕緊站出來附和捧場。
周圍的人也適時捧場的大聲叫好。
雖說是經過明園之事,這二人都要靜思己過,但畢竟是元宵佳節,二人還是可以約著出來玩樂,參加詩會。
林明德緩緩踱步,思考一番後便高聲念道:“
火樹銀花合,城門鐵索開。
濟濟清明渠,明月逐人來。
玉女皆穠李,起興以鹿鳴。
長安不禁夜,垂髫笑滿盈。”
聽來倒也還算是工整,大致意思便是明燈錯落,映射出璀璨光芒,有如嬌豔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皆可通行,所以長安城的城門鐵索也打開了。人才濟濟相聚清明渠,月光撒遍了每一個角落,人人都可以看到明月當頭。月光下的美人都花枝招展、濃妝豔抹,聆音閣以《小雅·鹿鳴》起興奠定了歡愉和諧的基調氣氛。長安城今夜是不宵禁的,連小孩子都是滿臉笑容。
倒是把當下長安城的情狀都寫了進去,還將聆音閣和那些清倌人都誇讚了一下。林明德雖然紈絝,明園之事若是他所為,那便還得加上一條殘暴,但確實肚子裏還是有點墨水的,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寫出這麽一篇,足以看出家族越是龐大,對教育這塊也越是重視。可以紈絝,可以風流,但卻不能真的菜!
清明渠的花船中便停下了三五條,不過就隻下來了兩位姑娘,卻是蒙著麵紗,對著醉仙舸中的林明德行了萬福,便上台將其詩文默了下來。
聆音閣的掌櫃見狀,不禁點頭讚賞,高聲說道,“中上!”
又轉身走到清明渠邊,對著林明德恭聲說道,“林公子,渠邊停下這些花船裏的姑娘一會兒便會遣人將繡著閨名的帕子送到公子手中。明年正月十五前,公子便可不必再作詩就能入這些姑娘的閨閣。”
“嘩!”
當場頓時嘩聲一片,進攬月樓,入姑娘閨閣可知有多難。它並非是隻做一次詩,而下次若是還想再入閨閣,必得再做一次詩,若不作詩那便是隻能競價花銀錢咯。
這林明德元宵這一首詩作完,相當於一年不用再作詩、也不必競價便能進入這停下的花船裏姑娘的閨房。雖說想入其他姑娘閨閣還得作詩,但是這已是相當好的福報了,畢竟也算是省了不少銀錢。這停下的三五條花船算下來,也得有十幾位姑娘。
“如此,便多謝掌櫃了!”林明德在醉仙舸中被人眾星捧月,心中無限喜悅,也是迴敬一禮。
李時安突然在林盡染身邊輕聲問道,“染之可要上台試試?這可是這麽多人求都求不來的。”
林盡染苦著臉迴道,“時安可莫要打趣。我下次···不對,我絕對不會再進青樓了。”
“時安與你說的可是正經事。”李時安一臉正色,緩了緩又勸道,“說不準那元瑤姑娘便在那些花船裏。你上去作詩,她若對你有意,必會出現。時安不過是替你把關一下,倘若是元瑤姑娘不盡人意,那時安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她進門。”
“時安!”林盡染已微微有些怒意,但還是竭力克製道,“我真與那元瑤姑娘是清清白白。”
“時安不過是有些好奇,這長安城的第一美人究竟是何模樣,染之就當是滿足時安的好奇心。再者,若她真對你有意,她才現身;若是對你無意,豈非證明了清白。”
李時安見林盡染意有鬆動,便緊追著勸道,“染之,今日又是上元佳節,你當真不作詩贈予時安嗎?”語氣中帶著些撒嬌。
見林盡染還是未鬆口,李時安趁此將一旁的采苓拉上前,朝她使了個眼色。
采苓心領神會,朗聲說道,“林公子願上台一試。”
說罷所有人的目光便被這聲音吸引過來。
林盡染一臉迷茫,而後又快速反應過來,看著躲在李時安身後的采苓,險些想將她掐死。但若無李時安的授意,采苓又怎麽會這般莽撞呢。
高台上的掌櫃看到人群中的林盡染,便做了邀請之姿,朗聲道,“這位兄台可願一試?那便上來試試,可莫要扭捏。”
“我知道他,是林公子!大將軍府的新婿,林盡染林公子。”
人群中不知道誰高喊了一句。
又有附和者道,“沒錯,是他。我在攬月樓裏見過他!”
社死!林盡染除了想到這個,真想不到其他的詞可以形容,你可以說林將軍,可以說新婿,可以說林公子,麻煩別在這裏帶上攬月樓三個字行嗎?林盡染都能在一旁感受到一股子寒意。
高台的踏跺前,人群自覺地分散到兩邊,林盡染隻能在這麽多人的注視下,一步步走上高台。
“原來是林公子!久仰!上月鄙人不在樓中,未能見到公子的風采,實乃遺憾。未曾想今日便能有幸看到公子恣意揮毫、妙筆生花。”
這聆音閣的掌櫃自然也是拜讀了林盡染之前寫的詠梅了,何況此人又是大將軍府的新婿,言語上自然是要客氣些。
“掌櫃客氣了。”
“且慢!”
倏然有人打斷,花船中有一蒙著麵紗的女子掀開紗簾,提著裙擺緩緩下了花船。
“元瑤姑娘?”林盡染輕輕喚了一聲,又轉而看向李時安,向其比劃了嘴型,我真不知她會來!
隻見元瑤姑娘微微欠身,便帶著些怨婦的口吻說道,“染之真是狠心,自上次離開攬月樓後竟是一次都沒有尋過妾身。枉妾身日日思念郎君。莫不是染之又有了新歡,忘了妾身?”
離得遠些自然是聽不到此話,但這些卻是一字不落的落入李時安的耳中,李時安戴著麵紗,自然是看不出什麽表情,但是眼中的警告之意已甚是明顯。
“今日作詩,妾身可為染之代筆。若是得空,染之可願同妾身迴攬月樓中,讓妾身一訴衷情?”
但台下與醉仙舸早已議論紛紛,這才得知,竟是攬月閣第一美人元瑤姑娘。
李時安自也是聽到身邊的閑言碎語,目光卻是打量著台上的元瑤姑娘,身段極好,雖隻能看到眼睛,但想來相貌也應也是極為出眾的。
元瑤自然也注意到有一特殊的目光盯著她,順著望去,亦發現了人群中的李時安,那《清平調》所誇的李時安,心中暗道,果然氣質出塵,超凡脫俗。
台下的李時安雖是有些氣惱,但見林盡染將目光皆是放在自己身上,倒也稍有些慰藉,便對林盡染頷首示意,林盡染見此終於稍稍鬆了一口氣。
“那便辛苦元瑤姑娘了。”林盡染拱手作禮,又緩緩在台上踱步,假裝思索後便緩緩背誦,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也正是念到此處時,原本正代筆的元瑤姑娘便看著眼前林盡染的背影,淚眼朦朧,眼前的男子忽遠忽近,捉摸不清,可歎他的眼中裝的卻不是自己。
隻聽著人潮大喊“好詞”的讚美之聲,才將剩餘半句落筆寫完。
李時安見林盡染如此赤裸的目光看著自己,口中又念著如此動人的詩詞,心中不免狂跳,多日的吃味、委屈皆是刹那間煙消雲散,含羞地垂下螓首。
“未曾想染之竟是如此癡情之人,也怕隻有她才能讓染之如此深情。”元瑤姑娘眼中的落寞之情不言而喻,又緊跟著輕聲道,“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便也隻能害妾身這等癡心人,獨守空閨了,染之且寬心,妾身說話都算數的。”
說罷元瑤姑娘便背過身去,抬起袖子,抹著眼淚,獨自惆悵去。
這聆音閣的掌櫃此時也是大腦一片空白,這該如何是好,但又不好讓場子冷了去,便揚聲喊道:“林盡染林公子之作,上品!”
但此時林盡染竟有些不知道所措,此時若是去安慰元瑤姑娘,那台下的李時安該如何是好,可又若不說些什麽,倒真有些顯得不近人情了。
這便是一手“將軍”。李時安也是暗自思忖,若是元瑤姑娘說了這段話便下了台去,此時也不過是被人議論幾句,林盡染倒也不會顯得如此為難;但若是繼續留在台上,那便是要林盡染給一個態度,而剛剛這個元瑤姑娘必是已經猜到自己是誰了,這便不光是要林盡染一個態度,還是要自己的一個態度。若不是知道林盡染隻去過那一次聆音閣,必是要懷疑他與這元瑤姑娘有什麽曖昧的,偏自己現在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聽聞元瑤姑娘正欲贖身。若與林公子真有情意,得了他夫人的允可,想必她也不會拒絕納了姑娘。不過今夜詩會,林公子的詩詞定是讓長安城中的少女們都為之傾慕。若是今夜林公子要納妾,怕也真是趕不及的。”
李時安適時出口為其解圍,話中之意不言而喻,你要真想與林盡染有些什麽,也是得真有情才行,而且還得顧及你的身份。剛剛林盡染做的詩詞這麽好,想與他有情意的人可不止你一個。
李時安又未曾說過自己是大將軍之女,隻是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這個事,又將自己摘幹淨,又厘清雙方的身份。此時林盡染再去開口安慰,不過是出於人道關懷,同時也釋放了信號,意思是你可以去安慰幾句,短短一番話便是一舉數得。
“對啊!公子覺著妾身如何?”一旁的采苓也是識趣,趕緊給自己小姐附和捧場。
“哈哈哈哈!”
“妾身也想!”
台下一陣哄笑,確實,單從詩作而言,林公子的詩詞已然是全場最佳,光是清明渠邊停泊的一條條花船,便說明攬月樓中的姑娘們可都惦記著林盡染。
“元瑤姑娘花容月貌,風華絕代,長安城中傾慕的才子比比皆是,隻盼元瑤姑娘會有段良緣。”林盡染在一旁輕聲說道。
隻見元瑤姑娘緩緩轉過身來,臉上還有些淚痕,我見猶憐的模樣,有些抽泣道,“多謝染之關切。”
林盡染剛想下台,卻見李時安主仆早已不在,便擠開人群追了出去。
“又是林盡染!這人便是狗皮膏藥嗎?處處與我作對,今日又搶我風頭!”
林明德在醉仙舸裏雖是隨著眾人誇讚著林盡染的詩有多好多少陪笑著,但心中早已是恨極了此人,但望向那高台上元瑤姑娘的倩影,心中一陣悸動,“得不到李時安,難道還不能得到你嗎?”
林盡染終於在人潮中找到了李時安的身影,趕緊追上去,跑的有些急,便有些喘,“時··時安,多虧了你解圍。我與那元瑤姑娘真沒什麽。”
“自然沒什麽,時安看得出。”李時安話中還是帶著些怒氣,緊接著說道,“這元瑤姑娘若真是個善茬也就罷了,偏偏是心眼極多的女子。若是染之真與其有些瓜葛,那時安也定然不會同意的,染之盡可說時安潑辣也罷,蠻不講理也罷。”話中也不知是擔憂還是有些吃味在。
李時安的直覺告訴自己,元瑤姑娘並非是真心傾情於林盡染,應當是有些什麽目的。今夜本想趁此詩會見見這個元瑤姑娘,若是真心地純良之人,讓林盡染日後替她贖了身,納了她也並非不可。
林盡染此刻雙肩一垮,長舒一口氣,緩緩說道,“時安能如此想便好。那時安怎會先走了,也不等等我?”
林盡染自然不知道李時安的打算,隻見李時安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若時安留在那裏,是看你們打情罵俏嗎?”
此話一出,林盡染被嗆的再也說不出一個字,李時安見林盡染如此吃癟,心裏有些好笑,但又不忍心,便柔聲說道,“若留在那裏跟染之一起走,豈不是讓眾人都知道了時安的身份嗎?那才是真下不了台。”
此刻林盡染才恍然大悟,對李時安細節的把控和反應的敏捷都感到有些佩服。
“時安可真是聰慧過人。”
“這還用你說。”李時安此刻倒是丟了一些包袱,說話上也略微放的開些了,又緊接著有些傾慕地說道,“不過染之的詩詞確實寫得好。想必明日長安城中便又能多出一個林大才子了。”
三人一路逛迴了大將軍府,卻不曾想,府前已停了一輛馬車。
畢竟坐在醉仙舸中談笑風生的才子,都已經算是聆音閣在長安城中有才之士裏精挑細選過了,而對岸中多數還是來圖個熱鬧的。
“諸位既然如此有興致,珠玉在前,那我便獻醜了。”這坐在醉仙舸中的林明德便被幾個玩得好的公子哥推了出來。
“好。尚書令的公子既然有雅興,那便試試。”一旁的韋晟趕緊站出來附和捧場。
周圍的人也適時捧場的大聲叫好。
雖說是經過明園之事,這二人都要靜思己過,但畢竟是元宵佳節,二人還是可以約著出來玩樂,參加詩會。
林明德緩緩踱步,思考一番後便高聲念道:“
火樹銀花合,城門鐵索開。
濟濟清明渠,明月逐人來。
玉女皆穠李,起興以鹿鳴。
長安不禁夜,垂髫笑滿盈。”
聽來倒也還算是工整,大致意思便是明燈錯落,映射出璀璨光芒,有如嬌豔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皆可通行,所以長安城的城門鐵索也打開了。人才濟濟相聚清明渠,月光撒遍了每一個角落,人人都可以看到明月當頭。月光下的美人都花枝招展、濃妝豔抹,聆音閣以《小雅·鹿鳴》起興奠定了歡愉和諧的基調氣氛。長安城今夜是不宵禁的,連小孩子都是滿臉笑容。
倒是把當下長安城的情狀都寫了進去,還將聆音閣和那些清倌人都誇讚了一下。林明德雖然紈絝,明園之事若是他所為,那便還得加上一條殘暴,但確實肚子裏還是有點墨水的,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寫出這麽一篇,足以看出家族越是龐大,對教育這塊也越是重視。可以紈絝,可以風流,但卻不能真的菜!
清明渠的花船中便停下了三五條,不過就隻下來了兩位姑娘,卻是蒙著麵紗,對著醉仙舸中的林明德行了萬福,便上台將其詩文默了下來。
聆音閣的掌櫃見狀,不禁點頭讚賞,高聲說道,“中上!”
又轉身走到清明渠邊,對著林明德恭聲說道,“林公子,渠邊停下這些花船裏的姑娘一會兒便會遣人將繡著閨名的帕子送到公子手中。明年正月十五前,公子便可不必再作詩就能入這些姑娘的閨閣。”
“嘩!”
當場頓時嘩聲一片,進攬月樓,入姑娘閨閣可知有多難。它並非是隻做一次詩,而下次若是還想再入閨閣,必得再做一次詩,若不作詩那便是隻能競價花銀錢咯。
這林明德元宵這一首詩作完,相當於一年不用再作詩、也不必競價便能進入這停下的花船裏姑娘的閨房。雖說想入其他姑娘閨閣還得作詩,但是這已是相當好的福報了,畢竟也算是省了不少銀錢。這停下的三五條花船算下來,也得有十幾位姑娘。
“如此,便多謝掌櫃了!”林明德在醉仙舸中被人眾星捧月,心中無限喜悅,也是迴敬一禮。
李時安突然在林盡染身邊輕聲問道,“染之可要上台試試?這可是這麽多人求都求不來的。”
林盡染苦著臉迴道,“時安可莫要打趣。我下次···不對,我絕對不會再進青樓了。”
“時安與你說的可是正經事。”李時安一臉正色,緩了緩又勸道,“說不準那元瑤姑娘便在那些花船裏。你上去作詩,她若對你有意,必會出現。時安不過是替你把關一下,倘若是元瑤姑娘不盡人意,那時安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她進門。”
“時安!”林盡染已微微有些怒意,但還是竭力克製道,“我真與那元瑤姑娘是清清白白。”
“時安不過是有些好奇,這長安城的第一美人究竟是何模樣,染之就當是滿足時安的好奇心。再者,若她真對你有意,她才現身;若是對你無意,豈非證明了清白。”
李時安見林盡染意有鬆動,便緊追著勸道,“染之,今日又是上元佳節,你當真不作詩贈予時安嗎?”語氣中帶著些撒嬌。
見林盡染還是未鬆口,李時安趁此將一旁的采苓拉上前,朝她使了個眼色。
采苓心領神會,朗聲說道,“林公子願上台一試。”
說罷所有人的目光便被這聲音吸引過來。
林盡染一臉迷茫,而後又快速反應過來,看著躲在李時安身後的采苓,險些想將她掐死。但若無李時安的授意,采苓又怎麽會這般莽撞呢。
高台上的掌櫃看到人群中的林盡染,便做了邀請之姿,朗聲道,“這位兄台可願一試?那便上來試試,可莫要扭捏。”
“我知道他,是林公子!大將軍府的新婿,林盡染林公子。”
人群中不知道誰高喊了一句。
又有附和者道,“沒錯,是他。我在攬月樓裏見過他!”
社死!林盡染除了想到這個,真想不到其他的詞可以形容,你可以說林將軍,可以說新婿,可以說林公子,麻煩別在這裏帶上攬月樓三個字行嗎?林盡染都能在一旁感受到一股子寒意。
高台的踏跺前,人群自覺地分散到兩邊,林盡染隻能在這麽多人的注視下,一步步走上高台。
“原來是林公子!久仰!上月鄙人不在樓中,未能見到公子的風采,實乃遺憾。未曾想今日便能有幸看到公子恣意揮毫、妙筆生花。”
這聆音閣的掌櫃自然也是拜讀了林盡染之前寫的詠梅了,何況此人又是大將軍府的新婿,言語上自然是要客氣些。
“掌櫃客氣了。”
“且慢!”
倏然有人打斷,花船中有一蒙著麵紗的女子掀開紗簾,提著裙擺緩緩下了花船。
“元瑤姑娘?”林盡染輕輕喚了一聲,又轉而看向李時安,向其比劃了嘴型,我真不知她會來!
隻見元瑤姑娘微微欠身,便帶著些怨婦的口吻說道,“染之真是狠心,自上次離開攬月樓後竟是一次都沒有尋過妾身。枉妾身日日思念郎君。莫不是染之又有了新歡,忘了妾身?”
離得遠些自然是聽不到此話,但這些卻是一字不落的落入李時安的耳中,李時安戴著麵紗,自然是看不出什麽表情,但是眼中的警告之意已甚是明顯。
“今日作詩,妾身可為染之代筆。若是得空,染之可願同妾身迴攬月樓中,讓妾身一訴衷情?”
但台下與醉仙舸早已議論紛紛,這才得知,竟是攬月閣第一美人元瑤姑娘。
李時安自也是聽到身邊的閑言碎語,目光卻是打量著台上的元瑤姑娘,身段極好,雖隻能看到眼睛,但想來相貌也應也是極為出眾的。
元瑤自然也注意到有一特殊的目光盯著她,順著望去,亦發現了人群中的李時安,那《清平調》所誇的李時安,心中暗道,果然氣質出塵,超凡脫俗。
台下的李時安雖是有些氣惱,但見林盡染將目光皆是放在自己身上,倒也稍有些慰藉,便對林盡染頷首示意,林盡染見此終於稍稍鬆了一口氣。
“那便辛苦元瑤姑娘了。”林盡染拱手作禮,又緩緩在台上踱步,假裝思索後便緩緩背誦,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也正是念到此處時,原本正代筆的元瑤姑娘便看著眼前林盡染的背影,淚眼朦朧,眼前的男子忽遠忽近,捉摸不清,可歎他的眼中裝的卻不是自己。
隻聽著人潮大喊“好詞”的讚美之聲,才將剩餘半句落筆寫完。
李時安見林盡染如此赤裸的目光看著自己,口中又念著如此動人的詩詞,心中不免狂跳,多日的吃味、委屈皆是刹那間煙消雲散,含羞地垂下螓首。
“未曾想染之竟是如此癡情之人,也怕隻有她才能讓染之如此深情。”元瑤姑娘眼中的落寞之情不言而喻,又緊跟著輕聲道,“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便也隻能害妾身這等癡心人,獨守空閨了,染之且寬心,妾身說話都算數的。”
說罷元瑤姑娘便背過身去,抬起袖子,抹著眼淚,獨自惆悵去。
這聆音閣的掌櫃此時也是大腦一片空白,這該如何是好,但又不好讓場子冷了去,便揚聲喊道:“林盡染林公子之作,上品!”
但此時林盡染竟有些不知道所措,此時若是去安慰元瑤姑娘,那台下的李時安該如何是好,可又若不說些什麽,倒真有些顯得不近人情了。
這便是一手“將軍”。李時安也是暗自思忖,若是元瑤姑娘說了這段話便下了台去,此時也不過是被人議論幾句,林盡染倒也不會顯得如此為難;但若是繼續留在台上,那便是要林盡染給一個態度,而剛剛這個元瑤姑娘必是已經猜到自己是誰了,這便不光是要林盡染一個態度,還是要自己的一個態度。若不是知道林盡染隻去過那一次聆音閣,必是要懷疑他與這元瑤姑娘有什麽曖昧的,偏自己現在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聽聞元瑤姑娘正欲贖身。若與林公子真有情意,得了他夫人的允可,想必她也不會拒絕納了姑娘。不過今夜詩會,林公子的詩詞定是讓長安城中的少女們都為之傾慕。若是今夜林公子要納妾,怕也真是趕不及的。”
李時安適時出口為其解圍,話中之意不言而喻,你要真想與林盡染有些什麽,也是得真有情才行,而且還得顧及你的身份。剛剛林盡染做的詩詞這麽好,想與他有情意的人可不止你一個。
李時安又未曾說過自己是大將軍之女,隻是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這個事,又將自己摘幹淨,又厘清雙方的身份。此時林盡染再去開口安慰,不過是出於人道關懷,同時也釋放了信號,意思是你可以去安慰幾句,短短一番話便是一舉數得。
“對啊!公子覺著妾身如何?”一旁的采苓也是識趣,趕緊給自己小姐附和捧場。
“哈哈哈哈!”
“妾身也想!”
台下一陣哄笑,確實,單從詩作而言,林公子的詩詞已然是全場最佳,光是清明渠邊停泊的一條條花船,便說明攬月樓中的姑娘們可都惦記著林盡染。
“元瑤姑娘花容月貌,風華絕代,長安城中傾慕的才子比比皆是,隻盼元瑤姑娘會有段良緣。”林盡染在一旁輕聲說道。
隻見元瑤姑娘緩緩轉過身來,臉上還有些淚痕,我見猶憐的模樣,有些抽泣道,“多謝染之關切。”
林盡染剛想下台,卻見李時安主仆早已不在,便擠開人群追了出去。
“又是林盡染!這人便是狗皮膏藥嗎?處處與我作對,今日又搶我風頭!”
林明德在醉仙舸裏雖是隨著眾人誇讚著林盡染的詩有多好多少陪笑著,但心中早已是恨極了此人,但望向那高台上元瑤姑娘的倩影,心中一陣悸動,“得不到李時安,難道還不能得到你嗎?”
林盡染終於在人潮中找到了李時安的身影,趕緊追上去,跑的有些急,便有些喘,“時··時安,多虧了你解圍。我與那元瑤姑娘真沒什麽。”
“自然沒什麽,時安看得出。”李時安話中還是帶著些怒氣,緊接著說道,“這元瑤姑娘若真是個善茬也就罷了,偏偏是心眼極多的女子。若是染之真與其有些瓜葛,那時安也定然不會同意的,染之盡可說時安潑辣也罷,蠻不講理也罷。”話中也不知是擔憂還是有些吃味在。
李時安的直覺告訴自己,元瑤姑娘並非是真心傾情於林盡染,應當是有些什麽目的。今夜本想趁此詩會見見這個元瑤姑娘,若是真心地純良之人,讓林盡染日後替她贖了身,納了她也並非不可。
林盡染此刻雙肩一垮,長舒一口氣,緩緩說道,“時安能如此想便好。那時安怎會先走了,也不等等我?”
林盡染自然不知道李時安的打算,隻見李時安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若時安留在那裏,是看你們打情罵俏嗎?”
此話一出,林盡染被嗆的再也說不出一個字,李時安見林盡染如此吃癟,心裏有些好笑,但又不忍心,便柔聲說道,“若留在那裏跟染之一起走,豈不是讓眾人都知道了時安的身份嗎?那才是真下不了台。”
此刻林盡染才恍然大悟,對李時安細節的把控和反應的敏捷都感到有些佩服。
“時安可真是聰慧過人。”
“這還用你說。”李時安此刻倒是丟了一些包袱,說話上也略微放的開些了,又緊接著有些傾慕地說道,“不過染之的詩詞確實寫得好。想必明日長安城中便又能多出一個林大才子了。”
三人一路逛迴了大將軍府,卻不曾想,府前已停了一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