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府內,李時安在閨閣之中雖說是端坐著,可也不時的伸著腦袋往屋外探。
隻聽得屋外有些動靜了,便急著起身,向屋外而去。
正見著采苓撣了撣鬥篷上的雪,跺著腳要將身上的雪抖落下來。
李時安忙問道,“采苓,可打聽清楚了?”
采苓順了順氣,一路小跑迴來,還有些喘,“小姐,打聽到了。說是姑爺在攬月樓作了一首詠梅的詩,這攬月樓裏的姑娘們見著這詩後,爭著搶著要姑爺進她們閨閣呢。”
此時李時安的眼神中有些慌亂,略帶了點氣,有些吃味地說道,“染之可真是會討女子歡心。”
“姑爺沒跟著她們去。”
聽著采苓這麽說了一句,李時安心裏還稍稍舒坦了些,可又聽她接著說道,“但攬月樓的第一美人元瑤姑娘親自下樓,請姑爺入閨閣。”
李時安剛想說,算林盡染識相,現下又不由的埋怨起了采苓,“你這妮子,說話怎麽還能大喘氣呢。”
“小姐,我沒有···”采苓此時有些委屈,小聲的嘟囔道。
“你且繼續說。”
“姑爺禁不住那元瑤姑娘的軟磨硬泡,還是跟著她上了攬月樓的七層。聽說攬月樓的七層至今也僅隻有十人上去過,姑爺不僅是其中之一,也是第一位進這元瑤姑娘閨閣的男子。至於他們在房裏做了些什麽,便沒有···欸,小姐,小姐。”
還未等采苓說完,李時安便氣鼓鼓地迴了房裏,“與我說這做甚?這林染之,果真瞞著我沒說。”
李時安看著桌案上放著的兩張紙,恨不得立刻撕了,可又覺著心疼,便還是好好收起來。紙上便是林盡染親手寫下的《卜算子詠梅》,而另一張便寫的是《清平調》。
林盡染自知說來也惹人誤會,便避重就輕的說了一遍攬月樓之事。卻也未曾提起過,哪個姑娘還邀他進了閨房,又做了些什麽。
偏偏那首《清平調》,算是將李時安給拿捏住了,辭藻豔麗,精妙至極。
連著的《洛神賦》與這首《清平調》的誇讚,試問又有哪位女子能經得住呢。但此時,李時安心中又禁不住想到,這詩當真是誇讚自己的嗎?該不會是拿來取悅那攬月樓裏的美人,卻又來騙說是寫給自己的罷?
一想到這裏,李時安心中莫名的有些煩躁,可卻又是將這兩首詩視若珍寶,置於錦盒之中,放進櫃子中與那《洛神賦》一同珍藏。
而除夕前的幾日,孫公公帶了一個錦盒至大將軍府來尋林盡染,錦盒中裝有一應契據,文書,賬簿等物。
孫公公說是特地請了宮中的算術大家,已將賬本核算清楚,一應家仆、奴婢、管家的身契等物也在其中,還有附帶了幾座田地莊子,能供宅院的日常開銷。孫公公光是介紹這些東西,便是說了一盞茶的功夫,果真是盡心竭力的把事兒給辦了。
但林盡染一看這宅院的位置,竟是在通義坊與西市之間的光德坊中,說來雖是更靠近西市這邊,但是林盡染心中多少是有些心虛的。
轉眼之間,已是上元節
按往年的安排,楚帝會邀請朝中的文武重臣到宮中共度佳節。
此刻已是申時,李代遠自覺時辰到了,臨行前便對林盡染說道:“染之,選個吉日,你便搬進新宅吧。年後畢竟是要與時安擇日完婚的,你也得著手準備一下。既是陛下賜婚,那納采、文名、納吉這些禮儀便免了,但是···”
還未等李代遠說完,坐在一旁的李時安便慌忙打斷,羞紅著臉勸道,“父親可莫要多說了,非得當著時安的麵說這些做什麽。父親私下與染之商量便是。”
李代遠朗聲一笑,應和道,“時安說的是,那父親便迴頭與染之商量著把事辦了,越快越好。今日是上元節,陛下邀為父入宮赴宴,你們兩個小娃娃就不必陪著了。”
林盡染見李老將軍已走遠,便偷偷向李時安身邊邁了一步,李時安自是將林盡染的小動作看在眼裏,頷首問道,“染之,今日可有什麽安排?”
“既然李叔說染之選個日子搬進新宅院,那今日便先去看看這宅子。”
聞言李時安稍稍有些失落,畢竟已與二人已相處了一月有餘。若是林盡染此時搬出府,而父親又要北上,那豈不是府中又隻留下了自己一人,二嫂嫂還不知何時迴長安呢。
林盡染見李時安有些黯然,便調笑道,“李叔說讓我好好準備準備,迎娶時安。今日若是要去這新宅子,時安定是要與我同去,好叫他們都認識認識染之未來的夫人。”
說到此處,又是惹得李時安一陣紅臉,輕輕錘了林盡染的手臂,嬌嗔道,“叫你胡說。”
林盡染裝作是被錘疼的樣子,往一旁挪了兩步,大喊道,“哎呀,時安可要謀殺親···嗚嗚”
李時安還未等林盡染說完,便追身上去用素手捂住林盡染的嘴,輕聲說道,“可莫要胡說。”
又覺得這樣過於親密,匆匆的將手挪開,輕罵道,“作怪!”
可怎麽聽都覺得是打情罵俏。
“那時安可要去?”林盡染俯身貼耳問道。
“去!為何不去!”李時安壯了壯膽子,又緊跟著傲嬌地說道,“可別到時候染之的宅子認不得時安這個未來主母,倒是認了元瑤姑娘當主子。”
說罷,李時安便穿上采苓遞上來的鬥篷,戴上了麵紗。
可這話落在林盡染耳中就是另一番感覺了,話中濃濃的醋味兒,甚至還有些不滿,可這時安是怎知道元瑤姑娘的。
“怎的,染之不想去了嗎?”李時安見林盡染楞在那裏,以為是他聽了自己說的那番話有些生氣,便快步走到林盡染身邊解釋道,“染之勿怪。時安並非霸道之人,我···”
李時安稍稍停頓語音,語氣略緩道,“父親說了,若是將來染之還有中意的人兒,隻要家世清白,人品端正,時安便不會介意染之納她為妾,若是染之真喜歡元瑤姑娘···”
隻見林盡染伸出手,輕輕刮了一下李時安的鼻頭,笑說道,“時安可莫要冤枉我。我與元瑤姑娘隻見了一次,與她並無瓜葛。之前並未說起,也隻是怕時安多想。”
李時安聞言,輕輕一笑,“時安明白。但染之孤苦,若是要家族興盛,少不得納妾,多添些子嗣。時安既···既是要做染之夫人的,需得以夫君為重。”隻是這話是說的越來越小聲。
林盡染都不禁感歎,何其有幸能娶李時安這般的女子,有些情不自禁的將李時安擁入懷中。
“呀!”采苓驚唿一聲,騷紅著臉,一陣嬌羞,看著姑爺抱了自家小姐,便趕緊轉過身去。
“染之,快···快放開,這不合禮數。”李時安被抱進懷裏,腦子中瞬間一片空白,反應過來時,便小心地在林盡染懷中掙紮。
聞著懷中佳人的清香,林盡染都有些迷醉了,見李時安輕聲的說這不合禮數時,這才戀戀不舍的放開了李時安。
“染之···”李時安雖戴著麵紗,但依稀可見是羞紅著臉,似乎還在懷戀剛剛被擁入寬闊胸懷的感覺,可又顧忌著傳統禮數。
思慮片刻後又輕聲道,“時安還未與染之成婚,如此親密之舉不合禮數。待日後完婚,時安便,便都是染之的。”
說完便低下了螓首,再也不敢看林盡染了。
盞茶後···
“小姐,姑爺,到了。”申越麻溜的取來車凳放好,牽著馬兒不讓其動彈。
林盡染率先跳下馬車,跟個猴一樣,來到這世界如此之久,竟真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了。
問之前為何明園不如此興奮,那會兒哪有像今天一樣,抱了一下未來媳婦兒的。
“染之且慢點。”李時安溫婉賢淑,緩步端莊的走下馬車,不禁展顏低語道,“真是跟個孩子似的。”
林盡染與李時安剛一抬頭,便看到大門的新匾額上寫著“林府”二字!
林盡染倒可能不清楚,李時安可深知這倆字的意義。
府宅邸舍這塊且先不說差異吧,府一般都是給權貴的家宅所命名的,可林盡染至今仍是一介白衣,若要說林盡染這個林府是沾了點上柱國大將軍的光,那長安城中可還有一座林府,乃是官拜尚書令的林靖澄林大人,楚帝這一巴掌打下來著實有些響亮。
林府中的家仆見門口來了人,便喚來了管家來,那管家是個四五十左右的大爺,已有些白發,但行為舉止看著很有規矩,出門見到林盡染便屈身恭敬道,“老爺···”
林盡染一聽這老頭上來就叫老爺,趕忙打斷道,“可莫要叫我老爺,喚我染,”剛想說染之,便覺著不對,立馬改口道,“喚我公子即可。”
“公子,老奴是林府的管家,姓劉。不知公子迴家,未曾遠迎,還請恕罪。”說著那劉管家又是拱手行了個大禮。
林盡染連忙將他扶了起來,“劉管家客氣了,以後還要多仰仗劉管家替我和我夫人打理一應事務。”
聽聞林盡染大方的在外人前說起李時安是夫人時,心中是又羞又喜,李時安慌忙說道,“還未成親呢。”
“還未成親,府裏也不是稱染之為姑爺了嗎?遲早都要嫁給染之的,那讓劉管家他們改口叫你夫人,有什麽幹係。況且成親也不過是這幾月的事,省的劉管家他們到時還要改口。”林盡染俯身在李時安麵前說道,聲音不大,劉管家他們也能聽到,但也是不容置喙。
“那便依了染之。”李時安自知辯解不過,便由著林盡染去了。
“那劉管家,麻煩領著我們至正廳,再通知府裏其他人都至正廳來,有些話要交代。”
“是,公子且跟老奴進來。”劉管家在前帶路,一路都是彎著腰,請著林盡染等人進了府。
不消片刻,正廳外已站了有三四十名家仆,劉管家點了點人頭,應是都齊了,便恭聲說道,“公子,人齊了,請公子訓話。”
林盡染饒是有些厚臉皮,見著這麽多人也難免有些緊張,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那個,林府,以後還要各位多多照料,打理。我呢,你們也不用叫老爺,直接稱唿公子即可,叫老爺反倒是把我給叫老了。”
“是,公子!”家仆們都應了下來。
李時安聽林盡染在那邊說著,忍不住噗嗤一笑,又發覺這算是比較嚴肅的訓話場合,又趕緊收斂神色,端正身子站在他的旁邊。
“第一次講話,有些不自在。”林盡染趕忙打了個哈哈,隨後又向眾人介紹,“這位是上柱國大將軍之女,也是林某未來的夫人,府中一應人等皆稱唿她夫人便是。”
“夫人。”劉管家帶著三四十名家仆齊齊喊道。
李時安見林盡染介紹到自己,便摘下了麵紗,又趕忙向眾人頷首致意。
林盡染見此也十分滿意,又緊接說道,“劉管家既管著林府的一應事務,那往後便辛苦劉管家了。今日便是讓大家認認人,無其他事便各自忙去吧。”
林盡染與劉管家打了個招唿,便帶著李時安四處閑逛。
這林府確實是孫公公細心選出來的宅子,與那明園想比更顯著清雅些。前院自不必說,沿著曲廊走進後院,便能看到後院中間有一片湖,湖邊還有幾座假山矗立,湖中又立了一座亭子,下了亭子前的廊橋,沿著青石板路走去,便能看到一間屋子,屋前杵了兩根石燈幢,推開門一看是間書房。而一旁西邊的院子便是主屋和兩間耳房,再往後去便又能看到一處小園子,旁邊還有一圈屋舍,應是作廂房之用。
這府宅算起來必是比不上大將軍府的雄偉寬闊的,但勝在更為雅致清淨,雖是西有鬧市,東有青樓,可卻也算得上是個鬧中取靜之地。
“這一路看下來,夫人可還滿意?”林盡染有些調笑地問道
李時安白了一眼林盡染,小聲說道,“時安還未與染之成婚,慎言。不過這宅院確實不錯,一應物件都很齊全。想必也不用時安再陪染之去采辦些什麽了。”
李時安那一抹白眼的萬種風情,都能讓林盡染忍不住看呆了,忍不住深情地誇了一句,“時安可真美。”
李時安捂嘴一笑,聽著未來夫君誇自己,自是有如吃了蜜一般的甜,但還是忍不住嗆他一口,“時安怕是再美,也是美不過那長安第一美人元瑤姑娘吧。”
林盡染見李時安還是有些吃味地說那元瑤姑娘,有些百口莫辯,果然,這個事情是說不清楚的。
見林盡染有些困窘,便開口解圍道,“時安不為難你啦。我們且去用膳,食訖後還得逛逛長安城的夜市呢。”
“倒也不是為難。”林盡染開口說道,“時安在我眼中自然是最美的。我···”
“有你這一句便足夠了。”李時安俏皮的眨了眨眼,“天都快黑了,快走吧。”
食訖,已是酉時,莫說是長安城中最大的朱雀大街,坊市之間的小巷子中也已掛滿了各色燈籠,將長安城的黑夜渲染得有如白晝一般。路上的遊人穿著華麗的服飾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時不時的便有兒童手持小小的紙燈籠穿梭於人群之中。
走到朱雀大街上,便看到了舞龍舞獅,鑼鼓聲震天響,攤販的叫賣聲也不絕於耳,雜耍藝人正在賣力地表演著他們的絕技···
一路上讓李時安頗為感動的是,走街串巷時,林盡染一直用手護著自己的前後不被撞,但又刻意保持距離,沒有趁機摟住自己。
李時安此刻有如一個天真的小女孩一般,一時間也忘了各種規矩禮儀,到處在攤販間來迴看,時而指著半空中的燈籠,拉著林盡染猜字謎,時而又盯著正在頂杆的雜耍藝人連連稱讚。
“嘭”的一聲巨響,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夜空中,那一朵朵綻放的煙花,絢爛的光芒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將這個節日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卻是在此刻,長安城中人群湧動,紛紛都叫喊著,“醉仙舸,開元宵詩會啦!”
醉仙舸?那不是在聆音閣的嗎?林盡染忽然想起來,這醉仙舸就在清明渠對岸,通義坊若是由西門入,便可看到那醉仙舸。
李時安看著林盡染有些愣神,忽然問道,“染之可要去看看?”聲音雖是依舊清冷,但林盡染知道此時絕不能說去。
“不去!”林盡染果斷說道,“便在這朱雀大街上賞賞花燈,看看雜技即可。”
“時安倒是想去看看。”李時安輕輕一笑,語調淺淺地道,“不過是看看詩會,染之莫不是怕遇見了那元瑤姑娘?”
林盡染搖了搖頭,“我既與那元瑤姑娘毫無瓜葛,又怎會怕是遇見她。不過此刻若去那邊,怕是人有些多。”
“那便去吧。反正有染之守著時安,時安不怕。”說著便拉著林盡染的袖子,“染之且帶路,時安牽著你的。”
說著,三人便順著人潮往通義坊而去。
可到了通義坊西門才發現,早已無立足之地,清明渠西岸的空地本就不多,此時卻已站滿了人。但見西岸上早已搭了一座高台,高台上放有一張桌案,兩邊各矗立著一排木架,懸掛著數十幅卷軸,留著一些詩作,但有些看不清,清明渠邊還有些微風,撫的這些卷軸都有些飄逸。高台與東岸的醉仙舸對峙而立,而那醉仙舸正對高台這邊的紗緯也已被收起。
隻見有一三四十歲左右的男子緩緩走上高台,身著錦服,器宇軒昂,站定後拱手作揖,行了個禮,又是高聲說道:“諸位,鄙人乃是聆音閣的掌櫃,今日正值上元佳節,敝閣也承蒙諸位厚愛,因此鄙人也準備了一些元宵,供諸位品嚐。今日敝閣準備詩會,也是與諸位同慶佳節,願有學之士皆不吝賜教。”
那聆音閣的掌櫃說話又頓了頓,用手示意兩邊的木架上的卷軸,緩緩說道,“這些都是往年上元佳節時,才子在此賽詩時留下的墨寶,若是哪位公子上台做的詩能得諸位認可,便可懸掛於此,供人瞻仰;若是詩作能得敝閣四十八位清倌人的青眼,便可直接進攬月樓,與佳人把酒賞月,吟詩作賦。諸位,請~”說罷,那掌櫃便退到一旁,不再多言語。
而清明渠中一時間多了些許的花船,但隻是隔著紗簾,並不能見到裏麵的風光,卻依稀能聽到女子在花船中的低語聲、輕笑聲。
高台下和‘醉仙舸’中的才子青年見此狀,可都是躍躍欲試。誰人不知者攬月樓中四十九位姑娘的美貌,若是能與佳人把酒言歡,風花雪月,那怕是連做夢都能笑醒。
“為何是四十八位姑娘?我聽聞攬月樓應是有四十九位才對啊。”旁邊有些不明情況的人問道。
“你不知道啊?攬月樓的元瑤姑娘開了口,除大將軍府的新婿林公子外,誰都不見,更是放言‘閨門今始隻為君開’,故隻有林公子才有資格進元瑤姑娘的閨閣,這攬月閣的四十九位姑娘實際上便隻能是稱作四十八位。”有人便在一旁解釋,說的是有鼻子有眼的。
“染之,好福氣啊!”李時安畢竟是第一次在府外聽人說起此事,有些吃味,語氣都有些冰冷。
林盡染在一旁聽著都冷汗直流,壓低了聲音,在李時安耳邊輕輕說道,“時安莫要輕信謠言。染之一直都是潔身自好的,且我與那元瑤姑娘便隻見過一次,說不好她是拿我當做擋箭牌,不願見客罷了。”
“哼!”李時安又是擺出傲嬌的樣子,“染之即使與她有些關係也無妨。若是真喜歡,便幫她贖了身,偷偷藏到家裏便是。”
林盡染一聽,這醋壇子是真打翻了,於是便調笑道,“哪裏來的一股子醋味兒?時安,你聞到了嗎?”
李時安見林盡染還敢戲謔與她,一生氣下,便偷偷伸進林盡染的外袍裏,掐了一把林盡染腰上的嫩肉,林盡染猝不及防,吃痛下“嗷”的一聲,引得身邊的百姓連連相看。好在並沒有多少人見過林盡染的相貌,倒還未能一眼就將他認出。
李時安終究還是心軟的姑娘,小聲問道,“染之可還疼?”
林盡染搖了搖頭,但也不知是真疼還是假疼,裝是齜牙咧嘴的說道,“不疼,不疼。時安解氣了就好。”
李時安一聽,便知林盡染又在作怪,必是裝的,撇過頭去,不看他。
隻聽得屋外有些動靜了,便急著起身,向屋外而去。
正見著采苓撣了撣鬥篷上的雪,跺著腳要將身上的雪抖落下來。
李時安忙問道,“采苓,可打聽清楚了?”
采苓順了順氣,一路小跑迴來,還有些喘,“小姐,打聽到了。說是姑爺在攬月樓作了一首詠梅的詩,這攬月樓裏的姑娘們見著這詩後,爭著搶著要姑爺進她們閨閣呢。”
此時李時安的眼神中有些慌亂,略帶了點氣,有些吃味地說道,“染之可真是會討女子歡心。”
“姑爺沒跟著她們去。”
聽著采苓這麽說了一句,李時安心裏還稍稍舒坦了些,可又聽她接著說道,“但攬月樓的第一美人元瑤姑娘親自下樓,請姑爺入閨閣。”
李時安剛想說,算林盡染識相,現下又不由的埋怨起了采苓,“你這妮子,說話怎麽還能大喘氣呢。”
“小姐,我沒有···”采苓此時有些委屈,小聲的嘟囔道。
“你且繼續說。”
“姑爺禁不住那元瑤姑娘的軟磨硬泡,還是跟著她上了攬月樓的七層。聽說攬月樓的七層至今也僅隻有十人上去過,姑爺不僅是其中之一,也是第一位進這元瑤姑娘閨閣的男子。至於他們在房裏做了些什麽,便沒有···欸,小姐,小姐。”
還未等采苓說完,李時安便氣鼓鼓地迴了房裏,“與我說這做甚?這林染之,果真瞞著我沒說。”
李時安看著桌案上放著的兩張紙,恨不得立刻撕了,可又覺著心疼,便還是好好收起來。紙上便是林盡染親手寫下的《卜算子詠梅》,而另一張便寫的是《清平調》。
林盡染自知說來也惹人誤會,便避重就輕的說了一遍攬月樓之事。卻也未曾提起過,哪個姑娘還邀他進了閨房,又做了些什麽。
偏偏那首《清平調》,算是將李時安給拿捏住了,辭藻豔麗,精妙至極。
連著的《洛神賦》與這首《清平調》的誇讚,試問又有哪位女子能經得住呢。但此時,李時安心中又禁不住想到,這詩當真是誇讚自己的嗎?該不會是拿來取悅那攬月樓裏的美人,卻又來騙說是寫給自己的罷?
一想到這裏,李時安心中莫名的有些煩躁,可卻又是將這兩首詩視若珍寶,置於錦盒之中,放進櫃子中與那《洛神賦》一同珍藏。
而除夕前的幾日,孫公公帶了一個錦盒至大將軍府來尋林盡染,錦盒中裝有一應契據,文書,賬簿等物。
孫公公說是特地請了宮中的算術大家,已將賬本核算清楚,一應家仆、奴婢、管家的身契等物也在其中,還有附帶了幾座田地莊子,能供宅院的日常開銷。孫公公光是介紹這些東西,便是說了一盞茶的功夫,果真是盡心竭力的把事兒給辦了。
但林盡染一看這宅院的位置,竟是在通義坊與西市之間的光德坊中,說來雖是更靠近西市這邊,但是林盡染心中多少是有些心虛的。
轉眼之間,已是上元節
按往年的安排,楚帝會邀請朝中的文武重臣到宮中共度佳節。
此刻已是申時,李代遠自覺時辰到了,臨行前便對林盡染說道:“染之,選個吉日,你便搬進新宅吧。年後畢竟是要與時安擇日完婚的,你也得著手準備一下。既是陛下賜婚,那納采、文名、納吉這些禮儀便免了,但是···”
還未等李代遠說完,坐在一旁的李時安便慌忙打斷,羞紅著臉勸道,“父親可莫要多說了,非得當著時安的麵說這些做什麽。父親私下與染之商量便是。”
李代遠朗聲一笑,應和道,“時安說的是,那父親便迴頭與染之商量著把事辦了,越快越好。今日是上元節,陛下邀為父入宮赴宴,你們兩個小娃娃就不必陪著了。”
林盡染見李老將軍已走遠,便偷偷向李時安身邊邁了一步,李時安自是將林盡染的小動作看在眼裏,頷首問道,“染之,今日可有什麽安排?”
“既然李叔說染之選個日子搬進新宅院,那今日便先去看看這宅子。”
聞言李時安稍稍有些失落,畢竟已與二人已相處了一月有餘。若是林盡染此時搬出府,而父親又要北上,那豈不是府中又隻留下了自己一人,二嫂嫂還不知何時迴長安呢。
林盡染見李時安有些黯然,便調笑道,“李叔說讓我好好準備準備,迎娶時安。今日若是要去這新宅子,時安定是要與我同去,好叫他們都認識認識染之未來的夫人。”
說到此處,又是惹得李時安一陣紅臉,輕輕錘了林盡染的手臂,嬌嗔道,“叫你胡說。”
林盡染裝作是被錘疼的樣子,往一旁挪了兩步,大喊道,“哎呀,時安可要謀殺親···嗚嗚”
李時安還未等林盡染說完,便追身上去用素手捂住林盡染的嘴,輕聲說道,“可莫要胡說。”
又覺得這樣過於親密,匆匆的將手挪開,輕罵道,“作怪!”
可怎麽聽都覺得是打情罵俏。
“那時安可要去?”林盡染俯身貼耳問道。
“去!為何不去!”李時安壯了壯膽子,又緊跟著傲嬌地說道,“可別到時候染之的宅子認不得時安這個未來主母,倒是認了元瑤姑娘當主子。”
說罷,李時安便穿上采苓遞上來的鬥篷,戴上了麵紗。
可這話落在林盡染耳中就是另一番感覺了,話中濃濃的醋味兒,甚至還有些不滿,可這時安是怎知道元瑤姑娘的。
“怎的,染之不想去了嗎?”李時安見林盡染楞在那裏,以為是他聽了自己說的那番話有些生氣,便快步走到林盡染身邊解釋道,“染之勿怪。時安並非霸道之人,我···”
李時安稍稍停頓語音,語氣略緩道,“父親說了,若是將來染之還有中意的人兒,隻要家世清白,人品端正,時安便不會介意染之納她為妾,若是染之真喜歡元瑤姑娘···”
隻見林盡染伸出手,輕輕刮了一下李時安的鼻頭,笑說道,“時安可莫要冤枉我。我與元瑤姑娘隻見了一次,與她並無瓜葛。之前並未說起,也隻是怕時安多想。”
李時安聞言,輕輕一笑,“時安明白。但染之孤苦,若是要家族興盛,少不得納妾,多添些子嗣。時安既···既是要做染之夫人的,需得以夫君為重。”隻是這話是說的越來越小聲。
林盡染都不禁感歎,何其有幸能娶李時安這般的女子,有些情不自禁的將李時安擁入懷中。
“呀!”采苓驚唿一聲,騷紅著臉,一陣嬌羞,看著姑爺抱了自家小姐,便趕緊轉過身去。
“染之,快···快放開,這不合禮數。”李時安被抱進懷裏,腦子中瞬間一片空白,反應過來時,便小心地在林盡染懷中掙紮。
聞著懷中佳人的清香,林盡染都有些迷醉了,見李時安輕聲的說這不合禮數時,這才戀戀不舍的放開了李時安。
“染之···”李時安雖戴著麵紗,但依稀可見是羞紅著臉,似乎還在懷戀剛剛被擁入寬闊胸懷的感覺,可又顧忌著傳統禮數。
思慮片刻後又輕聲道,“時安還未與染之成婚,如此親密之舉不合禮數。待日後完婚,時安便,便都是染之的。”
說完便低下了螓首,再也不敢看林盡染了。
盞茶後···
“小姐,姑爺,到了。”申越麻溜的取來車凳放好,牽著馬兒不讓其動彈。
林盡染率先跳下馬車,跟個猴一樣,來到這世界如此之久,竟真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了。
問之前為何明園不如此興奮,那會兒哪有像今天一樣,抱了一下未來媳婦兒的。
“染之且慢點。”李時安溫婉賢淑,緩步端莊的走下馬車,不禁展顏低語道,“真是跟個孩子似的。”
林盡染與李時安剛一抬頭,便看到大門的新匾額上寫著“林府”二字!
林盡染倒可能不清楚,李時安可深知這倆字的意義。
府宅邸舍這塊且先不說差異吧,府一般都是給權貴的家宅所命名的,可林盡染至今仍是一介白衣,若要說林盡染這個林府是沾了點上柱國大將軍的光,那長安城中可還有一座林府,乃是官拜尚書令的林靖澄林大人,楚帝這一巴掌打下來著實有些響亮。
林府中的家仆見門口來了人,便喚來了管家來,那管家是個四五十左右的大爺,已有些白發,但行為舉止看著很有規矩,出門見到林盡染便屈身恭敬道,“老爺···”
林盡染一聽這老頭上來就叫老爺,趕忙打斷道,“可莫要叫我老爺,喚我染,”剛想說染之,便覺著不對,立馬改口道,“喚我公子即可。”
“公子,老奴是林府的管家,姓劉。不知公子迴家,未曾遠迎,還請恕罪。”說著那劉管家又是拱手行了個大禮。
林盡染連忙將他扶了起來,“劉管家客氣了,以後還要多仰仗劉管家替我和我夫人打理一應事務。”
聽聞林盡染大方的在外人前說起李時安是夫人時,心中是又羞又喜,李時安慌忙說道,“還未成親呢。”
“還未成親,府裏也不是稱染之為姑爺了嗎?遲早都要嫁給染之的,那讓劉管家他們改口叫你夫人,有什麽幹係。況且成親也不過是這幾月的事,省的劉管家他們到時還要改口。”林盡染俯身在李時安麵前說道,聲音不大,劉管家他們也能聽到,但也是不容置喙。
“那便依了染之。”李時安自知辯解不過,便由著林盡染去了。
“那劉管家,麻煩領著我們至正廳,再通知府裏其他人都至正廳來,有些話要交代。”
“是,公子且跟老奴進來。”劉管家在前帶路,一路都是彎著腰,請著林盡染等人進了府。
不消片刻,正廳外已站了有三四十名家仆,劉管家點了點人頭,應是都齊了,便恭聲說道,“公子,人齊了,請公子訓話。”
林盡染饒是有些厚臉皮,見著這麽多人也難免有些緊張,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那個,林府,以後還要各位多多照料,打理。我呢,你們也不用叫老爺,直接稱唿公子即可,叫老爺反倒是把我給叫老了。”
“是,公子!”家仆們都應了下來。
李時安聽林盡染在那邊說著,忍不住噗嗤一笑,又發覺這算是比較嚴肅的訓話場合,又趕緊收斂神色,端正身子站在他的旁邊。
“第一次講話,有些不自在。”林盡染趕忙打了個哈哈,隨後又向眾人介紹,“這位是上柱國大將軍之女,也是林某未來的夫人,府中一應人等皆稱唿她夫人便是。”
“夫人。”劉管家帶著三四十名家仆齊齊喊道。
李時安見林盡染介紹到自己,便摘下了麵紗,又趕忙向眾人頷首致意。
林盡染見此也十分滿意,又緊接說道,“劉管家既管著林府的一應事務,那往後便辛苦劉管家了。今日便是讓大家認認人,無其他事便各自忙去吧。”
林盡染與劉管家打了個招唿,便帶著李時安四處閑逛。
這林府確實是孫公公細心選出來的宅子,與那明園想比更顯著清雅些。前院自不必說,沿著曲廊走進後院,便能看到後院中間有一片湖,湖邊還有幾座假山矗立,湖中又立了一座亭子,下了亭子前的廊橋,沿著青石板路走去,便能看到一間屋子,屋前杵了兩根石燈幢,推開門一看是間書房。而一旁西邊的院子便是主屋和兩間耳房,再往後去便又能看到一處小園子,旁邊還有一圈屋舍,應是作廂房之用。
這府宅算起來必是比不上大將軍府的雄偉寬闊的,但勝在更為雅致清淨,雖是西有鬧市,東有青樓,可卻也算得上是個鬧中取靜之地。
“這一路看下來,夫人可還滿意?”林盡染有些調笑地問道
李時安白了一眼林盡染,小聲說道,“時安還未與染之成婚,慎言。不過這宅院確實不錯,一應物件都很齊全。想必也不用時安再陪染之去采辦些什麽了。”
李時安那一抹白眼的萬種風情,都能讓林盡染忍不住看呆了,忍不住深情地誇了一句,“時安可真美。”
李時安捂嘴一笑,聽著未來夫君誇自己,自是有如吃了蜜一般的甜,但還是忍不住嗆他一口,“時安怕是再美,也是美不過那長安第一美人元瑤姑娘吧。”
林盡染見李時安還是有些吃味地說那元瑤姑娘,有些百口莫辯,果然,這個事情是說不清楚的。
見林盡染有些困窘,便開口解圍道,“時安不為難你啦。我們且去用膳,食訖後還得逛逛長安城的夜市呢。”
“倒也不是為難。”林盡染開口說道,“時安在我眼中自然是最美的。我···”
“有你這一句便足夠了。”李時安俏皮的眨了眨眼,“天都快黑了,快走吧。”
食訖,已是酉時,莫說是長安城中最大的朱雀大街,坊市之間的小巷子中也已掛滿了各色燈籠,將長安城的黑夜渲染得有如白晝一般。路上的遊人穿著華麗的服飾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時不時的便有兒童手持小小的紙燈籠穿梭於人群之中。
走到朱雀大街上,便看到了舞龍舞獅,鑼鼓聲震天響,攤販的叫賣聲也不絕於耳,雜耍藝人正在賣力地表演著他們的絕技···
一路上讓李時安頗為感動的是,走街串巷時,林盡染一直用手護著自己的前後不被撞,但又刻意保持距離,沒有趁機摟住自己。
李時安此刻有如一個天真的小女孩一般,一時間也忘了各種規矩禮儀,到處在攤販間來迴看,時而指著半空中的燈籠,拉著林盡染猜字謎,時而又盯著正在頂杆的雜耍藝人連連稱讚。
“嘭”的一聲巨響,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夜空中,那一朵朵綻放的煙花,絢爛的光芒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將這個節日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卻是在此刻,長安城中人群湧動,紛紛都叫喊著,“醉仙舸,開元宵詩會啦!”
醉仙舸?那不是在聆音閣的嗎?林盡染忽然想起來,這醉仙舸就在清明渠對岸,通義坊若是由西門入,便可看到那醉仙舸。
李時安看著林盡染有些愣神,忽然問道,“染之可要去看看?”聲音雖是依舊清冷,但林盡染知道此時絕不能說去。
“不去!”林盡染果斷說道,“便在這朱雀大街上賞賞花燈,看看雜技即可。”
“時安倒是想去看看。”李時安輕輕一笑,語調淺淺地道,“不過是看看詩會,染之莫不是怕遇見了那元瑤姑娘?”
林盡染搖了搖頭,“我既與那元瑤姑娘毫無瓜葛,又怎會怕是遇見她。不過此刻若去那邊,怕是人有些多。”
“那便去吧。反正有染之守著時安,時安不怕。”說著便拉著林盡染的袖子,“染之且帶路,時安牽著你的。”
說著,三人便順著人潮往通義坊而去。
可到了通義坊西門才發現,早已無立足之地,清明渠西岸的空地本就不多,此時卻已站滿了人。但見西岸上早已搭了一座高台,高台上放有一張桌案,兩邊各矗立著一排木架,懸掛著數十幅卷軸,留著一些詩作,但有些看不清,清明渠邊還有些微風,撫的這些卷軸都有些飄逸。高台與東岸的醉仙舸對峙而立,而那醉仙舸正對高台這邊的紗緯也已被收起。
隻見有一三四十歲左右的男子緩緩走上高台,身著錦服,器宇軒昂,站定後拱手作揖,行了個禮,又是高聲說道:“諸位,鄙人乃是聆音閣的掌櫃,今日正值上元佳節,敝閣也承蒙諸位厚愛,因此鄙人也準備了一些元宵,供諸位品嚐。今日敝閣準備詩會,也是與諸位同慶佳節,願有學之士皆不吝賜教。”
那聆音閣的掌櫃說話又頓了頓,用手示意兩邊的木架上的卷軸,緩緩說道,“這些都是往年上元佳節時,才子在此賽詩時留下的墨寶,若是哪位公子上台做的詩能得諸位認可,便可懸掛於此,供人瞻仰;若是詩作能得敝閣四十八位清倌人的青眼,便可直接進攬月樓,與佳人把酒賞月,吟詩作賦。諸位,請~”說罷,那掌櫃便退到一旁,不再多言語。
而清明渠中一時間多了些許的花船,但隻是隔著紗簾,並不能見到裏麵的風光,卻依稀能聽到女子在花船中的低語聲、輕笑聲。
高台下和‘醉仙舸’中的才子青年見此狀,可都是躍躍欲試。誰人不知者攬月樓中四十九位姑娘的美貌,若是能與佳人把酒言歡,風花雪月,那怕是連做夢都能笑醒。
“為何是四十八位姑娘?我聽聞攬月樓應是有四十九位才對啊。”旁邊有些不明情況的人問道。
“你不知道啊?攬月樓的元瑤姑娘開了口,除大將軍府的新婿林公子外,誰都不見,更是放言‘閨門今始隻為君開’,故隻有林公子才有資格進元瑤姑娘的閨閣,這攬月閣的四十九位姑娘實際上便隻能是稱作四十八位。”有人便在一旁解釋,說的是有鼻子有眼的。
“染之,好福氣啊!”李時安畢竟是第一次在府外聽人說起此事,有些吃味,語氣都有些冰冷。
林盡染在一旁聽著都冷汗直流,壓低了聲音,在李時安耳邊輕輕說道,“時安莫要輕信謠言。染之一直都是潔身自好的,且我與那元瑤姑娘便隻見過一次,說不好她是拿我當做擋箭牌,不願見客罷了。”
“哼!”李時安又是擺出傲嬌的樣子,“染之即使與她有些關係也無妨。若是真喜歡,便幫她贖了身,偷偷藏到家裏便是。”
林盡染一聽,這醋壇子是真打翻了,於是便調笑道,“哪裏來的一股子醋味兒?時安,你聞到了嗎?”
李時安見林盡染還敢戲謔與她,一生氣下,便偷偷伸進林盡染的外袍裏,掐了一把林盡染腰上的嫩肉,林盡染猝不及防,吃痛下“嗷”的一聲,引得身邊的百姓連連相看。好在並沒有多少人見過林盡染的相貌,倒還未能一眼就將他認出。
李時安終究還是心軟的姑娘,小聲問道,“染之可還疼?”
林盡染搖了搖頭,但也不知是真疼還是假疼,裝是齜牙咧嘴的說道,“不疼,不疼。時安解氣了就好。”
李時安一聽,便知林盡染又在作怪,必是裝的,撇過頭去,不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