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博師徒二人齊齊止步迴身,拱了拱手。


    萬宗德當先道:“攝政王還有何吩咐?”


    蕭天雲緩緩道:“陛下重傷昏迷,此消息若傳出去,恐社稷動搖。兩位皆是皇兄心腹,以為該如何辦?”


    聞言,元博心中輕笑,暗道:你是攝政王,皇權之下第一人,你問我們怎麽辦?這不該是你思考的問題嗎?


    臣子分憂是本份,但主心骨仍應該是在掌權者身上。


    而萬宗德混跡朝堂多年,謂之老奸巨猾不以為過,在這個敏感的節骨眼上,必然不會貿然建議。


    不出意外的話,他絕對會將問題繞迴蕭天雲身上。


    皇帝遇刺昏迷,可大可小。


    最迫切的問題,就是該不該公布天下。


    若昭告天下,說皇帝昏迷不能理政,各地藩王失去威懾,暗裏躁動,並不利於國祚穩固。


    若隱瞞消息,以太子和攝政王主持朝政,又會引來諸多猜測。


    皇帝好好的,此前並無預兆,為何要設什麽太子監國,離王攝政?


    如果是太子篡國,離王謀逆,天子慘遭挾持呢?


    一旦輿論四起,國將動搖。


    而幽州連續兩場大火,如此大的動靜,已然無法對各方隱瞞。


    離王此問,並非在“報與不報”之間做權衡,而是意指該“如何報”。


    但這本是蕭天雲自己的責任,如此一問,卻是要將責任分化。


    元博二人不管提出什麽意見,說出口便會帶上一份牽連。


    果不其然!


    萬宗德不願擺明自己的態度,雞賊道:“臣,唯攝政王馬首是瞻!”


    蕭天雲聞言,看向了元博。


    元博豈是傻瓜?


    萬宗德都不肯發表意見,他摻什麽和,立馬也跟著道:“唯攝政王是從!”


    果斷地將問題拋了迴去。


    蕭天雲皺眉,原以為他會稍有微詞,誰知道轉而臉上一喜,揮袖道:“好!既然幸得兩位支持,那本王便做這個了斷。”


    說著,他走到主殿的龍案上,提筆寫了一份文書,便加蓋了自己的私印。


    折返時,對著門外高聲道:“禁軍統領何在?”


    門外,一名身穿金甲的將軍走了進來,單膝跪地道:“臣在,攝政王何令?”


    經過此前一遭,行宮內的大部分人已然得知蕭天雲上位,居攝政王,禁軍統領拱衛皇權,自然是首當其衝。


    蕭天雲手持文書令,正襟道:“朱王故,陛下親臨幽州,哀傷過度,龍體微恙。又遇幽州兩處大火,驚擾了聖駕。天子怒,逐令,幽州隨行及所屬四品以下官員,皆斬!”


    “另,幽州大獄、宗人府附近三條街區之人,亦不留活口。記住,陛下隻是受驚休養,並未昏迷。暫由本王與太子理政,可知?”


    “是!”


    禁軍統領應是離去。


    元博二人,無不動容。


    蕭天雲隱瞞皇帝昏迷的消息,改成受驚休養,乃為顧全大局,這不出意外。


    令二人震驚的是,他卻要斬盡皇帝從京城帶來的四品以下的官員,以及幽州的地方屬官。


    這就屬實是預料之外。


    皇帝出行赴喪,雖隻帶了萬宗德一個二品大員,但隨行仍有百名各部官員,其中隻有小部分是四品上,但官職不無舉足輕重。


    蕭天雲一句“皆斬”,便要了大部分人的命。


    加上兩處起火地附近三條街道的平民,少說也有上千人之眾。


    這就即將死於非命了?


    隱瞞消息,隻需鎖城,不進不出。


    待皇帝醒轉後便可恢複,為何一定要殺人?


    殺人背後是否有其他的動機,還是單純隻是為了皇帝昏迷的消息不走漏?


    元博頓感一絲冷汗。


    蕭天雲這時看向兩人,接道:“孤如此安排,不知萬寺卿和金麵首座有何異議?”


    兩人對視了一眼,心中雖有非議,卻也不便明言反對,同聲道:“一切且聽攝政王運籌!”


    蕭天雲隱晦一笑,道:“既是如此,便也無事了。兩位速去準備吧,稍待隨聖駕一道迴京。”


    說著,揮手下了逐客令。


    元博暗自深沉,跟著萬宗德走出了殿外。


    來到一處較為僻靜的角落,萬宗德停下腳步,迴頭說道:“你應該很忙才對,跟著本官作甚?”


    元博微微納悶,“很忙?”


    “莫要忘記了,陛下雖暈,但他交代你的事,仍需去辦。我若是你,此刻便會爭分奪秒,趕在禁軍之前做些什麽。”


    萬宗德若有所指道。


    元博疑慮半分,麵具之下猛然警醒了一般,道:“謝先生提醒!”


    說完,便轉身快速離去。


    軍械私鑄案的脈絡已近清晰,雖然無法得知皇帝為何事先知道了一切,並將幕後之人指向突厥。但如他所言,大燕朝中也必有內應。


    而如果突厥人是冤枉的,那麽不出其二,所謂的“內應”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


    根據目前的線索,這個人已經幾乎要浮出水麵。他的特征是:皇室之人,與蕭勝昊關係密切,有一定的兵權。對皇帝猶有芥蒂,具備謀逆的動機。


    範圍縮小至此,潛在的嫌疑人其實也就不難找到。


    符合這樣特征的人,皇帝和蕭天雲都是其中之一。


    但皇帝不會自己反自己,即便是要找理由發兵突厥,也無需製造什麽軍械案栽贓。


    蕭天雲退隱多年,一直自我投閑置散,空有其名,無權無勢,又與皇帝關係甚好,怎會密謀造反?


    若非柳無情重出江湖,他甚至不會出現在朝廷的視野呢,並沒有明顯的作案動機。


    而蕭天雲劫走上官錦,或許隻是為了逼問出柳無情的下落和當年對方下手殺人的原因。


    不過,皇室中人何其多?


    往年分封的藩王、郡王更是數不過來,當中有人對皇帝不忿,密謀起兵,也並不奇怪。


    此番,隻需從軍器監身上深挖,找出這些年出產兵器的流向,便可準確鎖定幕後之人。


    蕭天雲此時下令誅殺幽州城中四品以下的官員,卻相當於要斷了元博的線索。


    軍器監除了正副監正以外,皆是四品下,蕭天雲下了這樣的命令,這些人便活不了多久。


    元博若想挖出幕後之人,便必須爭分奪秒,趕在禁軍殺人之前,找出自己想要的線索。


    萬宗德口中所說的“忙”,便是指的這點。


    元博匆匆急步,飛速往行宮外趕。


    禁軍已經出動,現在說要將軍器監中的人都抓起來先行審問,並不現實。


    離王下的是死命令,搶人相當於“抗命”,隻能暗中救人。


    而身為金麵首座,元博此時最大的倚仗便是鐵麵官。


    出動鐵麵官,暗中救下軍器監的一些官員,隻要身份不泄露,倒也不會引起懷疑。


    雖說鐵麵官的部分人已被滲透,但事出緊急,也管不了那麽多。


    路過皇帝的寢室外時,元博卻驀然聽見了一聲殺豬般的慘叫。


    不免迴頭望過去了一眼,卻見寢室外的門前,一個身穿霞衣,頭戴鳳冠的女子正抬腳踩在德福的臉上,使之哀嚎不止。


    德福身為內侍監總管,在宮中還是有些許地位的,此時遭人踩踏,卻隻能空口哀嚎而不敢躲閃,圍觀的禁軍更是視而不見。


    因為打人者,就正是皇帝最疼愛的掌上明珠,公主蕭玥兒。


    蕭玥兒一臉怒容,踩了德福幾腳後,怒道:“狗奴才,你再敢攔我,本宮馬上宰了你。”


    令德福嚇得直哆嗦。


    而後,直接推開房門進去,還沒衝到皇帝塌前,便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元博微歎一聲,卻也沒有過問,轉身離開。


    來到宮外的一處小巷子裏,元博吹響了鐵麵官的集結令。


    沒多久,便有一名鐵麵官現身相見。


    元博廢話不說,直言道:“傳本座令,軍器監四大鑄造司首官,全數緝拿!但要隱秘行事,不可泄露大理寺的身份。要活的,阻擋者皆殺,即便是禁軍,可知?”


    “遵令!”


    鐵麵官領命而去。


    下達了命令之後,元博並未馬上離開小巷。


    鐵麵官動作迅速,殺伐果斷,想必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傳來消息。


    且隻是要保下四個人,對這些暗衛來說,應該是手到擒來。


    但元博等了許久,卻未見任何人前來複命,不由略顯擔憂起來。


    這時候,行宮卻響起了洪亮的號角聲。


    那是禁軍的集結號,怕是行宮中已經整備完畢,要連夜帶著皇帝趕迴京城。


    元博愁眉深鎖,卻也隻能先行離開。


    鐵麵官若得手,事後必會有消息傳到他手中。


    半個時辰後,禁軍統領牽頭,皇家隊伍開始緩緩駛出行宮,朝城門方向而去。


    元博與萬宗德、蕭天雲分別護在皇帝的車駕左右,伴駕隨行。


    同一時間,幽州城中的兩處地方,正在上演著殺戮的一幕。


    兩支留下的禁軍隊伍衝入平民房中,不論男女老幼,皆是手起刀落,冷酷無情。


    宗人府,幽州大獄附近的街區,在聲聲慘叫中,橫屍遍地。


    突兀的驚雷乍起,空氣驟寒,雨點落下時,從幽州城中衝刷出來的,卻是森然的血水...


    元博騎著馬,駐足於城外,迴頭望了一眼,也不知是何意味。


    僅僅是為了封鎖皇帝昏迷的消息,蕭天雲的一句話,竟讓幽州城上千人陪葬。


    這是元博第一次親身見識到了古代皇權的兇殘一麵,在這種殘酷的等級製度麵前,人如草芥,莫過如此。


    等隊伍遠去之後。


    城外的一處灌木叢中,砰的一聲,有人從地下打開了一處密道口。


    從中竄出了四五個人影,頂著瓢潑大雨,卻目光深沉地望向元博等人離去的方向。


    其中一人用突厥話,說了些什麽。


    領頭的那人卻用大燕官話,喃喃自語:“金麵人,霍金?我們山水有相逢,而且...很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理寺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梧桐春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梧桐春天並收藏大理寺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