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中,一個秋季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大半。人人都可以感受到近日刮在臉上的風開始見涼,看氣候再要不久就入冬。
數著離開錦湖鎮的日子逐漸接近,玉環正自落寞,卻傳來杜長佑決定讓女兒再在李家住上一陣,說是錦湖鎮風光明媚,清靜宜人,要讓玉環在此靜心養性。
撇去玉環是否還需要靜心養性不談,錦湖鎮的風景確實不錯,隻是這天底下哪有待嫁閨女長住在外公家的?
杜長佑這決定不合規矩,稍微機敏些的人光這點就能推論出其中必有貓膩。可玉環隻是個十四歲的半大女娃,又被父母保護得嚴謹,哪懂得那些彎彎繞繞?
這整個秋季玉環也隻收到過一隻草籠,別說相見,就連秋季過後韋平會不會待在錦湖鎮都不清楚。然而就算他迴了紅花渡,她待在錦湖鎮也較待在自己家離他近一些。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調適,玉環已逐漸壓下胸口的波濤。她不是不再思念韋平,而是決心在出嫁前盡情地思念。
等到出嫁後,她就是丈夫的人,不論那趙家公子是否真如傳聞優秀,她都會一心一意地向著他,愛他敬他,為他奉獻自己的全部。所以這段時間……就讓她盡情地思念吧!
玉環不能、也不敢放縱自己抱持更多想望。此時此刻,隻要比天涯海角更接近韋平一步,就是她僅有的幸福。
少女不欲人知的小心思早已占滿了玉環所有注意力,她暗地欣喜,又怎會去注意母親溫柔笑容下,偶爾閃現的一絲憂愁。
杜李氏很快讓人將女兒尚未繡完的霞帔帶到李家,細細叮囑了一些瑣事,最後又吩咐玉環仔細繡好霞帔,便先迴了杜家。
玉環低著頭,沒注意到母親神色匆匆。
其實何需母親吩咐,玉環恨不得手上嫁衣永遠繡不完,是以每針每線都繡得極細極慢。
玉環霞帔上的紋樣被以極緩慢的速度逐漸填滿,每個見過的人都為那繡工的精致而驚歎,又有誰能懂得玉環淺淺笑容下,心中的無奈與苦澀?
日子一天天過去,過了冬天、來到春天。
杜家這邊不知為何一直沒來接玉環,隻定期與玉環家書往來,偶爾杜李氏來探望女兒也是絕口不提迴家的事,最後玉環竟連這年的年夜飯都是在李家吃的。
玉環至此終於發覺不對,可自幼所受的教育要她未嫁從父,就是逆來也需順受,她又怎麽敢貿然質問父母?
入春後天氣漸暖,隨著上山堆積的冰雪消融,又是茶家一年一度摘采春茶的開端,茶工一一來到李家。
隔了一個冬季,裝著螢火蟲的小籠再次出現在玉環窗台上時,玉環已經不再哭泣。她隻是小心翼翼地將草籠捧進房裏,萬分珍惜地捧著一個男人對她的心意。
是的,她懂了。這年她都滿十五了,隨著年歲漸長,胸口那些曖昧而朦朧的騷動開始浮現輪廓,顯露屬於愛情的形狀。
退去了懵懂,玉環仍是一針一線繡著準備嫁入趙家的嫁衣。
嫁人的決定權從不在她手上。她不是想嫁給一個未曾謀麵的男人,隻是依然無能為力。
對於自己的婚姻,玉環從未起過半點違背父母之命的想法。她唯一能做得出的出格事,頂多就是將韋平從小到大送她的一些小物事全收在一隻木匣裏,然後再把與韋平的記憶收在心中深處。
她不會做出任何讓趙家或杜家蒙羞的舉動,將來也會對趙家公子舉案齊眉,盡心伺候。她隻期盼未來,或者偶然間、或者閑暇獨處時可以略微翻出來迴憶一番,便已是慰藉。
可以吧?如果隻是將心中一個小小角落騰出來的話……
伸手輕輕碰了一下趴在籠邊的螢火蟲,玉環偷偷想著。
玉環的親事是兩年前便訂下的,連日子都看好了,是在端午過後的一個吉日。為此玉環在四月上旬就將整套嫁衣製好,那火紅嫁衣也不知總共吃進了幾斤繡線,重量沉得驚人。
玉環這件嫁衣絕非錦湖鎮這個小地方上其他人家可比,衣上紋樣精致優雅、華麗奪目,就連曾在城中見過富人嫁女的人都不禁讚歎,可真羨煞了她身旁的一眾姊妹。
不論她心意如何,這花轎都是非上不可。
玉環已經認命,卻左等右等,等不到父母接她迴家,眼看著端午都過去了幾日。
已經到了這個時間點還沒動靜,玉環的心裏急得不得了——不是急嫁,而是著急父母。
玉環心裏明白,父母親極為疼愛她這個女兒,若不是真出了什麽事,怎可能對她不聞不問?
之前她曾私下向舅母問過家中的事,當時舅母不是安撫她就是取笑她想嫁了,羞得她講不下去。如今想來,外公與舅舅、舅母是有些奇怪,像在瞞著她什麽。
時序已經進入夏天,給茶工住的長屋隻剩玉環一人,附近的工人幾乎都擠到了梅山上。玉環拿了一碟黃熟的梅子放在窗邊小幾上,滿屋都是黃梅特有的酸甜香氣。
鼻尖嗅著黃梅略微發酵後的氣味,玉環不禁想到幾年前也曾到過梅山做事,更記得與韋平一起製作梅酒後,兩人一前一後走在無人山路上。
此刻迴想起來,那時真有說不盡的幸福。若是那條路可以永遠沒有盡頭,不知該有多好。
又過了幾日,李家嫂子來到玉環房中。
「玉環。」李家嫂子望著她,無語淚先下。
數著離開錦湖鎮的日子逐漸接近,玉環正自落寞,卻傳來杜長佑決定讓女兒再在李家住上一陣,說是錦湖鎮風光明媚,清靜宜人,要讓玉環在此靜心養性。
撇去玉環是否還需要靜心養性不談,錦湖鎮的風景確實不錯,隻是這天底下哪有待嫁閨女長住在外公家的?
杜長佑這決定不合規矩,稍微機敏些的人光這點就能推論出其中必有貓膩。可玉環隻是個十四歲的半大女娃,又被父母保護得嚴謹,哪懂得那些彎彎繞繞?
這整個秋季玉環也隻收到過一隻草籠,別說相見,就連秋季過後韋平會不會待在錦湖鎮都不清楚。然而就算他迴了紅花渡,她待在錦湖鎮也較待在自己家離他近一些。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調適,玉環已逐漸壓下胸口的波濤。她不是不再思念韋平,而是決心在出嫁前盡情地思念。
等到出嫁後,她就是丈夫的人,不論那趙家公子是否真如傳聞優秀,她都會一心一意地向著他,愛他敬他,為他奉獻自己的全部。所以這段時間……就讓她盡情地思念吧!
玉環不能、也不敢放縱自己抱持更多想望。此時此刻,隻要比天涯海角更接近韋平一步,就是她僅有的幸福。
少女不欲人知的小心思早已占滿了玉環所有注意力,她暗地欣喜,又怎會去注意母親溫柔笑容下,偶爾閃現的一絲憂愁。
杜李氏很快讓人將女兒尚未繡完的霞帔帶到李家,細細叮囑了一些瑣事,最後又吩咐玉環仔細繡好霞帔,便先迴了杜家。
玉環低著頭,沒注意到母親神色匆匆。
其實何需母親吩咐,玉環恨不得手上嫁衣永遠繡不完,是以每針每線都繡得極細極慢。
玉環霞帔上的紋樣被以極緩慢的速度逐漸填滿,每個見過的人都為那繡工的精致而驚歎,又有誰能懂得玉環淺淺笑容下,心中的無奈與苦澀?
日子一天天過去,過了冬天、來到春天。
杜家這邊不知為何一直沒來接玉環,隻定期與玉環家書往來,偶爾杜李氏來探望女兒也是絕口不提迴家的事,最後玉環竟連這年的年夜飯都是在李家吃的。
玉環至此終於發覺不對,可自幼所受的教育要她未嫁從父,就是逆來也需順受,她又怎麽敢貿然質問父母?
入春後天氣漸暖,隨著上山堆積的冰雪消融,又是茶家一年一度摘采春茶的開端,茶工一一來到李家。
隔了一個冬季,裝著螢火蟲的小籠再次出現在玉環窗台上時,玉環已經不再哭泣。她隻是小心翼翼地將草籠捧進房裏,萬分珍惜地捧著一個男人對她的心意。
是的,她懂了。這年她都滿十五了,隨著年歲漸長,胸口那些曖昧而朦朧的騷動開始浮現輪廓,顯露屬於愛情的形狀。
退去了懵懂,玉環仍是一針一線繡著準備嫁入趙家的嫁衣。
嫁人的決定權從不在她手上。她不是想嫁給一個未曾謀麵的男人,隻是依然無能為力。
對於自己的婚姻,玉環從未起過半點違背父母之命的想法。她唯一能做得出的出格事,頂多就是將韋平從小到大送她的一些小物事全收在一隻木匣裏,然後再把與韋平的記憶收在心中深處。
她不會做出任何讓趙家或杜家蒙羞的舉動,將來也會對趙家公子舉案齊眉,盡心伺候。她隻期盼未來,或者偶然間、或者閑暇獨處時可以略微翻出來迴憶一番,便已是慰藉。
可以吧?如果隻是將心中一個小小角落騰出來的話……
伸手輕輕碰了一下趴在籠邊的螢火蟲,玉環偷偷想著。
玉環的親事是兩年前便訂下的,連日子都看好了,是在端午過後的一個吉日。為此玉環在四月上旬就將整套嫁衣製好,那火紅嫁衣也不知總共吃進了幾斤繡線,重量沉得驚人。
玉環這件嫁衣絕非錦湖鎮這個小地方上其他人家可比,衣上紋樣精致優雅、華麗奪目,就連曾在城中見過富人嫁女的人都不禁讚歎,可真羨煞了她身旁的一眾姊妹。
不論她心意如何,這花轎都是非上不可。
玉環已經認命,卻左等右等,等不到父母接她迴家,眼看著端午都過去了幾日。
已經到了這個時間點還沒動靜,玉環的心裏急得不得了——不是急嫁,而是著急父母。
玉環心裏明白,父母親極為疼愛她這個女兒,若不是真出了什麽事,怎可能對她不聞不問?
之前她曾私下向舅母問過家中的事,當時舅母不是安撫她就是取笑她想嫁了,羞得她講不下去。如今想來,外公與舅舅、舅母是有些奇怪,像在瞞著她什麽。
時序已經進入夏天,給茶工住的長屋隻剩玉環一人,附近的工人幾乎都擠到了梅山上。玉環拿了一碟黃熟的梅子放在窗邊小幾上,滿屋都是黃梅特有的酸甜香氣。
鼻尖嗅著黃梅略微發酵後的氣味,玉環不禁想到幾年前也曾到過梅山做事,更記得與韋平一起製作梅酒後,兩人一前一後走在無人山路上。
此刻迴想起來,那時真有說不盡的幸福。若是那條路可以永遠沒有盡頭,不知該有多好。
又過了幾日,李家嫂子來到玉環房中。
「玉環。」李家嫂子望著她,無語淚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