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長佑這話在情在理。
趙家世代都住在京裏,就是乘馬車單一趟也要二十來天。玉環這一嫁過去,可是名副其實的「遠嫁」,到時別說一年迴來幾次,就是能不能迴來一次都還難說。
杜長佑這麽一提,心知肚明的杜李氏與玉環都有些悵然。
其實杜氏夫婦哪舍得女兒嫁到這麽遠的地方?可偏偏趙家公子的各方條件都遠勝其他求婚者,讓杜氏夫婦怎麽也不願放棄這個女婿。
實話說起來,若不是遠在京城裏的兄長沒有女兒,這麽好的親事哪輪得到他們家玉環?然而隨著婚期逐漸逼近,杜氏夫婦已經開始不舍。
怎麽說都是捧在手心嗬護了十多年的心頭肉啊!
杜李氏畢竟還是心疼女兒,略微思量一下便道,「那就收拾一下吧,過兩天娘帶你迴外公家。」
「是,謝謝爹娘。」玉環給雙親福過身,便找了借口迴房。
杜氏夫婦雖見女兒神色有些不自然,卻都以為她是急著迴房趕製嫁衣。兩人對視一眼,笑著讓女兒先離開了。
玉環低著頭匆匆迴到房裏,直到把門閂上後手都還有些微抖。
她覺得自己好糟糕!
她借口想在嫁前多與外公一家相聚,父母也都相信這是她的孝心,然而她知道自己真正想見的人是誰。
她說了謊。她明明已是許了人家的閨女,卻想著要見另一個男人!這簡直是不可原諒。
玉環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從來沒有人教過她。沒有人告訴她,這樣打從心底升起的,想要與另一個人相見的渴望是什麽?她隻知道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就連思念著一個人,都是罪惡。
隔沒幾日,玉環就隨母親來到外公家。以往玉環都是與杜李氏住在她未嫁時的閨房,這次她倒是有了自己的房間。
翠茶的春茶與秋茶價差頗大,秋茶在付了人工之後幾乎沒什麽賺頭,因此也有些茶家一年隻采一次茶。
李家倒是有采秋茶的。
秋季是魚米豐收的季節,這時間有許多地方都在雇工人,一日工資大多開得比采茶工高。這時會來當采茶工的人,自然是身體條件較差,搶不到更好工作機會的弱勢者。
要當采茶工,不識字行不行?行。力氣扛不了百斤米行不行?行。個頭不足五尺行不行?還是行。
因著當采茶工的條件相對門檻較低,大部分采秋茶的茶家都與李家抱持著相同心態——采秋茶並不是在為茶家賺取利益,而是提供給生計有困難的采茶工一個工作的機會,讓他們獲得基礎的溫飽。
也因此采秋茶的工人相比春季少了大半。
人少了,給工人住的小屋就空了下來。
給工人住的小屋是原本就有的,隻要稍微打理一下就能住人。李家給工人住的是一整排長屋,長屋隔了許多小間,左右牆壁都是兩邊共用,動靜稍大一些便會驚動鄰人。玉環左右都住了人,杜李氏倒也不怕她有危險。
終於來到了錦湖鎮,玉環卻是情怯了。一來,是她已經是許了人家的閨女,不好去打探另一名男子;二來是她有多思念韋平,心中就有多少罪惡感。
杜氏夫婦打一開始就希望女兒嫁得好,玉環打從七八歲就開始學習女誡方麵的事物。因著杜氏夫婦將女兒往著不論高嫁到何處人家,都能讓夫家滿意的方向栽培,她的言行舉止活脫脫是本會走路的女子教典。
在玉環的觀念裏,女子許了人家,唯一能思念的男子隻能是自己夫君,若是想著別的人,那便是不潔、便是不知羞恥。
若連思念一個人都是錯的,那又何論相見?
韋平今年十五了,玉環料想這年秋天他必定會到鎮上來尋個活計做,一想到此時此刻兩人待在同一個鎮上,便不覺有些安慰。
玉環向來溫順聽話、性情軟糯,已是不敢多奢望其他。
在李家的日子,玉環白日裏與其他人一同上山采茶,說些閑話,夜裏因著心事重重時常不能成眠,睡得極淺。
這日夜裏,玉環才睡下不久便又無端醒來,正想翻身再睡,不意瞥見窗口一抹微光若隱若現。
那光芒實在低微,若不是夜裏熄了燈火,房中一片漆黑,她也不會發現。
玉環好奇下床查看,往著窗口走去幾步,才發覺那是個用長草編的小籠,裏麵關了幾隻閃爍著冷光的螢火蟲。
玉環一見那草籠,瞬間紅了眼眶。
記得兩小無猜時,一次兩人去捉了螢火蟲,她想帶迴家卻沒有籠子可裝,隻好一路搗在手裏,到家時螢火蟲已被撝死,當下她難過得哭了出來。
再隔年,韋平給她紮了一個草編的小籠。
玉環跑到窗邊焦急地探頭張望,四下不見人影,也不知韋平是躲起來了還是已經走遠?
玉環不敢出去找人、亦不敢張口喚人,怕驚動住在左右的茶工。她知道韋平不敢與她相見,必定也是礙著她已經許人,不想給她添麻煩,隻能黯然抱著窗台上的草籠迴到房中。
草籠中,冷光明明滅滅,照不亮未來。玉環心裏深深淺淺,心緒萬千。
草紮的籠子不要錢,卻是將人擱在心尖兒上才獻殷勤。玉環指尖輕觸,沿著編織的方向蜿蜒,一夜無眠。
趙家世代都住在京裏,就是乘馬車單一趟也要二十來天。玉環這一嫁過去,可是名副其實的「遠嫁」,到時別說一年迴來幾次,就是能不能迴來一次都還難說。
杜長佑這麽一提,心知肚明的杜李氏與玉環都有些悵然。
其實杜氏夫婦哪舍得女兒嫁到這麽遠的地方?可偏偏趙家公子的各方條件都遠勝其他求婚者,讓杜氏夫婦怎麽也不願放棄這個女婿。
實話說起來,若不是遠在京城裏的兄長沒有女兒,這麽好的親事哪輪得到他們家玉環?然而隨著婚期逐漸逼近,杜氏夫婦已經開始不舍。
怎麽說都是捧在手心嗬護了十多年的心頭肉啊!
杜李氏畢竟還是心疼女兒,略微思量一下便道,「那就收拾一下吧,過兩天娘帶你迴外公家。」
「是,謝謝爹娘。」玉環給雙親福過身,便找了借口迴房。
杜氏夫婦雖見女兒神色有些不自然,卻都以為她是急著迴房趕製嫁衣。兩人對視一眼,笑著讓女兒先離開了。
玉環低著頭匆匆迴到房裏,直到把門閂上後手都還有些微抖。
她覺得自己好糟糕!
她借口想在嫁前多與外公一家相聚,父母也都相信這是她的孝心,然而她知道自己真正想見的人是誰。
她說了謊。她明明已是許了人家的閨女,卻想著要見另一個男人!這簡直是不可原諒。
玉環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從來沒有人教過她。沒有人告訴她,這樣打從心底升起的,想要與另一個人相見的渴望是什麽?她隻知道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就連思念著一個人,都是罪惡。
隔沒幾日,玉環就隨母親來到外公家。以往玉環都是與杜李氏住在她未嫁時的閨房,這次她倒是有了自己的房間。
翠茶的春茶與秋茶價差頗大,秋茶在付了人工之後幾乎沒什麽賺頭,因此也有些茶家一年隻采一次茶。
李家倒是有采秋茶的。
秋季是魚米豐收的季節,這時間有許多地方都在雇工人,一日工資大多開得比采茶工高。這時會來當采茶工的人,自然是身體條件較差,搶不到更好工作機會的弱勢者。
要當采茶工,不識字行不行?行。力氣扛不了百斤米行不行?行。個頭不足五尺行不行?還是行。
因著當采茶工的條件相對門檻較低,大部分采秋茶的茶家都與李家抱持著相同心態——采秋茶並不是在為茶家賺取利益,而是提供給生計有困難的采茶工一個工作的機會,讓他們獲得基礎的溫飽。
也因此采秋茶的工人相比春季少了大半。
人少了,給工人住的小屋就空了下來。
給工人住的小屋是原本就有的,隻要稍微打理一下就能住人。李家給工人住的是一整排長屋,長屋隔了許多小間,左右牆壁都是兩邊共用,動靜稍大一些便會驚動鄰人。玉環左右都住了人,杜李氏倒也不怕她有危險。
終於來到了錦湖鎮,玉環卻是情怯了。一來,是她已經是許了人家的閨女,不好去打探另一名男子;二來是她有多思念韋平,心中就有多少罪惡感。
杜氏夫婦打一開始就希望女兒嫁得好,玉環打從七八歲就開始學習女誡方麵的事物。因著杜氏夫婦將女兒往著不論高嫁到何處人家,都能讓夫家滿意的方向栽培,她的言行舉止活脫脫是本會走路的女子教典。
在玉環的觀念裏,女子許了人家,唯一能思念的男子隻能是自己夫君,若是想著別的人,那便是不潔、便是不知羞恥。
若連思念一個人都是錯的,那又何論相見?
韋平今年十五了,玉環料想這年秋天他必定會到鎮上來尋個活計做,一想到此時此刻兩人待在同一個鎮上,便不覺有些安慰。
玉環向來溫順聽話、性情軟糯,已是不敢多奢望其他。
在李家的日子,玉環白日裏與其他人一同上山采茶,說些閑話,夜裏因著心事重重時常不能成眠,睡得極淺。
這日夜裏,玉環才睡下不久便又無端醒來,正想翻身再睡,不意瞥見窗口一抹微光若隱若現。
那光芒實在低微,若不是夜裏熄了燈火,房中一片漆黑,她也不會發現。
玉環好奇下床查看,往著窗口走去幾步,才發覺那是個用長草編的小籠,裏麵關了幾隻閃爍著冷光的螢火蟲。
玉環一見那草籠,瞬間紅了眼眶。
記得兩小無猜時,一次兩人去捉了螢火蟲,她想帶迴家卻沒有籠子可裝,隻好一路搗在手裏,到家時螢火蟲已被撝死,當下她難過得哭了出來。
再隔年,韋平給她紮了一個草編的小籠。
玉環跑到窗邊焦急地探頭張望,四下不見人影,也不知韋平是躲起來了還是已經走遠?
玉環不敢出去找人、亦不敢張口喚人,怕驚動住在左右的茶工。她知道韋平不敢與她相見,必定也是礙著她已經許人,不想給她添麻煩,隻能黯然抱著窗台上的草籠迴到房中。
草籠中,冷光明明滅滅,照不亮未來。玉環心裏深深淺淺,心緒萬千。
草紮的籠子不要錢,卻是將人擱在心尖兒上才獻殷勤。玉環指尖輕觸,沿著編織的方向蜿蜒,一夜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