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時候,博洛所率的五千騎兵黑壓壓一片,已經繞過了北麵的兩道山崗,正在東側山崗的西麓列陣,目標便是直接衝垮明軍的渡江部隊。
打頭陣的前鋒是清廷中僅存的蒙古八旗,雖然列陣野戰的能力不如滿州八旗,但尤其擅長襲擾,迂迴攻擊,破壞敵軍陣型。
此時此刻,隨著戰場東麵,一陣海螺號響起,上千蒙古八旗兵在本旗固山額真的指揮下,已經打馬啟動,如潮水般漫過平野,沿著清河唿嘯而來,馬蹄聲響徹戰場。
如今霧氣已經完全消散,朱慈烺站在清河西岸的堠台之上,看著眼前的一切,感受著超過十萬隻馬蹄敲打著這片土地的震動,對於這場大戰的結果,心中一時間竟有了絲絲動搖!
不過,看著東岸秦凱所部騎兵已然列陣完畢,一西一北,已經開始啟動,他又頓時覺得心安了。
隨著秦凱率七千騎兵加入東麵戰場,常青山率三千騎兵加入東麵戰場,原本已經開始收縮的明軍陣線很快就又恢複了迴來,兩軍再次成焦灼對戰的狀態。
這個時候,為了減少傷亡,避免陣型鬆動,其實雙方都不敢貿然展開大規模的突擊。
畢竟,個人勇武在這樣規模的軍事鬥爭中,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記的,隻要任何一方陣型先出現了鬆動,那這一方的處境也就岌岌可危了。
其實,便是秦凱親自指揮,在幾乎同等戰力的情況下,清軍不漏出破綻,他也是無計可施的,隻能是相互僵持著,不時派出小股部隊展開突擊,尋找突破口。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麽多爾袞會留有一手,還預備了五千兵馬用於沿河突破的原因了。
如果東,北兩麵突襲不成,兩軍成焦灼對戰之態,有河流相隔,明軍軍必然無法盡數過河,借助北麵山崗的掩護,派出矯健迅猛的蒙古騎兵沿河突破明軍的防守薄弱處,如此大功便成了,
試想一下,五千騎兵隻要有半數能夠突入,以騎對步,突然襲擊,必然是單方麵的屠殺,還能將這些明軍的步卒推入正在北麵,東麵混戰的明軍騎兵方陣之中,擾亂其軍陣,可就是一舉兩得了。
換句話說,留了兩手準備的多爾袞很有自信,自己將在清河將朱慈烺大軍的核心騎兵一舉殲滅,至於還順帶殲滅多少步卒,那就得看對麵的明軍派了多少過來了!
而事情似乎也正如多爾袞所料:朱慈烺等人雖然預料到了他在西,北兩麵的襲擊,但一來明軍的騎兵兵力不占優勢,二來原本便是負責徐誌彪和常青山兩人已經被北麵戰場,早有預謀的博洛給帶偏了,以至於沿河地帶三四百步的寬度,幾乎成了防禦的真空地帶,給了清軍可乘之機。
於是乎,一千多蒙古騎兵輕裝上陣,憑借著速度優勢,在朱慈烺,張煌言等人察覺到異常,卻還來不及組織兵馬反擊的時候,便已經衝破了明軍東麵戰場沿河的防線,成功地打開了一個口子。
朱慈烺站在堠台之上,肉眼可見,那上千騎兵很快就有上百騎如黑色的潮水般,成功突入了東麵的防線後側,剛剛派往北岸東麵戰場鞏固陣線一千餘步卒,當即遭到了猛然一鑿,頓時死傷了數十人。
若不是這個口子並不大,清軍騎兵並不能直接魚貫而入,局麵或許可能還要更糟一些。
不過,畢竟是訓練有素的明軍,以步製騎也是平日裏重點練習的戰術,在付出了上百人的傷亡之後,這支步卒殘兵很快就結成了陣型,堵在了東麵戰場防線缺口以西大約一裏左右的地方。
雖然結成方陣,這些輕裝上陣,缺少甲胄保護的蒙古騎兵不敢再放肆攻擊明軍步卒,但卻也阻止不了他們四散而開,從背後攻擊東線,北線作戰的明軍騎兵。
於是乎,剛剛還難言勝負的戰場,瞬間便轉變了局勢,近兩萬明軍步騎兵的處境一時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這便是這個時代大會戰中所謂的“陣型”了,一旦有一點被突破,就極有可能整個防線都會被突破,進而全軍大潰敗,更何況這極有可能發展成腹背受敵!
若不是清軍騎兵的行動力因為沿河過於潮濕鬆軟的土壤,四處遍布的水坑而大大延滯,恐怕這會功夫,局勢已經完全不可控製了。
“玄著,立即組織剩餘騎兵,還有朕的近衛軍,去支援北岸!”
張煌言看著眼前的局勢突然惡化,哪裏還顧得了那麽多,說罷便當即飛身跳下近一丈高的堠台,叫來親衛披上雙甲,隨後立即翻身上馬,帶著身邊隨時候命的這一千近衛騎兵就要前去拚命了。
張煌言雖然是文人出身,但多次作為一軍主將,早就有過衝鋒陷陣的經驗了。這會也不是一時衝動,他的戰場洞察力可不弱,看著眼前的局勢,哪裏還不明白嚴重性?
說到底,就像多爾袞等人還是低估了明軍軍的戰力一般,他也低估了多爾袞的戰略意圖和清軍的戰鬥意誌,隻派了一萬五千騎兵,五千多步卒,就以為可以逼退清軍的近兩萬騎兵了,確實是大意了。
雖然說主要還是困於浮橋渡口的運力,但也應該在秦凱率軍出擊的時候,立即再派騎兵過去的。可是朱慈烺,張煌言都沒有這麽做,而是把步卒戰兵,火炮輜重,以及紮營的民夫放在了渡口,堵塞了後方騎兵的行軍之路。
而現在的局勢,若是得不到控製,清河北岸腹背受敵的兩萬大軍極有可能遭受清軍重創,甚至全軍覆沒。
這種時候,就不是張煌言避其鋒芒,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時候了!
況且,今日一退,兩萬最精銳,最核心的老兵盡失,遼東戰局短時間內便難言再能取勝,全國局勢也將受到影響,這些話朱慈烺雖然沒說,但是張煌言自然是明白的!
朱慈烺昂頭看去,隻見張煌言已經被上百裝備精良的親衛拱衛在衝鋒騎兵軍陣中間,正朝著浮橋所在策馬而去。
這一千於十萬雄兵中精挑細選的悍勇之士,都是朱慈烺的近衛軍,隻聽命於朱慈烺一人。最首要的任務便是保護朱慈烺的安全,如今雖然要護著張煌言衝鋒陷陣,但也還是不變的!
張煌言帶著親衛渡河之後,隨即開始指揮東岸的這數千步卒戰兵的行動,以便後續的騎兵可以渡河支援。
且說,那一千多蒙古八旗衝入明軍陣線之內後,雖然麵對結成軍陣的步卒無計可施,但隻要一遇到散兵,亦或是毫無準備的成群大西軍步卒,利用騎兵的優勢,便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殺得人頭滾滾!
一時間,朱慈烺派入軍陣內側,原本是用於穩固陣型的步卒剛剛從渡口,浮橋上岸,還來不及到達指定位置,就陰差陽錯間成了阻滯清軍騎兵的肉牆。
便是再精銳,訓練得再好,再勇戰敢戰,以步對騎,人數還不占多少優勢,哪裏能有什麽反擊的能力?
不過,就在張煌言於馬背之上看著麾下兒郎紛紛以血肉之軀阻擋清軍騎兵,一個接著一個倒於血泊之中,大軍步卒死傷過千,以命阻滯清軍,而清軍衝入缺口的騎兵已達兩三千之眾的時候,秦凱最終領著騎兵趕到東麵戰場!
此時,在清河東岸,東側那道南北走向的山崗以西,南北七裏有餘,東西近九裏的遼闊戰場之上,秦凱,馬寶領兵近萬正在東麵,徐誌彪,常青山領兵近五千正在西麵,皆與略占優勢的清軍打得不可開交,根本抽不出身來。
且說,馬寶和徐誌彪此時因為兵力劣勢,反突襲的效果極其有限,在秦凱和常青山統兵加入戰場之後,才和博洛,巴思哈所率的清軍戰成平手,但也僅此而已罷了。
原本,若是這樣相持下去,等步卒戰兵,火器營渡河構築防線,民夫渡河紮營,清軍必然無功而返,朱慈烺的戰略意圖也就達成了。
可是,隨著另外一部五千清軍繞過東側山崗南麓,沿清河河岸突破東線戰場,這一相持的局麵極有可能很快就被打破,若是北,東兩麵大軍腹背受敵,戰局便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也就是張煌言要以身犯險的原因了——當前明軍的其餘騎兵正在西岸後側,能最快集結,形成戰鬥力前往北岸支援的,隻有這支親衛隊,而且這支部隊的戰力足夠強大,絕對能拖到西岸組織起反攻!
而且,當前的局勢看似明軍和清軍勢均力敵,可清軍卻沒有任何容錯率。此戰若敗,沒了這一萬五千最精銳,最核心的老兵,又保不住遼中,那今後再想組織起這樣的阻擊,便是癡人說夢了!
所以,這種滅亡清軍的關鍵時候,張煌言必須力挽狂瀾,統領強軍,徹底驅除韃虜?
這樣的情況下,蒙八旗上千騎兵的攻勢隨即便停了下來,其後近兩千剛剛穿過東麵戰場缺口的滿八旗騎兵也被堵住了通路,一時根本施展不開。
於是乎,戰場的局勢再次得到了控製,甚至還有一些反應靈敏,悍不畏死的明軍步卒戰兵相互配合,趁機發起了反擊,朝著馬上的清軍士兵便是猛地一刺。
而胯下之馬受了驚嚇,死死攥住韁繩試圖駕馭戰馬的蒙八旗騎兵哪裏還有餘力防禦?再加上他們輕裝上陣,身上隻有一層棉甲,根本經不住明軍長槍兵的突刺,很快就被矛尖紮得一身血窟窿,然後哀嚎著摔落馬下。
然後相互掩護的明軍步卒戰兵再趁勢而上,有的舉盾阻擋清軍箭矢,有的揮槍突刺。
而那些為了追求速度和敏捷,身上隻有一層棉甲的蒙八旗騎兵摔落馬下之後,麵對成陣型突進的明軍戰兵,基本上沒有什麽反擊的能力!
反應稍慢的早已經被配合密切的明軍戰兵刺死,而反應迅速的縱使能拔出腰刀,想要拚死抵抗,可是麵對人數和武器都更占優勢的明軍戰兵,這樣的反抗也根本不值一提。
在上午陽光的照耀下,明軍將士身上跳動的甲葉閃爍著無數耀眼的光點,然後在大喊中衝向了麵前的清軍。
借助盾牌的掩護,清軍中射來的零星箭矢對他們基本沒有任何傷害,而剛剛被挑落馬下,毫無掩護的清兵,毫無意外地死在了明軍戰兵的輪番長矛突刺之下。
最銳利的矛尖刺在棉甲之上,借著衝擊的慣性很容易便能刺穿鐵甲薄弱的部位,刺入敵人的胸膛,然後身邊的戰友趁機再朝著清軍的脖子補上一槍突刺,猛地一拔,鮮血噴而湧出,便能立即解決掉一個清軍騎兵了。
這些清軍騎兵很快便節節敗退,隻能是借著更後方一些,還未受到衝擊影響的清軍騎兵拋射箭矢來掩護。
不過,這些箭矢對於披甲騎兵來說,絲毫沒有傷害,隻能是暫時阻滯騎兵的行動。
但對於這支想來偷襲的清軍來說,現在最嚴重的問題便是:原本要往明軍腹地突進的上千蒙八旗戰馬不受控製,紛紛潰退,直接就衝亂了後方的進攻陣型,加之東麵戰場沿河通道狹窄,這五千清軍騎兵如今直接被堵住了。
其中,有三千騎兵已經進入了防線之內,現在亂成一團,進退不得,還頗有湧入東麵戰場的意思,而另外的近兩千騎兵則尚且在防線外等候,發揮不了作用。
隻是,戰兵的移動速度確實太慢,根本無法追擊,蒙八旗雖然潰退,暫時失去了戰鬥力,但卻未受到重創,若是有了喘息之機,戰場的局勢便很難說了。
而且,隨著兩軍距離拉長,戰場的局勢一時間又變得難以捉摸起來!
好在,這個時候,朱慈烺的騎兵大軍已經全部渡河,這些騎兵隨後立即展開進攻。
他自然不會直接衝鋒,不畏懼不是魯莽,親臨前線也不時一定要衝在最前麵,第一個死。他朱慈烺的命若是因為什麽意外,直接丟在這裏了,那可就真的是天要亡我漢家江山了。
朱慈烺作為皇帝,是有分寸的,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那個度,他很清楚,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極管!他可以衝到前線,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他絕無可能身先士卒!
況且,就算他想身先士卒,也得手下的將士死光了再說!而皇帝陛下朱慈烺親臨戰場,不止是親衛騎兵,便是那些步卒戰兵們也頓時士氣高漲,跟在已經衝鋒的騎兵軍陣後麵,喊殺聲震天。
且說,清軍利用蒙古騎兵來去如風的特點,好不容易打開的局麵,現如今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止如此,已經混亂的清軍前鋒在朱慈烺和張煌言千餘親衛騎兵的軍陣衝擊下,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這其實也不奇怪,一個陣型嚴整,披堅執銳,一個陣型混亂,身上隻有一層棉甲,又怎麽可能抵擋得住衝擊?
於是乎,雖然步卒戰兵都已經被甩在後麵,但這千餘騎兵幾乎是追著因為緊急撤退,愈發混亂的蒙八旗騎兵打,便是其後的滿八旗騎兵,也受到了波及。原本就擁擠不堪,施展不開兵力,現在更是混亂。
不過,僅有千餘兵力的親衛騎兵也不敢再繼續突入,縱使打退了上千蒙八旗騎兵,殺傷了數百人馬,但八百對四千,大家又都是精銳,若是追擊出去,清軍的兵力優勢得以施展,那這仗就沒有打的必要的。
所以,這千餘騎兵隻是趁亂穩步推進,將已經突入東麵防線內的清軍給硬生生逼退了,隨即嚴陣以待。
而清軍這邊,再度被戰象突襲,陣型已經混亂,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多爾袞擔心再打下去損失太大,甚至是會中明軍的圈套,加之己方的兵力在此地實在難以展開,一線兵力根本不占優勢,隨即便下令收縮軍隊,重整陣型。
此時已經鄰近午時,溫暖的陽光之下,清河北部的平野之上,早已經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東麵在秦凱,馬寶的嚴防之下,清軍沒有任何進展,東麵又因為張煌言領著親衛騎兵及時趕到,缺口也被補上了,兩軍再次相持了起來。
很快,就如同朱慈烺等人預料的那樣,隨著五千明軍騎兵渡過清河,加入東岸戰場,清軍也不願意再繼續消耗下去,隨後便陸續退兵了。
朱慈烺當即按原定計劃,指揮戰兵,火器營渡河,待防線徹底構建起來之後,才安排民夫渡河,在東岸安營紮寨。
隻是,朱慈烺原本打算趁著清軍撤兵,然後派兵迅速占領更東位置的幾個荒村,作為大會戰戰略支點的計劃,因為當下的局勢實在是有些出乎預料,便也隻能是暫時取消了。
不過,戰場之上,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能完全按原定計劃執行的任務是十之二三都不到,他心裏也很清楚!
但隻要大軍渡過清河,和清軍對峙起來,多爾袞就跑不掉了,在這樣的地形他都敢撤退的話,那就是自取滅亡了。
打頭陣的前鋒是清廷中僅存的蒙古八旗,雖然列陣野戰的能力不如滿州八旗,但尤其擅長襲擾,迂迴攻擊,破壞敵軍陣型。
此時此刻,隨著戰場東麵,一陣海螺號響起,上千蒙古八旗兵在本旗固山額真的指揮下,已經打馬啟動,如潮水般漫過平野,沿著清河唿嘯而來,馬蹄聲響徹戰場。
如今霧氣已經完全消散,朱慈烺站在清河西岸的堠台之上,看著眼前的一切,感受著超過十萬隻馬蹄敲打著這片土地的震動,對於這場大戰的結果,心中一時間竟有了絲絲動搖!
不過,看著東岸秦凱所部騎兵已然列陣完畢,一西一北,已經開始啟動,他又頓時覺得心安了。
隨著秦凱率七千騎兵加入東麵戰場,常青山率三千騎兵加入東麵戰場,原本已經開始收縮的明軍陣線很快就又恢複了迴來,兩軍再次成焦灼對戰的狀態。
這個時候,為了減少傷亡,避免陣型鬆動,其實雙方都不敢貿然展開大規模的突擊。
畢竟,個人勇武在這樣規模的軍事鬥爭中,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記的,隻要任何一方陣型先出現了鬆動,那這一方的處境也就岌岌可危了。
其實,便是秦凱親自指揮,在幾乎同等戰力的情況下,清軍不漏出破綻,他也是無計可施的,隻能是相互僵持著,不時派出小股部隊展開突擊,尋找突破口。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麽多爾袞會留有一手,還預備了五千兵馬用於沿河突破的原因了。
如果東,北兩麵突襲不成,兩軍成焦灼對戰之態,有河流相隔,明軍軍必然無法盡數過河,借助北麵山崗的掩護,派出矯健迅猛的蒙古騎兵沿河突破明軍的防守薄弱處,如此大功便成了,
試想一下,五千騎兵隻要有半數能夠突入,以騎對步,突然襲擊,必然是單方麵的屠殺,還能將這些明軍的步卒推入正在北麵,東麵混戰的明軍騎兵方陣之中,擾亂其軍陣,可就是一舉兩得了。
換句話說,留了兩手準備的多爾袞很有自信,自己將在清河將朱慈烺大軍的核心騎兵一舉殲滅,至於還順帶殲滅多少步卒,那就得看對麵的明軍派了多少過來了!
而事情似乎也正如多爾袞所料:朱慈烺等人雖然預料到了他在西,北兩麵的襲擊,但一來明軍的騎兵兵力不占優勢,二來原本便是負責徐誌彪和常青山兩人已經被北麵戰場,早有預謀的博洛給帶偏了,以至於沿河地帶三四百步的寬度,幾乎成了防禦的真空地帶,給了清軍可乘之機。
於是乎,一千多蒙古騎兵輕裝上陣,憑借著速度優勢,在朱慈烺,張煌言等人察覺到異常,卻還來不及組織兵馬反擊的時候,便已經衝破了明軍東麵戰場沿河的防線,成功地打開了一個口子。
朱慈烺站在堠台之上,肉眼可見,那上千騎兵很快就有上百騎如黑色的潮水般,成功突入了東麵的防線後側,剛剛派往北岸東麵戰場鞏固陣線一千餘步卒,當即遭到了猛然一鑿,頓時死傷了數十人。
若不是這個口子並不大,清軍騎兵並不能直接魚貫而入,局麵或許可能還要更糟一些。
不過,畢竟是訓練有素的明軍,以步製騎也是平日裏重點練習的戰術,在付出了上百人的傷亡之後,這支步卒殘兵很快就結成了陣型,堵在了東麵戰場防線缺口以西大約一裏左右的地方。
雖然結成方陣,這些輕裝上陣,缺少甲胄保護的蒙古騎兵不敢再放肆攻擊明軍步卒,但卻也阻止不了他們四散而開,從背後攻擊東線,北線作戰的明軍騎兵。
於是乎,剛剛還難言勝負的戰場,瞬間便轉變了局勢,近兩萬明軍步騎兵的處境一時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這便是這個時代大會戰中所謂的“陣型”了,一旦有一點被突破,就極有可能整個防線都會被突破,進而全軍大潰敗,更何況這極有可能發展成腹背受敵!
若不是清軍騎兵的行動力因為沿河過於潮濕鬆軟的土壤,四處遍布的水坑而大大延滯,恐怕這會功夫,局勢已經完全不可控製了。
“玄著,立即組織剩餘騎兵,還有朕的近衛軍,去支援北岸!”
張煌言看著眼前的局勢突然惡化,哪裏還顧得了那麽多,說罷便當即飛身跳下近一丈高的堠台,叫來親衛披上雙甲,隨後立即翻身上馬,帶著身邊隨時候命的這一千近衛騎兵就要前去拚命了。
張煌言雖然是文人出身,但多次作為一軍主將,早就有過衝鋒陷陣的經驗了。這會也不是一時衝動,他的戰場洞察力可不弱,看著眼前的局勢,哪裏還不明白嚴重性?
說到底,就像多爾袞等人還是低估了明軍軍的戰力一般,他也低估了多爾袞的戰略意圖和清軍的戰鬥意誌,隻派了一萬五千騎兵,五千多步卒,就以為可以逼退清軍的近兩萬騎兵了,確實是大意了。
雖然說主要還是困於浮橋渡口的運力,但也應該在秦凱率軍出擊的時候,立即再派騎兵過去的。可是朱慈烺,張煌言都沒有這麽做,而是把步卒戰兵,火炮輜重,以及紮營的民夫放在了渡口,堵塞了後方騎兵的行軍之路。
而現在的局勢,若是得不到控製,清河北岸腹背受敵的兩萬大軍極有可能遭受清軍重創,甚至全軍覆沒。
這種時候,就不是張煌言避其鋒芒,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時候了!
況且,今日一退,兩萬最精銳,最核心的老兵盡失,遼東戰局短時間內便難言再能取勝,全國局勢也將受到影響,這些話朱慈烺雖然沒說,但是張煌言自然是明白的!
朱慈烺昂頭看去,隻見張煌言已經被上百裝備精良的親衛拱衛在衝鋒騎兵軍陣中間,正朝著浮橋所在策馬而去。
這一千於十萬雄兵中精挑細選的悍勇之士,都是朱慈烺的近衛軍,隻聽命於朱慈烺一人。最首要的任務便是保護朱慈烺的安全,如今雖然要護著張煌言衝鋒陷陣,但也還是不變的!
張煌言帶著親衛渡河之後,隨即開始指揮東岸的這數千步卒戰兵的行動,以便後續的騎兵可以渡河支援。
且說,那一千多蒙古八旗衝入明軍陣線之內後,雖然麵對結成軍陣的步卒無計可施,但隻要一遇到散兵,亦或是毫無準備的成群大西軍步卒,利用騎兵的優勢,便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殺得人頭滾滾!
一時間,朱慈烺派入軍陣內側,原本是用於穩固陣型的步卒剛剛從渡口,浮橋上岸,還來不及到達指定位置,就陰差陽錯間成了阻滯清軍騎兵的肉牆。
便是再精銳,訓練得再好,再勇戰敢戰,以步對騎,人數還不占多少優勢,哪裏能有什麽反擊的能力?
不過,就在張煌言於馬背之上看著麾下兒郎紛紛以血肉之軀阻擋清軍騎兵,一個接著一個倒於血泊之中,大軍步卒死傷過千,以命阻滯清軍,而清軍衝入缺口的騎兵已達兩三千之眾的時候,秦凱最終領著騎兵趕到東麵戰場!
此時,在清河東岸,東側那道南北走向的山崗以西,南北七裏有餘,東西近九裏的遼闊戰場之上,秦凱,馬寶領兵近萬正在東麵,徐誌彪,常青山領兵近五千正在西麵,皆與略占優勢的清軍打得不可開交,根本抽不出身來。
且說,馬寶和徐誌彪此時因為兵力劣勢,反突襲的效果極其有限,在秦凱和常青山統兵加入戰場之後,才和博洛,巴思哈所率的清軍戰成平手,但也僅此而已罷了。
原本,若是這樣相持下去,等步卒戰兵,火器營渡河構築防線,民夫渡河紮營,清軍必然無功而返,朱慈烺的戰略意圖也就達成了。
可是,隨著另外一部五千清軍繞過東側山崗南麓,沿清河河岸突破東線戰場,這一相持的局麵極有可能很快就被打破,若是北,東兩麵大軍腹背受敵,戰局便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也就是張煌言要以身犯險的原因了——當前明軍的其餘騎兵正在西岸後側,能最快集結,形成戰鬥力前往北岸支援的,隻有這支親衛隊,而且這支部隊的戰力足夠強大,絕對能拖到西岸組織起反攻!
而且,當前的局勢看似明軍和清軍勢均力敵,可清軍卻沒有任何容錯率。此戰若敗,沒了這一萬五千最精銳,最核心的老兵,又保不住遼中,那今後再想組織起這樣的阻擊,便是癡人說夢了!
所以,這種滅亡清軍的關鍵時候,張煌言必須力挽狂瀾,統領強軍,徹底驅除韃虜?
這樣的情況下,蒙八旗上千騎兵的攻勢隨即便停了下來,其後近兩千剛剛穿過東麵戰場缺口的滿八旗騎兵也被堵住了通路,一時根本施展不開。
於是乎,戰場的局勢再次得到了控製,甚至還有一些反應靈敏,悍不畏死的明軍步卒戰兵相互配合,趁機發起了反擊,朝著馬上的清軍士兵便是猛地一刺。
而胯下之馬受了驚嚇,死死攥住韁繩試圖駕馭戰馬的蒙八旗騎兵哪裏還有餘力防禦?再加上他們輕裝上陣,身上隻有一層棉甲,根本經不住明軍長槍兵的突刺,很快就被矛尖紮得一身血窟窿,然後哀嚎著摔落馬下。
然後相互掩護的明軍步卒戰兵再趁勢而上,有的舉盾阻擋清軍箭矢,有的揮槍突刺。
而那些為了追求速度和敏捷,身上隻有一層棉甲的蒙八旗騎兵摔落馬下之後,麵對成陣型突進的明軍戰兵,基本上沒有什麽反擊的能力!
反應稍慢的早已經被配合密切的明軍戰兵刺死,而反應迅速的縱使能拔出腰刀,想要拚死抵抗,可是麵對人數和武器都更占優勢的明軍戰兵,這樣的反抗也根本不值一提。
在上午陽光的照耀下,明軍將士身上跳動的甲葉閃爍著無數耀眼的光點,然後在大喊中衝向了麵前的清軍。
借助盾牌的掩護,清軍中射來的零星箭矢對他們基本沒有任何傷害,而剛剛被挑落馬下,毫無掩護的清兵,毫無意外地死在了明軍戰兵的輪番長矛突刺之下。
最銳利的矛尖刺在棉甲之上,借著衝擊的慣性很容易便能刺穿鐵甲薄弱的部位,刺入敵人的胸膛,然後身邊的戰友趁機再朝著清軍的脖子補上一槍突刺,猛地一拔,鮮血噴而湧出,便能立即解決掉一個清軍騎兵了。
這些清軍騎兵很快便節節敗退,隻能是借著更後方一些,還未受到衝擊影響的清軍騎兵拋射箭矢來掩護。
不過,這些箭矢對於披甲騎兵來說,絲毫沒有傷害,隻能是暫時阻滯騎兵的行動。
但對於這支想來偷襲的清軍來說,現在最嚴重的問題便是:原本要往明軍腹地突進的上千蒙八旗戰馬不受控製,紛紛潰退,直接就衝亂了後方的進攻陣型,加之東麵戰場沿河通道狹窄,這五千清軍騎兵如今直接被堵住了。
其中,有三千騎兵已經進入了防線之內,現在亂成一團,進退不得,還頗有湧入東麵戰場的意思,而另外的近兩千騎兵則尚且在防線外等候,發揮不了作用。
隻是,戰兵的移動速度確實太慢,根本無法追擊,蒙八旗雖然潰退,暫時失去了戰鬥力,但卻未受到重創,若是有了喘息之機,戰場的局勢便很難說了。
而且,隨著兩軍距離拉長,戰場的局勢一時間又變得難以捉摸起來!
好在,這個時候,朱慈烺的騎兵大軍已經全部渡河,這些騎兵隨後立即展開進攻。
他自然不會直接衝鋒,不畏懼不是魯莽,親臨前線也不時一定要衝在最前麵,第一個死。他朱慈烺的命若是因為什麽意外,直接丟在這裏了,那可就真的是天要亡我漢家江山了。
朱慈烺作為皇帝,是有分寸的,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那個度,他很清楚,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極管!他可以衝到前線,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他絕無可能身先士卒!
況且,就算他想身先士卒,也得手下的將士死光了再說!而皇帝陛下朱慈烺親臨戰場,不止是親衛騎兵,便是那些步卒戰兵們也頓時士氣高漲,跟在已經衝鋒的騎兵軍陣後麵,喊殺聲震天。
且說,清軍利用蒙古騎兵來去如風的特點,好不容易打開的局麵,現如今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止如此,已經混亂的清軍前鋒在朱慈烺和張煌言千餘親衛騎兵的軍陣衝擊下,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這其實也不奇怪,一個陣型嚴整,披堅執銳,一個陣型混亂,身上隻有一層棉甲,又怎麽可能抵擋得住衝擊?
於是乎,雖然步卒戰兵都已經被甩在後麵,但這千餘騎兵幾乎是追著因為緊急撤退,愈發混亂的蒙八旗騎兵打,便是其後的滿八旗騎兵,也受到了波及。原本就擁擠不堪,施展不開兵力,現在更是混亂。
不過,僅有千餘兵力的親衛騎兵也不敢再繼續突入,縱使打退了上千蒙八旗騎兵,殺傷了數百人馬,但八百對四千,大家又都是精銳,若是追擊出去,清軍的兵力優勢得以施展,那這仗就沒有打的必要的。
所以,這千餘騎兵隻是趁亂穩步推進,將已經突入東麵防線內的清軍給硬生生逼退了,隨即嚴陣以待。
而清軍這邊,再度被戰象突襲,陣型已經混亂,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多爾袞擔心再打下去損失太大,甚至是會中明軍的圈套,加之己方的兵力在此地實在難以展開,一線兵力根本不占優勢,隨即便下令收縮軍隊,重整陣型。
此時已經鄰近午時,溫暖的陽光之下,清河北部的平野之上,早已經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東麵在秦凱,馬寶的嚴防之下,清軍沒有任何進展,東麵又因為張煌言領著親衛騎兵及時趕到,缺口也被補上了,兩軍再次相持了起來。
很快,就如同朱慈烺等人預料的那樣,隨著五千明軍騎兵渡過清河,加入東岸戰場,清軍也不願意再繼續消耗下去,隨後便陸續退兵了。
朱慈烺當即按原定計劃,指揮戰兵,火器營渡河,待防線徹底構建起來之後,才安排民夫渡河,在東岸安營紮寨。
隻是,朱慈烺原本打算趁著清軍撤兵,然後派兵迅速占領更東位置的幾個荒村,作為大會戰戰略支點的計劃,因為當下的局勢實在是有些出乎預料,便也隻能是暫時取消了。
不過,戰場之上,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能完全按原定計劃執行的任務是十之二三都不到,他心裏也很清楚!
但隻要大軍渡過清河,和清軍對峙起來,多爾袞就跑不掉了,在這樣的地形他都敢撤退的話,那就是自取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