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當初紮營於此,便是為了今日的這一戰,便是為了將這股可恨的明軍推下清河喂魚。他多爾袞就是要在這默默無名的清河,一戰擊潰朱慈烺的大軍。
如此大功,之前入關的所有過錯,罪責必然也能夠一筆勾銷了,福臨再如何,也不能再發動那些親信治自己的罪了,更不用說鼇拜這個皇太極的死忠已經被他借刀殺人殺死了!
這就是多爾袞為什麽要放棄直接撤退的打法,設下這個圈套的原因了——他知道順治是不會輕易放過他的,入關以來的一係列戰事的失敗都得他來負責。
而接到命令的東,西,北三部清軍隨即開始收羅兵馬,整理隊伍,由上而下明確了進攻的次序,方向以及各部的任務。
塔蘭克騎上戰馬,身上的鎖子甲被磨得鋥亮,裏麵還有兩件棉甲,除非是火器和長斧,破甲錐等利器,不然一般的箭矢刀劍對他根本沒有傷害。
“大片嶺關一戰”之後,塔蘭克曾經在短時間內陷入了恐慌之中,不過後來在多爾袞的整頓之下,迴憶起了正白旗一直以來的屢屢大勝,加之還有人因為畏敵逃跑被直接砍頭了,他很快就恢複了原本的狀態。
塔蘭克又重新檢查了一遍身上的裝備,確認沒有問題之後,隨即朝著北麵念念有詞,心中暗暗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多砍幾個尼堪的腦袋,多賺些軍功,多搶些銀子,一迴沈陽就去找大夫把兒子的病治好。
與此同時,明軍這邊,馬寶,徐誌彪兩員大將親率五千騎兵,如今也已經借著大霧的掩護,神不知鬼不覺地渡過了清河,他們將作為迎擊清軍伏兵的前鋒。
嚴格來說,這還是朱慈烺北征以來,滿清八旗兵第一次在正麵戰場,和明軍對決,朱慈烺還是很期待看到自己強軍會給清軍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的。
前鋒到達了指定的位置之後,朱慈烺隨即下命秦凱,常青山親自率領一萬騎兵開始渡河,而且是以最光明正大的方式,最震天撼地的聲響,引誘清軍前來襲擊。
多爾袞自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卻沒想到內部有叛徒,清軍到了如今的地步,裏麵的漢人隻要一有機會,又有哪個不想投降呢?誰還看不明白,就算多爾袞這次僥幸贏了,下次也還是一樣會輸。
更何況,這還是在時間拖得越久,對滿清來說越不利,滿清大軍的勝算就會越低!
迴到眼前,就在秦凱,常青山率一萬騎兵有序過河,步卒戰兵緊隨其後,正在清河南岸等待的時候,正在濃霧之中,指揮著五千明軍騎兵往前推進的馬寶和徐誌彪兩人,果然聽到了大股騎兵一齊行動時才會有的轟鳴聲,就如同悶雷一般。
他們知道,陛下和軍中諸將猜得沒錯,四天前派往西麵支援的那上萬八旗兵,果然是躲了起來,為的就是現在,三麵包抄,半渡而擊!
不過,清軍也確實謹慎,為了避免被哨馬探察,也為了避免在真正的突襲開始前打草驚蛇,明軍撤迴,選擇了從較遠的地方開始包抄。
隻是,馬寶和徐誌彪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哪裏還能聽不出來一個大概?這起碼得有兩三萬匹馬啊!
換言之,稍遠距離奔襲,一人雙馬的情況下,這起碼得有一萬多清軍騎兵!
今日清河沿岸的霧氣十分重,馬寶和徐誌彪一人負責北麵,一人負責東麵,兩人都看不清楚清軍的狀況,隻能說根據由遠而近的馬蹄聲來判斷清軍的大致距離。
幾乎是同一時間,馬寶和徐誌彪兩員大將同時下令騎兵出動,待前鋒騎兵走出一段距離之後,又下令騎兵提速跟上。
此時此刻,濃霧之中,能見度已經達到了一裏左右,但是明清雙方的騎兵還是沒看到對方,數萬騎兵同時奔馳,兩軍將士的耳中馬蹄聲震天,便是大地也在不停地顫抖,就連戰象緩慢行走,踏地嘶吼的聲音都被掩蓋了過去。
很快,一個清軍死兵,身披雙甲,手持重斧,一人雙馬穿過了濃霧,他的身後隨即出現了幾十個同樣的死兵,從濃霧之中迅猛穿出,銳不可當。
隻是,這些清軍死兵萬萬沒想到的是,迎接他們的將是來自明軍的埋伏。
隻見北麵數百騎兵率先啟動,不等這些清兵多想,馬寶和徐誌彪當即指揮騎兵,如狂風般衝向了已經顯得混亂的滿清騎兵軍陣。
此時,曠野之上的霧氣就好像是被奔馳的戰馬嘶吼嚇到了一般,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消散,使得兩軍的視野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數千明軍騎兵嘶吼著往前衝去,戰馬之上的明軍士兵手持一丈八尺的加強長矛,借著戰馬前衝的力量,不斷將麵前的清軍騎兵挑落在地。
甚至,還有些清兵被矛尖刺入盔甲薄弱處的,直接被貫穿了整個身體,鮮血沿著矛杆流出,很快就染紅了身上的棉甲,在矛尖匯聚成黑紅的血滴,滴落地麵。
然後,隨著長矛被戰馬之上的士兵猛地拔出,或者直接鬆手,原本騎在馬上的清兵便轟隆一聲,墜地身亡了。
而被長矛挑落在地的清軍其實更摻,要不是還沒來得及爬起,就被緊隨而來的明軍戰馬輪番踐踏,踩成肉泥,要不就是被銳不可當的騎兵方陣直接撞翻,然後再踩成肉泥。
麵對上千匹戰馬組成的騎兵衝擊方陣,別說隻是單單一個人了,便是那些個人武藝再高超的遊騎散勇,也不堪一擊。
伴隨著轟隆隆的馬蹄聲,明軍騎兵以騎兵方陣的形式朝著伏擊於此的清軍主力衝去,那些戰馬受驚,正騎在馬背上,四處亂竄的清軍死兵很快就被如同潮水一般湧來,勢不可擋的明軍騎兵方陣瞬間淹沒,吞噬。
悶雷轟響,大地顫抖,鋒利的長槍重斧肆意揮舞,然後精準地砍向了被方陣淹沒的清軍死兵,戰場之上,一時間血肉橫飛,慘唿聲不斷,沒了陣型和組織的清軍死兵很快就被消滅殆盡。
而少數僥幸控製住了戰馬,死裏逃生的清軍死兵還沒逃迴後方的隊伍,便被負責督戰的清軍巴牙喇給直接解決掉了。
清軍之中,所謂“身披重甲,一人雙馬”的死兵,幾乎都是由“披甲人”組成的,在滿清的體係中,他們並不屬於旗丁,隻是比旗丁私產——包衣阿哈的地位更高一些罷了。
所以,當這些死兵衝破不了敵人的防線,又沒有變成屍體的時候,位於他們身後督戰的滿清核心戰力巴牙喇便會將這些可能擾亂己方陣型的廢物殺光。
此時清河北岸平原曠野之上,霧氣已經消散了大半,兩軍同時朝著對方衝刺的騎兵相互間距離已經不足一裏。
局勢雖然並沒有多爾袞想象那麽好,數百死兵也沒有發揮作用,衝散明軍的前鋒,但是博洛和巴哈思的反應十分迅速,馬上就派出精銳巴牙喇維持住了戰線。
不過,也僅僅是維持住了戰線而已,原本一心突襲,結果卻被明軍反突襲了,便是反應再迅速,博洛和巴哈思也是來不及調整兵馬,改變大軍進攻動向的。
很快,兩支騎兵,近兩萬將士就混戰在了一起了,突進,試探,對峙,砍殺,不斷有士兵墜於馬下,不斷有旗幟倒下,兵戈相撞的聲音響徹戰場......突破又馬上被驅逐,後撤又立即迴擊,前者剛剛陣亡,後者立即前進,戰馬嘶鳴,喊殺震天,兩軍的陣線彎彎曲曲,犬牙交錯!
作為這個時代的強軍之一,滿清八旗軍在北麵有整整一萬一千餘騎兵,在東麵也有五千餘騎兵,陣型亦是絲毫不亂,雖然被明軍的五千騎兵反突襲了,但明軍礙於浮橋運力所限,兵馬處於嚴重劣勢,所以在交戰之後,雙方都沒有占到對方什麽便宜。
雖然馬寶和徐誌彪所領的這五千騎兵都是軍中精銳,但兩白旗的清軍騎兵同樣戰力強悍,曠野之上,地勢平坦遼闊,使得清軍的兵力優勢得以施展,這讓反突襲效果不佳的明軍前鋒打得很是吃力。
馬寶領著三千多騎兵連續衝擊了數次,但還是沒能突破清軍的騎兵陣型,反而因為清軍射出了大量威力驚人的破甲箭,使得僅僅隻能身披雙甲的明騎兵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不過,由於馬寶的連續進攻,北麵的清軍暫時還沒有機會調整,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這為他指揮大軍收攏戰線,免得被反應過來的清軍分割包圍爭取了時間。
而東麵徐誌彪所部一千多騎兵打得更是吃力,清軍借著山崗,使得騎兵獲得了不小的衝勢,在憑借著戰象獲得了短暫的優勢之後,麵對三倍之敵,徐誌彪隻能是指揮騎兵,勉力維持陣型,抵擋清軍的突破。
其實,他和馬寶心裏都清楚,平野之上,這樣的兵力劣勢,很難取勝,或者說麵對幾乎同等戰力的敵軍,根本不可能取勝。滿清八旗兵還真的遠不到不堪一擊的地步。
所以,他們其實都在等,等秦凱和常青山的一萬騎兵集合完畢,趕來支援,然後以消耗戰的形式,逼迫多爾袞退兵。
換言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阿?這就是用幾千將士的性命來換取大軍的戰略優勢,使得數萬大軍能夠以最小的代價獲勝。
如此大功,之前入關的所有過錯,罪責必然也能夠一筆勾銷了,福臨再如何,也不能再發動那些親信治自己的罪了,更不用說鼇拜這個皇太極的死忠已經被他借刀殺人殺死了!
這就是多爾袞為什麽要放棄直接撤退的打法,設下這個圈套的原因了——他知道順治是不會輕易放過他的,入關以來的一係列戰事的失敗都得他來負責。
而接到命令的東,西,北三部清軍隨即開始收羅兵馬,整理隊伍,由上而下明確了進攻的次序,方向以及各部的任務。
塔蘭克騎上戰馬,身上的鎖子甲被磨得鋥亮,裏麵還有兩件棉甲,除非是火器和長斧,破甲錐等利器,不然一般的箭矢刀劍對他根本沒有傷害。
“大片嶺關一戰”之後,塔蘭克曾經在短時間內陷入了恐慌之中,不過後來在多爾袞的整頓之下,迴憶起了正白旗一直以來的屢屢大勝,加之還有人因為畏敵逃跑被直接砍頭了,他很快就恢複了原本的狀態。
塔蘭克又重新檢查了一遍身上的裝備,確認沒有問題之後,隨即朝著北麵念念有詞,心中暗暗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多砍幾個尼堪的腦袋,多賺些軍功,多搶些銀子,一迴沈陽就去找大夫把兒子的病治好。
與此同時,明軍這邊,馬寶,徐誌彪兩員大將親率五千騎兵,如今也已經借著大霧的掩護,神不知鬼不覺地渡過了清河,他們將作為迎擊清軍伏兵的前鋒。
嚴格來說,這還是朱慈烺北征以來,滿清八旗兵第一次在正麵戰場,和明軍對決,朱慈烺還是很期待看到自己強軍會給清軍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的。
前鋒到達了指定的位置之後,朱慈烺隨即下命秦凱,常青山親自率領一萬騎兵開始渡河,而且是以最光明正大的方式,最震天撼地的聲響,引誘清軍前來襲擊。
多爾袞自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卻沒想到內部有叛徒,清軍到了如今的地步,裏麵的漢人隻要一有機會,又有哪個不想投降呢?誰還看不明白,就算多爾袞這次僥幸贏了,下次也還是一樣會輸。
更何況,這還是在時間拖得越久,對滿清來說越不利,滿清大軍的勝算就會越低!
迴到眼前,就在秦凱,常青山率一萬騎兵有序過河,步卒戰兵緊隨其後,正在清河南岸等待的時候,正在濃霧之中,指揮著五千明軍騎兵往前推進的馬寶和徐誌彪兩人,果然聽到了大股騎兵一齊行動時才會有的轟鳴聲,就如同悶雷一般。
他們知道,陛下和軍中諸將猜得沒錯,四天前派往西麵支援的那上萬八旗兵,果然是躲了起來,為的就是現在,三麵包抄,半渡而擊!
不過,清軍也確實謹慎,為了避免被哨馬探察,也為了避免在真正的突襲開始前打草驚蛇,明軍撤迴,選擇了從較遠的地方開始包抄。
隻是,馬寶和徐誌彪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哪裏還能聽不出來一個大概?這起碼得有兩三萬匹馬啊!
換言之,稍遠距離奔襲,一人雙馬的情況下,這起碼得有一萬多清軍騎兵!
今日清河沿岸的霧氣十分重,馬寶和徐誌彪一人負責北麵,一人負責東麵,兩人都看不清楚清軍的狀況,隻能說根據由遠而近的馬蹄聲來判斷清軍的大致距離。
幾乎是同一時間,馬寶和徐誌彪兩員大將同時下令騎兵出動,待前鋒騎兵走出一段距離之後,又下令騎兵提速跟上。
此時此刻,濃霧之中,能見度已經達到了一裏左右,但是明清雙方的騎兵還是沒看到對方,數萬騎兵同時奔馳,兩軍將士的耳中馬蹄聲震天,便是大地也在不停地顫抖,就連戰象緩慢行走,踏地嘶吼的聲音都被掩蓋了過去。
很快,一個清軍死兵,身披雙甲,手持重斧,一人雙馬穿過了濃霧,他的身後隨即出現了幾十個同樣的死兵,從濃霧之中迅猛穿出,銳不可當。
隻是,這些清軍死兵萬萬沒想到的是,迎接他們的將是來自明軍的埋伏。
隻見北麵數百騎兵率先啟動,不等這些清兵多想,馬寶和徐誌彪當即指揮騎兵,如狂風般衝向了已經顯得混亂的滿清騎兵軍陣。
此時,曠野之上的霧氣就好像是被奔馳的戰馬嘶吼嚇到了一般,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消散,使得兩軍的視野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數千明軍騎兵嘶吼著往前衝去,戰馬之上的明軍士兵手持一丈八尺的加強長矛,借著戰馬前衝的力量,不斷將麵前的清軍騎兵挑落在地。
甚至,還有些清兵被矛尖刺入盔甲薄弱處的,直接被貫穿了整個身體,鮮血沿著矛杆流出,很快就染紅了身上的棉甲,在矛尖匯聚成黑紅的血滴,滴落地麵。
然後,隨著長矛被戰馬之上的士兵猛地拔出,或者直接鬆手,原本騎在馬上的清兵便轟隆一聲,墜地身亡了。
而被長矛挑落在地的清軍其實更摻,要不是還沒來得及爬起,就被緊隨而來的明軍戰馬輪番踐踏,踩成肉泥,要不就是被銳不可當的騎兵方陣直接撞翻,然後再踩成肉泥。
麵對上千匹戰馬組成的騎兵衝擊方陣,別說隻是單單一個人了,便是那些個人武藝再高超的遊騎散勇,也不堪一擊。
伴隨著轟隆隆的馬蹄聲,明軍騎兵以騎兵方陣的形式朝著伏擊於此的清軍主力衝去,那些戰馬受驚,正騎在馬背上,四處亂竄的清軍死兵很快就被如同潮水一般湧來,勢不可擋的明軍騎兵方陣瞬間淹沒,吞噬。
悶雷轟響,大地顫抖,鋒利的長槍重斧肆意揮舞,然後精準地砍向了被方陣淹沒的清軍死兵,戰場之上,一時間血肉橫飛,慘唿聲不斷,沒了陣型和組織的清軍死兵很快就被消滅殆盡。
而少數僥幸控製住了戰馬,死裏逃生的清軍死兵還沒逃迴後方的隊伍,便被負責督戰的清軍巴牙喇給直接解決掉了。
清軍之中,所謂“身披重甲,一人雙馬”的死兵,幾乎都是由“披甲人”組成的,在滿清的體係中,他們並不屬於旗丁,隻是比旗丁私產——包衣阿哈的地位更高一些罷了。
所以,當這些死兵衝破不了敵人的防線,又沒有變成屍體的時候,位於他們身後督戰的滿清核心戰力巴牙喇便會將這些可能擾亂己方陣型的廢物殺光。
此時清河北岸平原曠野之上,霧氣已經消散了大半,兩軍同時朝著對方衝刺的騎兵相互間距離已經不足一裏。
局勢雖然並沒有多爾袞想象那麽好,數百死兵也沒有發揮作用,衝散明軍的前鋒,但是博洛和巴哈思的反應十分迅速,馬上就派出精銳巴牙喇維持住了戰線。
不過,也僅僅是維持住了戰線而已,原本一心突襲,結果卻被明軍反突襲了,便是反應再迅速,博洛和巴哈思也是來不及調整兵馬,改變大軍進攻動向的。
很快,兩支騎兵,近兩萬將士就混戰在了一起了,突進,試探,對峙,砍殺,不斷有士兵墜於馬下,不斷有旗幟倒下,兵戈相撞的聲音響徹戰場......突破又馬上被驅逐,後撤又立即迴擊,前者剛剛陣亡,後者立即前進,戰馬嘶鳴,喊殺震天,兩軍的陣線彎彎曲曲,犬牙交錯!
作為這個時代的強軍之一,滿清八旗軍在北麵有整整一萬一千餘騎兵,在東麵也有五千餘騎兵,陣型亦是絲毫不亂,雖然被明軍的五千騎兵反突襲了,但明軍礙於浮橋運力所限,兵馬處於嚴重劣勢,所以在交戰之後,雙方都沒有占到對方什麽便宜。
雖然馬寶和徐誌彪所領的這五千騎兵都是軍中精銳,但兩白旗的清軍騎兵同樣戰力強悍,曠野之上,地勢平坦遼闊,使得清軍的兵力優勢得以施展,這讓反突襲效果不佳的明軍前鋒打得很是吃力。
馬寶領著三千多騎兵連續衝擊了數次,但還是沒能突破清軍的騎兵陣型,反而因為清軍射出了大量威力驚人的破甲箭,使得僅僅隻能身披雙甲的明騎兵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不過,由於馬寶的連續進攻,北麵的清軍暫時還沒有機會調整,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這為他指揮大軍收攏戰線,免得被反應過來的清軍分割包圍爭取了時間。
而東麵徐誌彪所部一千多騎兵打得更是吃力,清軍借著山崗,使得騎兵獲得了不小的衝勢,在憑借著戰象獲得了短暫的優勢之後,麵對三倍之敵,徐誌彪隻能是指揮騎兵,勉力維持陣型,抵擋清軍的突破。
其實,他和馬寶心裏都清楚,平野之上,這樣的兵力劣勢,很難取勝,或者說麵對幾乎同等戰力的敵軍,根本不可能取勝。滿清八旗兵還真的遠不到不堪一擊的地步。
所以,他們其實都在等,等秦凱和常青山的一萬騎兵集合完畢,趕來支援,然後以消耗戰的形式,逼迫多爾袞退兵。
換言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阿?這就是用幾千將士的性命來換取大軍的戰略優勢,使得數萬大軍能夠以最小的代價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