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哪來的無知小兒,在此大放厥詞!”


    劉表冷哼一聲推開院門,闖了進去。


    看到突然闖進來的劉表,院子裏的一眾年輕人都有些傻眼。


    畢竟這位荊州之主時常召開清談大會,並且親自上台主持侃侃而談,荊州士人沒有不認識他的。


    而此時荊州大規模軍事動員,西征益州已然上下皆知,連出兵日期都已確定了。


    可沒想到在隆中偏僻小院裏,這幾個年輕人卻對此事爆發了爭論,甚至一番分析下來,得出並不看好此次西征的結論。


    劉表一時便有些忍不住,進去嗬斥起來。


    進去以看,裏麵幾個年輕人中大多他並不認識,隻有一個身材矮小麵容醜陋的家夥還算熟悉,正是另一好友,荊州士族之首龐德公侄兒龐統龐士元。


    “士元,原來是你這黃口小兒在此亂發謬論。”劉表麵色一沉,訓斥道。


    枉我平時在你叔父麵前多次稱讚你才思敏捷,日後必成大才。想不到居然推崇外人,不向著我荊州之主,真正可惱!


    龐統咋一見到劉表突然出現在麵前,心中也有限尷尬。


    畢竟剛才自己雖然沒說這位什麽壞話,但也明顯表示出不讚成荊州出兵西征之意,有背後說人是非之嫌。


    “小子龐統拜見劉使君。不知劉使君在此,小子失禮妄言州中軍務,還請使君勿怪。”


    隻是一愣神,龐統瞄了一眼院門便笑嘻嘻上前躬身施禮。


    其他人見到龐統舉動,便也反應過來,紛紛躬身施禮,口稱:“拜見劉使君。”


    “罷了。”劉表一甩袖子,心道你這小兒真是狡猾,居然話裏暗戳戳嘲笑我偷聽牆腳,豈有此理。


    這時廂房門一開,出來三個葛衣峨冠老者,當先一位高瘦老者嗬嗬一笑,微微拱手道:“老朽司馬微見過劉使君,想不到使君百忙之中來我鄉野草屋,老朽有失遠迎,還請使君勿怪。”


    司馬微字德操,號水鏡先生,本是潁川名士,因避戰亂隱居荊州隆中。劉表久辟不至,甚至好幾次親自拜訪,老頭也是避而不見。


    劉表卻也不敢得罪他,畢竟這老家夥名氣太大,又與荊州名士黃承彥、龐德公這些人相交莫逆,他怕壞了自己名聲,便依然以禮相待。


    司馬微知道劉表這人氣量不大,既然對自己以禮相待,便也不再刻意疏遠,以儒門士人之禮相待。


    見正主出來,劉表哈哈一笑道:“州中俗物纏身,濁氣鬱於胸,表不勝煩悶,特來尋幾位雅士手談幾局,去去濁氣。”


    又不經意掃了那幾個年輕人一眼道:“想不到水鏡先生茅屋雖小,竟還有這些少年俊彥高談闊論,指點天下大事。”


    司馬微心中咯噔一下,知道這位最聽不得旁人說他不是。


    院子裏這幾個年輕人都是他學生,其中最得意的兩個龐統和諸葛亮話裏話外明顯不看好荊州出兵西征,隱隱還有貶低劉表之意。


    劉表這番話顯然已經表現出對這兩人不滿。


    龐統尚且還好,龐氏是荊州望族,其叔父龐德公乃荊州士人之首,當初劉表單騎入荊州時對其多有助力,小兒輩即便說幾句閑話,最多訓斥幾句也就罷了。


    但是他最最看重的弟子諸葛亮卻是家道中落,諸葛氏雖說也是琅琊望族,但琅琊祖地早就毀於戰火。其叔父諸葛玄就算曾做過一任太守,卻也故去多年,不能庇護後人。


    況且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入仕劉表仇敵孫堅之子孫策,更為劉表所不喜。


    今日諸葛亮公開宣稱賈成可比管仲、樂毅,明顯得罪了劉表。


    好在劉表暫時還不知道諸葛亮身份,囿於幾個老頭在場,不會當場發作治罪與他。


    不過以此人秉性,日後終會找機會給這個年輕弟子吃些苦頭。


    即便一時放過諸葛亮,但他看重的學生以後要想入仕荊州卻也千難萬難了。


    他本不願屈身與劉表,但為了自家弟子,隻好暫時低頭,便想上前開口求情。


    不想一邊黃承彥幾步上前,一把拉住劉表袖子:“幾個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隨口胡言幾句當不得真。今日天色已晚,明日手談不遲。小弟攜來幾壇上等好酒,不如兄長與我等秉燭夜飲如何?”


    黃承彥名融,字承彥,與劉表乃是連襟,平時交遊廣闊,黃氏也是荊州望族,他一出麵,劉表便也不好再揪著不放。


    劉表平時最好美酒,本人又酒量甚宏。聽黃承彥說有好酒,立時便勾起了酒癮,也不管拉著他袖子是不是失禮之舉,笑著道:“你這廝又從哪裏尋得美酒?快快取來與我嚐嚐。”


    倒是龐德公又說了一句:“小兒輩胡言,使君莫怪。”說著便要侄兒龐統上前再度請罪。


    劉表此刻心中隻顧著喝酒,哪裏還會計較哪個年輕人貶低自己,揮揮手:“尚長公休要多言,天色不早,你我喝酒要緊。”


    幾個人邊說邊進了廂房,不多時幾個小廝便將酒菜絡繹不絕的送了進去,很快從裏麵傳出來觥籌交錯的聲音。


    院中幾人麵麵相覷,良久,龐統對諸葛亮謙聲道:“孔明,是我連累了你。”


    諸葛亮卻微微一笑道:“士元何處此言?使君又不識得我這等鄉野村夫,何來連累之說。”


    龐統搖頭,指著廂房道:“孔明不用安慰我,這位素來氣量不大。今日雖說不計較我等之言,他日想起來令人一查便知你姓名。即便看在老師麵上不至於下罪與你,不過你入仕之門終究無望了。此事因我而起,孔明,是我連累你了。”


    聽到龐統的話,諸葛亮臉上卻是一片平靜,伸手拍拍龐統肩頭,隻是微笑不語。


    一邊徐庶徐元直噌的一下跳起來道:“如此氣量,劉荊州非賢主也!孔明,不如我等去投江東孫伯符如何?聽說孫伯符少年英雄,橫掃江東六郡,時人稱之孫郎而不名,江東少年俊彥競相投效。且孔明兄長諸葛子瑜在其麾下任職,正好給我等引薦。”


    龐統讚道:“元直說的不錯,荊州虛有文風,卻非我等伸展壯誌之地。孫郎之名我也有久聞,不如我等一起前往江東,投奔那江東小霸王。”


    龐統和徐庶你一言我一語,頓時挑起了在座幾個年輕人心中壯誌。


    石韜石廣元,崔鈞崔州平,孟建孟公威三人也是飽讀詩書多年,雖說對賈成頗有微詞,還比較心向河北袁紹。


    不過他們也知道想要入仕袁紹那邊門檻非常高,且袁紹非常看重門第,以他們的家世閥閱,根本不可能在河北出人頭地。


    荊州雖說也是一種選擇,但看到劉表這種樣子,分明也不是心目中的明主。


    倒是龐統、徐庶所說的江東孫策,這段時間風頭正盛。


    聽說隻帶著他父親孫堅的三千餘部進入江東,便一路橫掃,短短數年間,便打下六郡地盤,隱隱已是江東之主。


    而且此人嚴格說來並非士族,父親孫策更是寒門子弟,麾下文臣武將大多也是一些寒門豪右,並不太看重門第。


    更為可貴的是,孫氏父子本是袁術故吏,當初袁術悖逆稱帝,孫策先是多次寫信勸諫。


    袁術不聽孫策勸諫,還是一意孤行稱帝建製。


    孫策不顧自己隻有一郡之地,萬餘部眾,斷然起兵攻打故主袁術,稱得上是對大漢忠心耿耿的臣子。


    這樣有勇有謀,還顧全大義的少年英雄,不正是大夥心中最值得效忠的明主嗎?


    正當眾人一致決定收拾行囊,準備擇日拜別老師千萬江東之時,諸葛亮卻輕輕搖頭道:“投奔江東非你我良選啊。”


    龐統一愣,瞪著諸葛亮道:“孔明此言何意?為何說江東非良選?”


    諸葛亮並不急著迴答,指著廂房道:“老師招待貴客,你我就不要在院中喧嘩了。不如移步去往寒舍草屋,我略備薄酒再說不遲。”


    眾人一想也是,平常老師司馬微一人在的時候,大家就算吵吵嚷嚷弄的天翻地覆,老師也隻是微笑著聽他們隨意亂說。


    偶然還會評論幾句,即便說的再驚世駭俗,也不會多怪罪一句。


    可是今天來了個劉表,他們隻是在院子裏討論幾句西征之事,便惹的這位荊州牧老大不開心。


    萬一等下說的興起,讓裏麵這位再聽到幾句隻言片語,引的心中不悅,他們還能愉快的生存在隆中這片安穩之地嗎?


    徐庶做事最是幹脆,起身從他寄居的偏房中取出一副弓箭道:“你們先走一步,我去山間轉轉,射些山雞野兔,正好與你們下酒。”


    他少年習武,騎馬射箭無一不精,乃是潁川陽翟有名的俠士。


    靈帝時,徐庶的一位朋友因與當地一家豪門惡霸結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萬般無奈之際,隻好請好友徐庶為其報仇雪恨。


    徐庶接受朋友的請求後,以白色堊泥塗抹麵孔,隻身闖入惡霸家中,一劍刺死了這個仗勢欺人、為害一方的惡徒。


    徐庶正要離去,不幸被聞訊趕來的大批官差包圍。


    因寡不敵眾,失手被擒,官府對徐庶進行了嚴酷審訊,徐庶出於江湖道義,始終不肯說出事情真象。


    又怕因此株連母親,盡管受盡酷刑,也不肯說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計窮,派人將徐庶綁在刑車的立柱上,擊鼓遊街,要老百姓來辯認他的身份。


    老百姓感於徐庶行俠仗義,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無人出麵指認。官府也無可奈何,後經徐庶的朋友上下打點,費盡周折,終於將其營救出獄。


    後來他認識到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鏟除人間不平事,誅盡天下害人蟲。


    又見東漢王朝日趨腐朽,諸侯割據,烽煙四起,決心棄武從文,造福於天下蒼生。


    於是他離開家鄉,前往荊州隆中,拜隱居在此的同鄉名士司馬微為師,學習治國用兵的本領。


    眾人知道他射術高超,每次出去從無空手而迴的時候。便高高興興的一同前往數裏外諸葛亮家。


    諸葛亮家中不大,隻有一個小小的院子,三五間茅草房子。


    也很簡陋,與他弟弟諸葛均一起靠著耕種十幾畝田地維生。家中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僮伺候他們兄弟二人。


    龐統和石韜他們與諸葛亮是同學,自然知道他家中並不寬裕。


    少年人一起也不會端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諸葛亮說是略備薄酒,其實他家中哪裏有酒。


    幾個人去村頭酒肆沽酒的沽酒,燒水煮飯的燒水煮飯。


    諸葛亮又與弟弟諸葛均一起去地頭摘些菜蔬,洗洗湊個菜碟。


    不多時,徐庶便拎了兩隻肥碩的野兔和一隻山雞迴來。


    眾人七手八腳收拾了,很快便弄好了一桌酒食。


    酒過三巡,龐統重提舊事:“孔明你且說說,為何不能去江東投奔孫伯符?”


    徐庶也道:“是啊孔明,你先前說投奔孫郎非你我良選,這是何原因?”


    諸葛亮輕輕放下酒盞,輕輕一歎道:“孫伯符輕而無備,雖有數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我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孫郎若死,你我又如何自處?”


    徐庶不敢相信:“孫伯符號稱江東小霸王,出入皆由重兵護衛,孔明你怎麽斷定他將死於刺客之手?”


    石韜、崔鈞、孟建三人也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態。


    唯有龐統若有所思道:“素聞孫伯符喜涉獵,常輕車簡從出沒於山野,臣下屢次進諫而不聽。孔明這個判斷頗有幾分道理。”


    諸葛亮接著道:“江東地處東南,瘟疫瘧疾肆虐多年,民力疲弱。在座除了士元皆為北人,若是入仕江東,我恐怕諸位壯誌未酬而中道......。且孫伯符以暴力強壓江東士族,其民心向背尚不可知,投江東孰為不智也。”


    頓了頓,諸葛亮不知想起什麽,指著龐統笑道:“即便我等前往江東,其餘人孫伯符或能接納,士元一定會被拒之門外。”


    龐統怒道:“孔明說的甚話,論才學,不客氣的說,在座除了你孔明,誰敢說比我還高?孫伯符如何不能接納我?”


    大家都是同學多年的好友,自然知道彼此底細。


    龐統的才學說實話連諸葛亮都不一定有他高,隻是大局觀上略遜一籌而已。


    諸葛亮說其餘人都能在江東入仕,隻有他一定會被孫策拒之門外,龐統當然不服氣,質問起來。


    諸葛亮卻搖搖頭,輕輕說道:“孫伯符美姿顏,周公瑾長壯有姿貌、精音律,二張貌甚偉。士元你去江東前程堪憂啊。”


    龐統更是大怒:“孫伯符英雄蓋世,豈是以貌取人之輩!孔明你休要胡說八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益州崛起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歸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歸去並收藏漢末之益州崛起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