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10月30日,


    又是一個周四。


    因為隔天就是萬聖夜,所以已經有不少家庭準備了傑克燈籠。


    20世紀初,燈籠用的材料還不是南瓜,


    蕪菁、甜菜、馬鈴薯……


    這些相對廉價的食材被雕刻成可怕的麵容,散落在街麵,增添節日氣氛。


    一架馬車穿越晨霧,朝威斯敏斯特而去。


    車上坐著溫斯頓·丘吉爾,


    此刻,他正在仔細閱讀一份文件日、英雙語的文件,緊皺著眉頭,


    可惜道路顛簸,車廂的每一次晃動都會讓文字仿如同跳舞,讓人難以捕捉、眼花繚亂。


    他鬱悶地唿出一口氣,


    “唿~”


    放棄了。


    閉目養神片刻,馬車緩緩停下,


    外麵傳來車夫的聲音:


    “先生,我們到了。”


    丘吉爾收拾一番,跳下馬車。


    恰在此時,約翰·沃德豪斯從街道另一邊過來,


    兩人打個照麵。


    沃德豪斯說:“溫斯頓,日本三天前呈遞的文書,你看過了嗎?”


    丘吉爾抖抖手中的文件,


    “大致看了看。”


    他一揮手,


    “去你辦公室說。”


    沃德豪斯心裏明鏡似的,輕哼一聲,


    “你小子,怕是想去我辦公室洗劫吧?”


    丘吉爾臉皮厚得很,賠笑道:“幾顆雪茄而已,沒必要用‘洗劫’這麽嚴重的詞吧?再說了,我也抽不了幾顆。”


    沃德豪斯白了對方一眼,


    “鬼才會信!”


    兩人聊著,直奔沃德豪斯的辦公室。


    這裏的布置基本沒變,


    辦公桌、扶手椅、沙發、酒櫃、雪茄櫃……


    生活和辦公兼顧。


    還有一個魚缸,原本是養烏龜小懶的,因為小懶被送給了陸時,所以此時正空空如也。


    丘吉爾還是老樣子,取幾顆雪茄放入隨身的煙盒,隨後點上一顆,坐在扶手椅中愜意地吞雲吐霧。


    沃德豪斯對丘吉爾連抽帶拿的行為早已麻木,繼續剛才的話題:


    “你對那份文件怎麽看?”


    丘吉爾攤手,


    “還能怎麽看?日方想要擴充同盟條約的內容,白日做夢。”


    其實,英、日雙方已經在年初簽訂同盟。


    條約保證:


    如果同盟的一方發現自己必須通過戰爭來保衛自己在遠東的利益,那麽另一方必須善意地中立。


    而現在,日方要求再加一條:


    如同盟國一方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其他國家作戰時,另一方應給與軍事援助。


    在真實曆史上,這兩條是同時簽訂的,


    但因為陸時出現,世界線變動,整個歐洲亂成了一鍋粥,


    英、法出現和解傾向;


    俄國放緩擴張遠東;


    德國與英國在摩洛哥的摩擦暫停;


    ……


    這種情況下,日本對英國變得沒那麽重要,


    再加上首相阿瑟·詹姆斯·貝爾福讀了《日本文明的天性》,擔心被日方背刺,所以在雙方同盟時給出了相對保守的條件。


    沃德豪斯攤手,


    “所以,文人真能影響政治。”


    丘吉爾點頭,


    “那可不?我就是明晃晃的例子。記者從政,嘿嘿~”


    “嘖……”


    沃德豪斯微微咋舌,


    心想,


    自己分明說的是陸時,溫斯頓這貨的臉皮也太厚了。


    丘吉爾伸個懶腰,


    “不知道陸爵士什麽時候再寫《日本文明的天性》、《無關緊要的1587年》這類學術著作。我都書荒了。”


    他叼住雪茄,拿起桌上的《鏡報》,


    “或者,《哈利·波特》第三部也可以啊~”


    沃德豪斯說道:“你不用找了,這周也沒更新。我問過lu,他說得下下個周四。”


    丘吉爾不由得歎氣,


    “真無聊。”


    沃德豪斯從公文包裏拿出一本書——


    《漸變》。


    他遞了過去,說:“溫斯頓,看看這個,我保證不無聊。”


    由於陸時是聯合作者,道爾這本書理所當然地交給了《鏡報》的出版公司,


    所以,沃德豪斯前一天便拿到手了,


    他已經通宵讀完。


    丘吉爾好奇地看向封麵,


    隻見書腰上寫著:


    ——


    世界上最聰明的偵探!


    人間最詭秘的案情!


    福爾摩斯歸來,讓罪犯無處藏身!


    ——


    這推薦語,也是有夠誇張的。


    丘吉爾頓覺失望,


    “福爾摩斯?”


    沃德豪斯提示他道:“你看看作者欄,絕對出乎意料。”


    丘吉爾看去,


    半秒鍾後,他露出了震驚的表情,因為作者欄同時寫著兩個名字:


    阿瑟·柯南·道爾、


    lu。


    丘吉爾一臉懵,


    “這算什麽?世紀大和解?”


    盡管之前陸時寫過《福爾摩斯,偵探標準的製定者、推理標準的踐行者》,雙方早已一笑泯恩仇,


    但聯合作者屬實是未曾設想的道路。


    丘吉爾說:“陸爵士不愧是搞傳媒的,動不動就整出個大新聞。”


    他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書,


    《漸變》的文字風格和福爾摩斯係列很像,顯然是道爾執筆。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的形式是日記,每個章節都是一個日期,


    第一人稱視角也不再是華生,而是案件中的人物。


    看到這兒,丘吉爾要素察覺,


    “是不是敘述性詭計?日記最適合用敘詭了。”


    沃德豪斯不置可否,


    “你自己看。”


    看他這樣,丘吉爾心中愈加肯定了,便帶著答案在閱讀時尋找敘詭的蛛絲馬跡,


    於是,各種各樣的佐證出現,


    中,“我”有許多的疑點,


    描述天空時,總是說成灰蒙蒙的;


    吃瓜果時,動不動就會咬到皮的部位,仿佛瓜果的瓤和皮的界限不明顯;


    不知道郵筒的顏色已經變了;


    (ps:英國的郵筒最早是綠色,但是因為倫敦多雨、多霧,綠色並不醒目,甚至會在走路時誤撞上去,所以在1874年改為鮮亮的紅色)


    ……


    這些都指明一點:


    “我”是色盲。


    丘吉爾歎氣,


    “約翰,裏的‘我’得是色盲吧?”


    沃德豪斯問道:“你看到哪兒了?”


    丘吉爾往前翻了幾頁,迴答:“第五章,發生第二起命案這裏。我想,接下來的劇情就是‘我’和福爾摩斯周旋,甚至可能再犯一兩起案件,最後被抓獲。”


    沃德豪斯神秘地笑,


    “伱接著看。”


    這個態度很有趣。


    丘吉爾也被勾起了好奇心,繼續閱讀,


    誰能想到,剛到第六章,“我”是色盲症患者的事便被戳穿了。


    丘吉爾懵了,


    這麽搞,後麵還怎麽寫?


    《羅傑疑案》可是到了最後一章才揭曉答案的!


    丘吉爾十分抓狂,


    “怎麽會這樣?難道我掉進了道爾醫生和lu設計的陷阱?”


    沃德豪斯哈哈大笑,


    心裏暗想,


    看到溫斯頓這樣的聰明人被耍,實在太爽了!


    他說道:“你應該知道,lu是不可能犯低級錯誤的。”


    丘吉爾疑惑,


    “低級錯誤?什麽意思?”


    沃德豪斯迴答:“lu曾與我說過,作家寫推理的時候,絕對不能把讀者當傻子。”


    丘吉爾恍然大悟,


    “所以,‘我’這麽明顯的色盲症狀,其實是道爾醫生和lu故意放的煙霧彈?其目的就是迷惑讀者?”


    他陷入沉思,


    “既然是迷惑讀者,就說明‘我’不是兇手。可是,從前六章的內容判斷,‘我’應該不知道自己是色盲症……shiit!fxxk!‘我’到底是不是兇手啊?”


    丘吉爾很崩潰。


    沃德豪斯又神秘地眨眨眼,沒迴答。


    這個賤兮兮的表情太可惡了!


    丘吉爾火大,


    “我得翻迴去看看!”


    結果,前麵有翻了兩遍,愣是沒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


    他感覺自己的智商被碾壓了。


    沃德豪斯輕笑,


    “好了,你接著往後看吧。這種情況下,很難猜透詭計的。”


    丘吉爾無奈,


    “確實難。”


    原因就在於之前先射箭、再畫靶的行為:


    因為他已經預設了本書是敘述性詭計,所以在閱讀時會奔著這個目標去尋找,


    於是,每當他發現一個lu和道爾故意透出來的線索,便會欣喜,同時在心中嘲諷:“這麽簡單的問題,如何能難倒聰明的我?”


    而這正是lu和道爾想要的效果。


    在智慧的對決上,丘吉爾被完完全全地擊敗了。


    他心悅誠服,繼續往後看。


    沒想到,《漸變》的劇情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接著又是兩起命案,


    文筆極佳,情節引人入勝。


    終於到最後一章的解謎篇,兇手正是“我”的弟弟。


    丘吉爾輕輕捏著下巴,


    “坦白講,我之前也考慮過這個可能。”


    沃德豪斯好奇,


    “為什麽?”


    丘吉爾說:“一般地,兄弟之中有一人是色盲症患者,另一人便很難幸免。最早發現色盲症的約翰·道爾頓便是如此,他和他兄弟的色覺與正常人都不同。但是……”


    “沒有線索。”


    他又開始翻閱,


    “後麵這幾章,完全看不出‘我’的弟弟是色盲症。”


    沃德豪斯笑,


    “你找錯了地方,線索在前幾章。”


    “啊這……”


    丘吉爾有些懵,


    “沒道理啊。既然‘我’不是兇手,那麽便沒必要說謊……唔……沒必要說謊嗎……”


    他似是想到了什麽,陷入沉思,


    良久,他驚訝地瞪大了眼睛,說:“敘述性詭計的嵌套?”


    前六章,


    “我”不知道自己是色盲,所以在寫日記時是真實的,


    而讀者和“我”的弟弟知道這件事;


    第六章之後的內容,


    “我”知道自己是色盲,因此猜測弟弟也是色盲,可能是真正的兇手,所以在寫日記時進行了隱瞞,刻意迴避弟弟是色盲的線索,


    而讀者不知道這件事。


    丘吉爾無比震驚,


    “敘詭的策略發生了改變!?還能這樣寫!?”


    沃德豪斯點頭,


    “你懂了。”


    說著,他從辦公桌後繞了出來,拿過《漸變》,翻到第二章,


    “看看這裏……‘天氣很陰,一架馬車駛來,他眯著眼盯著車頂的藍色,似是有些疑惑’……”


    丘吉爾反應過來了,


    這個細節他之前沒有注意到,現在迴想,確實是線索。


    沃德豪斯繼續翻著書,


    “還有,這裏……這裏……”


    丘吉爾苦笑,沒想到自詡聰明、認真,卻被lu和道爾醫生完完全全地牽著鼻子走。


    他說:“這已經不是寫作技法的問題了,還有心理學的應用。lu四兩撥千斤,把讀者們拿捏得死死的。”


    沃德豪斯好奇,


    “你怎麽確定是lu的套路?”


    丘吉爾聳了聳肩,


    “總不可能是道爾醫生,”


    “啊這……”


    沃德豪斯微微尷尬道:“那確實,核心詭計是lu想出來的。”


    丘吉爾看向窗外,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正午,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落在古老的街道上,


    淡淡的霧氣與秋日的陽光交織,給人一種朦朧而神秘的感覺。


    丘吉爾喃喃道:“有《漸變》這種大新聞,我相信,陸爵士暫時不用擔心《哈利·波特》被人催更的事了。”


    ……


    艦隊街,


    《泰晤士報》的主編室內。


    “唿~”


    喬治·厄爾·巴克爾放下手中的書,長出一口氣,說道:“寫得真好啊!福爾摩斯係列煥發了第二春。”


    旁邊的辦事員恭維道:“主編,你說是好書,那就一定是好書!”


    巴克爾很受用,


    “那當然!”


    他又看了眼《漸變》的方麵,


    “必須得承認,這本書的核心詭計非常精妙。可惜的是,在我的火眼金睛之下,一切都無所遁形。讀到第三章的時候,我就知道兇手是誰了。”


    辦事員點頭哈腰,


    “你說的是!”


    心裏卻想,


    自家主編真不要臉,吹牛都不打草稿的。


    巴克爾又說道:“不過,我還是感到非常驚訝,lu竟然會和道爾醫生合作。要知道,福爾摩斯係列就是被《無人生還》和《羅傑疑案》給搞死的。”


    去年,lu在《曼徹斯特衛報》上揭秘《跳舞的小人》的事還曆曆在目,


    現在倒好,又讓福爾摩斯起死迴生了。


    如此世紀大和解,原因何在?


    “想不通……”


    巴克爾感慨,


    “實在是想不通。”


    辦事員猜測道:“會不會是因為,陸爵士不希望福爾摩斯係列就此隕落?他是心胸開闊之人,又喜歡文學……”


    話音未落,便被巴克爾打斷,


    “心胸開闊?快得了吧!《鏡報》可是快要把《泰晤士報》打殘了。”


    《鏡報》鯨吞市場,


    當下的《泰晤士報》確實是苟延殘喘。


    辦事員想了想,


    “或許,《鏡報》並沒有針對咱們。它隻是不斷突破自我,消滅其它報紙是順帶的結果。”


    這話相當於: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


    巴克爾臉都綠了,


    “不會說話你可以不說!沒人當你是啞巴!”


    “唔……”


    辦事員老老實實閉嘴。


    巴克爾又瞪他一眼,隨後起身披上衣服,準備去《鏡報》報館的門口看看。


    這幾天,他特別喜歡“刺探敵情”,


    看著《鏡報》報館被圍攻,讀者們天天大喊“加更!”的模樣,讓他有種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的感覺。


    他快步出了《泰晤士報》總部,朝街對麵走去。


    今天圍攻的人也不少,


    隻見他們將《鏡報》報館的大門團團圍住,全都是一幅不見陸時誓不罷休的模樣。


    但奇怪地,沒人帶頭大喊口號,


    反而是竊竊私語,


    “你讀《漸變》了嗎?反轉再反轉!寫得真好啊!”


    “可lu不老老實實寫《哈利·波特》,我總感覺很不爽。”


    “《漸變》也不差啊。”


    “那倒是。不過,我更好奇的是,lu為什麽和阿瑟·柯南·道爾合作?他們兩個不是不對付嗎?”


    “他們的關係之前就緩解了啊。但是,能聯合創作,說明兩人的關係……嘶……你說,道爾醫生不會是付出了什麽代價吧?”


    “你的意思是,道爾醫生出賣肉……嘶……”


    ……


    現場,沒人再討論《哈利·波特》更新的事。


    巴克爾眉頭皺起,


    隱隱地,他猜到世紀大和解的原因了。


    想來是陸時不想更新,刻意造了一個新聞來轉移注意力。


    這小子……


    “真特麽是天生做媒體的料!”


    巴克爾不得不稱讚。


    ¥¥¥¥¥¥¥¥¥¥¥¥


    各位讀者有喜歡推理作品的嗎?


    我發現,自己讀了很多,好像還真沒有敘詭策略發生轉變的作品。


    要麽“我”是兇手,從頭騙讀者騙到尾;


    要麽“我”不是兇手,從頭被人利用到尾。


    難道我發現了新的寫法……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倫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員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員在並收藏英倫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