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


    《月亮與六便士》的銷量開始攀升,直追《蠅王》。


    都是lu的作品,有種“你”追我趕的感覺。


    不出所料地,陸時收到許多大學的邀請,學生們希望他對最近的幾部作品進行相關演講和解答。


    陸時對演講之類的事早已輕車熟路,決定欣然接受。


    最終選定的還是劍橋。


    6月中旬,


    陸時坐火車前往劍橋市,


    依然是老友蒙塔古·詹姆斯在車站迎接。


    他見到陸時,不由得大笑,


    “陸爵士,我都聽說了。”


    一邊說,還一邊露出“我懂~”的表情,對陸時神秘地眨著眼。


    陸時:???


    “聽說了什麽?”


    詹姆斯壓低聲音道:“諾獎的事啊。”


    陸時這才反應過來,


    他的提名表格是由劍橋送的,這之後,哥大、巴黎大學、倫敦大學聯盟也遙相唿應,為他搖旗呐喊,


    這幾家大學肯定收到了瑞典文學院的迴執電報。


    陸時說道:“但願我能名副其實。”


    詹姆斯啞然,


    心想,


    陸教授真的變化很大。


    以前的他謙遜低調,現在的他卻有舍我其誰的霸氣,


    但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不讓人反感,


    謙虛和霸氣外露,都是有實力的人的特權。


    詹姆斯小聲道:“其實我們想過的。你的資曆或許淺了些,但地位高啊!且不說kbe這種跟文學無關的身份,單是法蘭西文學院的外籍通訊院士,就比瑞典文學院……咳咳……我沒有貶低他們的意思,你別誤會。”


    沒有誤會,


    這就是在貶低瑞典文學院。


    陸時努力繃著臉,不讓自己笑出聲來。


    兩人一起坐上馬車往校園去,


    詹姆斯繼續剛才的話題,


    “瑞典文學院要是還覺得你不夠格,我把我的椅子讓給你,堵他們的嘴。”


    英國人的場麵話也是張口就來。


    陸時權當聽笑話。


    兩人又聊幾句,詹姆斯換上嚴肅的表情,說道:“歸根結底,諾貝爾文學獎,還是應該以作品說話。”


    他看向窗外,有些欲言又止。


    陸時說道:“老詹,有話直說便是了。”


    詹姆斯微微沉思,


    良久,他提議:“陸,最近有種說法在學生中流傳得比較廣。我想,倫敦應該也有。”


    陸時淺淺地“嗯”了一聲,


    “我知道。有那麽一小部分人……我明說吧,就是那些文學院的學生,覺得《月亮與六便士》的創作動機不夠純粹,有太多的利益糾葛。”


    詹姆斯鬆了口氣,


    “你果然知道。”


    他放下心來,


    以陸時的聰穎機智,既然知道問題所在,就一定能很好地解決。


    他問道:“那麽,你準備如何應對?”


    陸時攤手,


    “應對什麽?有什麽值得應對的?”


    詹姆斯怔了怔,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拍拍陸時的肩,讚許道:“說得好!對那些流言蜚語,確實沒必要迴應!那首詩怎麽說的來著?就是那首,你寫給諾委會的箴言。”


    陸時說:


    “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他先用漢語吟誦,


    之後又用英語解釋一遍。


    詹姆斯聽得十分佩服,大讚道:“中國的文化底蘊確實深厚,讓人心生敬仰。”


    兩人不再繼續討論,又將話題繞迴諾獎和文學。


    就這樣,馬車晃悠到了國王學院。


    六月中旬校園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


    青青草坪上,學子們或坐或臥,享受著愜意的時光。


    兩人經過,


    立即有人認出了陸時,捧著書過來讓陸時簽名。


    簡單地簽了兩個,詹姆斯適時站出來,告訴這些熱情的學生陸時還要去禮堂講學,不能拖太多時間。


    學生一聽還有這事,自發跟隨。


    結果,陸時和詹姆斯到禮堂的時候,後麵跟了一大坨人。


    而禮堂內就更加熱鬧了,


    放眼望去,人頭攢動、座無虛席。


    幾乎所有人都在努力往前擠,想要找個距離講台更近的位置,


    吵嚷聲四起,


    “shiit!伱不是文學院的,幹嘛過來?”


    “公開的演講?我們當然能聽!反倒是你們這幫文學院的幼稚鬼,怕是來砸場子的吧!”


    “你說誰幼稚呢?”


    “你!你你你你你你!”


    ……


    陸時還沒上台呢,現場就十分火爆。


    詹姆斯一個頭兩個大,


    他對陸時告罪,隨後擠過人群,到了最前排。


    不多時,校長卡文迪許起身,


    “都安靜!”


    爭吵聲頓時停了。


    陸時也走到第一排,


    卡文迪許與他緊緊握手,小聲說道:“陸教授,抱歉,讓你看笑話了。”


    陸時搖頭,


    “無妨。這種事我見得多了。”


    卡文迪許大笑,


    “我都險些忘了,陸教授你也是見過大場麵的。”


    隨後,他也不上講台,直接麵向學生們,說:“陸教授常來劍橋進行學術交流,所以我就不廢話了!大家掌聲歡迎!”


    現場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陸時上台,說道:“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世俗認知和文學創作……額……”


    他不得不停下,


    因為台下“唿啦啦”地舉起了林立的手臂。


    有趣的一點是,這種事竟然也分陣營,


    坐在禮堂右側靠窗的學生在舉手,而左側的學生則帶著看笑話似的表情看著他們。


    雙方涇渭分明。


    陸時看向舉手的一邊,


    “你們是?”


    學生們互相之間眼神交流,


    驀地,有個戴眼鏡的站了起來,說道:“陸教授,你寫《月亮與六便士》,目的是不是隻為了賺錢?”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下麵瞬間吵成了一片,


    “喂喂喂!你是不是批判現實的讀太多,把腦子讀傻掉了?賺錢不對嗎?”


    “你給老子滾!文學必須要純粹!”


    “幼稚!都多大年紀了,還在說這種莫名其妙的話?!”


    ……


    轟——


    雙方都站起來了。


    兩邊指著鼻子對噴,最前端“戰線”的人的手臂甚至犬牙交錯在了一起,


    然而,他們還是謹守著大英紳士的禮儀,罵得再兇,也沒能打起來。


    陸時歎了口氣,


    “唉……”


    本來還想見識一下血流成河,現在看,怕是沒什麽機會。


    他擺了擺手,


    “大家,都安靜。”


    卡文迪許和詹姆斯等人也開始維護秩序。


    終於,兩邊又都坐迴去了。


    陸時麵向右側那一片,訊問道:“你們都是文學院的?”


    一種學生點頭。


    他又轉向另外那撥,


    結果,還沒等他發問,下麵就開始自覺迴答了,


    “法學院。”


    “史學!”


    “我學戲劇……”


    ……


    話音未落,那個學戲劇的便被狠狠吐槽成了文學院的叛徒。


    現場又變得鬧哄哄的。


    陸時雙手下壓,


    “好了,我們暫停演講,先自由提問。”


    其實,他本不想解釋什麽,正如剛才跟詹姆斯說的那樣。


    但總不能由得這幫學生在下麵對噴。


    剛才那個戴眼鏡的學生再次站起,提高音量道:“陸教授,我的問題不變,‘你寫《月亮與六便士》,目的是不是隻為了賺錢?’”


    陸時好奇,


    “我聽你的表述,似乎覺得賺錢可恥?”


    “啊這……”


    戴眼鏡的學生被問住了,


    隨後,他反應過來,


    “陸教授,你這是在混淆視聽!賺錢從來不可恥。但如果寫作沒有絲毫的追求,單純是為了名利,作家難免要進行迎合,自然而然地,文學表達便會受到影響。”


    陸時說:“這話,大致沒錯。”


    下麵一陣安靜,


    緊接著便是竊竊私語,


    “他承認了?”


    “我不懂。”


    “不,應該不是承認吧,因為說了‘大致’。”


    ……


    陸時笑問道:“你們讀過陀氏的《賭徒》嗎?”


    陀思妥耶夫斯基,


    學文學永遠繞不開的人物。


    現場,幾乎所有人都默默點頭,表示讀過。


    《賭徒》就是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經曆寫出來的,


    他擅長剖析人,因為在外國賭輸了錢,感覺沒臉見妻子了,難免慚愧,心一狠就把自己給剖析了。


    但剖析隻是剖析,


    剖了自己,不代表就能改正,該賭還是賭。


    陸時說:“我相信,你們應該知道,陀氏的很多創作,最初的動機便是稿費。”


    現場一陣沉默,


    忽然有人道:“陸教授,這種說法或許沒錯。但往深處看,尤其是讀過《罪與罰》之後,不難發現,陀氏對刺激很敏感,換句話說,他對刺激上了癮。賭,便是這種能帶給他心理刺激的事情。這些刺激給了他一種生活的力量。”


    這話的言外之意很明顯:


    如果繼續深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動機不是金錢,而是賺錢拿去賭,從而體會其中的刺激。


    陸時笑,


    “你說的肯定不能算錯。但這麽深挖下去,必然會變得沒完沒了。”


    學生們點頭。


    陸時繼續,


    “所以,如果隻從賺錢的角度出發,陀氏迎合了嗎?”


    眾人再沒話說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水平過高,寫出來的東西就是潮流本身,


    所以,他不需要迎合讀者,而是讀者迎合他。


    用如此偉大的作家舉例,說明了一點,有人就是能兼顧文學表達和名利,站著把錢掙了。


    陸時繼續道:“作家這個職業確實有特殊性,但是,咱們也不能攔著部分人隻是單純將寫作當成糊口的工具。這類作家會迎合,寫出不深刻卻很好讀的作品。”


    單純將寫作當成糊口的工具?


    這話有點兒出格,


    連下麵的詹姆斯聽了都有些著急。


    畢竟,陸時今年是要拿諾獎的,有必要注意影響。


    文學院的學生們麵麵相覷,


    眾人皆知,作品分兩種:


    第一類,發人深省且令人迴味的,


    就像陀氏的《罪與罰》;


    第二類,為讀者提供閱讀時的情緒,


    大部分休閑便在此列。


    這兩種都有存在的必要,但陸時所說的……


    有學生問:“陸教授,如果單純將寫作當成糊口的工具,會不會太功利了些?”


    陸時攤手,


    “你會娶一個隻跟你講道理的妻子嗎?”


    那個學生反應很快,意識到陸時將第一類比作“隻跟你講道理的妻子”,


    他立即反駁:“那你會娶一個隻懂溜須拍馬的妻子嗎?”


    小夥子一定沒談過戀愛,


    那叫溜須拍馬?


    分明應該是“提供情緒價值”!


    陸時清了清嗓子,


    沒想到,他還沒迴答,下麵就有學生說了:“我不會娶那樣的妻子,但我會找那樣的情人!”


    瞬間,現場陷入了寂靜,


    幾秒種後,山唿海嘯一般的小聲席卷了整個禮堂,


    還有人吹起了口哨。


    旁邊的學生對那個說出驚世駭俗言論的人大喊:“你一定是從法國來的!快承認!你不是英國人!”


    陸時相當無語,


    跟學生們比起來,自己還是太正經了。


    他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


    等現場的氣氛平複,他才繼續話題,


    “剛才的妻子、情人之論,話糙理不糙。一本書,最好的狀態是既好讀、又深刻,但如果必須考慮極端情況,二擇其一,大家一定會選擇讀。畢竟,教科書在課堂上看看也就夠了。”


    學生們無法反駁,


    作家寫出為賺錢而迎合的作品,不隻是作家的問題,也是讀者們通過貢獻銷量做出的選擇。


    陸時說:“有追求的作家固然偉大,但也不能站在製高點去批評那些隻把寫作當成職業的人。賺錢嘛,不寒摻。”


    此話引得學生們竊竊私語,


    “我就說那幫文學院的人幼稚吧?”


    “還文學院呢~《狩獵》真的是白讀了。”


    “哈哈哈!對對,《狩獵》!”


    ……


    文學院的學生們頓時覺得麵上無光。


    有人說:“陸教授,你說的對,賺錢當然是沒問題的。但也不能弄得太難看吧?”


    這話立即引來許多讚同,


    又有人起身,


    “陸教授,你的博物館收藏了高更先生的一幅畫,之後便以他為原型寫了《月亮與六便士》,而主角的人品實在是……我不做評價。”


    這是在暗示陸時收錢辦事。


    陸時歎了口氣,


    事實上,這種流言在倫敦也有流傳。


    不隻是高更的畫,還有畢加索掃光《一個藝術學徒的私語》、《之前之後》的行為,像極了得到內幕消息的炒股人,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而畢加索和陸時的關係人盡皆知。


    再加上主角確實是個人渣,一般人想不通,為什麽會寫這種主角。


    多方綜合,也難免會引人懷疑創作動機。


    陸時想了想,說道:“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人送我一個不值錢的假文物,也就是工藝品。然後,他跟我說,某地有收藏家,願意高價迴收,但我沒去賣,我算收受財物了嗎?”


    這個問題的靈感其實來源於一部作品——


    《青瓷》。


    (ps:既有,又有電視劇。)


    學生們聽明白了,


    高更的畫的價值,取決於收藏家的主觀判斷,相當於陸時口中的“不值錢的假文物”。


    而陸時用進行迴報,也是“不值錢的假文物”。


    所以,兩人其實是文人雅士的交流。


    價值幾何,全看主觀。


    學生議論紛紛,


    “感覺還是收受了財物吧?”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應該不算。因為是不值錢的東西,起訴的話,案值怎麽算?”


    “你們學法律的,紙上談兵!”


    “文學院,幼稚鬼!”


    ……


    兩邊又開始了。


    陸時頭疼得擺擺手,


    “行了,都安靜。”


    學生們不在嘰嘰歪歪。


    陸時歎了口氣,


    “我本不想解釋,但你們這麽吵鬧,又不動手真打,弄得演講沒法繼續,所以我才說的。其實,高更先生用他的畫作換走了畢加索先生的畫,屬於藝術交流。隻是,那幅畫暫存在博物館罷了。”


    他看沒人反駁,便又道:“而《月亮與六便士》,確實是我受高更先生打動,結合其經曆所創作的。固然要賺錢,但也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這話說得十分真誠,


    文學院的學生終於被說服了。


    結果,反倒是另一撥人對提問環節意猶未盡,


    有個學法律的學生問:“陸教授,剛才那個文物的例子,是你臨時想到的嗎?”


    陸時擺擺手,


    “哪用臨時想?這手段很常見,一點兒也不高級。在中國古代,經常有高官作水墨畫,想投到他門下的人便投石問路,花銀子買其水墨畫當投名狀。這種行為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雅賄’。”


    學生們嘖嘖稱奇。


    詹姆斯在下麵也聽得十分震驚,


    那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讓他見識到了中華文化的厚重。


    沒想到的是,中華文化連人情世故都遙遙領先,


    歐洲人玩的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那個學生繼續問:“我想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剛才的問題。陸教授,如果你帶著文物跑去迴收,發現對方隻給你100英鎊,你覺得不值得,選擇不交易了。這算不算犯罪中止?”


    陸時:???


    “你等等!我怎麽就犯罪了?怎麽又中止了?”


    學生摸摸後腦勺,


    “打個比方,你別代入。”


    陸時多少有些尷尬,


    沒想到自己隨口舉個例子,法學生們的竟然真的認真研究。


    他說:“這我也不懂。但我要是調查的警官,會給你三個詞組:淨出難題、處心積慮、對抗調查。”


    這屬於插科打諢了,


    現場立即爆發出歡快的笑聲。


    卡文迪許也十分滿意,對詹姆斯說:“看來,陸教授也有被問住的時候啊。”


    詹姆斯輕笑,


    “咱們劍橋的學生,思路開闊。”


    他不由得想到了陸時寫的《是!首相》,還有那句“大英在不當人這方麵,向來是不當人的”,心中哂笑,


    論“人情世故”,大英也不遑多讓。


    看來,各文化背景都差不多。


    台上的陸時擺擺手,


    “好了,你們還有問題嗎?如果沒有的話,那我們繼續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倫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員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員在並收藏英倫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