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殺孽
“稟殿下,韓長將軍帶領的水師左營和部分陸師,現如今已經連續打下本熊城和洲九首府小室町。應德逆賊之兒子女兒及留守臣屬,皆已被俘,本熊城全城皆降,小室町全城皆降。”
跪在地上向寧武稟報的,正是韓長派來的報捷官兵李二虎,他這次還是沿著水路到的北洲九,韓長所部目前還不知道應德已經被殺。
寧武聽完,隻是點點頭,並沒有多說話,但他邊上的葉海泉可不一樣,滿臉興奮的問道:“小室町如今如何,我軍傷亡如何,水師戰船可有損失?”
李二虎從懷中拿出一份文書,雙手呈上,迴道:“稟大將軍,韓長將軍命我報捷之後,在呈上這左營及陸師迴奏。自韓長將軍帶領水師左營南下後,先後十餘次小戰,皆是水師炮船開炮摧毀沿岸村鎮,所以並無傷亡,隻本熊城之戰和小室町之戰,先後都有所傷亡,如今,水師官兵亡三百餘人,傷一千餘人,陸騎官兵陣亡一千六百餘人,傷兩千餘,到此兩次大戰,新羅軍傷亡最大,足有萬餘。”
葉海泉聽完,才滿意的笑笑,水陸兩軍傷亡雖將近五千人,但水師傷亡不算大,補充一番,戰力不會有損。而且規模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韓長南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韓長大打出手,造成水師傷亡過大。
陸師攻城拔寨,傷亡在所難免,也可接受,至於新羅軍,嗬嗬,他們死不死的,關他葉海泉什麽事,本來就是炮灰而已,要是把炮灰的傷亡也算在內,那國朝軍士,算什麽了。
葉海泉仔細思索對比了一下傷亡,輕笑道:“嗬嗬,新羅軍裝備武器還是不錯的,但此戰是陸戰,新羅軍傷亡如此之大還真是讓人不可理解。不過,新羅軍也算出力了,你稍後迴去,可命韓長將軍加以撫恤。”
那邊的新羅太子王昭和新羅主將樸繼烈,聽到新羅軍傷亡如此之大,心裏已經在滴血了,麵色也有些陰沉。聽著葉海泉話裏的意思,對新羅軍的成果還是不在意,自然很是不滿。
不過,不滿又能怎麽樣,與應德一戰,早就把他們嚇壞了。兩萬多人,對上東瀛十二萬人,一戰俘其國君。這他媽是什麽可怕的戰力。
對於新羅軍的傷亡,寧武和葉海泉並不在意。寧武思索了一陣後,便提筆寫了一封信,又拿了兩個信封,遞給李二虎。
對著李二虎吩咐道:“我這裏有兩封信,這第一封,你拿迴去務必在第一時間交給韓長,這第二封,你自尋個沒人的機會,也交給他。”
寧武說完也不理會眾人,轉身走進了後帳,葉海泉看寧武走了,隻看了一眼李二虎,給了後者一個肯定的眼神,就隨著寧武走進了後帳。
後帳中,寧武剛坐下,就看到葉海泉也走了進來,於是笑道:“葉將軍這是有何事,如今洲九首府小室町已經被拿下,你還不趕緊去安排進軍的事嗎?”
葉海泉並未作答,自顧自尋了個地方坐下,低著頭,看著地上的螞蟻,心裏也上萬隻草泥馬飛過。
寧武見他不說話,也並未在追問,隻拿起茶杯把玩,還時不時喝上一口,他喝完,邊上的陳和繼就在填上一些,就這樣過了將近兩刻鍾。
葉海泉還是先憋不住了,對著陳和繼說道:“陳大監,我與二皇子有些話說,可否先請你出去侍候,等我們說完,你在進來。”
陳和繼聽到葉海泉的話,拿起茶壺又給寧武續上些茶水,便自行禮退出。
寧武瞥了一眼葉海泉,還是並未說話,他自然知道葉海泉要說什麽,可他並不在意,也沒有要隱瞞的意思。
葉海泉欲言又止,幾次喉頭湧動,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殿下,你分明隻寫了一封信,確給了李二虎兩封,臣不想知道這第一封信寫了什麽,可這第二封信,殿下,可否告訴老臣,內容為何?”
寧武放下手中茶杯,轉頭看向葉海泉,看了一眼後,又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又拿起茶壺,給葉海泉也倒了一杯。
這才悠悠的迴道:“葉將軍,這個嗎?本王倒也不能瞞你,那封信上,什麽都沒寫,不過,我一會會派王明義隨李二虎南下,王明義會告訴韓長,這第二封信,雖然什麽都沒寫,內容也不過是屠了小室町而已。”
葉海泉聽完,腦中一陣暈眩,一手拍在桌子上,就差直接蹦起來。
葉海泉指著寧武,大喊道:“糊塗,這事殿下既然沒有向韓長明書就信,又怎麽能派王明義南下。既然殿下想讓韓長真這麽做,就應該什麽都不給,什麽都不說,讓臣去安排,殿下難道不知,殺俘不降嗎?若留下口舌,殿下如何向滿朝文武交代,到時此事傳到陛下的耳朵裏,眾臣要陛下懲治殿下,殿下,又當如何?”
寧武則是滿不在乎,自顧自喝著茶,喝完還要迴味一下。
隻磨著葉海泉,迴道:“正是因為殺俘不降,又擔心滿朝文武之爭,本王才要撇開葉將軍,就算滿朝文武有異議,他們又能拿本王怎麽樣?這裏是東瀛,不是國朝,怕什麽。”
葉海泉聽完寧武的話,心裏一陣抽抽,頗是有些無奈,癱坐在椅子上。
良久,才語重心長的說道:“殿下,我朝自陛下起兵反宋以來,就立的是替天行道,罰不平的大旗。別說殺俘,就是前宋哀定帝,陛下也不曾有過殺伐之心,陛下如此寬厚待人,為的就是個好名聲,但陛下真的不曾開過殺戒,這自然不是。”
說著,頓了頓,喝了口茶,緩了口氣,看了一眼帳篷門口,確認沒有其他人,葉海泉才再次開口。
“殿下,古今成大事者,必以尋找替身為第一要務,好事,要有人去幫忙做,這等殺伐之事,自然也要有人幫忙去做,但不管如何,這些事都不能由殿下親自去做。”
“若留下口實,殿下讓這滿朝文武,天下萬民,如何看待您?殿下,您是真的不懂,還是假慈悲,這些臣並不關心。”
“對這東瀛倭寇,臣的恨意,並不比殿下少,若殿下想要給這東瀛人一個教訓,臣自會安排,殿下絕不可讓王明義南下。”
葉海泉說完,並不理會有些惱怒的寧武,直接轉身走出後帳,他要去找李二虎。
這事,決不能讓寧武派王明義去,自己也不合適出麵,隻有讓李二虎代為傳話,更為合適。
寧武看著葉海泉離開,自嘲的笑了笑,他承認,葉海泉說的有道理,不管如何,殺俘屠城的事,他並不該沾手,更不該留下話柄。
可這葉海泉是父皇和大哥為他選定的老丈人,他自然也不想讓葉海泉背著如此沉重的包袱。
不管這邊寧武和葉海泉是否有了衝突,韓長這邊,確是已經炸了鍋。
新羅軍拿起了刀,就已經很難在放下,應德的兒子女兒,遺留臣屬家眷,都已經被殺了個幹幹淨淨。
城內的東瀛民眾武士,黎明時分,也被崔勝賢帶領的新羅軍大殺特殺,如今韓長就是想阻止,也來不及了。
韓長惡狠狠的看著跪在地上的陳夫人和錢籍,心裏被氣的不行,但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正如陳夫人昨晚哄騙錢籍的話,無論這事有沒有韓長的受意,如今韓長都不能說話,否則無論說什麽,亦或是打罵錢籍一頓,那也都是他韓長的意思。
況且這事就算不是他的受意,現在也隻能就這麽模糊過去,這可真讓韓長有苦難言。
韓長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隻是無力的揮揮手,讓兩人退下。
韓長無力的寫了一封奏書,讓人快船送給在北洲九的寧武和葉海泉,信中,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寫了清楚。
他知道現在他已經脫不了幹係,隻能寄希望於葉海泉和寧武,看在他立下大功的份上,給他留一線生機。
當葉海泉兩天後收到韓長的信,心裏也是一陣苦悶,嘴裏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不相信,如此惡毒的事,竟全是個女人做出來的,還能利用韓長和錢籍之間不能互通的理由,讓錢籍硬生生做了替罪羊。
他思來想去,還是把這事告訴了寧武。誰知寧武聽完之後,對葉海泉一笑了之。
這本來就是他想做的事,如今錢籍既然教唆了新羅人,那就更好了,國朝自然可以撇的一幹二淨。
國朝和新羅軍,並不存在統屬關係,無非是盟友而已,他韓長可以命令國朝將士,還能下令給新羅軍不成。
當然,事實是怎麽樣,根本沒人管關心,反正,事已經做了。但那,也是新羅人做的。
葉海泉也並未多說什麽,隻是略微有些疲憊,身材也佝僂了不少,心中也有些後悔答應太子讓他女兒嫁給寧武的事。
臨了之時,也隻語重心長的給寧武說了一句:“殿下,殺俘屠城,如此殺孽,實在有傷天和,若不是萬不得已,殿下絕不可在生此意。”
“稟殿下,韓長將軍帶領的水師左營和部分陸師,現如今已經連續打下本熊城和洲九首府小室町。應德逆賊之兒子女兒及留守臣屬,皆已被俘,本熊城全城皆降,小室町全城皆降。”
跪在地上向寧武稟報的,正是韓長派來的報捷官兵李二虎,他這次還是沿著水路到的北洲九,韓長所部目前還不知道應德已經被殺。
寧武聽完,隻是點點頭,並沒有多說話,但他邊上的葉海泉可不一樣,滿臉興奮的問道:“小室町如今如何,我軍傷亡如何,水師戰船可有損失?”
李二虎從懷中拿出一份文書,雙手呈上,迴道:“稟大將軍,韓長將軍命我報捷之後,在呈上這左營及陸師迴奏。自韓長將軍帶領水師左營南下後,先後十餘次小戰,皆是水師炮船開炮摧毀沿岸村鎮,所以並無傷亡,隻本熊城之戰和小室町之戰,先後都有所傷亡,如今,水師官兵亡三百餘人,傷一千餘人,陸騎官兵陣亡一千六百餘人,傷兩千餘,到此兩次大戰,新羅軍傷亡最大,足有萬餘。”
葉海泉聽完,才滿意的笑笑,水陸兩軍傷亡雖將近五千人,但水師傷亡不算大,補充一番,戰力不會有損。而且規模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韓長南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韓長大打出手,造成水師傷亡過大。
陸師攻城拔寨,傷亡在所難免,也可接受,至於新羅軍,嗬嗬,他們死不死的,關他葉海泉什麽事,本來就是炮灰而已,要是把炮灰的傷亡也算在內,那國朝軍士,算什麽了。
葉海泉仔細思索對比了一下傷亡,輕笑道:“嗬嗬,新羅軍裝備武器還是不錯的,但此戰是陸戰,新羅軍傷亡如此之大還真是讓人不可理解。不過,新羅軍也算出力了,你稍後迴去,可命韓長將軍加以撫恤。”
那邊的新羅太子王昭和新羅主將樸繼烈,聽到新羅軍傷亡如此之大,心裏已經在滴血了,麵色也有些陰沉。聽著葉海泉話裏的意思,對新羅軍的成果還是不在意,自然很是不滿。
不過,不滿又能怎麽樣,與應德一戰,早就把他們嚇壞了。兩萬多人,對上東瀛十二萬人,一戰俘其國君。這他媽是什麽可怕的戰力。
對於新羅軍的傷亡,寧武和葉海泉並不在意。寧武思索了一陣後,便提筆寫了一封信,又拿了兩個信封,遞給李二虎。
對著李二虎吩咐道:“我這裏有兩封信,這第一封,你拿迴去務必在第一時間交給韓長,這第二封,你自尋個沒人的機會,也交給他。”
寧武說完也不理會眾人,轉身走進了後帳,葉海泉看寧武走了,隻看了一眼李二虎,給了後者一個肯定的眼神,就隨著寧武走進了後帳。
後帳中,寧武剛坐下,就看到葉海泉也走了進來,於是笑道:“葉將軍這是有何事,如今洲九首府小室町已經被拿下,你還不趕緊去安排進軍的事嗎?”
葉海泉並未作答,自顧自尋了個地方坐下,低著頭,看著地上的螞蟻,心裏也上萬隻草泥馬飛過。
寧武見他不說話,也並未在追問,隻拿起茶杯把玩,還時不時喝上一口,他喝完,邊上的陳和繼就在填上一些,就這樣過了將近兩刻鍾。
葉海泉還是先憋不住了,對著陳和繼說道:“陳大監,我與二皇子有些話說,可否先請你出去侍候,等我們說完,你在進來。”
陳和繼聽到葉海泉的話,拿起茶壺又給寧武續上些茶水,便自行禮退出。
寧武瞥了一眼葉海泉,還是並未說話,他自然知道葉海泉要說什麽,可他並不在意,也沒有要隱瞞的意思。
葉海泉欲言又止,幾次喉頭湧動,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殿下,你分明隻寫了一封信,確給了李二虎兩封,臣不想知道這第一封信寫了什麽,可這第二封信,殿下,可否告訴老臣,內容為何?”
寧武放下手中茶杯,轉頭看向葉海泉,看了一眼後,又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又拿起茶壺,給葉海泉也倒了一杯。
這才悠悠的迴道:“葉將軍,這個嗎?本王倒也不能瞞你,那封信上,什麽都沒寫,不過,我一會會派王明義隨李二虎南下,王明義會告訴韓長,這第二封信,雖然什麽都沒寫,內容也不過是屠了小室町而已。”
葉海泉聽完,腦中一陣暈眩,一手拍在桌子上,就差直接蹦起來。
葉海泉指著寧武,大喊道:“糊塗,這事殿下既然沒有向韓長明書就信,又怎麽能派王明義南下。既然殿下想讓韓長真這麽做,就應該什麽都不給,什麽都不說,讓臣去安排,殿下難道不知,殺俘不降嗎?若留下口舌,殿下如何向滿朝文武交代,到時此事傳到陛下的耳朵裏,眾臣要陛下懲治殿下,殿下,又當如何?”
寧武則是滿不在乎,自顧自喝著茶,喝完還要迴味一下。
隻磨著葉海泉,迴道:“正是因為殺俘不降,又擔心滿朝文武之爭,本王才要撇開葉將軍,就算滿朝文武有異議,他們又能拿本王怎麽樣?這裏是東瀛,不是國朝,怕什麽。”
葉海泉聽完寧武的話,心裏一陣抽抽,頗是有些無奈,癱坐在椅子上。
良久,才語重心長的說道:“殿下,我朝自陛下起兵反宋以來,就立的是替天行道,罰不平的大旗。別說殺俘,就是前宋哀定帝,陛下也不曾有過殺伐之心,陛下如此寬厚待人,為的就是個好名聲,但陛下真的不曾開過殺戒,這自然不是。”
說著,頓了頓,喝了口茶,緩了口氣,看了一眼帳篷門口,確認沒有其他人,葉海泉才再次開口。
“殿下,古今成大事者,必以尋找替身為第一要務,好事,要有人去幫忙做,這等殺伐之事,自然也要有人幫忙去做,但不管如何,這些事都不能由殿下親自去做。”
“若留下口實,殿下讓這滿朝文武,天下萬民,如何看待您?殿下,您是真的不懂,還是假慈悲,這些臣並不關心。”
“對這東瀛倭寇,臣的恨意,並不比殿下少,若殿下想要給這東瀛人一個教訓,臣自會安排,殿下絕不可讓王明義南下。”
葉海泉說完,並不理會有些惱怒的寧武,直接轉身走出後帳,他要去找李二虎。
這事,決不能讓寧武派王明義去,自己也不合適出麵,隻有讓李二虎代為傳話,更為合適。
寧武看著葉海泉離開,自嘲的笑了笑,他承認,葉海泉說的有道理,不管如何,殺俘屠城的事,他並不該沾手,更不該留下話柄。
可這葉海泉是父皇和大哥為他選定的老丈人,他自然也不想讓葉海泉背著如此沉重的包袱。
不管這邊寧武和葉海泉是否有了衝突,韓長這邊,確是已經炸了鍋。
新羅軍拿起了刀,就已經很難在放下,應德的兒子女兒,遺留臣屬家眷,都已經被殺了個幹幹淨淨。
城內的東瀛民眾武士,黎明時分,也被崔勝賢帶領的新羅軍大殺特殺,如今韓長就是想阻止,也來不及了。
韓長惡狠狠的看著跪在地上的陳夫人和錢籍,心裏被氣的不行,但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正如陳夫人昨晚哄騙錢籍的話,無論這事有沒有韓長的受意,如今韓長都不能說話,否則無論說什麽,亦或是打罵錢籍一頓,那也都是他韓長的意思。
況且這事就算不是他的受意,現在也隻能就這麽模糊過去,這可真讓韓長有苦難言。
韓長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隻是無力的揮揮手,讓兩人退下。
韓長無力的寫了一封奏書,讓人快船送給在北洲九的寧武和葉海泉,信中,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寫了清楚。
他知道現在他已經脫不了幹係,隻能寄希望於葉海泉和寧武,看在他立下大功的份上,給他留一線生機。
當葉海泉兩天後收到韓長的信,心裏也是一陣苦悶,嘴裏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不相信,如此惡毒的事,竟全是個女人做出來的,還能利用韓長和錢籍之間不能互通的理由,讓錢籍硬生生做了替罪羊。
他思來想去,還是把這事告訴了寧武。誰知寧武聽完之後,對葉海泉一笑了之。
這本來就是他想做的事,如今錢籍既然教唆了新羅人,那就更好了,國朝自然可以撇的一幹二淨。
國朝和新羅軍,並不存在統屬關係,無非是盟友而已,他韓長可以命令國朝將士,還能下令給新羅軍不成。
當然,事實是怎麽樣,根本沒人管關心,反正,事已經做了。但那,也是新羅人做的。
葉海泉也並未多說什麽,隻是略微有些疲憊,身材也佝僂了不少,心中也有些後悔答應太子讓他女兒嫁給寧武的事。
臨了之時,也隻語重心長的給寧武說了一句:“殿下,殺俘屠城,如此殺孽,實在有傷天和,若不是萬不得已,殿下絕不可在生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