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見顧元修竟如此輕易上當,今日藏人之事如此順利,倒也有些訝異,想是那曹掌門和大師兄平日待弟子極嚴,因此顧元修生怕事跡敗露,一時慌了手腳才會輕易受騙,再者也是那顧元修貪生怕死,一聽見那大漢是得了疫病而死,便說什麽也不敢靠近,又怎能細察其死活?何良當下也不再去理會顧元修,便徑往丹藥房走去。


    這丹藥房本是何良平日幹活兒的所在,自己亦備有鎖匙方便出入,而這每日取藥、煎藥、送藥來來迴迴不下數十趟,那藥罐擺放位置自是十分清楚,何良此刻瞧著四下無人,趕緊先包了十多份清憂散帶在身上,立時趕迴房中,要讓那昏睡的大漢服下。


    何良將那大漢身子撐起服藥,手掌才觸及那大漢後背,便覺一股寒意自那大漢的背心源源不絕傳來,即使隔了件布袍,那寒意仍教何良直打了個哆嗦。


    何良尋思,依那時間推算起來,此時正是寒毒發作時機,隻是這寒毒發作起來竟會這等劇烈,無怪乎那大漢鐵打般的身子也難以撐住,要是換作常人,隻怕不出十天便要熬不住了,而這大漢中毒至今已一個月,卻仍能捱住一口氣,足見其毅力之深,心中也對這大漢多欽佩了幾分。


    何良先喂那大漢再服下一包清憂散,跟著把脈觀息,見其心脈漸弱但氣息仍是平穩,且寒毒仍發作不絕,顯是血氣流注尚未見緩,於是相隔半刻,又再喂其服下一包清憂散,再次把脈觀息,如此反複喂藥觀察,直服下了第四包清憂散後,那大漢心脈已微乎其微,且四肢僵直,僅存口鼻一息緩緩流動,身子雖仍冰冷,但寒毒已不再劇烈發作。


    何良以銀針分別刺探那大漢手腕、指尖及耳根等處,不見鮮血流出,待用手指按壓,方見黑血微微滲出,顯見那體內血氣流注已然滯緩,料想毒性暫時不致發作,這才鬆了口氣,先稍作歇息。


    何良小睡片刻後,被隔壁取柴的人聲給吵醒,忽覺頸背異常酸痛,想是昨夜遭那馬夫一掌劈來,傷及筋骨,此時心神放鬆,這才感到痛楚,心中不禁暗罵那馬夫下手太重,一想到那馬夫,便又想到這名大漢,於是下床查看,隻覺這大漢心脈氣息均甚微弱,但一息尚存,暫時保得一命,當即強打精神,思索該如何找出那丹鳳涎草腐毒的解法。


    何良原想前往西園的弟子房,看能不能向其他師兄探問出蛛絲馬跡,但又擔心若這風聲不慎走漏讓顧元修給知道了,定要令其起疑,因此躊躇一陣,便在那大漢身上多蓋了些布袍遮掩藏好,改前往藏書樓,想先自行想找出那丹鳳涎草腐毒的解法。


    那神醫門的藏書樓名為素問閣,共分為兩層,二樓乃收藏曹家祖傳醫書和一尊禦賜的針灸銅人,平時房門深鎖,而那一樓所收藏者,除了坊間流傳的常見醫書外,亦不乏曆代名醫手劄隨記,外人不易見得,但門內弟子卻可任意進出,因此何良平日閑暇無事時,便會來到素問閣待上個大半天,趁此機會閱覽各家所長,而其他弟子忙於接客會診,倒是不常前來。


    何良來到素問閣,裏頭恰巧沒有其他門人,就連平日看管素問閣的家丁也不見人影,如此倒也落得清靜,隻是這素問閣內藏書甚多,何良一時間也不知該從何找起,隻得先挑上一兩櫃,揀些可能的書冊逐本翻閱。


    何良在素問閣內找了大半天,那記載解毒救急的醫書雖是不少,卻未見有丹鳳涎草的相關記載,想來定是那毒物至為罕見又極少有人誤食之故,眼見已近正午,卻連個頭緒也無。


    何良望著滿閣藏書,越覺煩悶不耐,正想先迴房去看看那大漢的病況,那素問閣外傳來熟悉人聲,何良探頭一看,正有兩人往這裏走來,左首一人半禿微胖,卻不是那顧元修是誰?


    何良一早哄騙顧元修說自己身子不適,若讓其見到自己竟在此出現,一時真想不出說詞,左右張望一下,見到不遠處牆角有個小門半開,想是那藏書樓的後門,當即飛快奔去,開門入內,豈料才剛踏入那小門後頭的房間內,眼前一片昏黑,撲鼻黴味,伸手一探,隻摸到一支竹掃把,原來此處不過是間雜物房,卻不是通往外頭的小門。


    何良一慌,正想再找其他處躲藏,剛要推開門,那顧元修的聲音已在近處,此時若貿然開門定要讓其撞見,隻得將錯就錯藏身於此,再將房門開了個小縫往外頭偷看。


    何良悄悄盯著門外動靜,那顧元修身邊還有一名年輕白衣男子,細看麵容,認出也是門內師兄,名叫方碩之。隻見這兩人一齊走來,便在離這雜物房幾步之處停下,那顧元修四處張望一下,確認並無旁人,當即說道:“方師弟,你瞧清楚了?那老頭可是在灶房裏沒錯?”


    那方碩之點頭道:“我親眼見到的,絕對錯不了。我觀察了十來天,每天這個時候,那老頭定會躲在灶房裏喝酒偷閑,總要待上大半個時辰才會迴來。”


    顧元修跟著從懷裏取出一把鎖匙,遞給那方碩之,說道:“那好,我在這替你守著,你上去吧,小心別讓人給瞧見了。”


    方碩之應了一聲,接過鎖匙,便往二樓走去,沒多久便聽見上頭傳來開門和腳步聲,何良心道那二樓藏書房非經大師兄曹成洲同意不得擅入,那鎖匙也一向都由曹家人保管,怎地會在這顧元修身上?


    同時也納悶那方碩之鬼鬼祟祟不曉得在上頭做些什麽,正不得其解,耳聽得二樓房門一關,方碩之跟著下樓,懷裏則多了一件黃溜溜的事物,何良揉眼仔細一看,那方碩之雙手抱著的,竟是一尊兩尺來高的針灸銅人!


    何良曾聽曹成洲說過,一百多年前,那英宗皇帝有感於從宋朝留存下來的天聖銅人所繪穴位已模糊難辨,故命人重新鑄模仿製一尊針灸銅人,並以當時年號命名為“正統銅人”,存放於太醫院,而至曹成洲的祖父曹景延擔任禦醫時,因其多次治好皇親朝臣的舊疾,更指出幾個正統銅人身上錯漏的穴位。


    當時的正德皇帝便讓人依著正統銅人的形貌,並重繪曹景延所指出的錯漏穴位,讓人新鑄一尊針灸銅人賜給曹家,命名為“天德銅人”,而曹景延過世後這天德銅人再傳給曹仲遠,此後一直收藏在素問閣二樓,想來便是眼前方碩之手上所抱的這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閻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源泰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源泰元並收藏閻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