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給自己掘了墳墓?


    “景略何出此言?”


    劉備眼眸中透出一絲茫然。


    “為君者,最忌憚的便是軍權旁落,忌憚臣下功高蓋主,尤其是曹操這種多疑的君主。”


    “彼時曹操遠在成都,荀彧根本來不及請示,必是憑借自己的地位威望,擅自作主調動曹仁率潼關鎮軍北上,搶先一步接管並州。”


    “這一舉動是為曹操搶得了並州,卻也讓曹操看到了荀彧在秦軍中的威望,換句話說,便是看到了荀彧對他的威脅。”


    “而荀彧素來以漢臣自居,當初曹操稱王之時,聽聞他便不太支持,由此必與曹操已生嫌隙。”


    “如今又出事這樣的事件,以曹操的多疑,豈能不擔心荀彧會有憑借自己威望,調動軍隊發動兵變的可能?”


    “大王覺得,以曹操的性情,一旦對誰生了猜疑防範,還會容那個人活下去嗎?”


    蕭方道出了其中玄機。


    劉備恍然明悟,卻又道:


    “可荀文若不同別人,當年呂布竊奪兗州,他可是全憑荀文若的臨機決斷,才保住了三座城池,方才有後來迴師奪迴兗州的可能。”


    “他與荀彧,可以說是共過患難,說是生死之交也不為過。”


    “這樣一個人,曹操當真會懷疑他的忠誠,當真會因忌憚他的名望,就要置之於死地嗎?”


    蕭方心中輕歎。


    這就是老劉與曹操的不同。


    曹操這一輩子,隻信他曹家和夏侯家的人,剩下那些外姓將領,都是留著八百個心眼防著,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決不令他們獨鎮一方。


    老劉則不同,隻要我認準之人,管你是同姓還是外姓,我皆能以身家性命相托。


    想曆史上老劉稱王之時,手裏邊就倆州,其中一州就交給了關羽這麽個義弟坐鎮。


    這要擱曹操那邊,簡直是天方夜譚,絕對不可能的事。


    當然這也與老劉沒有宗族可依靠有關,但也足以表明,老劉在用人不疑這方麵,遠遠要勝於曹操。


    就如這荀彧,若把曹操換成老劉,就算對荀彧再不滿,就算荀彧當真功高蓋主,當真是有威脅到自己權位的可能,老劉也決計不可能殺之。


    最多就是削了荀彧實際權力,給個什麽太傅之類的榮譽閑職,讓他安心養老去便是。


    曹操就不同了,隻要是令他起了猜疑的人,那必定就上了他的黑名單,剩下的就是排隊等死而已。


    當年曆史上,荀彧不就是因反對曹操稱王,被曹操賜了一隻空食盒,被逼自盡了麽。


    “曹操的信條是寧可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莫我。”


    “除了皆為雄主,都有宏圖大誌之外,他與大王根本乃是兩類人,他的所做所為,大王有時無法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臣相信,荀彧是生是死,很快就會見分曉了。”


    蕭方也不過多解釋,思緒轉迴眼前:


    “咱們現下要做的,便是撫定河北三州,休整士卒,積蓄糧草,安撫百姓,為將來西進伐秦滅曹,一統天下做好準備。”


    劉備思緒也收迴眼前,起身下階,來到了大堂之外。


    負手而立,遙遠西麵方向,司州,並州,涼州,益州…四州河山仿佛已盡收眼底。


    一幅宏偉的藍圖,已在心中浮現。


    “天下群雄已滅,曹操,現下就剩下你我了。”


    “我們這麽多年的恩怨,也該是做一個了結的時候了…”


    幾天後,劉備詔令傳下,正式宣布班師。


    鑒於河北初定,偽魏初滅,河北三州人心未穩,劉備便在蕭方的提議下,將鄴城設為陪都,常駐於其中。


    前將軍關羽,則率軍還於許昌,擔當鎮守都城,節製河南諸州的重任。


    而張飛則留駐於薊縣,在龐統的輔佐下,鎮撫幽州,掃蕩偽魏的殘留勢力,以及鏟除盤踞於遼西二郡的烏桓餘孽。


    田疇,田豫,鮮於輔等幽州眾豪傑,因反魏有功,皆為劉備論功封賞,或調往鄴城聽命,或留於幽州輔佐張飛鎮撫幽燕士民。


    河北的硝煙,隨著偽魏的覆滅,就此塵埃落定。


    而益州方麵,亦隨著劉璋的投降,曹操的班師北歸,烽煙也隨之散去。


    天下十三州,出現了短暫的和平局麵,楚秦兩國都在忙著消化新得諸州,“默契”的選擇了偃旗息鼓,誰也沒有再招惹對方。


    這一年的冬天,大漢朝的天下,難得四海升平,兵戈不見。


    …


    長安城,秦宮。


    一場暗流,卻在悄無聲息的湧動,漸漸匯聚成了滔天巨浪。


    大殿之內,一場朝會正在進行。


    這是開春之後的第一場朝會。


    坐鎮並州的曹仁傳迴消息,並州諸郡已皆委任了值得信任的官員,充當太守。


    井陘關等各處關隘,也已為精兵猛將把守,秦國已基本完成了對並州的消化。


    益州方麵,夏侯淵也傳來了好消息。


    南中七郡在恩威並用的戰略下,已宣布尊奉曹操為主,歸附秦國。


    南蠻諸部在秦軍打幾次打擊之下,也都變的老實,宣布向秦國稱臣納貢。


    盤踞於白帝城的馬超,在他數萬大軍的猛攻之下,不得已放棄白帝,向東出三峽,順江逃往了荊州。


    至此,益州境內的反對勢力,基本也已肅清。


    司涼益並四州,盡數已在秦國掌控之中。


    曹操將這兩個好消息,告知了眾臣,大殿內一時群情振奮。


    “今並益二州已定,我秦國國力已然大增。”


    “今劉備已鯨吞河北三州,孤料其早晚必會揮師西進,與我大秦決一死戰。”


    “孤今日朝會,就是想與諸位商議商議,接下來咱們當如何應對偽楚來犯!”


    曹操心裏清亮的緊。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自秦統一了六國以來,這天下就隻能有一個主人。


    不是他曹操,就是劉備。


    現下他雖拿下了並州和益州,秦國國力有所變強,但與楚國國力的差距,還是一目了然的。


    畢竟劉備占據了兩河諸州,那可是天下十三州中,最為富庶,人口最為稠密的精華之地。


    光兩河諸州,就可以敵天下!


    何況除了兩河,劉備還占有徐荊揚三州。


    楚強而秦弱,以劉備的野心,早晚必會恃強而侵弱,率楚軍西進伐秦。


    作為弱國一方,他所能做的,唯有如何守住這四州之地。


    眾臣一時議論紛起,盡皆獻計獻策。


    “大王,臣以為如何抵禦偽楚來犯,並非當前首要之事。”


    “有一件事更為至關重要,關乎到我大秦存亡,關乎到人心向背,臣以為大王必當先做才是。”


    一個肅厲的聲音,打斷了眾臣的議論。


    殿中立時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了郭嘉身上。


    不少大臣眼中,漸漸湧起一絲興奮,似乎已預見到郭嘉接下來想做什麽。


    “奉孝,何事還比如何抵禦那大耳賊更重要?”


    曹操眉頭微鎖,不解的眼神望向這位最信任的謀臣。


    郭嘉大步出班來到殿前,深吸一口氣,向著曹操恭恭敬敬一拜:


    “桓靈二帝昏庸無道,佞幸宦官,先有黨錮之禍,又生黃巾之變,最終釀出董卓之亂的苦果,使得天下分崩,百姓離亂。”


    “幸得大王橫空出世,以一己之能力挽天傾,救民於水火。”


    “今漢朝氣數已盡,而大王據有四州之地,更握有關中王霸之業,可謂天命所在,民心所向。”


    “大王之功業,早已遠邁秦皇漢祖,堪為古今第一明主。”


    “臣代我大秦文武百官,受天下士民所托,今叩請大王上應天命,下順民心,登基稱帝,開創我大秦新朝!”


    郭嘉竟在勸進!


    現下天下群雄盡滅,就隻餘下了他曹操和劉備二人。


    世人誰都知道,未來的天下之主,將在他二人之間決出。


    若是他曹操贏了,作為一個稱王的外姓,還會把天下大權交還給那個傀儡天子劉協,就為博一個忠臣虛名?


    自古以來,哪個權臣能有好下場?


    霍光夠忠心了吧,都一手遮天,可以隨心所欲的廢立天子了,死後也將權力交還給了劉家皇帝。


    可到最後呢,還不是霍氏一族被清算,滿門皆滅!


    霍光沒稱王都被清算家族,何況他曹操還稱了王,違背了高祖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祖訓。


    所以你曹操沒有退路,你隻有改朝換代,廢漢自立,你和你的曹氏一族才有生路。


    而在現下這種秦楚對峙的局麵下,那個傀儡天子的號召力,已近乎於零。


    相反,劉備這個天子欽封的大漢楚王,卻可以頂著天子的招牌,名正言順的招攬天下人心,討伐他曹操這個“挾持天子”的漢賊。


    劉協這個漢天子存在一天,劉備就理直氣壯一天。


    他相當於在幫劉備養著天子!


    既然如此,何必還留著那個已成負資產的天子,何必還留著漢朝這個名存實亡的名號?


    郭嘉正是權衡諸多利弊,摸透了曹操已有廢漢稱帝之心,便在這開春的第一場朝會上,帶頭向曹操勸進。


    他這一帶頭,大殿內片刻的沉寂,爾後轟然炸裂。


    秦國眾臣盡皆反應了過來,尤其是夏侯惇,曹洪這等宗室重臣,霎時間一片激亢欣喜。


    “臣等叩請大王,進位為帝!”


    “請大王順應天意民心,改朝換代,登基稱帝!”


    “大王稱帝,乃天命所歸!”


    大殿之中,曹氏夏侯氏眾臣紛湧而起,爭相勸進起來。


    緊接著,一眾外姓大臣們,也紛紛隨之勸進。


    望著郭嘉,望著群起勸進的眾臣,曹操驚到嘴巴大張,仿佛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般。


    半晌後。


    曹操才迴過神來,苦著張臉抱怨道:


    “孤誌在匡扶漢室,掃除奸賊,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你們現下卻要逼孤廢漢稱帝,你們這是要將孤架在火堆上烤,要陷孤於不忠不義的境地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堂燕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堂燕歸來並收藏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