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圖來!”


    曹操興致大起,擺手大喝。


    張鬆早有準備,將事先就備好的荊益地圖,呈現在了曹操眼前。


    曹操定神細看,益荊二州間的山川地形,關隘要塞,乃至於楚軍的屯兵所在,皆繪製的清清楚楚。


    “永年,這地圖…”


    曹操驚奇的目光看向了張鬆。


    張鬆捋著稀稀落落的短髯,得意笑道:


    “臣早年就曾勸說劉璋,趁著劉備與袁紹中原大戰,率軍出川攻取荊州,故而派細作精心繪製了此圖。”


    “可惜劉璋暗弱,乃自守之主,幾次三番拒絕了臣的提議。”


    “今日臣終遇大王這般雄主,這幅荊益地形輿圖,終於能派上用場了。”


    曹操恍然明悟,臉上浮現嘉許之色,讚歎道:


    “永年深謀遠慮,真乃天下奇才也,劉璋不聽永年你的奇策,焉能不亡!”


    再次得到曹操的當眾盛讚,張鬆臉色愈發得意,便擼起袖子指點江山,為曹操謀劃起攻取荊州的進兵方略。


    一時間,張鬆是搶盡了風頭。


    左右郭嘉,荀攸,程昱,賈詡等謀士,皆隻能退在一旁,根本無從插話。


    “嗯,永年的謀劃甚是有理。”


    “孤若能拿下荊州,向東可順長江東下,趁勢拿下揚州,削去劉備江南半壁。”


    “向北配合武關方麵兵馬,則能拿下南陽,進而直插許昌。”


    “如此一來,劉備便將陷入南北不能相顧的境地。”


    “嗯,此方略甚好。”


    曹操捋著細髯,不住的點頭稱是,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


    “奉孝,永年這方略,你們怎麽看?”


    半晌後,曹操才想起除了張鬆之外,自己還有別的謀士。


    “永年的格局天馬行空,確實深得出奇製勝的精髓,這一點臣是自歎不如。”


    郭嘉先是一頓吹,爾後話鋒一轉:


    “不過據臣司聞曹細作稟報,劉備在一月已前,已調陸遜為荊州刺史,進駐江陵,節製荊州鎮軍。”


    “丁奉,蘇飛等數員水將,率兩萬餘水軍由夏口進至江陵,歸屬於陸遜節製。”


    “臣以為劉備這一調動,分明是料到大王攻取益州已成定局,有防範我軍趁勢順流東進,攻取荊州的意圖。”


    “況且欲進攻荊州,必得有水軍才行,我們就得大動幹戈,打造戰船不可。”


    “待這戰船打造完畢,恐怕劉備早已滅了偽魏,平定了河北,那時我們若再強攻荊州,隻怕先機已失呀。”


    郭嘉一番分析後,曹操原本振奮的心緒,漸漸冷靜了下來。


    思緒良久後,曹操微微點頭:


    “奉孝言之有理,這進攻荊州,水軍是最大難題,還得再議一議才是。”


    張鬆臉色陰沉下來,不滿的目光斜瞟了郭嘉一眼。


    自己精心為曹操謀劃的宏偉方略,被郭嘉三言兩語間就否定,心高氣傲如張鬆,心下自然對郭嘉心存不滿。


    “大王,臣以為,我們沒有水軍也——”


    “啟稟大王,元讓將軍急報!”


    虎衛匆匆闖入,打斷了張鬆的再次進言。


    夏侯惇突然來報?


    莫非關中有事?


    曹操惇時警覺起來,無暇再想攻打荊州之事,急是令虎衛急念。


    “十日前劉備先破烏桓鐵騎,斬殺蹋頓,爾後二十萬大軍強渡易水,攻破易京,全殲四萬魏軍。”


    “偽魏王逃竄不及,為劉備所擒後,被斬首傳檄幽州。”


    “冀幽青三州,已為偽楚所得。”


    “袁熙驚恐之下,派信使攜降表至長安,願舉並州歸降我秦國。”


    “荀令君來不及向大王稟報,怕錯失並州,便以大王名令責令曹子孝將軍,率潼關鎮軍火速北上並州,接管並州防務,進占各處要害。”


    “元讓將軍請大王火速迴師長安,以防劉備揮師西進,趁勢攻我關中,或奪取並州!”


    一道震驚大殿的消息,如驚雷一般,轟響在所有人耳邊。


    大殿內,立時一片嘩然。


    “烏桓四萬餘騎兵,竟然如此輕易為劉備所滅?”


    “袁尚竟也被劉備給殺了,這豈不是說,河北已被偽楚所得!”


    “袁家當年何等威風八麵,不可一世,沒想到竟死在了劉備手中!”


    “看來我們得火速迴師關中,這攻取荊州的先機已失,沒必要再議下去了。”


    “好在那袁熙竟降了我大秦,這算是個意外之喜啊。”


    “大耳賊得了冀幽青三州,咱們這一迴得了半個益州和並州,也勉勉強不算太虧。”


    “這偽魏一滅,這天下間能與偽楚抗衡者,就隻剩下咱們大秦了呀。”


    “是啊,看來用不了多久,我們與劉備的決戰,便將開始了……”


    秦國眾謀臣武將們,一時是議論紛起。


    有人震驚,有人唏噓,有人竊喜,亦有人憂心忡忡。


    “唉——”


    張鬆一聲無奈的歎息,手中那幅荊州輿圖也默默的收了起來。


    袁尚完蛋,自然也意味著,他精心為曹操謀劃的這道方略,也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白費了心機。


    “沒想到,烏桓人在劉備手下,亦是這般不堪一擊。”


    “所幸袁熙歸降,河北四州沒有為劉備盡得,得到了並州,我們就有了太行山天險,將來與偽楚爭奪天下,便搶得了幾分地利。”


    “大王,看來荊州是無法攻取了,速速班師長安吧。”


    郭嘉感慨萬千,拱手向曹操進言提請。


    曹操從失神震撼中緩過神來,長吐一口氣,慨歎道:


    “袁本初啊袁本初,當年你揮師南下,將我灰溜溜趕往關中,雄踞兩河,何等的不可一世。”


    “那時的你,可曾預見過,短短數載之間,便會父子皆亡於一織席販履之徒手中?”


    “於你袁氏而言,這當真是莫大的諷刺吧…”


    唏噓感慨過後,曹操隻得無奈下令,大軍班師北歸。


    而益州方麵,則留左將軍夏侯淵坐鎮,留程昱荀攸輔佐,除收取南中七郡外,繼續向白帝城方向用兵,確保將馬超法正這股餘孽鏟除。


    諸事安排已畢,眾臣告退。


    唯有郭嘉,卻被留了下來。


    “奉孝,元讓這道急報,你可看出了什麽不同尋常之處?”


    曹操將那道急報,遞給了郭嘉。


    郭嘉聽出了曹操言下暗示,便心懷狐疑,接過那急報細細端詳,心中揣摩著曹操的心思。


    突然,他臉色微微一變。


    “元讓將軍在急報中稱,荀令君假借大王名義,調子孝將軍率潼關鎮軍北上並州,大王所指,莫非是這件事?”


    郭嘉抬頭看向了曹操。


    曹操也不正麵迴答,隻捋著細髯,感慨道:


    “文若無需孤的印信虎符,單憑一紙書信,便能打著孤的名義調動數萬大軍北上,當真是德高望重呀。”


    郭嘉心中一凜。


    他從曹操看似平淡無奈的話語中,卻聽出了對荀彧深深的不滿。


    甚至,聽出了一絲殺機。


    也難怪,古往今來的君王,最忌憚的便是臣下功高蓋主,最害怕的就是兵權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依秦國軍製,似潼關近四萬人左右的軍隊調動,非得有曹操的詔令和虎符才行。


    可荀彧什麽也沒有,隻消一紙書信,就能輕鬆調動這支大軍。


    關鍵這支軍隊的統帥,還是曹仁這位秦國宗室!


    由此可見,荀彧在秦軍中的名望有多高,諸將對其有多麽的信任。


    這樣一位臣子,古往今來,換成哪位君王會不心生忌憚?


    何況這位臣子,還是一位外姓臣子,政治立場還傾向於擁漢,傾向於尊奉天子!


    這要是哪天荀彧受天子蠱惑,要調動軍隊發動兵變,奪他這個秦王之權,豈非是易如反掌?


    夏侯惇那道情報中,令曹操震驚的並非是袁尚被殺,也並非是烏桓鐵騎被滅,更非袁熙的歸降。


    而是荀彧對潼關鎮軍的調動。


    這條消息,令他不隻是震驚,更是背後驚出了一層冷汗。


    “荀令君也是,也是…”


    郭嘉想為荀彧辯解幾句,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迴去。


    身為同鄉,他自然可以為荀彧的行為辯護。


    身為曹操最信任的心腹謀臣,他卻隻能站在曹操的立場,來看待這件事。


    曹操眼眸之中,卻悄然閃過了某種決然眼神,似乎心中已做出了決斷。


    …


    幽州州治,薊縣。


    距離易京之戰已過去七日,劉備統帥二十餘萬大軍,進駐了這座幽州治所。


    袁尚首級傳檄之處,幽州各觀望的郡國,無不是望風而降,宣布改旗易幟。


    張飛黃忠等諸將,也已率楚軍精銳,陸續進占了幽州各地要害。


    整個幽州,基本已歸於大楚。


    就在劉備準備揮師西進,率軍一鼓作氣拿下並州,全滅偽魏之時,細作卻傳迴消息,袁熙已舉並州向偽秦歸降。


    緊接著,細作又傳迴消息,荀彧調潼關曹仁所部北上,秦軍已搶先一步進占井陘關,壺關,雁門關等各處並州雄關要隘。


    “袁熙走投無路,投降了曹操也在情理之中。”


    “隻是曹操剛逼降劉璋,還在北歸路上,曹仁就已神速北上接管了並州。”


    “不得不說,這個荀彧臨機決斷之能,當真是非同一般。”


    “難怪當年呂布襲取兗州,曹操正是靠著此人的隨機應變,方才守住了三座城池,保住了奪迴兗州的希望。”


    龐統嘖嘖慨歎過後,向劉備一拱手:


    “大王,現下秦軍已大批入並,進駐了各處雄關險隘,曹操也已拿下益州,不出數日就能班師關中。”


    “我軍若想拿下並州,勢必與秦軍全麵開戰。”


    “現下秦軍已占地利之險,我軍連續一年多作戰,將士們轉戰千裏之地,體力精神已達到極限。”


    “臣以為,此時與秦國全麵開戰,並非明智之選。”


    “此番北伐,我們奪取河北三個州,滅了偽魏,已是實現了事前戰略目標。”


    “臣以為,可以暫時收兵止戰了。”


    劉備微微點頭,目光又轉向蕭方詢問意見。


    “臣也讚同士元所言,將士們實在是太過疲憊,滅秦也不在這一時,可以收兵了。”


    蕭方讚同了龐統提議,卻話鋒一轉:


    “不過士元適才評價,這荀彧臨機決斷之能非同一般,臣倒也是認可。”


    “隻可惜啊,他這一次臨機決斷,雖為曹操拿到了並州,卻給自己掘下了墳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堂燕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堂燕歸來並收藏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