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傳過來的這個消息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皇帝駕崩,舉國哀痛,雖然百姓已經被這混亂的天下鬧得少了很多對朝廷的認同感和心氣,但對於這樣的國喪還是很難不讓他們難過,甚至有些忠君愛國的誌士感覺像天塌下來一樣,舉國被悲傷籠罩。


    但王蒙這邊卻有一個人心情大好,不是這人有多麽汙泥,而是這個人終於看到了希望,這人便是許攸。


    按照常理來將,新皇帝即位,一般都會大赦天下,像許攸這種十惡不赦的人都有可能被赦免,到時候他便可以以正常人的麵目示人了,自然心中大喜,雖然不能過分表現出來,卻還是存有希望。


    事實也正如許攸所盼,新帝繼位,大赦天下,許攸在列,終於可以有自由之身了,許攸也正是拜見了王蒙,成為王蒙手下的一個謀士。


    新帝繼位,大將軍何進攝政,這是王蒙得到的消息。而王蒙兩次戰勝黃巾欲孽的事情也傳到了朝廷,朝廷給出了嘉獎的聖旨,並調任王蒙為涿郡太守,準王蒙暫緩上任,這也是變相讓王蒙繼續留在高陽,保存實力,但在名聲上卻給了王蒙極大的褒獎。


    關鍵是來傳聖旨的不僅僅有宮廷的宦官,主要人物竟然是何進的人,這個消息再明顯不過了,何進就是想拉攏王蒙,讓王蒙記住何進的恩情,給王蒙太守,又給王蒙郡守,何進攝政,這自然都是何進的所作所為。


    王蒙也不傻,和何進的人也表明了態度,對大將軍的恩情自然是千謝萬謝,隨即也送上厚禮給了來使,便將他們送走了,這些禮儀性的事情自然是很順利。


    但難辦的事情確實皇帝的一個昭命,這應該不是何進的主意,很可能是何進的政敵,宦官集團為了削弱王蒙的實力,不讓王蒙成為何進外麵的支撐,竟然讓王蒙出兵攻打北麵的遊牧民族,因為他們經常侵入幽州境內掠奪百姓,所以讓王蒙出兵以正王師。


    王蒙不敢違抗王命,雖然知道這是朝廷之間勢力鬥爭的一個手段,王蒙是兩個勢力之間生存的代價,但必須出兵,這是作為臣子基本準則,不管朝廷多麽暗潮洶湧,但到自己這裏的旨意那就是命令,就得無條件執行。


    至此,王蒙也感覺到了王權的威力和好處。仔細分析,何進和宦官集團都沒有完全控製住皇帝的君權,都有機會替代皇帝下達指令,雖然指令誤國強國不好說,但卻可以讓皇帝為自己的利益而說話,而皇帝的聖意便是最好的指令,沒人有權力拒絕皇命,如果明目張膽的抗命,那換來的必定是千夫所指、萬人唾棄、民心盡失,所以權力的鬥爭還是要掌握核心。


    送走特使,王蒙便著手安排縣府中的各項事情,春耕雖然已經結束,但大小事情還是有很多,畢竟王蒙現在的威名在外,很多的災民百姓也紛紛來此,人口雖然沒有陡然劇增,但也在日益增長,這些都需要一個能吏去處理,好在現在多了一個許攸,王蒙便將縣府全權委托給田豐主持大局,許攸和田豐一同在家留守,而田豐主要精力在內政,許攸重要在軍力配置和守衛上。


    王蒙帶領郭嘉、典韋、張合、高覽、於禁,並五千騎兵,兩萬步兵,迤邐出發,向北進兵。


    大軍進發,並不贅述,一切順利。


    轉眼間,王蒙便帥軍來到了涿郡,這可是王蒙剛剛被封官的地方,王蒙現在可是名副其實的涿郡太守。


    大軍來到涿郡駐紮,也打算短暫的休整,並征集一些糧草繼續向北發兵。


    讓王蒙意想不到的是大軍即將到達涿郡的時候,在距城三十裏外便有人率隊迎接。


    經過雙方見禮,王蒙才知道來迎接王蒙的人是劉虞派遣過來的,劉虞為了感謝當初王蒙能夠不畏刀兵,率軍共同攻打張純,而且劉虞也將在一天以後來郡守府和王蒙相會,並帶來相應的糧草,讓王蒙在此休息等候。


    第二天,王蒙親自出城十裏迎接劉虞,畢竟劉虞現在是王蒙的上官,而且劉虞還是皇室貴胄,在幽州一年多了,政治清明,百姓擁戴,無論是哪方麵都值得王蒙尊敬。


    二人相見,序禮完畢,迴到郡守府,眾人坐定。


    劉虞首先開口,“懷仁,此次奉命出兵有什麽策略嗎?”


    王蒙一聽,劉虞應該是有什麽想法,便立即問道:“下官雖奉命出兵剿賊,但卻不知該如何應對,大人與蠻族交手時間不短了,還望大人指點一二。”


    劉虞聽了非常高興,知道王蒙是個懂事的人,但也沒有托大,說道:“懷仁,我有句話還是說明了好,自從我接手幽州,便和蠻族有所往來,我並不想刀兵相見,這樣受傷害的還是幽州百姓,不論勝負,皆會有人員傷亡,更何況遊牧民族居所不定,我們永遠處於被動局麵,這樣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與他們交好,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反倒是能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你認為如何?”


    王蒙終於知道劉虞來找王蒙,並給王蒙糧草的目的了,這是讓王蒙貫徹他的執政方針,對待蠻族采取懷柔政策,而現在王蒙得到的聖旨確實要剿滅蠻族,驅趕蠻族,這與劉虞的政策有些衝突,劉虞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卻提前來和王蒙打招唿,無非就是想讓王蒙走走過場,不要影響他的執政方針。


    王蒙兩難,一時不知如何迴答。


    劉虞接著說道:“我知道這件事情有些為難,這也是我與北麵公孫瓚的最大政見的不同,公孫瓚崇尚武力,手下更是有一支精銳騎兵,號為白馬義從,手下也不乏能征慣戰的將令,據說有一個白袍將軍甚是了得,蠻族之人每每都會吃虧,但公孫瓚雖然能夠戰勝蠻族,可每次都會受到更大的報複,得不償失呀。”


    王蒙一時間對兩人的政見不置可否,說道:“大人所見在下謹記在心,此行定會相機行事。”


    劉虞雖然沒有得到王蒙肯定的迴答,但王蒙也沒有拒絕,還算是比較滿意。


    不過王蒙卻心中閃出一個身影,劉虞所說的白衣將軍莫不是自己相熟的那個人,要是有機會見麵自然好了,王蒙可是對此人向往已久。


    王蒙休整三天,斥候出去打探消息,得知蠻族正在代郡一帶活動,搶掠不少,百姓遭殃。


    大軍出發,一路無話,轉眼來到代郡境內。


    王蒙素聞蠻族之人以騎兵為主,行動迅速,往來如風,因此不敢冒進,穩步前進,每天都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時間安營紮寨,防止蠻族的騎兵偷襲。


    這天,王蒙剛剛拔營出發,斥候便來稟報,大軍東側五裏的地方,有一隊蠻兵,人數大約在一千上下,這些人應該是剛剛劫掠完畢,正在向東北方向進發,裹挾著不少的人口和財貨,行動不快。


    蠻兵行動迅速,張合作為前鋒竟然都沒有發現,可見這次作戰不同以往,王蒙不敢大意,但這確是一次難得的好消息,必須先給蠻族一個下馬威。


    隨即立即點兵,將中軍交由郭嘉統領,於禁為輔,王蒙自帥兩營騎兵共計四千人,出擊敵軍,來個奇襲。


    騎兵如風,轉眼便追上了斥候稟報的蠻族騎兵。按照常理,這些騎兵看到王蒙的奇襲,即使不是打亂,也會出現一定的意外,導致軍令不暢,指揮調度困難。


    沒想到蠻兵能征慣戰,好戰喜戰,看到王蒙的騎兵衝過來,不跑不慌,反倒是放下裹挾的百姓,直接迎麵衝向了王蒙的騎兵,這倒是讓王蒙有些吃驚。


    這蠻族真是不按套路出牌,其勇猛程度可見一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史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犄角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犄角哥並收藏三國秘史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