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強大官軍的圍追堵截,燕王朱棣不得不進行戰略大轉移,又叫長征。長征途中,對於官軍鬆懈之處,燕軍便會乘隙而入不時給其製造麻煩。


    主帥李景隆也是傷痛了腦筋。你追剿他退,你宿營他給你搞個突然襲擊,讓你忐忑不安夜不能寐。但從大局觀而言,三年來,喋血白溝、東昌府大捷、兵伐北平等諸戰役,無一不是勝券在握。


    這期間,燕王朱棣在迂迴作戰中,不時播撒革命的種子,收編,擴編,改編,一些地主武裝為了各自利益紛紛投入到燕王帳下。愈挫愈勇,秣馬厲兵,塑造了燕軍麵對嚴峻形勢,依然保持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胞犧牲了,他們擦掉戰友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屍體便又繼續戰鬥下去了。


    前不久,燕王朱棣特地舉辦了大規模的祭奠革命英烈的悼念活動,在紀念碑前,他親自主祭並撰寫了祭文,鏗鏘的語調裏,充滿了深情與悲痛,無盡哀思中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的色彩。廣大指戰員無不化悲痛為力量,他們舉著森林般的手臂,高唿聲響徹雲霄:打倒內奸!消滅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誓將革命進行到底。


    建文帝四年,即公元1402年春,燕王重整旗鼓,整備二十萬兵馬,並誓師率軍出征,這次軍威格外雄壯,從首長到戰士,無不充滿了必勝的信念。首戰,燕王與官兵主帥盛庸決戰於夾河。雙方激戰一天一夜依然難分難解,互有死傷難分高下。官兵在主帥盛庸的指揮下拚命廝殺決不後退一步,燕王更是一馬當先毫無懼色,燕軍表現的英勇頑強。


    突然間,東北風大起,哎呀,沙塵暴!搪土(俚語揚起的塵沙)飛入眼中難受又不好睜開眼。由於官軍是戧風,而燕軍是順風,燕王便立即發起了猛攻,喊殺聲與戰鼓聲更加氣壯山河。這時官兵腳跟趔趄眼睛迷離,就這樣官兵死傷慘重大敗而退,雙方官兵屍體就像一個一個的穀個子,交錯地疊加在一起,血流成河。


    燕王乘勝追擊,一直打到滹沱河邊,官兵毫無鬥誌,燕王則大開殺戒,被踐踏和淹死者不計其數,遍地是軍械和輜重,都成了燕王的武裝。


    將軍盛庸和官兵殘部一直退到了德州。


    第二戰,燕王與官兵會戰於蒿城,官軍副帥吳傑與燕王對陣。官兵大將平安在望樓上用令旗指揮,強弓硬弩萬箭齊發射向燕王,使得燕王帥旗上的箭矢釘得好像刺蝟一樣。燕王躲過了對方的射箭,官兵趁勢出擊掩殺過去,燕軍一敗塗地。


    正在這時,突然狂風大作,拔樹摧房,聲震如雷貫耳,平安的指揮望樓被狂風掀倒,平安也被摔傷。官兵指揮失去指揮作用,陣腳大亂,官兵的兩員大將鄧戩和陳鵬因受傷被俘。


    由於此次狂風發作對燕王來說又是順風,因此,燕軍在槁城殺死官兵六萬多人,馬匹軍資糧草器械也被燕王所得。


    此次決戰蒿城,大將軍吳傑與平安率領殘軍敗將,退守到真定。


    民間相傳:燕王靖難,黃河以南,公買公賣;黃河以北,雞犬不留。


    也許是天意,官軍與燕軍這兩次交戰,都是燕軍的順風。燕王餘勇可賈,就像一隻猛虎追殺一群牛,牛死得死傷得傷,奄奄一息,苟延殘喘,那些倒下去的官兵如出一轍。


    燕王一股隊伍沿蒿賈路追殺逃散下來的二十幾個官軍,剛到倪若水故裏之村東(今倪家莊鄉糧站附近),官軍就被後麵的燕軍追上,一陣廝殺,二十幾個官軍就倒在血泊之中(20世紀70年代,在當地蓋糧站,在挖地基時,發現明朝一些士兵的白骨以及生鏽了的兵器等)。再說燕王率領七十名士兵,將官軍一支被衝散的約有兩千名士兵在槁南康家莊村南(即現在的朱家莊)包圍,天已黑,官兵也不知燕王有多少士兵,內心充滿恐懼,智勇雙全的燕王,下令去康家莊抓壯丁入伍,村民們有的聞訊潛逃,或墳圈子或溝壑或柴火垛,各施其法,方幸免於難。


    那些來不及逃掉的村民,有的不想去,燕王就動刑,其手下用脖子摑扇、用棍子抽打等等,那些壯丁忍氣吞聲無可奈何入伍。


    就這樣,燕王通過征兵收編,使燕軍又一次地強大了起來。


    燕王朱棣與官軍鬥了四年,依然在河朔地區兜圈子繞彎子,要是這麽打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俗話說:胳膊扭不過大腿。可是朱棣卻不這樣認為,他要用長長的棍子將壓在身上的巨大磨盤推翻,他堅信,革命能成功,也一定成功。


    一日,有個小太監要求參見朱棣,原來這個人看不慣丞相黃子澄、齊泰在朝廷飛揚跋扈隻手遮天,便偷偷告訴了建文帝,沒想到,不僅得不到支持,還吞了一肚子氣。皇上說:這不是你分內的事情,皇帝不急太監急,這成何體統?


    後來被奸臣發現端倪,便派人捉拿小太監,小太監一看情知不妙,心的話:這不是要我的命嗎?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小太監偷偷地離開內宮,投奔燕王朱棣而來。


    小太監對朱棣說:“宮內十分空虛,可進行斬首行動,懇請朱棣決定開門見山,直取南京。”


    朱棣聽罷,豁然開朗,便采納了這個小太監的建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河朔兒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遨遊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遨遊紅塵並收藏河朔兒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