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心若動,將麵臨崩潰的局麵。


    軍頭們敏銳地發現了士氣的低落,他們第一次思考遠征洛陽城,失敗的可能,於是,他們向李世民提議,班師迴長安,以待來日再戰。


    李世民獨排眾議,他不不容置疑地說:“今大舉而來,當一勞永逸。東方諸州已望風款服,唯洛陽孤城,勢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棄之而去。”


    為了統一思想,堅定全軍的鬥誌,李世民頒布了一條嚴令“洛陽不破,師必不還,敢言班師者斬。”


    李世民以絕決的態度,表明了必下洛陽的決心。


    他知道,城下的唐軍雖然難捱,但洛陽城中的王世充,更不好過。


    因為,在他攻城的這段時間裏,洛陽城內至少有十三批兵將想要出城向自己投誠,雖然全部被王世充發現並斬首。


    但從此事就完全可以判斷出,王世充現在已是強弩之末,麵臨分崩離析的局麵了。


    誰更狠,誰才能活下去。


    現在就是看誰能堅持到最後,李世民堅信自己將笑到最後,


    既然硬攻不行,那就改變攻城的方式。


    李世民打起了長久戰,壕塹戰,他重重圍困洛陽城,斷其糧道,想將他們活活困死、餓死。


    李世民說到做到,他在洛陽城外,深挖壕塹,將洛陽圍成一個鐵桶,比拚誰的命更長,誰才是天命所選的那個真正的唯一。


    李世民其實也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因為,他接待了一個東方來的使者,那是竇建造派來的專使。


    他帶來了竇建德的通告,如果唐軍不撤,他將傾巢而來,救援王世充。


    這個消息非常不妙。


    如果竇建德能到達洛陽,以河北幾十萬生力軍,和王世充裏應外合,李世民遠道而來,兵又疲弊不堪,完全有全軍覆沒的可能。


    這種無形的壓力很快就實質化了。


    李淵在長安城中,同樣感覺到深深的涼。


    他也派遣特使帶來了一封密信,催促李世民早日班師。


    實際上,在洛陽城圍困戰開始以前,王世充就已經做了兩手準備,他派遣了兩路使者。


    他們都不負王世充所托,取得了成功。


    其中一路,是王文素北上突厥,聯合隋朝義成公主的從弟楊善經一起說服頡利可汗,讓他派兵攻擊李唐的本土。


    他們蠱惑頡利可汗說:“昔啟民(可汗)為兄弟所逼,脫身奔隋,賴(隋)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子孫享之。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孫,可汗宜奉楊政道以伐之,以報文皇帝之德。”


    頡利可汗作為被義成公主新扶植的可汗,本來就需要擄掠財富人口,立威立德。


    同時,為了防止李唐統一中原,在群雄之中坐大,也必須牽製李唐在洛陽的攻勢。


    但頡利可汗缺乏通曉中原情勢的領路人,現在得到二人的鼓動,雙方一拍即合,立即舉兵侵唐。


    但李淵長於政治,他雖然一直對突厥卑膝稱臣,厚賄他們無數財富子女,但本心上,卻對突厥一直深懷戒意,在李世民出征洛陽之前,他就已經提前布好了局。


    李唐的軍隊,養精蓄銳,隻等突厥入寇了。


    於是,突厥雖然四麵出擊,但卻在每個可能進攻的方向,都遭到李唐軍隊的頑強抵抗。


    頡利可汗感到大事不妙。


    他知道李淵已經有所準備,那這一次率軍出征的突然性和效果,必然大大降低,他並不是真的要去救王世充,更大的目的,是想趁火打劫,擄掠財富人口。


    現在情勢非常明顯,如果要想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要真刀真槍和李唐軍隊拚命,才可能撈得到好處。


    而麵對麵的消耗戰,並不符合突厥一慣的戰略和戰術。


    突厥人的攻擊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這讓李淵麵臨的壓力驟減,壓力再一次來到王世充頭上。


    相對於突厥的鞭長莫及,竇建德表現出了真正的誠意。


    瓜分天下,那是未來之事,現在火燒眉毛的情勢,已由不得竇建德置身事外。


    在王世充和李世民在洛陽城下膠著之時,竇建德朝廷之中,引發了一場對於當前局勢的討論。


    他的中書侍郎劉斌做了一番分析:“今唐有關內,鄭有河南,夏居河北,此鼎足相持之勢也。聞唐兵悉眾攻鄭,首尾二年,鄭勢日蹙而唐兵不解。唐強鄭弱,其勢必破鄭,鄭破則夏有齒寒之憂。”


    然後,他提出了應對的方案,劉斌接著非常肯定地說道:“為大王計者,莫若救鄭,鄭拒其內,夏攻其外,破之必矣。“


    但救王世充並不是目的,劉斌侃侃而談道:“若卻唐全鄭,此常保三分之勢也。若軍破後而鄭可圖,則因而滅之,總二國之眾,乘唐軍之敗,長驅西入,就是可得而有,此太平之基也。”


    這確實是當時情勢下最好的選擇,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必然得利的政策。


    如果天佑竇建德,以此全勝之勢,統一天下,也可在此一戰。


    但必須先救王世充,時不我待,需要立即的實質行動。


    正在竇建德朝廷討論之時,王世充的特使到了。


    王世充開出了優厚的條件,他對竇建德許以重諾。


    他們二人聯手攻破李唐之後,二人瓜分天下,以洛陽為線,竇建德統治東麵,北麵和南麵,而自己則統治洛陽以西地區。


    而他們以前因黎陽之戰結下的梁子,在生死存亡麵前,已顯得微不足道。


    竇建德決定發兵救援王世充,現在就看王世充是否能夠捱到竇建德大軍到來的那一天。


    頓兵洛陽城下的李世民,一樣有心煩事。


    他需要應對好李淵命令他撤軍的消息。


    李世民寫了一封信,表明必克洛陽的決心,然後,他派了一個足夠份量的專使封德彝進京,專門向李淵論述此戰必勝,也必須堅持打下去的原因。


    封德彝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他祖上世仕北齊,是標準的官三代,少年時就嶄露頭角,他的舅舅評價他說:“此子智識過人,必能致位卿相。”


    難能可貴的是,他並不是那種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反麵教材。


    入唐之後,他是李淵、李世民二朝宰相,位重權高,極善於揣摩人心,隋朝權臣楊素,文武全才,眼高於頂,卻也發出由衷之言說:“揣摩之才,非吾所及。”


    楊素推崇封德彝,是因為他具備自己力不能及的才幹,他不止一次地撫摸自己坐的床,對封德彝說:“封郎必當據吾此座。”


    事實上,封德彝在有隋一代,也曆經風浪而不倒,日子反倒越過越滋潤,可見確實是大才。


    他後來隨同宇文士及一起投降唐朝。


    李淵因為他是隋朝舊人,這符合他用人的政策,因而重用封德彝。


    此次李世民傾李唐之力東征王世充,封德彝也臨時充任李世民的軍事參謀,實際上,也大體代表李淵的意見,是一個可以和李世民互相商定對策的存在。


    麵對此一緊要時刻,李世民選擇了李淵看重的封德彝趕迴長安,向李淵當麵陳述。


    這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封德彝老道而頗有遠見地對李淵說:“世充得地雖多,而羈縻相屬,其所用命者,唯洛陽一城而已,計盡力窮,破在朝夕。今若還兵,賊勢必振,更相連結,後必難圖。若未乘其已衰,破之必矣。”


    李淵雄才大略,也是知兵之人,又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深知其中輕重,親耳聽到封德彝講述戰場形勢之後,他同意了李世民堅持作戰的意圖。


    這是一個非常明智而正確的決定。


    當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凱旋之日,他不無得意地說:“朕初發兵東計,眾議多有不同,唯秦王(李世民)請行,封倫(德彝)讚成此計。昔張華協同晉武,亦複何以加也!”


    由於進攻洛陽折損了大量將士,為了保證必勝,李淵下令竇軌征發巴蜀之地的將士,馳援洛陽。


    他有一種預感,這一戰,將奠定李唐萬世基業。


    但此一戰,危險到極點,也艱巨到極點。


    若非李世民天縱之才,李唐是上天選中的那個唯一,誰勝誰敗,殊難預料。


    李世民,將憑此戰,達到他戰術指揮的頂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