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扣
“誠如殿下早先所言,韋相與精冥石一事,確非與轉賣相關。”麵對暫行停留在大理寺的雍王,裴談顯得較之前更為恭敬。
“隻本王以為,大唐還未至百官皆為錢財,而至棄廉恥於不顧之境地。”雍王悠然閉目,於堂上盤腿打坐,“之外,可還有其它所見?”
見雍王無意寒暄,直問重點,裴談叉手躬身,將發現的幾處疑點如實以告。
“彼時汝正巧身在禮部,緣何不問禮部之人取上一塊精冥石?”
“下臣與殿下思至一處,實當場即向眾人詢問過可否留一塊精冥石做比照用的證物,殿下可知禮部之人如何答複下臣否?”
雍王眉端微皺,頭向兩側稍作傾斜。
裴談知此時的雍王隻在意結果,根本無意在事由中纏繞,於是很快迴到方才原本就該直接相告之事上,“禮部之人言,若下臣於早些時候往,則精冥石即可帶去,偏梁王先一段時間至,取走了一塊,並帶來韋後懿旨——非聖人與她授意,則不許任何人取走哪怕分毫。”看書溂
“這是何意?”雍王此時問出的,恰為彼時裴談所言。
“後對方環顧左右而言他,眼下想來,似梁王與韋後處,亦有與精冥石相關、難解之隱情。”裴談悄然望向再次合上雙眼,開始調整氣息的雍王,盡量控製自己的措辭暫不變成對韋後與武三思的指控。
“難辦……”雙眼閉合的雍王嘴邊喃喃,“外邦進貢之物,原當分為數份存於各處,而吟天殿始建之時,彼時當今聖人登基尚不足六月,製度尚未盡善,又遇還都長安此等大事,精冥石為材料一事又經再三商議,便盡數直經禮部,運往建物工事現場,此後至今,仍未有更多說法。”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若為貢品,則光祿寺必然要代為儲存一份,誰曾想時機巧之又巧,便片塊未曾見過。”
雍王睜開眼,陷入苦惱狀,原本若是有現成精冥石可由雍王以參覽為由,帶入吟天殿中對比辨別真偽,便知其中孰真孰偽,且或許能知其中玄妙出於何處。
“聽聞聖人言,曾將精冥石作為賞品,賜於部分群臣,不知雍王府內可有此物?”若是宮中近處得不著精冥石,則距皇城極近、且距吟天殿距離亦極短的雍王府,便是取來精冥石的最佳去處。
裴談如此率直地想到,卻得到雍王一句“聖人何曾賜過本王這般物件”。
兩人雖然想至一處,但雙雙得到的結果都非對方所願,場麵一時陷入自雍王召他上前一來,空前尷尬的一刻。
眼下正處大理寺,作為寺卿、又擔起宮外數案主責的裴談,此時如不盡快想出解法,則雍王親臨自己的衙門就毫無意義。
畢竟眼前這位殿下,無論權力,或是受聖人之信任,都遠高於自己,此時此刻不妥當利用這一絕妙優勢,將本與自己無甚交集的上位,轉化為日後足以支撐自身仕途之人,更待何時?
除此之外,雍王還是主動將精冥石之疑提至台麵上,與自己討論的貴人,自己自當要借此機會表現一番,另或許,還可為城中的幾宗異案做出交代。
精冥石之疑……裴談在腦中反複思索,心想當麵對比精冥石確是最為直接的辦法,但若無精冥石,則多尋幾個常與此石打交道之人好好詢問一番,亦能得出些道理。
如此一來,或許未必要親往吟天殿中,甚至未必要親手持拿暗藏災禍的那石頭……
扣扣伍陸彡74彡陸7伍
裴談看向雍王,對方暫時並無不耐煩的神情,在榻上也是安坐著飲茶,足見還有時間供自己將想法整理出來,一並告知於他。
若要問訊與精冥石打交道較多的人,在吟天殿中與之近距離、長時間接觸的工匠們自然是最優人選,可自解除封坊,一切歸於正常以來,無論是洛水兩岸臨時搭建的涼亭,或是囚於其中的異骨者工匠,都已散往各自家中。
此時以大理寺之名,將人提來問訊不難,可若問訊之時,異骨者因異骨症又或是安置不當,亡於大理寺中,人命之外,定還會因人亡於本就是用於刑訊逼供的衙門,而莫名添出許多無端猜測來。
隻這一項,便將把異骨者帶入大理寺詢問這一想法直接否了。
裴談便又想到上門去問訊,由屬下去問,定不合適,其一不知精冥石之中的所以然,其二自己的屬下也是東都住民,被令人人心惶惶的異骨症也折騰多時,這時突然提出什麽精冥石,當作何解,恐結果未能得到,還生出更多恐慌來。
親自前往亦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可堂堂三品大員,滿城尋異骨者還尚有些說法,但往異骨者家中去問訊,雖有理可循,卻過於引人留意。
無論是異骨者本人,或是居於周邊的尋常百姓,還是聞風而動的“有心人”——無論顯唐還是複周一派,都有對城中異案頗為在意的朝臣,若是這些人聽聞大理寺卿竟在城中四處探訪異骨者,迴頭在朝中不定要造出多少不實之事來。
此法不得,彼法不通,時間在對麵對這兩人的沉默與裴談一次又一次的欲言又止中消磨。
“裴卿呐……”雍王眼睛微張,直視裴談,卻似眼前無人一般,“本王早先才說過的話,如何此時去了趟禮部,反而又記不得了。”
裴談一時感到困惑,忽然眼前一亮,手羞愧地攥起,“下臣隻顧確認韋相於吟天殿外接收精冥石一事,卻遺漏了此一項,下臣告罪……”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韋相、精冥石都為要事,可如今未有一項足以由你查明,為何偏偏將拜訪源府一事遺漏?”
裴談自然是不能承認自己隻顧考慮該不該去源府,與當不當講與雍王私底下的談話擇機上報於聖人,“下臣過於自負,且草率了,原自信定能依禮部記錄,尋到韋相與精冥石的蛛絲馬跡,竟未及時將殿下早先即交待之事時刻記在心上。”
還不等雍王反應,裴談連連躬身叉手,“下臣這就去辦,這就去辦。”
“不急,眼下還有一事需你相助。”雍王完全將眼睜開,且不再於榻上打坐,而是徑直下榻站起身,甚至伸出手拍了拍裴談的左肩。
“下臣得以受雍王殿下置信,已受寵若驚,若下臣尚有能可效之力,還請殿下但說無妨……”
“想必你亦聽得聖人曾經言,對漢陽王、平陽王、南陽王、扶陽王、博陵王五王將來去向,另有打算?”
彼時張柬之等四位老臣一同進宮麵聖,食炙肉時,裴談同樣在場,那番顯唐與複周的爭執至如今,也是曆曆在目,最後聖人於四人的態度亦頗為了然。
但雍王這麽問,自己便不能如實以答,以雍王乃聖人之愛侄的身份,眼下這樣一問,較“求己辦事”,反而更像是替聖人查探自己的口風嚴否。
“聖人、郡王等上位之間,豈容下臣聽聞,下臣雖曾親眼得見過聖人於四王稍顯嚴厲,可至於四王之將來去向,下臣卻未知其詳,不知殿下所言下臣可效力之事,可與此相關?”
“頗有些關聯,既你不甚知曉,本王尋他人去做便是,裴卿眼下仍舊專注於城中異案與擇時往源府拜訪一事便是。”雍王邊說著,準備起身向大理寺外走。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裴談恭敬跟在身後,心裏想著“擇時”二字,又驀地迴憶起彼時聖人所言之“擇時”要往翠峰山一趟,胸中不住打鼓,但又考慮到過去這些日子也未見聖人因此事召自己覲見,想必此一件就暫時擱置了。
那時言上山尋真人,是為調停四王與韋後之間齟齬,現如今看來,四王——乃至重傷始愈的平陽王敬暉一同,都將有新的去向,這並非是個好現象,自古以來所謂都城、所謂朝臣,都是在天子腳下才算得位極人臣。
若五王以現在這般高齡,攜一個郡王的封號,去往別處,進則被朝廷疑占山為王,退則為盤踞一方的地方官員不以為然、甚至暗中欺辱——莫說是郡王,就連彼時被貶為廬陵王的當今聖人,在均州、房州各處,還被當地官員冷眼相待。
因而,無論因調停上翠峰山尋真人,或是知五王徹底失去聖人信任,此兩件事都不便於一時主動去做,但表現得完全拒絕、決然不知亦不可。
“自然,源府下臣定擇日便去,城中異案想必與源府郎君相談過後,亦將有所進展,至於五王之事,下臣自會親去稍作打聽,麵聖時也將多留意相關言語。”
裴談將這件事圓融地收了尾,隻等雍王這一句,“無妨,無妨,原以為裴卿多受聖人器重,有些事會說與你知,眼下看卻未必。”
“啊,說起四王,不知平陽王近來傷勢如何,裴卿可有何消息?”雍王又轉而開始閑談起來。
“未有……”裴談亦步亦趨,跟在緩行的雍王身後。
“隻是早些日子想要探望一番,卻見歸義坊內,平陽王府四周重兵把守,其子右衛敬誠敬大將軍謝絕任何人探訪,下臣也隻知平陽王已無性命之憂,隻靜待養傷痊愈。”
“唔……”雍王輕輕頷首,“遇刺之事也算一件,裴卿當協同府衙、州衙,盡快將罪人繩之以法才是,以平複平陽王遇刺所受之驚。”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裴談連連稱喏,言行兇之人已鎖定,隻等圍捕,邊說邊與雍王一同走下台階。
“今日天朗氣清,確適漫步於宮城之中!”雍王冷不丁一句,讓裴談不知當如何接話。
顯然雍王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又加上一句,“若無城中、朝內、宮裏這些糟心之事,想必還能更灑脫些。”
說罷也不等裴談行禮,轉身便自顧自朝向西邊走去。
“誠如殿下早先所言,韋相與精冥石一事,確非與轉賣相關。”麵對暫行停留在大理寺的雍王,裴談顯得較之前更為恭敬。
“隻本王以為,大唐還未至百官皆為錢財,而至棄廉恥於不顧之境地。”雍王悠然閉目,於堂上盤腿打坐,“之外,可還有其它所見?”
見雍王無意寒暄,直問重點,裴談叉手躬身,將發現的幾處疑點如實以告。
“彼時汝正巧身在禮部,緣何不問禮部之人取上一塊精冥石?”
“下臣與殿下思至一處,實當場即向眾人詢問過可否留一塊精冥石做比照用的證物,殿下可知禮部之人如何答複下臣否?”
雍王眉端微皺,頭向兩側稍作傾斜。
裴談知此時的雍王隻在意結果,根本無意在事由中纏繞,於是很快迴到方才原本就該直接相告之事上,“禮部之人言,若下臣於早些時候往,則精冥石即可帶去,偏梁王先一段時間至,取走了一塊,並帶來韋後懿旨——非聖人與她授意,則不許任何人取走哪怕分毫。”看書溂
“這是何意?”雍王此時問出的,恰為彼時裴談所言。
“後對方環顧左右而言他,眼下想來,似梁王與韋後處,亦有與精冥石相關、難解之隱情。”裴談悄然望向再次合上雙眼,開始調整氣息的雍王,盡量控製自己的措辭暫不變成對韋後與武三思的指控。
“難辦……”雙眼閉合的雍王嘴邊喃喃,“外邦進貢之物,原當分為數份存於各處,而吟天殿始建之時,彼時當今聖人登基尚不足六月,製度尚未盡善,又遇還都長安此等大事,精冥石為材料一事又經再三商議,便盡數直經禮部,運往建物工事現場,此後至今,仍未有更多說法。”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若為貢品,則光祿寺必然要代為儲存一份,誰曾想時機巧之又巧,便片塊未曾見過。”
雍王睜開眼,陷入苦惱狀,原本若是有現成精冥石可由雍王以參覽為由,帶入吟天殿中對比辨別真偽,便知其中孰真孰偽,且或許能知其中玄妙出於何處。
“聽聞聖人言,曾將精冥石作為賞品,賜於部分群臣,不知雍王府內可有此物?”若是宮中近處得不著精冥石,則距皇城極近、且距吟天殿距離亦極短的雍王府,便是取來精冥石的最佳去處。
裴談如此率直地想到,卻得到雍王一句“聖人何曾賜過本王這般物件”。
兩人雖然想至一處,但雙雙得到的結果都非對方所願,場麵一時陷入自雍王召他上前一來,空前尷尬的一刻。
眼下正處大理寺,作為寺卿、又擔起宮外數案主責的裴談,此時如不盡快想出解法,則雍王親臨自己的衙門就毫無意義。
畢竟眼前這位殿下,無論權力,或是受聖人之信任,都遠高於自己,此時此刻不妥當利用這一絕妙優勢,將本與自己無甚交集的上位,轉化為日後足以支撐自身仕途之人,更待何時?
除此之外,雍王還是主動將精冥石之疑提至台麵上,與自己討論的貴人,自己自當要借此機會表現一番,另或許,還可為城中的幾宗異案做出交代。
精冥石之疑……裴談在腦中反複思索,心想當麵對比精冥石確是最為直接的辦法,但若無精冥石,則多尋幾個常與此石打交道之人好好詢問一番,亦能得出些道理。
如此一來,或許未必要親往吟天殿中,甚至未必要親手持拿暗藏災禍的那石頭……
扣扣伍陸彡74彡陸7伍
裴談看向雍王,對方暫時並無不耐煩的神情,在榻上也是安坐著飲茶,足見還有時間供自己將想法整理出來,一並告知於他。
若要問訊與精冥石打交道較多的人,在吟天殿中與之近距離、長時間接觸的工匠們自然是最優人選,可自解除封坊,一切歸於正常以來,無論是洛水兩岸臨時搭建的涼亭,或是囚於其中的異骨者工匠,都已散往各自家中。
此時以大理寺之名,將人提來問訊不難,可若問訊之時,異骨者因異骨症又或是安置不當,亡於大理寺中,人命之外,定還會因人亡於本就是用於刑訊逼供的衙門,而莫名添出許多無端猜測來。
隻這一項,便將把異骨者帶入大理寺詢問這一想法直接否了。
裴談便又想到上門去問訊,由屬下去問,定不合適,其一不知精冥石之中的所以然,其二自己的屬下也是東都住民,被令人人心惶惶的異骨症也折騰多時,這時突然提出什麽精冥石,當作何解,恐結果未能得到,還生出更多恐慌來。
親自前往亦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可堂堂三品大員,滿城尋異骨者還尚有些說法,但往異骨者家中去問訊,雖有理可循,卻過於引人留意。
無論是異骨者本人,或是居於周邊的尋常百姓,還是聞風而動的“有心人”——無論顯唐還是複周一派,都有對城中異案頗為在意的朝臣,若是這些人聽聞大理寺卿竟在城中四處探訪異骨者,迴頭在朝中不定要造出多少不實之事來。
此法不得,彼法不通,時間在對麵對這兩人的沉默與裴談一次又一次的欲言又止中消磨。
“裴卿呐……”雍王眼睛微張,直視裴談,卻似眼前無人一般,“本王早先才說過的話,如何此時去了趟禮部,反而又記不得了。”
裴談一時感到困惑,忽然眼前一亮,手羞愧地攥起,“下臣隻顧確認韋相於吟天殿外接收精冥石一事,卻遺漏了此一項,下臣告罪……”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韋相、精冥石都為要事,可如今未有一項足以由你查明,為何偏偏將拜訪源府一事遺漏?”
裴談自然是不能承認自己隻顧考慮該不該去源府,與當不當講與雍王私底下的談話擇機上報於聖人,“下臣過於自負,且草率了,原自信定能依禮部記錄,尋到韋相與精冥石的蛛絲馬跡,竟未及時將殿下早先即交待之事時刻記在心上。”
還不等雍王反應,裴談連連躬身叉手,“下臣這就去辦,這就去辦。”
“不急,眼下還有一事需你相助。”雍王完全將眼睜開,且不再於榻上打坐,而是徑直下榻站起身,甚至伸出手拍了拍裴談的左肩。
“下臣得以受雍王殿下置信,已受寵若驚,若下臣尚有能可效之力,還請殿下但說無妨……”
“想必你亦聽得聖人曾經言,對漢陽王、平陽王、南陽王、扶陽王、博陵王五王將來去向,另有打算?”
彼時張柬之等四位老臣一同進宮麵聖,食炙肉時,裴談同樣在場,那番顯唐與複周的爭執至如今,也是曆曆在目,最後聖人於四人的態度亦頗為了然。
但雍王這麽問,自己便不能如實以答,以雍王乃聖人之愛侄的身份,眼下這樣一問,較“求己辦事”,反而更像是替聖人查探自己的口風嚴否。
“聖人、郡王等上位之間,豈容下臣聽聞,下臣雖曾親眼得見過聖人於四王稍顯嚴厲,可至於四王之將來去向,下臣卻未知其詳,不知殿下所言下臣可效力之事,可與此相關?”
“頗有些關聯,既你不甚知曉,本王尋他人去做便是,裴卿眼下仍舊專注於城中異案與擇時往源府拜訪一事便是。”雍王邊說著,準備起身向大理寺外走。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裴談恭敬跟在身後,心裏想著“擇時”二字,又驀地迴憶起彼時聖人所言之“擇時”要往翠峰山一趟,胸中不住打鼓,但又考慮到過去這些日子也未見聖人因此事召自己覲見,想必此一件就暫時擱置了。
那時言上山尋真人,是為調停四王與韋後之間齟齬,現如今看來,四王——乃至重傷始愈的平陽王敬暉一同,都將有新的去向,這並非是個好現象,自古以來所謂都城、所謂朝臣,都是在天子腳下才算得位極人臣。
若五王以現在這般高齡,攜一個郡王的封號,去往別處,進則被朝廷疑占山為王,退則為盤踞一方的地方官員不以為然、甚至暗中欺辱——莫說是郡王,就連彼時被貶為廬陵王的當今聖人,在均州、房州各處,還被當地官員冷眼相待。
因而,無論因調停上翠峰山尋真人,或是知五王徹底失去聖人信任,此兩件事都不便於一時主動去做,但表現得完全拒絕、決然不知亦不可。
“自然,源府下臣定擇日便去,城中異案想必與源府郎君相談過後,亦將有所進展,至於五王之事,下臣自會親去稍作打聽,麵聖時也將多留意相關言語。”
裴談將這件事圓融地收了尾,隻等雍王這一句,“無妨,無妨,原以為裴卿多受聖人器重,有些事會說與你知,眼下看卻未必。”
“啊,說起四王,不知平陽王近來傷勢如何,裴卿可有何消息?”雍王又轉而開始閑談起來。
“未有……”裴談亦步亦趨,跟在緩行的雍王身後。
“隻是早些日子想要探望一番,卻見歸義坊內,平陽王府四周重兵把守,其子右衛敬誠敬大將軍謝絕任何人探訪,下臣也隻知平陽王已無性命之憂,隻靜待養傷痊愈。”
“唔……”雍王輕輕頷首,“遇刺之事也算一件,裴卿當協同府衙、州衙,盡快將罪人繩之以法才是,以平複平陽王遇刺所受之驚。”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裴談連連稱喏,言行兇之人已鎖定,隻等圍捕,邊說邊與雍王一同走下台階。
“今日天朗氣清,確適漫步於宮城之中!”雍王冷不丁一句,讓裴談不知當如何接話。
顯然雍王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又加上一句,“若無城中、朝內、宮裏這些糟心之事,想必還能更灑脫些。”
說罷也不等裴談行禮,轉身便自顧自朝向西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