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朝,“光宅元年九月丁醜,有星如半月,見於西方。”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若不是出現那顆掃過東都天邊的彗星,有這樣難以忘卻的天象可查,不然距離那時與真人的一番交流,已過去近卅年,源乾煜就險些將其遺忘了。


    但記起來的時刻並非隻是眼下這會兒,而是那一日家中一兒一女徹夜未歸,第二日清早悄然返迴,與自己和妻子稍事相談之時,與真人就這一雙兒女對話的往事,悉數浮現。看書喇


    那一日玄元皇帝廟中的一切,都隨過去的兩日逐漸清晰。


    彼時真人將現如今源陽、源協的名字定下,就開始閉目打坐,“如今道友擔憂之事已得解,便自去罷,恕貧道不步送了。”


    參悟天機需耗費大量心力,真人嘴上說恕不步送,實則稍有力不從心。


    再往後的日子,他與真人見麵次數不少,在成為禮部侍中後,更是逢節或是遇上大日子,就必要上翠峰山參會真人。


    長時的交流中,兩人誰也未在源陽、源協之事上做過任何交流,都心照不宣地靜等曾經兆夢預示的場景出現。


    由此竟過了二十餘年,在武周朝之末,多年前耳邊曾纏繞許久的改朝換代聲,再次於朝堂上四起,早先為小吏,源乾煜並未切身體會到當初就以為足夠醃臢不堪的朝堂爭鬥,有多讓人瞠目結舌,而成為禮部侍中後,立於明堂之內,方知彼時自己之“天真”,對所謂的權勢取奪、黨派互不相讓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可這種認識,眼見一次便罷,短短十數年間連連發生兩次,且第三次還正處暗中醞釀之途。


    源乾煜在明堂百官的中部位置,見過身前、身後屢屢有人因為選錯所謂陣營,又或是為誰的隨從被連根拔起,陸續離開朝堂,甚至久別人世。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將來仕途極易因一次不經心的失誤,就要連同性命和自己一族的將來,一並被抹消,每每思至此處,源乾煜就心生致仕之意。


    而契機就出現在元年兵變當日與後一日,武後退位,移交全部權力於監國的太子,很快在第二日再禪讓給太子。


    與前一次經曆過的變天不同,這次兵變顯得自然又順利,甚至在殺了張易之、張昌宗之後,與最關鍵之處——兵權奪取上,兵不血刃。


    順利得險些讓那時的源乾煜忘記朝堂為臣的提心吊膽和艱辛苦楚,可很快,於明堂之中,他就發現了異樣——未能親見但一直耳聞的、高宗時的二聖臨朝,又一次出現在眼前,隻不過這一次的參與者是漂泊在外多時,近幾年才重返東都的太子,以及太子監國才受位於武後,就當即成了皇後的太子妃——如今的韋後。


    二聖臨朝這一景象給源乾煜帶來的直觀感受,平靜之下隱藏著比朝堂紛爭更危險之物。


    真正讓他將致仕文書遞交給上司的一刻,是兵變第二日下朝,時任中台右丞、作為兵變發起者之一的敬暉,快行幾步趕上,言及欲將他升遷至吏部侍郎。


    敬氏與源氏交好,敬暉之子敬誠與自己又是結拜了異姓弟兄,兩府之間親密程度不言而明。


    如今神龍兵變得成,敬暉將來必將在朝堂之上,與發起兵變的其他四人成為大唐光複後的有力支撐,而欲於偌大的朝堂之上,遼闊的大唐之中真正立足,隻憑五人,即便權勢通天,也未必真的足以做到掌控全局。


    因此,朝中與自己一派的人數和官職都極為重要。


    且如若自己一方未動,另一方就會極盡所能打壓,敬暉所做之事都稱不上是未雨綢繆,早在武後將太子接迴東都那一刻,武氏、韋氏就已蠢蠢欲動,而此時的聖人、韋後——彼時的太子、太子妃為了在東都立足,也是四處尋求支援。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相較於武氏、韋氏,不斷前往太子於城中暫住之處的兵變五人,時機已屬不決。


    此時此刻,敬暉趕來拉攏源乾煜,正是不想在兵變成功、風頭正勁的當下,再次錯過占有上風的時機。


    而源乾煜恰是寧願獨善其身之人,同時對結黨營私之事敬而遠之,這些事敬暉知道,但他自然希望這位禮部侍中,無論是以敬家私交還是朝政大局的角度,接受吏部侍郎一職——張柬之這時正為吏部尚書,下屬侍郎一職,如被對立一方占去,不隻朝堂兩派互相牽製,於自己的衙門內也要處處受製,就多少有些貽笑大方了。


    吏部主掌官吏任免賞罰,哪一方將吏部掌於手中,加之三省之中同黨的“裏應外合”,在朝中形成複唐之後的一支勢力輕而易舉。


    這樣的位置,自然不可讓於一般之人,由親信來做是為最佳。


    源乾煜雖為再近不過的親信,但實不願在初複之大唐前路未定,又或將有換代之嫌的時刻,從明堂朝臣的中部再進一步,緊緊靠向最危險的區域。


    敬暉與源乾煜並行,把話輪番說明,從明堂外直說到萬春門外,源乾煜始終隻是禮貌迴應,卻遲遲未給這位未來的平陽王一個答複。


    直到將往皇城外去的兩人即將往自己家中分道而返,敬暉自覺好言已盡,但依然保持耐心,詢問源乾煜的看法。


    他沉思片刻,停在一處,敬暉亦止住腳步,“敬中丞,小輩還是稱敬叔父罷,在下自高宗永淳年行入宦海,期間未經大起,亦未遭大落,愚侄以為都是家中支持,而因此愚侄亦十分戀家,每每一日勞頓結束,便知自己所在應為洛水南岸,不該於北岸停留太長辰光。”


    “家中長女、次子年歲已至明事、立業之年,如今正按見他二人之長成,便自知也至該輕鬆度日的時刻,當退則退。”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話裏話外,在以洛水南北指自家與宮城,更是把自己心中的退意暗示了出來。


    敬暉認識這“愚侄”也不是一年兩年了,他心中所想,自己豈能不知,起初之意無非是想盡力爭取,畢竟他和發起兵變的其他四人,對安坐於聖人身旁,心安理得俯視群臣的韋後,與立於明堂最前方的武三思,是大唐才得以複的甚大阻礙。


    可話已至此,源乾煜作何考量,一目了然,定是已看出朝堂之上的暗流湧動,才萌生退意,早在武後侍奉高宗至大限,且在當今聖人前一次坐於龍椅時,才近而立之年的源乾煜就已經因擔心家人,有過相同的表露。


    這時再以言語、交情迫使,想必結局再不會發生改變。


    “愚侄不才,無意欺瞞叔父……”源乾煜見對方閉口不語,想將自己所言之意再闡明一些。


    哪知敬暉抬了抬手,“無妨,無妨,無須再言,得照顧妥帖家中發妻與一雙兒女,已是身為一家之主之大功一件,如今心有去意,便去,方才叔父所言,亦未將這層麵加入考量。”


    源乾煜心中大石落地,這時端詳起麵前的敬暉來,手臂至手掌處的劍傷血痕仍清晰可見,眼眶深陷,眼神銳利,但難掩布滿血絲的眼白,兩三日之間就頹然滄桑。


    口中有一句,猶豫當不當講,可想到叔父才方結束的一番為大唐將來考量之慷慨陳詞,還是說出了口,“叔父亦見明堂之上,龍榻上安坐一人,龍榻一側置有紗簾,仍端坐一人,此番景象與卅年前某狀,可有相異?”


    “早年得高人指點,言大唐仍有……動蕩,”他實在不忍於這樣的老臣麵前,說出劫禍二字,“愚侄鬥膽與叔父相勸,多行留意自身安康才是。”


    而那時的敬暉眼神複雜,之中帶著些許欣慰,又似乎還有許多不安。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源乾煜這一刻獨自一人坐在房中,不知為何想起當年這件婉拒如今平陽郡王邀約的事,將茶壺中的茶倒盡,也不飲,隻轉頭看向外頭一片灰蒙。


    求各種票,求收藏追讀,在下拜謝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異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伊島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伊島甫並收藏初唐異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