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後——先皇“則天大聖皇帝”坐於皇位二十二年,而真正謂得上穩坐的,隻有約莫最初十一年,至她在似乎覺察本尊天命之後,即刻改元長壽。
而論得上端坐,也隻有不足十八年,最後四年,自聖曆元年始,年老體衰、疾病纏身,以致腦中混沌的武後,在皇位繼任者這一問題上犯了難。
一方是以武三思為首,口口聲聲說著“自古以來未有天子以異姓為後嗣”的武氏家族,另一方則是有意借機在武後百年之後,恢複李唐的狄仁傑等一眾舊唐臣,款語溫言以“姑侄豈有母子之親,百年之後,子成天子必將供母於太廟,可華夏千年,從未聽聞侄為天子將姑供奉配食之事”相勸。
起初兩方糾纏,武後更是以“家事”迴避了大多舊唐朝臣的譬解,狄仁傑搏命相勸,做出一番慷慨陳詞,“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誰又不是陛下的家事!君臣本就為一體,君為體之頭顱,臣為體之軀幹,怎麽分得開!何況臣狄仁傑還是武後欽命的當朝宰相,如何不能勸解所謂家事!”武後聞之略有觸動。
此事屢經撕扯,期間武後兩大寵臣,互為兄弟的張昌宗、張易之,更是插手朝政,專權跋扈,使武後漸漸遠離朝堂,以致於連武氏一族都要退避三舍,見麵招唿甚至需要迴避兩人其名,如此一來,兄弟二人更加氣焰囂張,朝堂一時難以安穩,陷入巨大動蕩。
武氏一族在朝中的地位,甚至不如與狄仁傑等舊唐臣分庭抗禮之時,正所謂“無一世之友,惟一時之敵”,還可謂“若存分歧,則一致對外”,在此狀下,比起得以繼承大統,武氏一族寧願在舊皇歸天之後,得以久立於新朝,因此有意與舊唐臣一同扶持李唐,便在張氏兄弟提出秘密將被流放幽禁在外的廬陵王李哲接迴神都時,欣然同意了這一提議。
恰逢彼時原皇太子武輪——舊唐豫王李輪,又名李旦,對長時被軟禁於東宮、受盡武氏一族與弄臣們嘲弄的生活倍感厭倦與疲憊,趁阿兄李哲返神都時,屢屢三請五告央求武後將太子位遜於阿兄。
後李哲接替胞弟為太子,蒙恩複名為顯,身為傀儡,因而遲遲未能入主東宮,隻隱居於東都城內,凡事大多都由太子妃韋氏打點,由此結交了一眾武氏之人。
武後朝終末四年,改元“長安”,張昌宗、張易之已將武後徹底架空,大小事都由自己決斷,引發大量朝臣不滿,然時機未至,誰人都不敢輕舉妄動。
由此至長安四年末,鳳閣侍郎張柬之、禦史右丞敬暉、光祿大夫崔玄暐、司刑少卿桓彥範、相王府司馬袁恕己密謀誅殺張氏兄弟,欲助已年逾五十的太子登基。
後武後病重,再無護佑張氏兄弟之力,五人於正月二十二日率禁兵、攜太子自東宮闖入入紫微城中宮,以張氏兄弟意圖謀反之罪名,誅殺二張與其一眾擁躉,並包圍武後寢宮集仙殿,逼迫年邁武後立太子為監國,並擇時退位。
其後一日,武後命太子李哲——李顯為監國;再後一日,禪位;第三日,新皇登基。期間太子除了需要親身出現在眾人麵前,其餘一切都由五王及李多祚、李湛代為操持,而已身為皇後的韋氏,夥同其兄,帶領一族,交結武氏一族,亦開始幹涉複唐後之朝政。
“彼時之太子,是於此般情狀下,才成了當今聖人。”將源氏姊弟召迴帳內的雍王,說起了這段往事。
源陽、源協摸不著頭腦,不知雍王言說這些是為何意,隻是聽著。
“我與聖人不時相談,以當今聖人所見,眼下安坐之龍榻,未必為自己所願。”雍王說出本意,既聖人的決意都未必由他個人能定,更何況自己區區一個雍王。
此外,“聖人常言道,‘如今竟為神龍二年,當以我之意,是長安六年不是’?”雍王無奈地笑笑,其中苦悶幾乎與聖人別無二致。
無論是聖人、抑或太子,大多所下旨意都非自己親身所想,而是被其後的某股勢力向前推著。
但這其中有時不乏自己的些許意願與這些錯綜複雜的勢力相匹配,就如還都長安一事,“聖人、安國相王即為前太子李旦,乃至我,我等唐李自長安起勢,後穩於長安,父輩一代又多為武氏所迫,遠離長安,若得以歸於生身之處,誰將不願?”
“武後於花甲之年定年號為‘長安’,或有否同願歸於長安之意?如今誰人也未曾可知,而聖人卻深以為然,他言‘武後亦是從高宗於長安臨朝,後移於東都,可誰曉至彌留之時,一生之發跡處又怎不是其人願歸魂之地’?”
“於韋氏、武氏而言,韋氏一族因曾經廬陵王之流放,落魄許久,終在東都尋得發跡——此一項與武氏一族有何不同,即便在高宗朝再受盡恩澤,又怎有武後朝於彼時神都的風光無限?”
“尊為貴胄,更不易親自卸下權、名、財這般身之外物,因此對發跡之處,更是難以割舍,故而元年,五王與朝臣進言‘既已複唐,則還長安’時,聖人未曾言過一個‘否’字。”
“而韋氏、武氏次次橫加阻攔,卻於雙方不可調諧時,主動翻嘴,其意為何昭然若揭——我方妥協與你,你方自應拿出相等之物以換。”
雍王的言語已有滔滔不絕之勢,與聖人的對話和曾經經曆過的朝堂爭鬥就像在腦中不斷炸開,一時話罷,眼眶竟噙著一綹清淚。
源陽、源協這時才明白過來,雍王想要說的,不過是一行遊子欲返家鄉,卻不能依自己心願而動,無論他人支持與否,都處處受製於雙方,就如洛水之上那座為還都長安而起,卻不知其因究竟為何的吟天殿,皇族茲當是可“出入自由”,可何時出入、如何出入,都需有他人來定。
正於貞觀殿的聖人,將婉兒支走,替自己打理奏章、公文,而他在服藥後的數個時辰裏,則靠於憑幾,於榻上閉目養神。
他自樂得悠閑,甚至三番五次地向與自己年紀相仿,同樣因各種壓迫,對朝堂產生不適的胞弟提到,願立他為皇太弟,由他接管已複的大唐,卻被李旦斷然拒絕,乃至至今推去一切政務,辭去朝中官職,樂得自己待在王府內昏昏度日。
“吾弟羨煞我矣……”他口中喃喃,卻無意間被身旁宮女聽了去。看書喇
“聖人所言為何?有何所需,奴婢自去取來。”
“你自去取,將吾弟李旦取來罷。”聖人說罷,強顏為笑,以至喉頭幹渴,劇烈咳嗽起來,“不須水,不須水,咳出來倒爽快些。”
宮女不解“吾弟李旦”的言語,但不敢再問,聖人說出這樣令並非日日都在前伺候的她不解的話,已經不是頭一迴了,她訕訕退至一旁。
“皇後仍未歸?”聖人咳嗽稍停,睡意全無,欠身坐起,宮女在一旁小心扶著。
“眼下還未歸。”宮女心中盤算接下來的問題該如何迴答,聖人的話很快跟上來。
“方出去時,武三思……靜德王可與皇後一同?”
“奴、奴婢未能留意,望聖人恕罪。”宮女緩緩行至一旁欲跪,這樣一套行動,也不知重複過多少次了。
“扶朕起來走走。”聖人抬起手,宮女趕忙半蹲托住,撐著聖人走下臥榻,“一日長於一日了。”
聖人心裏想的是韋後每每與武三思同去,就不知要幾時才得以歸,但有時卻非他所想,就如此時,韋後早與武三思分開,返貞觀殿時正遇被譴至觀文殿處理奏書的婉兒,便同去了。
而武三思對城中異骨一事,頗為擔心,便徑直去往尚書省與六部,一探情狀,此時得了自皇城外忙慌趕迴詢問示下的戶部官吏的消息,又掉頭往宮城中趕,欲與以為已然迴到貞觀殿的韋後商量對策。
宮女攙扶聖人行至貞觀殿前,正午日光耀眼,他隻立於殿前,撇開宮女的手,四下眺望。
此時青天白日,風自西向東微熱地吹著,聖人嚐試深深吐納一口,隻覺舒快許多,打開筋骨,背著手走下台階,眼雖未昏花,但確隻能稍稍望見稍遠處大業門外禁兵不知因何跪了,再之後便有一人影從門內大步走來,距離數十步時,聖人才看清來人的臉——靜德王武三思。
聖人想起方才宮女的支吾,並無責怪但聲音略顯怏怏地喊了一聲,“緣何皇後未同你於一處?”
武三思於心中暗想該如何與韋後相互配合,未曾想到聖人竟站在殿外,四目相對,瞬間不知該作何反應,而自己一腦門汗與微顫的嘴角,恰又說明胸中鬱結。
暗藏之事被聖人看在眼裏,武三思一時支吾起來,“臣、臣與韋後,早已分行,此番乃臣自尚書省處,前來……”他口中前來找尋韋後一句,如鯁在喉,“前來稟報聖人。”
“何事?”聖人眉間一挑,厲聲問道,武三思欲說還休。
而論得上端坐,也隻有不足十八年,最後四年,自聖曆元年始,年老體衰、疾病纏身,以致腦中混沌的武後,在皇位繼任者這一問題上犯了難。
一方是以武三思為首,口口聲聲說著“自古以來未有天子以異姓為後嗣”的武氏家族,另一方則是有意借機在武後百年之後,恢複李唐的狄仁傑等一眾舊唐臣,款語溫言以“姑侄豈有母子之親,百年之後,子成天子必將供母於太廟,可華夏千年,從未聽聞侄為天子將姑供奉配食之事”相勸。
起初兩方糾纏,武後更是以“家事”迴避了大多舊唐朝臣的譬解,狄仁傑搏命相勸,做出一番慷慨陳詞,“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誰又不是陛下的家事!君臣本就為一體,君為體之頭顱,臣為體之軀幹,怎麽分得開!何況臣狄仁傑還是武後欽命的當朝宰相,如何不能勸解所謂家事!”武後聞之略有觸動。
此事屢經撕扯,期間武後兩大寵臣,互為兄弟的張昌宗、張易之,更是插手朝政,專權跋扈,使武後漸漸遠離朝堂,以致於連武氏一族都要退避三舍,見麵招唿甚至需要迴避兩人其名,如此一來,兄弟二人更加氣焰囂張,朝堂一時難以安穩,陷入巨大動蕩。
武氏一族在朝中的地位,甚至不如與狄仁傑等舊唐臣分庭抗禮之時,正所謂“無一世之友,惟一時之敵”,還可謂“若存分歧,則一致對外”,在此狀下,比起得以繼承大統,武氏一族寧願在舊皇歸天之後,得以久立於新朝,因此有意與舊唐臣一同扶持李唐,便在張氏兄弟提出秘密將被流放幽禁在外的廬陵王李哲接迴神都時,欣然同意了這一提議。
恰逢彼時原皇太子武輪——舊唐豫王李輪,又名李旦,對長時被軟禁於東宮、受盡武氏一族與弄臣們嘲弄的生活倍感厭倦與疲憊,趁阿兄李哲返神都時,屢屢三請五告央求武後將太子位遜於阿兄。
後李哲接替胞弟為太子,蒙恩複名為顯,身為傀儡,因而遲遲未能入主東宮,隻隱居於東都城內,凡事大多都由太子妃韋氏打點,由此結交了一眾武氏之人。
武後朝終末四年,改元“長安”,張昌宗、張易之已將武後徹底架空,大小事都由自己決斷,引發大量朝臣不滿,然時機未至,誰人都不敢輕舉妄動。
由此至長安四年末,鳳閣侍郎張柬之、禦史右丞敬暉、光祿大夫崔玄暐、司刑少卿桓彥範、相王府司馬袁恕己密謀誅殺張氏兄弟,欲助已年逾五十的太子登基。
後武後病重,再無護佑張氏兄弟之力,五人於正月二十二日率禁兵、攜太子自東宮闖入入紫微城中宮,以張氏兄弟意圖謀反之罪名,誅殺二張與其一眾擁躉,並包圍武後寢宮集仙殿,逼迫年邁武後立太子為監國,並擇時退位。
其後一日,武後命太子李哲——李顯為監國;再後一日,禪位;第三日,新皇登基。期間太子除了需要親身出現在眾人麵前,其餘一切都由五王及李多祚、李湛代為操持,而已身為皇後的韋氏,夥同其兄,帶領一族,交結武氏一族,亦開始幹涉複唐後之朝政。
“彼時之太子,是於此般情狀下,才成了當今聖人。”將源氏姊弟召迴帳內的雍王,說起了這段往事。
源陽、源協摸不著頭腦,不知雍王言說這些是為何意,隻是聽著。
“我與聖人不時相談,以當今聖人所見,眼下安坐之龍榻,未必為自己所願。”雍王說出本意,既聖人的決意都未必由他個人能定,更何況自己區區一個雍王。
此外,“聖人常言道,‘如今竟為神龍二年,當以我之意,是長安六年不是’?”雍王無奈地笑笑,其中苦悶幾乎與聖人別無二致。
無論是聖人、抑或太子,大多所下旨意都非自己親身所想,而是被其後的某股勢力向前推著。
但這其中有時不乏自己的些許意願與這些錯綜複雜的勢力相匹配,就如還都長安一事,“聖人、安國相王即為前太子李旦,乃至我,我等唐李自長安起勢,後穩於長安,父輩一代又多為武氏所迫,遠離長安,若得以歸於生身之處,誰將不願?”
“武後於花甲之年定年號為‘長安’,或有否同願歸於長安之意?如今誰人也未曾可知,而聖人卻深以為然,他言‘武後亦是從高宗於長安臨朝,後移於東都,可誰曉至彌留之時,一生之發跡處又怎不是其人願歸魂之地’?”
“於韋氏、武氏而言,韋氏一族因曾經廬陵王之流放,落魄許久,終在東都尋得發跡——此一項與武氏一族有何不同,即便在高宗朝再受盡恩澤,又怎有武後朝於彼時神都的風光無限?”
“尊為貴胄,更不易親自卸下權、名、財這般身之外物,因此對發跡之處,更是難以割舍,故而元年,五王與朝臣進言‘既已複唐,則還長安’時,聖人未曾言過一個‘否’字。”
“而韋氏、武氏次次橫加阻攔,卻於雙方不可調諧時,主動翻嘴,其意為何昭然若揭——我方妥協與你,你方自應拿出相等之物以換。”
雍王的言語已有滔滔不絕之勢,與聖人的對話和曾經經曆過的朝堂爭鬥就像在腦中不斷炸開,一時話罷,眼眶竟噙著一綹清淚。
源陽、源協這時才明白過來,雍王想要說的,不過是一行遊子欲返家鄉,卻不能依自己心願而動,無論他人支持與否,都處處受製於雙方,就如洛水之上那座為還都長安而起,卻不知其因究竟為何的吟天殿,皇族茲當是可“出入自由”,可何時出入、如何出入,都需有他人來定。
正於貞觀殿的聖人,將婉兒支走,替自己打理奏章、公文,而他在服藥後的數個時辰裏,則靠於憑幾,於榻上閉目養神。
他自樂得悠閑,甚至三番五次地向與自己年紀相仿,同樣因各種壓迫,對朝堂產生不適的胞弟提到,願立他為皇太弟,由他接管已複的大唐,卻被李旦斷然拒絕,乃至至今推去一切政務,辭去朝中官職,樂得自己待在王府內昏昏度日。
“吾弟羨煞我矣……”他口中喃喃,卻無意間被身旁宮女聽了去。看書喇
“聖人所言為何?有何所需,奴婢自去取來。”
“你自去取,將吾弟李旦取來罷。”聖人說罷,強顏為笑,以至喉頭幹渴,劇烈咳嗽起來,“不須水,不須水,咳出來倒爽快些。”
宮女不解“吾弟李旦”的言語,但不敢再問,聖人說出這樣令並非日日都在前伺候的她不解的話,已經不是頭一迴了,她訕訕退至一旁。
“皇後仍未歸?”聖人咳嗽稍停,睡意全無,欠身坐起,宮女在一旁小心扶著。
“眼下還未歸。”宮女心中盤算接下來的問題該如何迴答,聖人的話很快跟上來。
“方出去時,武三思……靜德王可與皇後一同?”
“奴、奴婢未能留意,望聖人恕罪。”宮女緩緩行至一旁欲跪,這樣一套行動,也不知重複過多少次了。
“扶朕起來走走。”聖人抬起手,宮女趕忙半蹲托住,撐著聖人走下臥榻,“一日長於一日了。”
聖人心裏想的是韋後每每與武三思同去,就不知要幾時才得以歸,但有時卻非他所想,就如此時,韋後早與武三思分開,返貞觀殿時正遇被譴至觀文殿處理奏書的婉兒,便同去了。
而武三思對城中異骨一事,頗為擔心,便徑直去往尚書省與六部,一探情狀,此時得了自皇城外忙慌趕迴詢問示下的戶部官吏的消息,又掉頭往宮城中趕,欲與以為已然迴到貞觀殿的韋後商量對策。
宮女攙扶聖人行至貞觀殿前,正午日光耀眼,他隻立於殿前,撇開宮女的手,四下眺望。
此時青天白日,風自西向東微熱地吹著,聖人嚐試深深吐納一口,隻覺舒快許多,打開筋骨,背著手走下台階,眼雖未昏花,但確隻能稍稍望見稍遠處大業門外禁兵不知因何跪了,再之後便有一人影從門內大步走來,距離數十步時,聖人才看清來人的臉——靜德王武三思。
聖人想起方才宮女的支吾,並無責怪但聲音略顯怏怏地喊了一聲,“緣何皇後未同你於一處?”
武三思於心中暗想該如何與韋後相互配合,未曾想到聖人竟站在殿外,四目相對,瞬間不知該作何反應,而自己一腦門汗與微顫的嘴角,恰又說明胸中鬱結。
暗藏之事被聖人看在眼裏,武三思一時支吾起來,“臣、臣與韋後,早已分行,此番乃臣自尚書省處,前來……”他口中前來找尋韋後一句,如鯁在喉,“前來稟報聖人。”
“何事?”聖人眉間一挑,厲聲問道,武三思欲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