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舍門前停了兩輛馬車。
後頭的是拉箱籠的板車,前頭一輛卻是深灰車頂的清油車,掛著灰色的厚棉布簾子。
清油車前套了兩匹馬。
有個小廝正蹲在地上與趕車的說話,見他們出來立即起身,麻利地將車蹬子取下擺好,便垂手站在車夫旁邊。其餘四五個小廝正抬著歸月的箱籠,七手八腳地往後麵馬車上裝。
蘇庸遂請歸月上車。
歸月看著那兩匹良馬,卻不舉步。
蘇庸自然看在眼裏,忙解釋道:
“國公爺說歸月娘子不是俗人,素來不喜張揚,因此特意教人備了這輛車。隻是拉車的馬不能一並含糊了,故在府中馬廄選了兩匹良馬,不教墮了娘子身份。”
“多謝國公如此抬舉。”
歸月說完,便由孫媽媽攙扶著上了車。
小廝去收了車蹬子,重新架在車轅上。
蘇庸隔著車簾對歸月說了聲“請娘子坐穩,這便往府裏去”,聽見歸月說“有勞”,便吩咐車夫趕車。
孫媽媽與沉香自然隨車步行。
蘇庸也跟在車旁。
果然兩匹馬顯眼,一路上惹了不少議論。
眾人均知譙國公家要養伎官,先前也見過譙國公府的幾輛牛車馬車,這雙馬拉車還是頭一次見著——何況還有管家在旁邊。
歸月還沒進府,城中就先熱鬧了起來。
車行近一個時辰終於停下,蘇庸又請歸月下車。
歸月由著孫媽媽扶下車來,發覺已在一道垂花門前。往兩邊看時,卻是又寬又長的一條路,路兩邊均是高牆,並不見外人。歸月心知這是過了角門,進了國公府外院了。
“請娘子隨小老兒來。”蘇庸說著,將歸月往那垂花門內引。
待進了門,先過一片花園,穿過假山、池塘,便到一院落前,院門上寫著“遮錦園”四字。
“敢問蘇管家,這匾額可是哪位貴人題的?”沉香忍不住問道。
“沉香姑娘好眼力!這人在我府中乃是極貴重之人。”蘇庸笑道,“題匾的正是我家世子,名字也是日前建這園子時,世子親自擬來的。”
沉香聽了抿抿嘴,又眨著眼睛,抬頭望了望。
歸月也細看了看那匾額。
“夜宜紅燭照,春稱錦筵遮”,詩雖不大好,這三個字寫得倒漂亮。
一直隨行的小廝上前推開門,接著便站在門外。
歸月收迴視線。
蘇庸引歸月進了院門,自己也跟著進去,在門口處站定。
門內一旁早站了個婆子,身後帶了兩個梳雙髻小丫頭,並四五個舞勺之年的小廝。
“哎呀呀,這位,是歸月娘子吧?”婆子先開口道,“老婆子今日開眼!勞蘇管家走這一遭了。”
蘇庸笑著對歸月道:
“好告知娘子,這位是遮錦園裏管事的李媽媽。娘子若有什麽事,恐孫媽媽對府中不熟,找李媽媽便好。”
“娘子有事隻管吩咐老奴就是。”李媽媽說著,隨即問安。
歸月自然推辭不受。
“國公爺昨日親自叫了老奴去,讓老奴將‘定春風’好好收拾了給娘子住。”
歸月不知何謂“定春風”,倒也笑著謝了一番。又說自己雖是客居,卻隻是藝人罷了,請李媽媽“你我”相稱,接著又引李媽媽認識了孫媽媽同沉香。
李媽媽笑得更盛,與二人見過。
蘇庸又囑咐了李媽媽等人兩句,接著辭了歸月,自去迴譙國公。
這邊李媽媽一路引著歸月上樓,一麵笑著絮道:
“娘子是頭一迴來譙國公府吧?昨日國公爺特意叫了我去,叮囑說娘子乃是客居,萬不可有丁點怠慢疏忽。
“國公爺還要我代為轉告娘子,娘子在這府中大可隨意。若要出門,盡管吩咐了我,我隻要遣人去與門上的說了,給娘子備下車了即可。
“孫媽媽與沉香姑娘若有事吩咐,也一並交托給我好了,別委屈了娘子身邊的人。
“若有外客來,想要看娘子舞劍的,也全憑娘子心意,譙國公府絕不教娘子為難。”
路走了多久,李媽媽便說了多久。
歸月也不時說些“有勞”“多謝費心”之類的話。
直到上了二樓,歸月才看清這園子。
方才進來的門,想是園子的正門,卻開在了西邊,園子的東北、東南兩處又各開了一個角門。
園中間是山石花草,更有涼亭石階,甚是精巧雅致。
北麵赫然是個戲台子,看台則是挨著北牆的一幢小樓,依稀看得出二層才是正經看戲的地方。南麵幾間抱廈,出入的都是些丫鬟小廝,想來是園中服侍的下人所居。東麵三座二層小樓,呈“品”字排列,每棟樓間有由二層的遊廊連接。
歸月此時站著的,便是“品”字樓最東最後的二層上。
“這裏便是娘子今後的居所了。”李媽媽說著推開了門。
歸月卻不急著進。
她先抬頭看了看門額,果然有塊匾,上書著“定春風”三字,字體與“遮錦園”三字相同,想來又是出自那位世子之手了。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倒真有趣。”歸月沉吟片刻後,笑著先進了門。
李媽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直到沉香揚著下巴從她身邊過,她才迴過神來,趕忙追上前去,熱情地給歸月介紹屋裏的擺設。
方才李媽媽帶著的小廝,正一趟趟地往屋子裏搬東西。
遮錦園裏頭如今沸騰一片。
本就在園子裏的人哪見過這陣仗?
一群丫鬟小廝圍在一起,悄悄瞧了會熱鬧,等歸月幾人一進“定春風”,頓時低聲議論了起來。
“這是來了哪路神明?”
“誰知道呢,竟還是大管家親自送進來的。”
“疏煙姑娘來時,李媽媽也笑得歡,卻沒見她像今日這般,竟狗顛地一路送進屋裏。”
“呸!她瞧得起哪個?管叫她晚間就背後罵人了!”
“你也忒高看了她!那李媽媽也就敢罵咱們,但凡住了那六間屋子的,便都是她的祖宗了——那些人她得罪不起,人前人後她絕不會說一句不好的。”
“噓!”
有個小丫頭示意噤聲。
眾人忙偷瞄一圈,卻見是李媽媽從樓上下來。
“都杵在這兒做什麽!還不去給我幹活?”李媽媽才下了遊廊便朝人群嚷,“耽擱了手上的事,有你們的苦頭吃!”
眾人有的吐舌頭,有的翻白眼,卻如鳥獸散一般,“嘩啦”一下子就散了。
後頭的是拉箱籠的板車,前頭一輛卻是深灰車頂的清油車,掛著灰色的厚棉布簾子。
清油車前套了兩匹馬。
有個小廝正蹲在地上與趕車的說話,見他們出來立即起身,麻利地將車蹬子取下擺好,便垂手站在車夫旁邊。其餘四五個小廝正抬著歸月的箱籠,七手八腳地往後麵馬車上裝。
蘇庸遂請歸月上車。
歸月看著那兩匹良馬,卻不舉步。
蘇庸自然看在眼裏,忙解釋道:
“國公爺說歸月娘子不是俗人,素來不喜張揚,因此特意教人備了這輛車。隻是拉車的馬不能一並含糊了,故在府中馬廄選了兩匹良馬,不教墮了娘子身份。”
“多謝國公如此抬舉。”
歸月說完,便由孫媽媽攙扶著上了車。
小廝去收了車蹬子,重新架在車轅上。
蘇庸隔著車簾對歸月說了聲“請娘子坐穩,這便往府裏去”,聽見歸月說“有勞”,便吩咐車夫趕車。
孫媽媽與沉香自然隨車步行。
蘇庸也跟在車旁。
果然兩匹馬顯眼,一路上惹了不少議論。
眾人均知譙國公家要養伎官,先前也見過譙國公府的幾輛牛車馬車,這雙馬拉車還是頭一次見著——何況還有管家在旁邊。
歸月還沒進府,城中就先熱鬧了起來。
車行近一個時辰終於停下,蘇庸又請歸月下車。
歸月由著孫媽媽扶下車來,發覺已在一道垂花門前。往兩邊看時,卻是又寬又長的一條路,路兩邊均是高牆,並不見外人。歸月心知這是過了角門,進了國公府外院了。
“請娘子隨小老兒來。”蘇庸說著,將歸月往那垂花門內引。
待進了門,先過一片花園,穿過假山、池塘,便到一院落前,院門上寫著“遮錦園”四字。
“敢問蘇管家,這匾額可是哪位貴人題的?”沉香忍不住問道。
“沉香姑娘好眼力!這人在我府中乃是極貴重之人。”蘇庸笑道,“題匾的正是我家世子,名字也是日前建這園子時,世子親自擬來的。”
沉香聽了抿抿嘴,又眨著眼睛,抬頭望了望。
歸月也細看了看那匾額。
“夜宜紅燭照,春稱錦筵遮”,詩雖不大好,這三個字寫得倒漂亮。
一直隨行的小廝上前推開門,接著便站在門外。
歸月收迴視線。
蘇庸引歸月進了院門,自己也跟著進去,在門口處站定。
門內一旁早站了個婆子,身後帶了兩個梳雙髻小丫頭,並四五個舞勺之年的小廝。
“哎呀呀,這位,是歸月娘子吧?”婆子先開口道,“老婆子今日開眼!勞蘇管家走這一遭了。”
蘇庸笑著對歸月道:
“好告知娘子,這位是遮錦園裏管事的李媽媽。娘子若有什麽事,恐孫媽媽對府中不熟,找李媽媽便好。”
“娘子有事隻管吩咐老奴就是。”李媽媽說著,隨即問安。
歸月自然推辭不受。
“國公爺昨日親自叫了老奴去,讓老奴將‘定春風’好好收拾了給娘子住。”
歸月不知何謂“定春風”,倒也笑著謝了一番。又說自己雖是客居,卻隻是藝人罷了,請李媽媽“你我”相稱,接著又引李媽媽認識了孫媽媽同沉香。
李媽媽笑得更盛,與二人見過。
蘇庸又囑咐了李媽媽等人兩句,接著辭了歸月,自去迴譙國公。
這邊李媽媽一路引著歸月上樓,一麵笑著絮道:
“娘子是頭一迴來譙國公府吧?昨日國公爺特意叫了我去,叮囑說娘子乃是客居,萬不可有丁點怠慢疏忽。
“國公爺還要我代為轉告娘子,娘子在這府中大可隨意。若要出門,盡管吩咐了我,我隻要遣人去與門上的說了,給娘子備下車了即可。
“孫媽媽與沉香姑娘若有事吩咐,也一並交托給我好了,別委屈了娘子身邊的人。
“若有外客來,想要看娘子舞劍的,也全憑娘子心意,譙國公府絕不教娘子為難。”
路走了多久,李媽媽便說了多久。
歸月也不時說些“有勞”“多謝費心”之類的話。
直到上了二樓,歸月才看清這園子。
方才進來的門,想是園子的正門,卻開在了西邊,園子的東北、東南兩處又各開了一個角門。
園中間是山石花草,更有涼亭石階,甚是精巧雅致。
北麵赫然是個戲台子,看台則是挨著北牆的一幢小樓,依稀看得出二層才是正經看戲的地方。南麵幾間抱廈,出入的都是些丫鬟小廝,想來是園中服侍的下人所居。東麵三座二層小樓,呈“品”字排列,每棟樓間有由二層的遊廊連接。
歸月此時站著的,便是“品”字樓最東最後的二層上。
“這裏便是娘子今後的居所了。”李媽媽說著推開了門。
歸月卻不急著進。
她先抬頭看了看門額,果然有塊匾,上書著“定春風”三字,字體與“遮錦園”三字相同,想來又是出自那位世子之手了。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倒真有趣。”歸月沉吟片刻後,笑著先進了門。
李媽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直到沉香揚著下巴從她身邊過,她才迴過神來,趕忙追上前去,熱情地給歸月介紹屋裏的擺設。
方才李媽媽帶著的小廝,正一趟趟地往屋子裏搬東西。
遮錦園裏頭如今沸騰一片。
本就在園子裏的人哪見過這陣仗?
一群丫鬟小廝圍在一起,悄悄瞧了會熱鬧,等歸月幾人一進“定春風”,頓時低聲議論了起來。
“這是來了哪路神明?”
“誰知道呢,竟還是大管家親自送進來的。”
“疏煙姑娘來時,李媽媽也笑得歡,卻沒見她像今日這般,竟狗顛地一路送進屋裏。”
“呸!她瞧得起哪個?管叫她晚間就背後罵人了!”
“你也忒高看了她!那李媽媽也就敢罵咱們,但凡住了那六間屋子的,便都是她的祖宗了——那些人她得罪不起,人前人後她絕不會說一句不好的。”
“噓!”
有個小丫頭示意噤聲。
眾人忙偷瞄一圈,卻見是李媽媽從樓上下來。
“都杵在這兒做什麽!還不去給我幹活?”李媽媽才下了遊廊便朝人群嚷,“耽擱了手上的事,有你們的苦頭吃!”
眾人有的吐舌頭,有的翻白眼,卻如鳥獸散一般,“嘩啦”一下子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