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李澈這個人啊,隻要不發癲,願意耐心培養後輩,那被祂看中的後輩,想不崛起都難。


    現在祂看中了緊那羅,便有意無意與緊那羅接觸,與緊那羅相互談法論道,關係亦師亦友。


    培養一個合格的魔道後輩,是急不得的,最好的方式是溫水煮青蛙。


    李澈並不急著拉緊那羅墮入魔道,而是與緊那羅接觸的時候,不經意間將一篇《心經》傳給了緊那羅。


    《心經》,為李澈心魔經部分篇章演化而來,時時誦念,有靜心凝神之效。


    但卻會潛移默化的放大人的情緒,隻要稍微一刺激,心境便會產生巨大波動,信念動搖,從而一念成魔。


    緊那羅得了李澈的心經,保持現在的狀態,不被刺激還好,一切平靜如常。


    可若是被刺激了,導致緊那羅對“佛”產生了質疑,加上心經的催化,緊那羅入魔的概率非常高。


    李澈查過了,須彌山諸佛中確有一人名為“優婆羅陀”,有此人在,緊那羅墮入魔道的可能性幾乎高達百分之百。


    優婆羅陀,須彌山諸佛之一,修為還算勉強看得過去,但為人處世極為古板,一些事在其眼中相當於離經叛道,緊那羅跟隨優婆羅陀做事,早晚會出問題。


    李澈雖看好緊那羅,但培養後輩,並非祂人生唯一的樂趣,與緊那羅稍作接觸後,又開始了浪,到處講經說法,忽悠西牛賀洲無盡生靈。


    說真的,李澈現在有點迷上了忽悠人的感覺,連自己都不信的廢話,拿去忽悠人,卻有大量人深信不疑,這種奇葩事完全符合李澈那無處安放的惡趣味。


    而就在李澈到處講經說法,忽悠西牛賀洲生靈,為佛門傳播信仰的時候,須彌山這邊,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出關了。


    剛剛一出關,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便感覺到了不對勁。


    如今的須彌山,比祂們閉關前多了大量人氣,不再是大貓小貓三兩隻。


    為此,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甚感欣慰,覺得須彌山諸佛這些年做的不錯,光大佛門,果然還得看年輕一輩的。


    因好奇須彌山諸佛是怎樣降伏桀驁不馴的截教紅塵三千客,與孔宣,六翅金蟬等人,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撥弄因果線一看,結果


    不看不要緊,一看,差點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見鬼的世間自在王佛,那根本就是萬惡的心魔。


    再迴過頭看了看須彌山諸佛,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更氣了,自己隻是閉關一次,老巢就被偷了,門下弟子也被心魔忽悠瘸了!


    想想心魔這個惡名昭著的魔頭混成了須彌山話事人,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便一陣心有餘悸,幸虧發現的早,如若再晚點,佛門不得被心魔改換成魔門。


    可即便無比憤怒,生氣,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也不敢立即去找李澈算賬。


    因為一動手,事情就暴露了,地仙界各方勢力都知道了心魔混成了佛門話事人,那佛門以後還怎麽在地仙界傳道?


    一個與窮兇極惡的心魔牽扯不清的教門,誰敢信?


    佛門才擺脫了羅喉的影響,萬萬不能再與心魔搭上邊,否則後果之嚴重,足以讓佛門在地仙界寸步難行。


    時至今日,仇恨心魔的生靈遠比羅喉更多,西方若與心魔沾邊,極有可能遭到各方勢力合力圍剿。


    後續影響實在太惡劣,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不得不慎重。


    “事到如今,也隻能將錯就錯了。”


    阿彌陀佛無奈一歎,攤上這麽一檔子事,也著實讓祂頭疼。


    隨即,元神揮動無上慧劍,斬下一縷元神,投放到西牛賀洲某國。


    不久之後,那一國便有一位小王子誕生,其天生佛性深厚,仰慕佛法,可謂天生的佛子。


    隨著年紀漸漸長大,小王子離開了王宮,前往佛道昌盛之地,向得道高僧聽取更高深的佛法。


    然人有旦夕禍福,小王子的父親因病逝世,小王子不得已半途而返,迴國繼承王位。


    成為國王後,其仍然心慕佛法,時逢世間自在王佛路過該國,遂請世間自在王佛登台說法。


    世間自在王佛起初言法不可輕傳,卻架不住此國王多次相請,便答應了下來。


    聽世間自在王佛說法,此國王心懷暢悅,發無上菩提心,舍國王之尊榮,願隨世間自在王佛出家修行。


    世間自在王佛欣然接納,渡其入了空門,賜法號:法藏,又稱法藏比丘!


    法藏比丘於世間自在王佛涅盤後,成就佛陀道果,接任須彌山掌控權,住世時期,須彌山欣欣向榮,直到燃燈古佛住世,方才退隱,迴歸本體。


    “哈哈哈哈.”


    收法藏為徒的那一刻,某人簡直快要笑瘋了,心裏暗暗狂笑不止。


    收阿彌陀佛的一道化身為徒,祂也算是古往今來第一人了!


    但這也不過是相互妥協的結果,一切,隻為了保住佛門的麵子,遮掩世間自在王佛就是心魔的事實。


    阿彌陀佛承認世間自在王佛的地位,並以一道化身拜世間自在王佛為師,世間自在王佛則不能亂來,需維護佛門清譽。


    並且玩得差不多了,世間自在王佛便要自行涅盤,將佛門話事人的位子交給法藏比丘。


    如此一來,萬靈眾生不知世間自在王佛的真實身份,佛門清譽不受影響,一切順理成章過渡,對李澈,對佛門,都好。


    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對於阿彌陀佛捂蓋子的做法,李澈一清二楚,卻也隨了阿彌陀佛的意,沒給阿彌陀佛刻意添堵。


    祂隻是來找樂子的,世間自在王佛這個馬甲,對祂而言也隻是一層皮,用完了就可以扔,賣個麵子給阿彌陀佛對祂無任何影響。


    何況都是一個圈子裏混的,你給我麵子,我給你麵子,伱來我往,沒必要非得鬧得不可開交,最後拚個你死我活。


    換言之,李澈,阿彌陀佛,都曾參加過反天道大戰,算是一起扛過槍的戰友,沒有鐵一般的交情,也至少有三分薄麵,該有的情麵還是要給。


    收了法藏比丘為徒,知道了阿彌陀佛的謀劃,李澈興致似乎減少了許多,在西牛賀洲浪了幾年,便帶著法藏比丘迴了須彌山。


    迴到須彌山,世間自在王佛涅盤,法藏比丘順勢接過須彌山話事人的權柄,過程無比絲滑。


    脫下了世間自在王佛這層馬甲,李澈隨後帶著幹兒子洛狄去了南贍部洲,祂度化的二十四護法金剛則打包送給了佛門。


    不管佛門想不想要,祂都堅持留下了。


    那可是世間自在王佛存在的證明,是佛門曆史的一大見證,須彌山不僅要收下,還需好生招待,培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從魔祖傳人到古今第一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餓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餓禍並收藏洪荒:從魔祖傳人到古今第一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