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臻華跟著綠梓前往內院, 蹙眉問道:“我走之前, 師父身體不還好好的嗎?怎麽才半年功夫不到他老人家就病成了這樣?大夫怎麽說, 是什麽病候?有沒有喝著藥?喝完藥有沒有好轉?”
“老爺是入秋染了風寒, 喝了藥之後, 風寒的病候漸去, 但底子卻虛弱下來。請來好些大夫都說老爺沒得什麽大病, 隻是上了年紀,添的老人病。藥一直開著,但也是頭疼醫頭, 腳疼醫腳,藥喝了不少,但身體卻沒有康複的跡象。”綠梓長長歎了一口氣。
兩人邊走邊說, 不一會兒就到了內院。
進了屋, 一股濃重的中藥味撲麵而來。她臨走前龐老先生雖然上了年紀,但精神頭很好, 保養得當, 連白頭發都沒幾根。但現在再看, 龐老先生頭發花白, 臉上泛黃枯槁, 眼睛渾濁,老態龍鍾……
龐枝抱著小侄子榮兒, 坐在一旁,消瘦憔悴, 卻強作歡笑。
雖然在綠梓的描述之下, 王臻華已經有了一定心理準備,但乍一見到,還是讓王臻華心神震蕩不已,區區數月未見,龐老就病入膏肓到這個樣子了嗎?
龐老先生聽到動靜,一睜眼看到王臻華,渾濁的眼中泛出一點欣慰,“臻華來了……”
王臻華按下心中酸楚,忙趨步上前問安。
龐老先生招招手,示意她上前,“你也太實誠了,傷得這麽重,不好好養身體,反而來看望我這個老頭子。我身體好得很,你別跟著他們瞎操心,照顧好你自己,就是對得起我了……”
王臻華吃驚地瞪大眼,正要說話,卻被龐枝暗示地按住肩膀,止住了話頭。
龐枝一手牽著小侄榮兒,一手搭在王臻華肩上,勉強一笑,朝龐老先生解釋道:“您放心,刀傷怕風,師兄若不是傷勢已經痊愈,是斷不會隨意出門見風的。”
龐老先生恍然大悟點點頭,但望向龐枝的眼神陌生困惑,小聲問王臻華,“這是你師妹?”
王臻華遲疑地點了下頭,心中隱隱有了猜測。
“你這孩子,怎麽想一出是一出。”龐老先生親昵埋怨了一句,顫巍巍翻著袖筒找了起來,“怎麽也不跟我提前說一聲,我連個像樣兒的見麵禮都沒準備。”
“不妨事,您給過我見麵禮了。”龐枝忍著淚,從腰間取下一枚玉蟬,“您瞧,這不就是?”
“已經給了?”龐老先生握著從枕頭下翻出的一個紙包,眯眼看向玉蟬,覺得眼熟,這才半信半疑點點頭,一轉眼瞥見小孫子榮兒,像是才看見一樣笑眯了眼,“來來,你看這是什麽。”
榮兒迴頭看了龐枝一眼,得到允許後,顛顛跑上前,奶聲奶氣道:“是什麽好東西呀?”
龐老先生獻寶一樣打開紙包,跟榮兒頭挨頭小聲道:“是祥福記的蜜餞,你不是最喜歡吃嗎?這是爹爹特地給你留著的,你幾個哥哥都沒有,來來,快吃……”
榮兒懵懂接過紙包,迷迷糊糊想著,不是應該叫爺爺嗎,怎麽變成爹爹了……沒等他的小腦瓜轉明白,一枚甜絲絲的蜜餞就被塞到他嘴裏,榮兒幸福地眯起眼,頓時忘記之前不解的事。
爺孫倆你喂我一顆,我喂你一顆,玩的不亦樂乎。
龐枝做了個手勢,跟王臻華一起悄悄退了出去。
一出門,龐枝勉強做出的歡顏褪去,她背過身,拭去眼角的淚,“想必師兄也看出來了,爹爹記性越來越差,常把過去和現在搞混,有時候連人都認不清……”
王臻華心道果然,她受刀傷幾乎是兩年前的事了,龐老先生卻讓她好好養傷。而且龐老先生把蜜餞給榮兒時自稱爹爹……王臻華低聲問道:“剛才師父是把榮兒認成小時候的你了?”
龐枝垂下頭,自嘲一笑,“是啊,想來我小時候的模樣更招人疼。現在我去爹爹那兒,十次裏有一兩次能認出我來,我都要拜謝老天了。”
這種記憶衰退的症狀,不會是阿爾茨海默病吧?
王臻華心情複雜,安慰了幾句,自己都覺得言語蒼白無力,隻好停了嘴,盤算著迴去後好好找個對症的高明大夫。王臻華向龐枝了解一番龐老的病情,心中記下各種症候,準備打聽大夫時用。
看到王臻華也跟著發愁這件事,龐枝心中不免歉意,岔開話題道:“師兄此時歸來,是解試順利通過,迴來備考省試嗎?”
王臻華點頭,原本來報喜,沒想到龐老先生記憶迴到了兩年前,連收她為徒的事都忘了……
龐家愁雲慘淡了半年,總算遇上一件喜事,龐枝微笑道:“恭喜師兄了,待爹爹清醒過來,我一定告訴爹爹,讓他老人家也跟著高興高興。”
王臻華心知龐枝體諒她剛迴汴梁,不欲她過多操心,領了龐枝的好意,抱拳道:“同喜同喜,我聽子由說,你們成親的日子也定下來了?師父到時一定開心得很。”
以前提到親事,龐枝還會臉紅嬌羞一下,但現在提起來,龐枝卻一臉平靜,“這門親事來得委實不是時候,若是可以,我情願在家中多待一段時間,我實在放心不下爹爹的身體……我娘倒罷了,有一次爹爹清醒時,我試著提議推延婚期,但他卻怎麽都不同意。”
王臻華低聲道:“可能是師父想在……之前,喝上你的喜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離開龐家,王臻華上門前的好心情殆落無遺。
接下來的日子,王臻華就在不停尋訪大夫,上門為龐老看診,再次尋訪大夫……之間循環度過,直到同樣歸鄉趕考的典素問迴來,她才停下這種徒勞無功的嚐試。
典素問的迴來,讓龐老先生難得清醒了一會兒。
龐老先生嚴肅問過兩人解試的情況,讓他二人分別默下各自卷子,雖然心中滿意,但還是雞蛋裏挑骨頭批評一番,生怕他們因名次太好,而驕矜自滿,固步自封,最後在省試中失利。
在得知王臻華在迴汴梁一個月內,一點書都沒看之後,龐老先生把王臻華罵了個狗血淋頭,勒令她馬上迴家閉門讀書,不到春闈不得出門!
王臻華也知道這段時間自己於學業確實有些懈怠,再加上這汴梁城裏有點能耐的大夫,幾乎已經被她尋了個遍,而太醫院的太醫也早被幾位師兄特地請來,所有大夫對龐老先生的病都束手無策,似乎龐老先生就隻剩下認老等死這一條路……
龐老先生清醒一會兒,就複又迷糊起來,王臻華和典素問結伴離開。
“難道師父的病就當真治不好了嗎?”王臻華心裏有些難受。
“天下能人異士何其多,你的結論不要下得太早。”典素問難得安慰人,語氣生硬極了。
王臻華詫異於典素問罕見的人情味,心頭沉鬱散了一點,“也是,等省試考完有了空餘,我可以到各地尋訪名醫,到時候師父的病一定可以治好。”
典素問沉默笑笑,他抬眸望向龐府的門匾,良久才道:“可能是我離開太久,總覺得師父一下子就病來如山倒,仿佛頃刻間就顯出下世的模樣……總讓我有種不真實的錯覺。”
王臻華歎了口氣,“是啊,我一直以為,師父最起碼還能給師妹的孩子啟蒙呢。”
典素問搖了搖頭,轉了話題,“接下來你準備怎麽辦?聽師父的話,開始閉門讀書?”
“師父指責我的話確實有道理,我確實怠慢了功課,但也不用因噎廢食,就此閉門造車呀。”王臻華沉穩道,“我會靜下心備考,但也會時不時過來看看,以防師父這兒有什麽需要幫忙。”
“我也一樣。”典素問表示讚同,“或者咱們排個時間,輪著來?”
王臻華頷首應下。
兩人在路口道了別,各自迴家。
接下來的日子裏,王臻華恢複了以往認真備考的習慣,隔一天出一次門,也算調節一下心情,雖然調節後心情絕對不會太好就是……
偶爾碰上龐老先生清醒,那她絕對會被一早罵迴來,但這種時候一般很少。
就算在龐家全天守龐老先生,也不影響王臻華看書,因為龐老先生哪怕記憶缺失到認不清人的地步,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讀書人,隻要有一本書在手,就能安靜一整天。
給這種病人陪床,絕對是再輕鬆不過的一件事。
隨著王臻華在龐家常駐的日子增多,來探望的人她也見了不少。
來得最頻繁的是魯子由,作為龐老先生的準女婿,魯子由幾乎三四天就來一趟,鑒於他在東宮頗受器重,公務繁多,能來這麽勤快已經很不錯了。尤其在看到魯子由有點肉的娃娃臉,幾乎瘦成一張瓜子臉後,王臻華再見到魯子由時,不由勸了幾句,讓他顧著點自己的身體,別這麽兩頭熬油點燈。
不過魯子由隻是怔愣片刻,隨後笑笑拒絕。
餘者值得一提的,還有她的幾位師兄。
除了她和典素問,龐老先生還收有五位弟子,其中三位在京都汴梁,兩位外放地方。
將魯子由引薦給龐老先生當女婿的張晉安,在師門排行第一,任太子太傅,正一品,是龐老先生所有弟子中官職最高的一位,也是師門中威信僅次於龐老先生的一位。三師兄賈昭任吏部尚書,四師兄薛律任禦史中丞……這三位常在官員休沐日上門看望龐老先生。
其餘兩位因地方官員三年一述職,平日不得擅離職守,所以自王臻華入門,一直未曾蒙麵。
日子很快過去,轉眼就到了二月初九。這一日天還未亮,王臻華就提著裝有筆墨紙硯、糕點水壺的提籃,手持麵貌冊——亦即準考證,排在了貢院外長長的隊伍裏。
“老爺是入秋染了風寒, 喝了藥之後, 風寒的病候漸去, 但底子卻虛弱下來。請來好些大夫都說老爺沒得什麽大病, 隻是上了年紀,添的老人病。藥一直開著,但也是頭疼醫頭, 腳疼醫腳,藥喝了不少,但身體卻沒有康複的跡象。”綠梓長長歎了一口氣。
兩人邊走邊說, 不一會兒就到了內院。
進了屋, 一股濃重的中藥味撲麵而來。她臨走前龐老先生雖然上了年紀,但精神頭很好, 保養得當, 連白頭發都沒幾根。但現在再看, 龐老先生頭發花白, 臉上泛黃枯槁, 眼睛渾濁,老態龍鍾……
龐枝抱著小侄子榮兒, 坐在一旁,消瘦憔悴, 卻強作歡笑。
雖然在綠梓的描述之下, 王臻華已經有了一定心理準備,但乍一見到,還是讓王臻華心神震蕩不已,區區數月未見,龐老就病入膏肓到這個樣子了嗎?
龐老先生聽到動靜,一睜眼看到王臻華,渾濁的眼中泛出一點欣慰,“臻華來了……”
王臻華按下心中酸楚,忙趨步上前問安。
龐老先生招招手,示意她上前,“你也太實誠了,傷得這麽重,不好好養身體,反而來看望我這個老頭子。我身體好得很,你別跟著他們瞎操心,照顧好你自己,就是對得起我了……”
王臻華吃驚地瞪大眼,正要說話,卻被龐枝暗示地按住肩膀,止住了話頭。
龐枝一手牽著小侄榮兒,一手搭在王臻華肩上,勉強一笑,朝龐老先生解釋道:“您放心,刀傷怕風,師兄若不是傷勢已經痊愈,是斷不會隨意出門見風的。”
龐老先生恍然大悟點點頭,但望向龐枝的眼神陌生困惑,小聲問王臻華,“這是你師妹?”
王臻華遲疑地點了下頭,心中隱隱有了猜測。
“你這孩子,怎麽想一出是一出。”龐老先生親昵埋怨了一句,顫巍巍翻著袖筒找了起來,“怎麽也不跟我提前說一聲,我連個像樣兒的見麵禮都沒準備。”
“不妨事,您給過我見麵禮了。”龐枝忍著淚,從腰間取下一枚玉蟬,“您瞧,這不就是?”
“已經給了?”龐老先生握著從枕頭下翻出的一個紙包,眯眼看向玉蟬,覺得眼熟,這才半信半疑點點頭,一轉眼瞥見小孫子榮兒,像是才看見一樣笑眯了眼,“來來,你看這是什麽。”
榮兒迴頭看了龐枝一眼,得到允許後,顛顛跑上前,奶聲奶氣道:“是什麽好東西呀?”
龐老先生獻寶一樣打開紙包,跟榮兒頭挨頭小聲道:“是祥福記的蜜餞,你不是最喜歡吃嗎?這是爹爹特地給你留著的,你幾個哥哥都沒有,來來,快吃……”
榮兒懵懂接過紙包,迷迷糊糊想著,不是應該叫爺爺嗎,怎麽變成爹爹了……沒等他的小腦瓜轉明白,一枚甜絲絲的蜜餞就被塞到他嘴裏,榮兒幸福地眯起眼,頓時忘記之前不解的事。
爺孫倆你喂我一顆,我喂你一顆,玩的不亦樂乎。
龐枝做了個手勢,跟王臻華一起悄悄退了出去。
一出門,龐枝勉強做出的歡顏褪去,她背過身,拭去眼角的淚,“想必師兄也看出來了,爹爹記性越來越差,常把過去和現在搞混,有時候連人都認不清……”
王臻華心道果然,她受刀傷幾乎是兩年前的事了,龐老先生卻讓她好好養傷。而且龐老先生把蜜餞給榮兒時自稱爹爹……王臻華低聲問道:“剛才師父是把榮兒認成小時候的你了?”
龐枝垂下頭,自嘲一笑,“是啊,想來我小時候的模樣更招人疼。現在我去爹爹那兒,十次裏有一兩次能認出我來,我都要拜謝老天了。”
這種記憶衰退的症狀,不會是阿爾茨海默病吧?
王臻華心情複雜,安慰了幾句,自己都覺得言語蒼白無力,隻好停了嘴,盤算著迴去後好好找個對症的高明大夫。王臻華向龐枝了解一番龐老的病情,心中記下各種症候,準備打聽大夫時用。
看到王臻華也跟著發愁這件事,龐枝心中不免歉意,岔開話題道:“師兄此時歸來,是解試順利通過,迴來備考省試嗎?”
王臻華點頭,原本來報喜,沒想到龐老先生記憶迴到了兩年前,連收她為徒的事都忘了……
龐家愁雲慘淡了半年,總算遇上一件喜事,龐枝微笑道:“恭喜師兄了,待爹爹清醒過來,我一定告訴爹爹,讓他老人家也跟著高興高興。”
王臻華心知龐枝體諒她剛迴汴梁,不欲她過多操心,領了龐枝的好意,抱拳道:“同喜同喜,我聽子由說,你們成親的日子也定下來了?師父到時一定開心得很。”
以前提到親事,龐枝還會臉紅嬌羞一下,但現在提起來,龐枝卻一臉平靜,“這門親事來得委實不是時候,若是可以,我情願在家中多待一段時間,我實在放心不下爹爹的身體……我娘倒罷了,有一次爹爹清醒時,我試著提議推延婚期,但他卻怎麽都不同意。”
王臻華低聲道:“可能是師父想在……之前,喝上你的喜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離開龐家,王臻華上門前的好心情殆落無遺。
接下來的日子,王臻華就在不停尋訪大夫,上門為龐老看診,再次尋訪大夫……之間循環度過,直到同樣歸鄉趕考的典素問迴來,她才停下這種徒勞無功的嚐試。
典素問的迴來,讓龐老先生難得清醒了一會兒。
龐老先生嚴肅問過兩人解試的情況,讓他二人分別默下各自卷子,雖然心中滿意,但還是雞蛋裏挑骨頭批評一番,生怕他們因名次太好,而驕矜自滿,固步自封,最後在省試中失利。
在得知王臻華在迴汴梁一個月內,一點書都沒看之後,龐老先生把王臻華罵了個狗血淋頭,勒令她馬上迴家閉門讀書,不到春闈不得出門!
王臻華也知道這段時間自己於學業確實有些懈怠,再加上這汴梁城裏有點能耐的大夫,幾乎已經被她尋了個遍,而太醫院的太醫也早被幾位師兄特地請來,所有大夫對龐老先生的病都束手無策,似乎龐老先生就隻剩下認老等死這一條路……
龐老先生清醒一會兒,就複又迷糊起來,王臻華和典素問結伴離開。
“難道師父的病就當真治不好了嗎?”王臻華心裏有些難受。
“天下能人異士何其多,你的結論不要下得太早。”典素問難得安慰人,語氣生硬極了。
王臻華詫異於典素問罕見的人情味,心頭沉鬱散了一點,“也是,等省試考完有了空餘,我可以到各地尋訪名醫,到時候師父的病一定可以治好。”
典素問沉默笑笑,他抬眸望向龐府的門匾,良久才道:“可能是我離開太久,總覺得師父一下子就病來如山倒,仿佛頃刻間就顯出下世的模樣……總讓我有種不真實的錯覺。”
王臻華歎了口氣,“是啊,我一直以為,師父最起碼還能給師妹的孩子啟蒙呢。”
典素問搖了搖頭,轉了話題,“接下來你準備怎麽辦?聽師父的話,開始閉門讀書?”
“師父指責我的話確實有道理,我確實怠慢了功課,但也不用因噎廢食,就此閉門造車呀。”王臻華沉穩道,“我會靜下心備考,但也會時不時過來看看,以防師父這兒有什麽需要幫忙。”
“我也一樣。”典素問表示讚同,“或者咱們排個時間,輪著來?”
王臻華頷首應下。
兩人在路口道了別,各自迴家。
接下來的日子裏,王臻華恢複了以往認真備考的習慣,隔一天出一次門,也算調節一下心情,雖然調節後心情絕對不會太好就是……
偶爾碰上龐老先生清醒,那她絕對會被一早罵迴來,但這種時候一般很少。
就算在龐家全天守龐老先生,也不影響王臻華看書,因為龐老先生哪怕記憶缺失到認不清人的地步,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讀書人,隻要有一本書在手,就能安靜一整天。
給這種病人陪床,絕對是再輕鬆不過的一件事。
隨著王臻華在龐家常駐的日子增多,來探望的人她也見了不少。
來得最頻繁的是魯子由,作為龐老先生的準女婿,魯子由幾乎三四天就來一趟,鑒於他在東宮頗受器重,公務繁多,能來這麽勤快已經很不錯了。尤其在看到魯子由有點肉的娃娃臉,幾乎瘦成一張瓜子臉後,王臻華再見到魯子由時,不由勸了幾句,讓他顧著點自己的身體,別這麽兩頭熬油點燈。
不過魯子由隻是怔愣片刻,隨後笑笑拒絕。
餘者值得一提的,還有她的幾位師兄。
除了她和典素問,龐老先生還收有五位弟子,其中三位在京都汴梁,兩位外放地方。
將魯子由引薦給龐老先生當女婿的張晉安,在師門排行第一,任太子太傅,正一品,是龐老先生所有弟子中官職最高的一位,也是師門中威信僅次於龐老先生的一位。三師兄賈昭任吏部尚書,四師兄薛律任禦史中丞……這三位常在官員休沐日上門看望龐老先生。
其餘兩位因地方官員三年一述職,平日不得擅離職守,所以自王臻華入門,一直未曾蒙麵。
日子很快過去,轉眼就到了二月初九。這一日天還未亮,王臻華就提著裝有筆墨紙硯、糕點水壺的提籃,手持麵貌冊——亦即準考證,排在了貢院外長長的隊伍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