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巧,王臻華來葵水的這一天,正是王家出孝的日子。
開了祠堂,王臻華拜祭了王昱,正式出了孝。王家換下了白幔素帳,入目青瓦紅牆,煥然一新。上至主子,下至仆從都換上了鮮亮的衣衫。
王臻華也意思一下,換了個浮雲出岫的玉冠,係了條彩繡飛煌的腰帶,衣服卻沒換。
三年前王臻華才十一歲,瘦瘦小小,容貌未開,扮成男孩一點都不難。但現在她身姿舒展,猿背蜂腰,眉目湛然……雖然旁人看來是儒雅俊俏的佳公子,但王臻華卻怕眉宇太溫雅,被看作女氣。
所以盡管出了孝,王臻華也沒選擇柳綠、藕荷等少年人常選的服色,依舊穿著玄青色係的衣袍。
也幸好王臻華夠謹慎,才不致在來葵水後,弄髒淺色衣袍而露餡。
古代的月事帶都是自家縫製而成,隻是富人家填些漿紙,窮人家填些草木灰。
關於月事帶怎麽做,王臻華也旁敲側擊打聽過。但她住的地方早晚都有使女打掃,就算是提前預備上,也沒法子藏好。為防被當成變態,王臻華隻好收集一些原材料備著,用的時候再悄悄縫製。
王臻華按了按酸脹的小腹,支開冬草,讓書童重硯立刻準備馬車。
關上門,王臻華以最快的速度裁了一截長布條,勻整地鋪好漿紙,鎖好邊……王臻華的女紅僅限於針腳細密,府裏就連才七歲的使女小滿也能完虐她。
幸好這東西是貼身的,也不用擔心丟人……
王臻華滿意地剪掉線頭,為自己換上自製的月事帶。至於替下的髒衣服……這種東西,但凡來過月事的女人都不會錯認。她可不覺得“不小心割破流了點血”之類的借口,能瞞過一向機靈的冬草。
銅盆被擱在書房,王臻華輕車熟路地找了出來,把衣服點燃,扔了進去。
剛來的那一段時間,銅盆被王臻華頻繁使用,是因為她要習原主的字,在沒學出來之前,練廢的字自然要毀屍滅跡。王臻華蹲在銅盆前,手持銅箸,翻動著衣服,讓火燒得更均勻充分。
直到最後一角布料變成焦黑的灰燼,王臻華才歇了手。
王臻華到桌邊倒了杯茶水,喝了半杯,剩下半杯嘩的往銅盆一倒。銅盆裏的灰燼嘶嘶作響,冒了幾股白煙,不一會兒就散盡了。
她伸手推開窗戶,左手端銅盆,右手在窗台上一撐,翻出了後窗。
後窗外是一處幽靜的竹林,王臻華取來一把鐵釺,挖了個淺坑,將東西埋了進去。她就著竹林裏的井台,接水涮了幾遍銅盆,直到恢複原樣,才原路返迴書房。
雖然大中午暖風熏人,但井水沁涼。
王臻華十指冰涼,連灌了幾杯熱茶下肚,又捧著熱茶杯暖了半天手,但手指還是一直涼冰冰的,小腹也不停作怪,一會兒酸脹,一會兒下墜……半點都不安生。
“官人,紅豆蓮子羹燉好了。”冬草掀開簾子,端著燉盅跨進門來。
“來的正好。”王臻華招手讓冬草上前。
這紅豆蓮子羹不知耗費了冬草精力,但王臻華卻隻像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就吃個幹淨,一點滋味沒嚐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這麽一大盅羹湯吃完,王臻華立馬覺得精神好了很多。
冬草看王臻華結結實實吃了一整盅,不由心疼道:“我就知道書院夥食不好,瞧把官人饞的。”
王臻華失笑,“今天胃口好罷了。”
冬草是個懂事的,隻當王臻華不肯在背後說人不是,也不反駁,順著她的話體貼道:“官人胃口既然好,那我這幾日天天給官人燉湯喝好不好?”
能在好夥伴到來的時候,每天有鮮香可口的羹湯喝……王臻華心動了一小下。
但一想到在這期間,每次更換月事帶,都要偷偷摸摸大費周章,王臻華隻好忍痛拒絕,“等以後有機會吧,書院有事,我這就要走了。”
書院好歹是獨居,換洗隻要當心些,就不用怕被人發現。
迴到書院,王臻華進了自己的房舍。
今天是正常上課的日子,王臻華因家中出孝,要祭拜祖先,所以特地告了幾日假。本來王臻華還想偷閑在家逍遙幾天,但眼下事出突然隻能提前迴學院。現在課已經上了一半,為了不妨礙課堂正常秩序,王臻華也就心安理得在屋裏貓著,準備睡個迴籠覺。
大概是來月事的原因,王臻華睡得也不踏實。翻來覆去大半天,她才朦朧睡去。眼皮似乎剛合了一小會兒,就有一陣敲門聲將她從半夢半醒之間叫醒。
王臻華揉了揉脖子,腰酸腿痛的,就跟夢裏跑了十萬八千裏似的……總覺得這一覺比不睡還累。
開了門,門外是隔壁的賀金。
賀金來自汴梁城中一方富豪之家,雖然學問一般,但因著散財童子的性子,憑借著嫻熟的外交手腕,在書院裏混得相當不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賣他麵子。
王臻華不想得罪此人,所以見麵也存著三分笑。
兩人不免寒暄一二,隨後賀金提出要請客,為素了三年的王臻華慶賀。因為之前賀金提出一個院子裏的四人一起出去聚聚,但王臻華要守孝,不能飲樂,所以屢次拒絕。
但現在王臻華已經出了孝,賀金盛情邀請,另兩人也都同意,王臻華要是再拒絕就實在敗興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好王臻華睡得不太舒服,骨頭好像生鏽一樣,稍微動彈一下關節就嘎嘣嘎嘣作響,她也沒有繼續再在屋裏待著的欲望,順勢答應了賀金的邀請。
兩人結伴而出,同院裏的另外兩人——典素問和於莽已經等在門口。
典素問依舊是一身白色儒衫,目下無塵。
雖然一襲白衣的裝扮在書院並不少見,但單憑一個背影就讓人不由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的,滿書院也就隻有一個典素問了。
賀金能邀請到典素問一道出去,也算本事。
於莽是三人中跟賀金關係最近的一個,但此刻見賀金帶頭走過來,也隻是不鹹不淡點了點頭。
說起來,於莽是這座院子裏最刻苦的一個,每天天不亮就爬起來晨讀,晚上屋子裏的燭火從來最晚一個熄滅,夫子留的作業一向最早完成,就連放假別人迴家探親出遊,他也從不迴家一直學學學。
但他每次考試卻隻跟賀金混個不相上下,有時候甚至連賀金都不如。要知道賀金誌不在此,學習從來都是混的。大概也是因為此,於莽的麵相帶著三分愁苦,除了主動貼近的賀金,並無其他好友。
賀金提議,“汴玉河上新開了一間船舫,裏麵的清蒸鱸魚堪稱一絕,不如咱們去那兒嚐嚐鮮?”
其他三人都沒意見,都點了頭。
汴玉河並不遠,四人邊走邊聊,沒多久就看到一條波光粼粼的河在岸邊的燈火下輝映生光。數隻船舫停泊在岸邊,天色將晚,大紅的燈籠掛在桅杆上,青瓦紅欄杆,格外的熱鬧風流。
賀金領著眾人,上了一座二層的烏頂船舫。
迎麵走來一個膚色微黑、身段婀娜的女娘,“賀官人可真是稀客,快裏麵請!”
賀金熟稔地和那女娘打了招唿,調笑道:“都是雲娘這裏的生意太好,一座難求。要不然啊,我可是巴不得長長久久地住在雲來舫上呢!”
雲娘被恭維地開心,嗔笑道:“賀官人若肯賞臉,我做夢都要笑醒……”
四人入了座,賀金是老客,也不推辭,一徑點了雲來舫的拿手好菜。或許是老板娘在,酒菜上的很快,雲娘奉承了幾句,敬了眾人一圈酒,才笑意融融地退了下去。
不過片刻,就有四個姿色動人的小娘子各執一樣樂器,魚貫而入。
要是這會兒王臻華再看不出來,那她的腦袋就該當球踢了——這分明是一座青樓畫舫。
讓王臻華稍覺意外的一點是,不管是老板娘雲娘,還是四位歌姬打扮的女娘,衣裙不袒胸露乳,妝容不媚態橫生……甚至一顰一笑,都有著不輸於大家閨秀的風度。
要不是賀金一點都不見外的摟住了他身邊的小娘子,王臻華都要以為是自己思想齷齪了。
王臻華略覺不自在。
原以為一直蒙頭讀書的於莽是個不解風情的,沒想到隻一會兒工夫,就跟吹笛子的女娘勾著手,挨著肩,膩膩歪歪你喂我一口菜,我喂你一杯酒……
倒是典素問還是那副生人勿近的樣子,自斟自飲。
旁邊的小娘子本來想上前伺候,被典素問一個冷眼定在原地,乖乖抱著琵琶,不敢輕易動彈。
看來也不是每個人都買賬。王臻華心中鬆了口氣,這樣她的不近女色就不會顯得那麽不合群了。她收迴視線,正對上為她奉酒的美嬌娘楚楚的眼眸。
王臻華隻覺腦門一陣抽痛。
這種豔福,小生實在是消受不起啊……
開了祠堂,王臻華拜祭了王昱,正式出了孝。王家換下了白幔素帳,入目青瓦紅牆,煥然一新。上至主子,下至仆從都換上了鮮亮的衣衫。
王臻華也意思一下,換了個浮雲出岫的玉冠,係了條彩繡飛煌的腰帶,衣服卻沒換。
三年前王臻華才十一歲,瘦瘦小小,容貌未開,扮成男孩一點都不難。但現在她身姿舒展,猿背蜂腰,眉目湛然……雖然旁人看來是儒雅俊俏的佳公子,但王臻華卻怕眉宇太溫雅,被看作女氣。
所以盡管出了孝,王臻華也沒選擇柳綠、藕荷等少年人常選的服色,依舊穿著玄青色係的衣袍。
也幸好王臻華夠謹慎,才不致在來葵水後,弄髒淺色衣袍而露餡。
古代的月事帶都是自家縫製而成,隻是富人家填些漿紙,窮人家填些草木灰。
關於月事帶怎麽做,王臻華也旁敲側擊打聽過。但她住的地方早晚都有使女打掃,就算是提前預備上,也沒法子藏好。為防被當成變態,王臻華隻好收集一些原材料備著,用的時候再悄悄縫製。
王臻華按了按酸脹的小腹,支開冬草,讓書童重硯立刻準備馬車。
關上門,王臻華以最快的速度裁了一截長布條,勻整地鋪好漿紙,鎖好邊……王臻華的女紅僅限於針腳細密,府裏就連才七歲的使女小滿也能完虐她。
幸好這東西是貼身的,也不用擔心丟人……
王臻華滿意地剪掉線頭,為自己換上自製的月事帶。至於替下的髒衣服……這種東西,但凡來過月事的女人都不會錯認。她可不覺得“不小心割破流了點血”之類的借口,能瞞過一向機靈的冬草。
銅盆被擱在書房,王臻華輕車熟路地找了出來,把衣服點燃,扔了進去。
剛來的那一段時間,銅盆被王臻華頻繁使用,是因為她要習原主的字,在沒學出來之前,練廢的字自然要毀屍滅跡。王臻華蹲在銅盆前,手持銅箸,翻動著衣服,讓火燒得更均勻充分。
直到最後一角布料變成焦黑的灰燼,王臻華才歇了手。
王臻華到桌邊倒了杯茶水,喝了半杯,剩下半杯嘩的往銅盆一倒。銅盆裏的灰燼嘶嘶作響,冒了幾股白煙,不一會兒就散盡了。
她伸手推開窗戶,左手端銅盆,右手在窗台上一撐,翻出了後窗。
後窗外是一處幽靜的竹林,王臻華取來一把鐵釺,挖了個淺坑,將東西埋了進去。她就著竹林裏的井台,接水涮了幾遍銅盆,直到恢複原樣,才原路返迴書房。
雖然大中午暖風熏人,但井水沁涼。
王臻華十指冰涼,連灌了幾杯熱茶下肚,又捧著熱茶杯暖了半天手,但手指還是一直涼冰冰的,小腹也不停作怪,一會兒酸脹,一會兒下墜……半點都不安生。
“官人,紅豆蓮子羹燉好了。”冬草掀開簾子,端著燉盅跨進門來。
“來的正好。”王臻華招手讓冬草上前。
這紅豆蓮子羹不知耗費了冬草精力,但王臻華卻隻像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就吃個幹淨,一點滋味沒嚐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這麽一大盅羹湯吃完,王臻華立馬覺得精神好了很多。
冬草看王臻華結結實實吃了一整盅,不由心疼道:“我就知道書院夥食不好,瞧把官人饞的。”
王臻華失笑,“今天胃口好罷了。”
冬草是個懂事的,隻當王臻華不肯在背後說人不是,也不反駁,順著她的話體貼道:“官人胃口既然好,那我這幾日天天給官人燉湯喝好不好?”
能在好夥伴到來的時候,每天有鮮香可口的羹湯喝……王臻華心動了一小下。
但一想到在這期間,每次更換月事帶,都要偷偷摸摸大費周章,王臻華隻好忍痛拒絕,“等以後有機會吧,書院有事,我這就要走了。”
書院好歹是獨居,換洗隻要當心些,就不用怕被人發現。
迴到書院,王臻華進了自己的房舍。
今天是正常上課的日子,王臻華因家中出孝,要祭拜祖先,所以特地告了幾日假。本來王臻華還想偷閑在家逍遙幾天,但眼下事出突然隻能提前迴學院。現在課已經上了一半,為了不妨礙課堂正常秩序,王臻華也就心安理得在屋裏貓著,準備睡個迴籠覺。
大概是來月事的原因,王臻華睡得也不踏實。翻來覆去大半天,她才朦朧睡去。眼皮似乎剛合了一小會兒,就有一陣敲門聲將她從半夢半醒之間叫醒。
王臻華揉了揉脖子,腰酸腿痛的,就跟夢裏跑了十萬八千裏似的……總覺得這一覺比不睡還累。
開了門,門外是隔壁的賀金。
賀金來自汴梁城中一方富豪之家,雖然學問一般,但因著散財童子的性子,憑借著嫻熟的外交手腕,在書院裏混得相當不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賣他麵子。
王臻華不想得罪此人,所以見麵也存著三分笑。
兩人不免寒暄一二,隨後賀金提出要請客,為素了三年的王臻華慶賀。因為之前賀金提出一個院子裏的四人一起出去聚聚,但王臻華要守孝,不能飲樂,所以屢次拒絕。
但現在王臻華已經出了孝,賀金盛情邀請,另兩人也都同意,王臻華要是再拒絕就實在敗興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好王臻華睡得不太舒服,骨頭好像生鏽一樣,稍微動彈一下關節就嘎嘣嘎嘣作響,她也沒有繼續再在屋裏待著的欲望,順勢答應了賀金的邀請。
兩人結伴而出,同院裏的另外兩人——典素問和於莽已經等在門口。
典素問依舊是一身白色儒衫,目下無塵。
雖然一襲白衣的裝扮在書院並不少見,但單憑一個背影就讓人不由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的,滿書院也就隻有一個典素問了。
賀金能邀請到典素問一道出去,也算本事。
於莽是三人中跟賀金關係最近的一個,但此刻見賀金帶頭走過來,也隻是不鹹不淡點了點頭。
說起來,於莽是這座院子裏最刻苦的一個,每天天不亮就爬起來晨讀,晚上屋子裏的燭火從來最晚一個熄滅,夫子留的作業一向最早完成,就連放假別人迴家探親出遊,他也從不迴家一直學學學。
但他每次考試卻隻跟賀金混個不相上下,有時候甚至連賀金都不如。要知道賀金誌不在此,學習從來都是混的。大概也是因為此,於莽的麵相帶著三分愁苦,除了主動貼近的賀金,並無其他好友。
賀金提議,“汴玉河上新開了一間船舫,裏麵的清蒸鱸魚堪稱一絕,不如咱們去那兒嚐嚐鮮?”
其他三人都沒意見,都點了頭。
汴玉河並不遠,四人邊走邊聊,沒多久就看到一條波光粼粼的河在岸邊的燈火下輝映生光。數隻船舫停泊在岸邊,天色將晚,大紅的燈籠掛在桅杆上,青瓦紅欄杆,格外的熱鬧風流。
賀金領著眾人,上了一座二層的烏頂船舫。
迎麵走來一個膚色微黑、身段婀娜的女娘,“賀官人可真是稀客,快裏麵請!”
賀金熟稔地和那女娘打了招唿,調笑道:“都是雲娘這裏的生意太好,一座難求。要不然啊,我可是巴不得長長久久地住在雲來舫上呢!”
雲娘被恭維地開心,嗔笑道:“賀官人若肯賞臉,我做夢都要笑醒……”
四人入了座,賀金是老客,也不推辭,一徑點了雲來舫的拿手好菜。或許是老板娘在,酒菜上的很快,雲娘奉承了幾句,敬了眾人一圈酒,才笑意融融地退了下去。
不過片刻,就有四個姿色動人的小娘子各執一樣樂器,魚貫而入。
要是這會兒王臻華再看不出來,那她的腦袋就該當球踢了——這分明是一座青樓畫舫。
讓王臻華稍覺意外的一點是,不管是老板娘雲娘,還是四位歌姬打扮的女娘,衣裙不袒胸露乳,妝容不媚態橫生……甚至一顰一笑,都有著不輸於大家閨秀的風度。
要不是賀金一點都不見外的摟住了他身邊的小娘子,王臻華都要以為是自己思想齷齪了。
王臻華略覺不自在。
原以為一直蒙頭讀書的於莽是個不解風情的,沒想到隻一會兒工夫,就跟吹笛子的女娘勾著手,挨著肩,膩膩歪歪你喂我一口菜,我喂你一杯酒……
倒是典素問還是那副生人勿近的樣子,自斟自飲。
旁邊的小娘子本來想上前伺候,被典素問一個冷眼定在原地,乖乖抱著琵琶,不敢輕易動彈。
看來也不是每個人都買賬。王臻華心中鬆了口氣,這樣她的不近女色就不會顯得那麽不合群了。她收迴視線,正對上為她奉酒的美嬌娘楚楚的眼眸。
王臻華隻覺腦門一陣抽痛。
這種豔福,小生實在是消受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