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 作者:[英] 傑克·雷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英國大艦隊改編成三個平行的縱隊,把驅逐艦部署在船尾九千碼的地方,以防魚雷。任何被那支縱隊看見的戰艦,就要被認為是敵人。下午9時17分,這個編隊向南巡航,以貝蒂的中隊為前衛。一隻布雷艇駛到丹麥海岸外麵去封鎖合恩礁水道,這是舍爾三條可能逃遁的途徑之一。
在那天夜間早些時候,這兩支敵對艦隊按大致平行的航線航行,相距六英裏,每方都不知道對方。舍爾十分希望避免再一次戰鬥或更遠離德國海岸。他決心必要時衝過英國的前哨線,於9時10分向合恩礁水道行進。
這次戰鬥的最後一幕於11時30分開始,那時朝著合恩礁東駛的德國艦隊的先頭部隊,和英國的後衛驅逐艦遭遇。隨之而來的是雙方混亂的碰撞,在照明彈、探照燈和著火艦隻的眩目光輝下進行瘋狂的戰鬥。午夜後幾分鍾,英國巡洋艦“黑太子號”向重型艦隻的模糊輪廓駛去,顯然相信它們都是友艦。伯納姆艦長發出信號,要求對方迴答當天的秘密口令。迴答來得很快。強烈的光束籠照住了這艘巡洋艦,四艘敵人的戰列艦從舷側開炮,使它變成一團巨大的火球。在震撼夜空的爆炸聲中,“黑太子號”連同三十七名軍官和八百二十五名水手消失了。
一艘英國驅逐艦向陳舊的“波默恩號”射出魚雷,這是德國在這次戰鬥中喪失的唯一主力艦。希佩爾的輕巡洋艦“埃爾平號”在和戰列艦“波森號”的一次意外相撞中沉沒。英國驅逐艦“噴火號”撞上了德國戰列艦“納紹號”。隻有幾個人僥倖生還。英國驅逐艦“蒂珀雷裏號”——後來沉沒——的艦長溫圖爾匍匐下來;一顆敵彈颼的一聲竄過他的頭頂,打掉他的帽子,在他頭皮上留下一條淺槽。
舍爾的艦隊脫身出來,繼續向合恩礁駛去,在上午3時30分到達。兩艘英國戰列艦在不到三英裏距離的地方監視著,但沒有通知傑利科。英國海軍部發來的電報通知他,公海艦隊可能向合恩礁航行,但細節則模糊不清。倫敦還忘了通知他,舍爾要求派飛機偵察合恩礁——他的計劃的明確證明。拂曉時,傑利科恢復他對脫離主隊艦隻的搜索,但一無所得。4時15分,海軍部報告說,舍爾將要安全到達合恩礁。最後把英國的倖存者都打撈完畢後,失望的傑利科向斯卡帕弗洛駛去。
日德蘭之戰結束了,每方對於雙方的自稱勝利展開激烈的爭論。從有形的標準來看,德海軍所受的損害較小,傷亡也較少。英海軍共計損失三艘戰鬥巡洋艦,三艘輕巡洋艦和八艘驅逐艦,六艘其他艦隻受到重創,傷亡人數六千九百四十五人;德海軍損失一艘過時的戰列艦,一艘戰鬥巡洋艦,四艘輕巡洋艦和五艘驅逐艦。四艘其他艦隻受到重創,傷亡人數三千零五十八人。在實際噸位上,英海軍損失十一萬五千零二十五噸,德海軍損失六萬一千一百八十噸。
德國在技術上的熟練顯然勝過英國人;他們裝有定時信管的穿甲彈穿過英國船殼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英國炮彈不能穿過敵艦鋼板,往往碰上就炸。德國船的上甲板在長射程的炮戰中提供了較好的防護,魚雷在它們加固了的舷側爆炸,造成的損傷也較小。而且,德國在信號技術、測距和夜戰設備方麵,也都超過英國主力艦隊。
在至關重要的防火係統方麵,德海軍更是優越得多。炮彈在德國炮塔裏爆炸,不會引起進一步的損害;防護得很好的垂直通道,防止火勢下竄到彈藥庫。至少三艘英國戰鬥巡洋艦的炸裂,是由於炮彈在炮塔裏爆炸時,引起了下至火藥甲板的一係列炸藥的爆炸。沒有一艘德國船因這類缺陷而喪失。英國海軍設計師集中注意力於速度和大口徑大炮,而忽視了其他必要的改進,在這次戰鬥中是很明顯的。
舍爾在他給德皇的報告中說,德意誌帝國海軍能“予敵以巨創,但……即使在公海上取得最有利的戰果,也不能迫使英國和解……我們的地理位置與島國相比的不利之處……不能靠我們艦隊來補償……”。他最後說。無限製潛艇戰是必不可少的,“那怕冒同美國作戰的風險也罷”。同英國人自稱的相反,德國公海艦隊並沒有被圍困在港內。1916年8月和10月,以及1918年4月,舍爾領導了三次突圍,出擊協約國的航運。英國海軍無力摧毀德國海軍,從而粉碎了把波羅的海向俄國開放的一切希望,這也許加速了沙皇政府的垮台。
象貝蒂這種身份的人,就吐露過對皇家海軍的缺陷感到驚恐,這種缺陷他在日德蘭之戰前早就應該知道了。在他於1916年11月接替傑利科的一個月前,貝蒂就憂鬱地承認,如果德國進攻丹麥,英國主力艦隊不能提供什麽援助。1918年初,貝蒂在海軍部的一次會議上說,“現在必須認為,德國的戰鬥巡洋艦中隊的確比我們的優越。”他還說,日德蘭之戰後訂購的新穿甲彈,在夏季之前,還不能供英國主力艦隊使用。
談到海軍力量的有效使用時,這位海軍上將斷言,“英國主力艦隊的正確戰略,不再是不惜任何代價力求使敵艦出戰,而是使它留在基地,直到……形勢變得對我們更為有利。”
全文完
</br>
在那天夜間早些時候,這兩支敵對艦隊按大致平行的航線航行,相距六英裏,每方都不知道對方。舍爾十分希望避免再一次戰鬥或更遠離德國海岸。他決心必要時衝過英國的前哨線,於9時10分向合恩礁水道行進。
這次戰鬥的最後一幕於11時30分開始,那時朝著合恩礁東駛的德國艦隊的先頭部隊,和英國的後衛驅逐艦遭遇。隨之而來的是雙方混亂的碰撞,在照明彈、探照燈和著火艦隻的眩目光輝下進行瘋狂的戰鬥。午夜後幾分鍾,英國巡洋艦“黑太子號”向重型艦隻的模糊輪廓駛去,顯然相信它們都是友艦。伯納姆艦長發出信號,要求對方迴答當天的秘密口令。迴答來得很快。強烈的光束籠照住了這艘巡洋艦,四艘敵人的戰列艦從舷側開炮,使它變成一團巨大的火球。在震撼夜空的爆炸聲中,“黑太子號”連同三十七名軍官和八百二十五名水手消失了。
一艘英國驅逐艦向陳舊的“波默恩號”射出魚雷,這是德國在這次戰鬥中喪失的唯一主力艦。希佩爾的輕巡洋艦“埃爾平號”在和戰列艦“波森號”的一次意外相撞中沉沒。英國驅逐艦“噴火號”撞上了德國戰列艦“納紹號”。隻有幾個人僥倖生還。英國驅逐艦“蒂珀雷裏號”——後來沉沒——的艦長溫圖爾匍匐下來;一顆敵彈颼的一聲竄過他的頭頂,打掉他的帽子,在他頭皮上留下一條淺槽。
舍爾的艦隊脫身出來,繼續向合恩礁駛去,在上午3時30分到達。兩艘英國戰列艦在不到三英裏距離的地方監視著,但沒有通知傑利科。英國海軍部發來的電報通知他,公海艦隊可能向合恩礁航行,但細節則模糊不清。倫敦還忘了通知他,舍爾要求派飛機偵察合恩礁——他的計劃的明確證明。拂曉時,傑利科恢復他對脫離主隊艦隻的搜索,但一無所得。4時15分,海軍部報告說,舍爾將要安全到達合恩礁。最後把英國的倖存者都打撈完畢後,失望的傑利科向斯卡帕弗洛駛去。
日德蘭之戰結束了,每方對於雙方的自稱勝利展開激烈的爭論。從有形的標準來看,德海軍所受的損害較小,傷亡也較少。英海軍共計損失三艘戰鬥巡洋艦,三艘輕巡洋艦和八艘驅逐艦,六艘其他艦隻受到重創,傷亡人數六千九百四十五人;德海軍損失一艘過時的戰列艦,一艘戰鬥巡洋艦,四艘輕巡洋艦和五艘驅逐艦。四艘其他艦隻受到重創,傷亡人數三千零五十八人。在實際噸位上,英海軍損失十一萬五千零二十五噸,德海軍損失六萬一千一百八十噸。
德國在技術上的熟練顯然勝過英國人;他們裝有定時信管的穿甲彈穿過英國船殼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英國炮彈不能穿過敵艦鋼板,往往碰上就炸。德國船的上甲板在長射程的炮戰中提供了較好的防護,魚雷在它們加固了的舷側爆炸,造成的損傷也較小。而且,德國在信號技術、測距和夜戰設備方麵,也都超過英國主力艦隊。
在至關重要的防火係統方麵,德海軍更是優越得多。炮彈在德國炮塔裏爆炸,不會引起進一步的損害;防護得很好的垂直通道,防止火勢下竄到彈藥庫。至少三艘英國戰鬥巡洋艦的炸裂,是由於炮彈在炮塔裏爆炸時,引起了下至火藥甲板的一係列炸藥的爆炸。沒有一艘德國船因這類缺陷而喪失。英國海軍設計師集中注意力於速度和大口徑大炮,而忽視了其他必要的改進,在這次戰鬥中是很明顯的。
舍爾在他給德皇的報告中說,德意誌帝國海軍能“予敵以巨創,但……即使在公海上取得最有利的戰果,也不能迫使英國和解……我們的地理位置與島國相比的不利之處……不能靠我們艦隊來補償……”。他最後說。無限製潛艇戰是必不可少的,“那怕冒同美國作戰的風險也罷”。同英國人自稱的相反,德國公海艦隊並沒有被圍困在港內。1916年8月和10月,以及1918年4月,舍爾領導了三次突圍,出擊協約國的航運。英國海軍無力摧毀德國海軍,從而粉碎了把波羅的海向俄國開放的一切希望,這也許加速了沙皇政府的垮台。
象貝蒂這種身份的人,就吐露過對皇家海軍的缺陷感到驚恐,這種缺陷他在日德蘭之戰前早就應該知道了。在他於1916年11月接替傑利科的一個月前,貝蒂就憂鬱地承認,如果德國進攻丹麥,英國主力艦隊不能提供什麽援助。1918年初,貝蒂在海軍部的一次會議上說,“現在必須認為,德國的戰鬥巡洋艦中隊的確比我們的優越。”他還說,日德蘭之戰後訂購的新穿甲彈,在夏季之前,還不能供英國主力艦隊使用。
談到海軍力量的有效使用時,這位海軍上將斷言,“英國主力艦隊的正確戰略,不再是不惜任何代價力求使敵艦出戰,而是使它留在基地,直到……形勢變得對我們更為有利。”
全文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