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 作者:[英] 傑克·雷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加利波利玷汙了優良的名譽。赫伯特·阿斯奎斯首相把邱吉爾調離內閣,基切納勳爵也不再擁有政府大臣對他的毫無疑問的信任了。由於把他掌管的軍械管理權移交給由勞合-喬治領導的一個新成立的部,他的權力減少了。邱吉爾穿上軍服,在法國服役到1917年,那時他又重新得到寵信,被任命為英國軍械大臣。
、凡爾登與索姆河會戰:凡爾登之戰
作者:傑克·雷恩
當1915年行將結束時,中歐強國指望未來的一年是有希望的一年。奧德部隊同他們的新盟國保加利亞一起,壓倒了巴爾幹的塞爾維亞軍隊,迫使其殘部在希臘尋求庇護。沙皇尼古拉的軍隊敗北後仍然暈頭轉向,容許德軍把將近五十萬軍隊調往西線,現在德國可以放手驅動它的力量來對付法國在防守上的戰術據點,而不致危及另外地方的陣地了。
德國參謀總長法爾肯海因將軍於1915年聖誕節前夜,起草了一份致德皇的備忘錄,估計了軍事上可供選擇的辦法。他選擇英國作為主要敵人,但是除了進行潛艇戰外,入侵是距離太遠了。他斷言,“英國在大陸上的主要武器是法國、俄國和義大利的軍隊。”把俄國和義大利排除在外,他主張集中攻擊法國,它“在軍事上的努力差不多已經到了盡頭。如果能使它的人民清楚地懂得,就軍事意義而論,他們已經再沒有什麽可以指望的了,破裂點就會到來,英國手中最好的武器就會被打落了”。
法爾肯海因並不認為大規模突破是必要的。他打算選擇一個在情感上被奉為神聖的地區“使法國把血流盡”,“為了保持這個地區,法國將不得不投入他們所有的每一個人”。貝耳福和凡爾登是符合他規定的兩個地方,但他贊成後者。凡爾登是個約有一萬四千人口的沉沉欲睡的法國省屬城鎮,由一個凸入德國防線的大規模堡壘綜合體保衛著。如果法國選擇這裏發動攻勢的話,凡爾登還令人不安地接近(十二英裏)德國的主要鐵路係統。法爾肯海因還計算到,凡爾登是巴黎的西北入口,離巴黎一百三十五英裏左右。
這個戰役的代號是“處決地”行動計劃,預定1916年2月21日開始。為了保證得到德皇同意,法爾肯海因建議,派皇儲指揮的第五集團軍領先進攻,他自馬恩河之戰以來就已經麵向凡爾登了。法爾肯海因沒有把備忘錄原文給皇儲或他的參謀長施密特·馮·克諾貝爾斯多夫將軍看。而給他們一份一般命令,要求“向凡爾登方向,進攻默茲地區”。
皇儲把這個命令認作為他的目標是攻占凡爾登,這卻恰恰是法爾肯海因所不要的。如果堡壘在猛攻之下陷落了,他的“使法國把血流盡”的偉大戰略就不能實現了。
增援軍從德國軍隊中久經沙場的部隊抽調。三個軍於1916年1月轉給皇儲指揮。在休養營地作短暫休息後,布蘭登堡第三軍開到了。到2月中,有十三個多師部署在阿爾貢、香巴尼和洛林中間或周圍的突出部,在一塊二十平方英裏左右的防區,集中了令人驚愕的大量兵力。雖然皇儲保持了名義上的指揮權,關鍵性的決定卻是八十歲的陸軍元帥戈特利布·馮·黑澤勒和克諾貝爾斯多夫將軍作出的。整個戰役的中心戰略,依然由法爾肯海因將軍製訂。
德國為這個龐大攻勢所作的準備,先是驚人地把大炮從俄國、巴爾幹半島和克虜伯工廠等處集中起來。排列在進攻現場周圍的,有五百四十二個擲雷器。連同翼側的武器,有一千四百多門大炮排列在不到八英裏長的戰線上!在這些大炮中間,有十三尊震天動地的四百二十毫米的攻城榴彈炮。
特別兇惡的是擲雷器,它發射裝有一百多磅高爆炸藥和金屬碎片的榴霰彈。可以看到雷在一個高高的弓形物上一個連一個滾動著,但看到這種前兆往往為時已晚。爆炸摧毀了整段整段的塹壕係統。另一種可怕武器是一百三十毫米的“小口徑高速炮”,它以步槍子彈的速度發射五點二英寸的榴霰彈,使法軍來不及覺察到就喪了命。德軍並不滿足於這些武器會實現其預期效果,還採用了噴火器。
圍繞凡爾登所進行的精心準備並不是沒有引起注意,但法國情報軍官提供的攻勢已在眼前的警訊,被霞飛所忽視,他全神貫注於即將來到的索姆戰役。在列日和那慕爾要塞被大貝爾塔炮攻陷之後,霞飛認為凡爾登堡壘在軍事目的上已無用處。有四千多門炮撤離炮台,其中至少二千三百門是大口徑火炮。遲至1916年1月,大炮還從炮塔上拆下來,用於另外地方。法國指揮部不去支持凡爾登,使它成為法國最堅強的要塞,而是實際上拆除了它的全部防衛措施。
由於對凡爾登是否不可戰勝有相互矛盾的報告,政府於1915年7月派了一個陸軍委員會去現場調查。指揮凡爾登防區四周的東線集團軍群的奧古斯特·迪巴伊將軍,向議會代表團斷言,堡壘係統的防衛是充分的。另一位證人凡爾登軍事長官庫唐索將軍,提供了相反證明,他因此而被無禮地免職。
年底,南錫議員和卓越的軍事分析家埃米爾·德裏昂上校所寫的一份報告,送到了當時擔任陸軍部長的加利埃尼將軍手中。報告強調迫切需要更多的炮、人力和補給,甚至包括有刺鐵絲網在內。陸軍委員會的另一個代表團去訪問凡爾登,進行調查研究。一份給加利埃尼的肯定了的報告被送往霞飛那裏,請他提出意見。霞飛以罕見的憤怒斥責說,“在我統率下的軍人,越級把有關執行我命令的怨言或抗議送到政府麵前……蓄意深切地擾亂陸軍的紀律精神……”在保衛凡爾登的最初時刻,德裏昂英勇殉職。
</br>
、凡爾登與索姆河會戰:凡爾登之戰
作者:傑克·雷恩
當1915年行將結束時,中歐強國指望未來的一年是有希望的一年。奧德部隊同他們的新盟國保加利亞一起,壓倒了巴爾幹的塞爾維亞軍隊,迫使其殘部在希臘尋求庇護。沙皇尼古拉的軍隊敗北後仍然暈頭轉向,容許德軍把將近五十萬軍隊調往西線,現在德國可以放手驅動它的力量來對付法國在防守上的戰術據點,而不致危及另外地方的陣地了。
德國參謀總長法爾肯海因將軍於1915年聖誕節前夜,起草了一份致德皇的備忘錄,估計了軍事上可供選擇的辦法。他選擇英國作為主要敵人,但是除了進行潛艇戰外,入侵是距離太遠了。他斷言,“英國在大陸上的主要武器是法國、俄國和義大利的軍隊。”把俄國和義大利排除在外,他主張集中攻擊法國,它“在軍事上的努力差不多已經到了盡頭。如果能使它的人民清楚地懂得,就軍事意義而論,他們已經再沒有什麽可以指望的了,破裂點就會到來,英國手中最好的武器就會被打落了”。
法爾肯海因並不認為大規模突破是必要的。他打算選擇一個在情感上被奉為神聖的地區“使法國把血流盡”,“為了保持這個地區,法國將不得不投入他們所有的每一個人”。貝耳福和凡爾登是符合他規定的兩個地方,但他贊成後者。凡爾登是個約有一萬四千人口的沉沉欲睡的法國省屬城鎮,由一個凸入德國防線的大規模堡壘綜合體保衛著。如果法國選擇這裏發動攻勢的話,凡爾登還令人不安地接近(十二英裏)德國的主要鐵路係統。法爾肯海因還計算到,凡爾登是巴黎的西北入口,離巴黎一百三十五英裏左右。
這個戰役的代號是“處決地”行動計劃,預定1916年2月21日開始。為了保證得到德皇同意,法爾肯海因建議,派皇儲指揮的第五集團軍領先進攻,他自馬恩河之戰以來就已經麵向凡爾登了。法爾肯海因沒有把備忘錄原文給皇儲或他的參謀長施密特·馮·克諾貝爾斯多夫將軍看。而給他們一份一般命令,要求“向凡爾登方向,進攻默茲地區”。
皇儲把這個命令認作為他的目標是攻占凡爾登,這卻恰恰是法爾肯海因所不要的。如果堡壘在猛攻之下陷落了,他的“使法國把血流盡”的偉大戰略就不能實現了。
增援軍從德國軍隊中久經沙場的部隊抽調。三個軍於1916年1月轉給皇儲指揮。在休養營地作短暫休息後,布蘭登堡第三軍開到了。到2月中,有十三個多師部署在阿爾貢、香巴尼和洛林中間或周圍的突出部,在一塊二十平方英裏左右的防區,集中了令人驚愕的大量兵力。雖然皇儲保持了名義上的指揮權,關鍵性的決定卻是八十歲的陸軍元帥戈特利布·馮·黑澤勒和克諾貝爾斯多夫將軍作出的。整個戰役的中心戰略,依然由法爾肯海因將軍製訂。
德國為這個龐大攻勢所作的準備,先是驚人地把大炮從俄國、巴爾幹半島和克虜伯工廠等處集中起來。排列在進攻現場周圍的,有五百四十二個擲雷器。連同翼側的武器,有一千四百多門大炮排列在不到八英裏長的戰線上!在這些大炮中間,有十三尊震天動地的四百二十毫米的攻城榴彈炮。
特別兇惡的是擲雷器,它發射裝有一百多磅高爆炸藥和金屬碎片的榴霰彈。可以看到雷在一個高高的弓形物上一個連一個滾動著,但看到這種前兆往往為時已晚。爆炸摧毀了整段整段的塹壕係統。另一種可怕武器是一百三十毫米的“小口徑高速炮”,它以步槍子彈的速度發射五點二英寸的榴霰彈,使法軍來不及覺察到就喪了命。德軍並不滿足於這些武器會實現其預期效果,還採用了噴火器。
圍繞凡爾登所進行的精心準備並不是沒有引起注意,但法國情報軍官提供的攻勢已在眼前的警訊,被霞飛所忽視,他全神貫注於即將來到的索姆戰役。在列日和那慕爾要塞被大貝爾塔炮攻陷之後,霞飛認為凡爾登堡壘在軍事目的上已無用處。有四千多門炮撤離炮台,其中至少二千三百門是大口徑火炮。遲至1916年1月,大炮還從炮塔上拆下來,用於另外地方。法國指揮部不去支持凡爾登,使它成為法國最堅強的要塞,而是實際上拆除了它的全部防衛措施。
由於對凡爾登是否不可戰勝有相互矛盾的報告,政府於1915年7月派了一個陸軍委員會去現場調查。指揮凡爾登防區四周的東線集團軍群的奧古斯特·迪巴伊將軍,向議會代表團斷言,堡壘係統的防衛是充分的。另一位證人凡爾登軍事長官庫唐索將軍,提供了相反證明,他因此而被無禮地免職。
年底,南錫議員和卓越的軍事分析家埃米爾·德裏昂上校所寫的一份報告,送到了當時擔任陸軍部長的加利埃尼將軍手中。報告強調迫切需要更多的炮、人力和補給,甚至包括有刺鐵絲網在內。陸軍委員會的另一個代表團去訪問凡爾登,進行調查研究。一份給加利埃尼的肯定了的報告被送往霞飛那裏,請他提出意見。霞飛以罕見的憤怒斥責說,“在我統率下的軍人,越級把有關執行我命令的怨言或抗議送到政府麵前……蓄意深切地擾亂陸軍的紀律精神……”在保衛凡爾登的最初時刻,德裏昂英勇殉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