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艦隊撤退後的四十八天喘息期間,贊德爾斯將軍組織了他的防禦,把幾個土耳其師駐守在預料的登陸地點。他得到指揮另一支軍隊的土耳其陸軍部長恩韋爾·帕夏的支援。在備戰中一位較次要的人物是穆斯塔法·基馬爾,即戰後世界眾所周知的基馬爾·阿塔蒂爾克,他是現代土耳其之父。時間是贊德爾斯的最寶貴資產,而英國的拖延給他的時間太多了。


    入侵軍的集結待運地區是希臘利姆諾斯島上的穆茲羅斯港,協約國小艦隊是4月23日離開那裏的。漢密爾頓按照基切納的意見,把登陸限於半島兩邊的二十英裏,由現場指揮官來選擇灘頭陣地。兩天後,協約國在希臘角的四塊不相連接的海灘登陸,他們打算從那裏向土耳其炮手可以俯瞰英國艦隊的阿希瓦瓦高原進發。從加韋泰佩岬的西海岸上行十二英裏,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的兩個師也建立了一個灘頭陣地,稱為澳新軍登陸場。


    這種任意策劃的後果不久就暴露出來了。因為漢密爾頓對加利波利一無所知,他認為執行基切納提出的準許他的指揮官自由選擇登陸的時間和地點的建議很容易。澳新軍指揮官將軍威廉·伯德伍德爵士,深信夜間登陸將使所冒敵人炮火的風險減至最低限度。但指揮第二十九師的英國亨特-韋斯頓將軍下令白天登陸,以便艦隊炮擊守軍。成功的協約國登陸往往是偶然的,並且發生在不象會發生的地點。有一次灘頭陣地的建立,是靠一個人的勇敢。薩羅斯灣的部隊離岸兩英裏,那時黑暗籠罩著他們。指揮官b·c·弗賴伯格毫不猶豫地帶了一袋不漏水的照光炬,泅過了這段距離,把照光炬在沿海灘一線點亮。


    伯德伍德將軍的夜間登陸,使他的部隊感到為難,他們發現自己處於難以防守的灘頭陣地,當這些混亂的士兵尋找方向的時候,寶貴的時間被浪費掉了。陳舊的運煤船“克萊德河號”,改裝成把巨大的門安裝在船身的登陸艇,可容二千名士兵。當這艘船近岸時,周圍都是運載部隊的駁船,這時土耳其炮開火了。運煤船的船首栽過沙裏,但水太深了,無法趟水。一個生還者迴憶,“水象水晶一樣透明,我們可以看到,隊形整齊、身穿軍服的士兵的屍體都躺在水底,他們是在爬上岸時被擊中或失足跌下水的。”


    第一天上午十時左右,海灘上死傷枕藉。如果從書店裏買來的地圖都是不準確的,那末伯德伍德在夜間登陸,也並沒有把事情改善。他所預料的有一英裏的海灘,事實上長不到一英裏的四分之三,寬在一百英尺左右,兩端都被懸崖峭壁所阻塞。在這塊有限的地區,部隊、牲畜、炮和補給品亂成一團。除非攻占更多土地,有秩序的安排是不可能的,而奪取更多土地在開頭幾天是不可能實現的野心。整個澳新軍被圍困在不到兩英裏長和一英裏五分之四寬的海灘區域。


    在得知登陸消息時,穆斯塔法·基馬爾在幾英裏之外的內陸。他統率了八個營和三個炮兵中隊,急忙趕到可以俯瞰灘頭陣地的崖岸,正好及時擊退第一批攀登斜坡的澳新軍。以前沒有戰鬥經驗的協約國部隊,確確實實在對著武器上占優勢的敵人作仰攻。他們受到上麵炮火的強烈壓迫,發現他們在這種多岩石的地形,用小鐵鍬在結實的灌木根上進行挖掘是不頂用的。他們拚命在這陡峭的丘陵地尋找岩洞般的洞穴。到黃昏時刻,每一邊死傷人數都在兩千之數,而基馬爾依舊掌握著高地。


    從山上下來的軍醫,把不計其數的傷兵運到混亂的伯德伍德的海灘。許多傷員被從這艘船移到那艘船,隻是被告知說醫生和工作人員帶了全副設備和藥品供應已經動身來岸,他們的痛苦就拖延了下去。


    到4月26日,有一萬六千多名澳新軍已經登陸,被丟在較低的斜坡和山脊上。將軍們和列兵們都住在比鄰的地下掩體裏,分享同樣的緊急口糧。土耳其軍的不斷炮擊,有時阻擾但沒有終止澳新軍的新接替人員緩慢地爬上斜坡。一直到4月底,贊德爾斯將軍都不發動他的主力進攻,寧願看看協約國如何部署。在協約國企圖組織他們雜亂的兵力時,贊德爾斯開始選擇他的反攻陣地。


    贊德爾斯於5月5日對南麵灘頭陣地開始主攻,但土耳其軍迅即被得到兩個新來的旅支援的澳大利亞軍擊潰。為了擺脫被阻塞的灘頭陣地,亨特-韋斯頓企圖在5月6日進行突破,但被猛烈的抵抗所止住,雙方流血很多。漢密爾頓將軍親自指揮,但情況並不好些。三天激戰,包括反覆的白刃戰,協約國所付的代價是部隊的三分之一死傷;而土耳其軍依然控製住高地。


    當炎夏於5月來到加利波利時,瘧疾和痢疾開始使死亡增加。最激烈的一仗於5月末告終,小小戰場布滿了八千名土耳其和協約國死者的墳墩,使空氣中充塞了惡臭。為了防止可以毀滅雙方的時疫,伯德伍德將軍在其醫務工作人員敦促之下,要求和土耳其軍實行安葬休戰。5月24日,扯了一麵白旗,暫停戰鬥九小時,那時教士、醫生和安葬隊一起來消除這一威脅。


    簡短的停戰差不多是超現實主義的。所有參加安葬的人都戴了白臂章,禁止攜帶望遠鏡、武器或窺伺塹壕。除沿著全線停火外,所有在塹壕裏的部隊,都不把頭伸到胸牆之上。歸還敵人的步槍都要取去槍機,但這個不嚴謹的協定雙方都大方地沒有執行。當敵對雙方在狹窄的無人地帶會晤時,緊張不安的氣氛瀰漫於前線。有些塹壕隻相隔三十英尺。澳新軍和土耳其軍默默無言地開始挖掘深溝或公墓,但不久雙方就互敬香菸和用蹩腳的土耳其語和英語打趣起來。雙方偷偷摸摸地相互刺探防務。在檢驗屍體身份時,軍官們小心地注意塹壕和警戒係統的配置。傳說基馬爾穿了中士製服,在鄰近澳新軍塹壕的地方,和安葬隊一起工作了九小時。在分手之前,許多人交換了口袋裏的雜物。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 傑克·雷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 傑克·雷恩並收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