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
盛世書香:二嫁富商相公 作者:南方有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從進門便沒有開過口的宋懷見皇帝麵上出現了動容之色,頓時也開始表態了,畢竟,在沁娘突然間病倒這件事情上,他不能讓皇帝把怒火遷移到他身上,所以,這個時候他已顧不得他跟顧琛是敵對關係了,先把自己身上的注意力從皇帝那裏轉移才是最重要的。
“父皇,聽說華妃娘娘身邊的一個奴婢昨夜投井死了?”宋懷見皇帝若有所思,顯然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他於是繼續開口道,“好端端的,她為何要投井呢?華妃娘娘說有人害了她,可她一個外族過來的奴婢,進宮又沒幾天,誰敢下手去害她啊,除非她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被人滅了口。”
宋懷最後一句話,直接將禍水東引了。
皇帝腦子頓時靈光一閃,胸中頓時了然。
他豁地一下站起身來,草草交待了一句:“顧卿和楊卿好好在這裏照顧楊小姐吧,朕還有些公務要處理,就不多留了。”
於是,一眾的人站身身來,齊齊的行禮道:“恭送陛下~”
宋懷看了沁娘一眼,隨即也跟著皇帝走了。
這件事情他若是不盯著,說不定皇帝還會將不滿發泄到他身上來,所以他必須盯緊了些,待到這件事情風波過後,他一定想辦法讓沁娘成為他的人。
那對天家父子一走,一眾的人頓時鬆了口氣。
“那現在也無事了,我可以走了吧?”林曜站起身來,抹了一把額上不存在的虛汗,看著顧琛問。
顧琛陰惻惻的看著他,反問:“你覺得呢?”
林曜一抖,隨即哼了哼:“不讓走就不讓走唄,反正宮裏的待遇比府裏要好,我就多住兩天。”說完,他甩甩袖,大步的朝著自己住的偏殿走去。
楊元海說:“既然沁兒已經沒事了,那為父就先出宮迴府了,免得你母親跟奶奶擔心。”
沁娘點頭:“那父親快去吧,您都在宮裏待了一晚上了,她們在府裏指不定都擔心壞了,您迴去也不要跟她們說那麽多,反正女兒也沒什麽事兒。”
楊元海一聽,心裏又暖又愧疚,都是他不夠強大,護不住她,所以才讓她吃了這麽多苦,如今,還要女兒委屈求全來護著楊家。
“那小婿便不送嶽父大人了。”顧琛扶著沁娘,衝楊元海點點頭道,“您放心,我會照顧她的。”
楊元海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沁娘,歎了口氣,出宮去了。
第二天,就聽說皇帝命人把華妃身邊的奴婢全都押到了慎行司裏烤問,可沒多久,那幾個奴婢就全咬毒自盡了,至於太後跟沁娘的毒是不是華妃下的,這件事情也沒查問明白。
關乎著皇家顏麵,皇帝也不好把華妃押到慎行司去審,而且,才剛跟苗疆簽了和平協定,他們也不能在明麵上被世人詬病,堂而皇之的對華妃用刑。
可宋懷是那種睚眥必報的人,華妃在他跟皇帝之間挑撥來挑撥去,他也是不能忘記的,所以,他又給皇帝出了個主意,讓人給華妃喂毒,每個月定時發作的那種,而解藥需每個月給一次,這樣,就能將華妃牢牢的掌控住了。
如今華妃身邊也沒有了親信之人,安排在她身邊的,都是皇帝的人,給她喂點毒,找人看緊了她,讓她既死不了,又活不成,就沒有心思再作妖了。
皇帝一聽,心思微動了一下,便將這件事情交給了宋懷去辦。
宋懷身邊沒有得用之人,自然又找上了林曜。
林曜是神醫之後的事情原本還不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可自打去了顧宅幫唐婉解了一次毒後,他發現很多人就知道了,尤其是整日裏盯著京城各府動向的宋懷。
因此,宋懷自然也想把這樣的人才攬到自己麾下。
這天,林曜要出宮了,宋懷為表愛才之心,親自送他出了宮,坐在太子的朱輪車上,林曜便開門見山的問:“太子殿下是不是有話要與我說?”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爽快。”宋懷見他主動開口問起了,也不繞彎子,“本宮想知道,你與顧二公子交好,他許了你什麽好處?”
林曜詫異的看向宋懷,他還真是敢問。
他跟顧琛的交情,那是從小穿一條褲子長大的關係,怎麽聽他這意思,是要收買他?
“林大少又何懷如此看著本宮,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親兄弟都有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反目,更何況,你跟顧二公子又不是親兄弟。”宋懷毫不避諱的將他那一套認知搬了出來,在他眼中,就沒有撬不到的牆角,更沒有挖不到的人才。
撬不到,隻因為許的利還不夠大。
身在皇家,沒有人比他看得更明白。
“太子殿下這是在說自己嗎?”林曜笑得一臉的不羈,他可不怕宋懷對他如何,畢竟,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古往今來,都沒有哪一個敢輕易的弄死一個醫術高超的大夫。
雖然,他很不想成為一個大夫。
可是他知道,自打他學了這一身本事以後,他終有一天會走上這條路。
即便他再不想做,也總有人會逼著他去做。
“天家無父子,更何況是兄弟了。”宋懷也不介意他的直白,笑得如沐春風,“你也看到了,我的那些弟弟們,你別瞧著他們一個個天真無害的樣子,但身在皇家,又有誰敢說自己對皇位完全沒有興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東宮已有主,那些個弟弟們便不安份的上躥下跳的,若是他哪天落了馬,他就不信他們不明目張膽的搶奪。
“說得也是。”林曜笑了笑,“可是,我能幫太子殿下什麽忙呢?我林府既不為官,也不是什麽高門大戶,在京中更是沒有半點勢力,太子殿下找我能做什麽?”
他除了這一身比太醫高一些的醫術外,還有別的讓宋懷看上的嗎?
當然沒有。
“林少是神醫之後,怎麽會對本宮無用呢?”就光憑這一點,就能讓所有人打破頭的去爭搶,誰不想跟神醫套上關係?哪怕他現在的醫術還沒有神醫那般高明,但畢竟年紀擺在這裏,經驗難免不足,但憑著他的天份,日後青出於藍也不是不可能的,將這樣的人才收入麾下,將會對宋懷日後的路提供許多便利。
“太子殿下想要我做什麽,不防直說吧,反正以你的身份,我也拒絕不了你,不是麽?”林曜一向最是圓滑,他知道宋懷既然向他開口了,他若是不應下來,怕是日後林府少不了麻煩。
看看顧琛就知道了,好好的夫妻竟然被迫分開,這進宮才沒多長時間呢,就發生了這麽多事情,但顧琛好歹還在顧家做後遁,那他若是跟宋懷硬碰硬,又能扛得了多久?
可不是人人都有顧琛那等能耐跟東宮太子對著幹的,他林曜除了這一身醫術之外,當真是別無所長,就是做生意,若不是顧琛願意給他分杯羹,他指不定現在在喝風呢。
“爽快!”宋懷見他識實務,也不囉嗦,痛快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要你幫我做一種毒藥,每個月發作一次但又不死的那種,可以每個月發作的時候給她點解藥緩解一下痛苦,但不能解了她的毒。”
林曜挑高了眉,他走之前顧琛就跟他推測過宋懷有此一招,沒想到他這麽快就要出手了,他還以為他能跟華妃多過幾招呢。
“隻要你肯為本宮所用,本宮不會虧待於你,你也看見了,本宮身為儲君,日後你若是想為官,封候拜相的,還不是本宮一句話的事情。”宋懷摩挲著手指間的玉扳指,垂下眼眸,遮住了眼底一閃而過的暗茫。
他這句許諾,無疑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誘惑,這世上沒有人不愛名利的,就算自己不要,那麽也然望自己的家族能夠興旺,越走越遠。
所以,宋懷肯定,像林曜這等聰明人,自然不會做出送到嘴邊的肉都不吃的蠢事。
……
宋懷與林曜密談的內容身在宮中的顧琛自然是不知道的,不過,以他對林曜的了解,他大概也能猜得到結果,但這些不是他要關注的重點。
重點是,他剛剛得到消息,承安候剛到濟州就失蹤了,西南那邊的局麵似乎失去了控製,宋懷又一次向皇帝自薦說要親自領兵去平叛。
大殿下,文武兩邊拉開了戰對,爭得不可開交。
武官以申將軍代表說:“承安候與胡總兵是故交,臣等相信承安候一定能說服胡總兵,如今並未收到承安候發兵平叛的求救信號,不宜興兵內亂,否則,邊關危矣。”
文官以太子一黨為代表又說:“如今人都失蹤了,誰知道是不是被那些叛軍給殺了,還有什麽信傳迴來?若再不派兵去平叛,怕是再讓其壯大下去,他們就要直逼皇城了。”
武官們說:“那些沿路的守城將士都是吃素的嗎?哪有那麽快逼皇城?而且,現在你們也沒收到那邊有進攻皇城的消息吧?再說了,承安候又不是單槍匹馬一個人去的,他若真有不測,隨行的人還能不傳信迴來嗎?臣等以為,不宜亂了承安候的計劃。”
一時間,整個大殿上一個個吵得麵紅耳赤,皇帝甚是心煩。
“父皇,聽說華妃娘娘身邊的一個奴婢昨夜投井死了?”宋懷見皇帝若有所思,顯然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他於是繼續開口道,“好端端的,她為何要投井呢?華妃娘娘說有人害了她,可她一個外族過來的奴婢,進宮又沒幾天,誰敢下手去害她啊,除非她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被人滅了口。”
宋懷最後一句話,直接將禍水東引了。
皇帝腦子頓時靈光一閃,胸中頓時了然。
他豁地一下站起身來,草草交待了一句:“顧卿和楊卿好好在這裏照顧楊小姐吧,朕還有些公務要處理,就不多留了。”
於是,一眾的人站身身來,齊齊的行禮道:“恭送陛下~”
宋懷看了沁娘一眼,隨即也跟著皇帝走了。
這件事情他若是不盯著,說不定皇帝還會將不滿發泄到他身上來,所以他必須盯緊了些,待到這件事情風波過後,他一定想辦法讓沁娘成為他的人。
那對天家父子一走,一眾的人頓時鬆了口氣。
“那現在也無事了,我可以走了吧?”林曜站起身來,抹了一把額上不存在的虛汗,看著顧琛問。
顧琛陰惻惻的看著他,反問:“你覺得呢?”
林曜一抖,隨即哼了哼:“不讓走就不讓走唄,反正宮裏的待遇比府裏要好,我就多住兩天。”說完,他甩甩袖,大步的朝著自己住的偏殿走去。
楊元海說:“既然沁兒已經沒事了,那為父就先出宮迴府了,免得你母親跟奶奶擔心。”
沁娘點頭:“那父親快去吧,您都在宮裏待了一晚上了,她們在府裏指不定都擔心壞了,您迴去也不要跟她們說那麽多,反正女兒也沒什麽事兒。”
楊元海一聽,心裏又暖又愧疚,都是他不夠強大,護不住她,所以才讓她吃了這麽多苦,如今,還要女兒委屈求全來護著楊家。
“那小婿便不送嶽父大人了。”顧琛扶著沁娘,衝楊元海點點頭道,“您放心,我會照顧她的。”
楊元海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沁娘,歎了口氣,出宮去了。
第二天,就聽說皇帝命人把華妃身邊的奴婢全都押到了慎行司裏烤問,可沒多久,那幾個奴婢就全咬毒自盡了,至於太後跟沁娘的毒是不是華妃下的,這件事情也沒查問明白。
關乎著皇家顏麵,皇帝也不好把華妃押到慎行司去審,而且,才剛跟苗疆簽了和平協定,他們也不能在明麵上被世人詬病,堂而皇之的對華妃用刑。
可宋懷是那種睚眥必報的人,華妃在他跟皇帝之間挑撥來挑撥去,他也是不能忘記的,所以,他又給皇帝出了個主意,讓人給華妃喂毒,每個月定時發作的那種,而解藥需每個月給一次,這樣,就能將華妃牢牢的掌控住了。
如今華妃身邊也沒有了親信之人,安排在她身邊的,都是皇帝的人,給她喂點毒,找人看緊了她,讓她既死不了,又活不成,就沒有心思再作妖了。
皇帝一聽,心思微動了一下,便將這件事情交給了宋懷去辦。
宋懷身邊沒有得用之人,自然又找上了林曜。
林曜是神醫之後的事情原本還不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可自打去了顧宅幫唐婉解了一次毒後,他發現很多人就知道了,尤其是整日裏盯著京城各府動向的宋懷。
因此,宋懷自然也想把這樣的人才攬到自己麾下。
這天,林曜要出宮了,宋懷為表愛才之心,親自送他出了宮,坐在太子的朱輪車上,林曜便開門見山的問:“太子殿下是不是有話要與我說?”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爽快。”宋懷見他主動開口問起了,也不繞彎子,“本宮想知道,你與顧二公子交好,他許了你什麽好處?”
林曜詫異的看向宋懷,他還真是敢問。
他跟顧琛的交情,那是從小穿一條褲子長大的關係,怎麽聽他這意思,是要收買他?
“林大少又何懷如此看著本宮,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親兄弟都有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反目,更何況,你跟顧二公子又不是親兄弟。”宋懷毫不避諱的將他那一套認知搬了出來,在他眼中,就沒有撬不到的牆角,更沒有挖不到的人才。
撬不到,隻因為許的利還不夠大。
身在皇家,沒有人比他看得更明白。
“太子殿下這是在說自己嗎?”林曜笑得一臉的不羈,他可不怕宋懷對他如何,畢竟,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古往今來,都沒有哪一個敢輕易的弄死一個醫術高超的大夫。
雖然,他很不想成為一個大夫。
可是他知道,自打他學了這一身本事以後,他終有一天會走上這條路。
即便他再不想做,也總有人會逼著他去做。
“天家無父子,更何況是兄弟了。”宋懷也不介意他的直白,笑得如沐春風,“你也看到了,我的那些弟弟們,你別瞧著他們一個個天真無害的樣子,但身在皇家,又有誰敢說自己對皇位完全沒有興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東宮已有主,那些個弟弟們便不安份的上躥下跳的,若是他哪天落了馬,他就不信他們不明目張膽的搶奪。
“說得也是。”林曜笑了笑,“可是,我能幫太子殿下什麽忙呢?我林府既不為官,也不是什麽高門大戶,在京中更是沒有半點勢力,太子殿下找我能做什麽?”
他除了這一身比太醫高一些的醫術外,還有別的讓宋懷看上的嗎?
當然沒有。
“林少是神醫之後,怎麽會對本宮無用呢?”就光憑這一點,就能讓所有人打破頭的去爭搶,誰不想跟神醫套上關係?哪怕他現在的醫術還沒有神醫那般高明,但畢竟年紀擺在這裏,經驗難免不足,但憑著他的天份,日後青出於藍也不是不可能的,將這樣的人才收入麾下,將會對宋懷日後的路提供許多便利。
“太子殿下想要我做什麽,不防直說吧,反正以你的身份,我也拒絕不了你,不是麽?”林曜一向最是圓滑,他知道宋懷既然向他開口了,他若是不應下來,怕是日後林府少不了麻煩。
看看顧琛就知道了,好好的夫妻竟然被迫分開,這進宮才沒多長時間呢,就發生了這麽多事情,但顧琛好歹還在顧家做後遁,那他若是跟宋懷硬碰硬,又能扛得了多久?
可不是人人都有顧琛那等能耐跟東宮太子對著幹的,他林曜除了這一身醫術之外,當真是別無所長,就是做生意,若不是顧琛願意給他分杯羹,他指不定現在在喝風呢。
“爽快!”宋懷見他識實務,也不囉嗦,痛快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要你幫我做一種毒藥,每個月發作一次但又不死的那種,可以每個月發作的時候給她點解藥緩解一下痛苦,但不能解了她的毒。”
林曜挑高了眉,他走之前顧琛就跟他推測過宋懷有此一招,沒想到他這麽快就要出手了,他還以為他能跟華妃多過幾招呢。
“隻要你肯為本宮所用,本宮不會虧待於你,你也看見了,本宮身為儲君,日後你若是想為官,封候拜相的,還不是本宮一句話的事情。”宋懷摩挲著手指間的玉扳指,垂下眼眸,遮住了眼底一閃而過的暗茫。
他這句許諾,無疑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誘惑,這世上沒有人不愛名利的,就算自己不要,那麽也然望自己的家族能夠興旺,越走越遠。
所以,宋懷肯定,像林曜這等聰明人,自然不會做出送到嘴邊的肉都不吃的蠢事。
……
宋懷與林曜密談的內容身在宮中的顧琛自然是不知道的,不過,以他對林曜的了解,他大概也能猜得到結果,但這些不是他要關注的重點。
重點是,他剛剛得到消息,承安候剛到濟州就失蹤了,西南那邊的局麵似乎失去了控製,宋懷又一次向皇帝自薦說要親自領兵去平叛。
大殿下,文武兩邊拉開了戰對,爭得不可開交。
武官以申將軍代表說:“承安候與胡總兵是故交,臣等相信承安候一定能說服胡總兵,如今並未收到承安候發兵平叛的求救信號,不宜興兵內亂,否則,邊關危矣。”
文官以太子一黨為代表又說:“如今人都失蹤了,誰知道是不是被那些叛軍給殺了,還有什麽信傳迴來?若再不派兵去平叛,怕是再讓其壯大下去,他們就要直逼皇城了。”
武官們說:“那些沿路的守城將士都是吃素的嗎?哪有那麽快逼皇城?而且,現在你們也沒收到那邊有進攻皇城的消息吧?再說了,承安候又不是單槍匹馬一個人去的,他若真有不測,隨行的人還能不傳信迴來嗎?臣等以為,不宜亂了承安候的計劃。”
一時間,整個大殿上一個個吵得麵紅耳赤,皇帝甚是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