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曉得,這個人是來釣自己的,隻要自己敢露麵去殺人,一定逃不了天羅地網。楊誌直接從樹林裏撤退,流雲榭想到了這個地方,自己就失去了動手的機會,不如先找一個地方躲起來;可是讓楊誌沒想到的是,沒走出十裏地,就看見四鰭似笑非笑地站在前麵。

    楊誌放輕腳步走上去笑道:“大師是怎麽找到我的。”

    “氣味加運氣。”四鰭怪笑著說:“我和薩天禮分成兩路找你,看樣子你這次因禍得福,功力大增,就說明老天沒有拋棄你。、不管什麽世道,人都是要活下去,一時得失不必掛在心中,有能力的人更應該為百姓,為天下做點什麽。”

    四鰭的這番話徹底讓楊誌不解,與他在楊誌心中的定位南轅北轍,但是大道理都是自古相同,無意中正說中楊誌的心思;楊誌懷疑地問:“你想幹什麽?”

    四鰭堅定地說:“救你,六牙的那個嶽父不簡單,一身的功夫不比我差,我能找到你,他更能找到你。”

    楊誌點了點頭說:“我也是這麽猜的,所以才下了狠手,現在趕路要緊,離開了孟州再說。”

    楊誌曉得自己甩不掉四鰭,索性打消這個念頭,帶著四鰭一口氣跑出百裏之遙,在山野的一個小村莊,花錢買了大米粥、煎餅、醬肉、水煮蝦,還有兩樣鹹菜,到了路上吃。四鰭不忌葷素,找了個避風的地方,和楊誌邊吃邊聊,四鰭原來在敦煌鳴沙山,但是隨著西夏大軍攻破敦煌,鳴沙山成為西夏軍的一個基地,四鰭便來了中原,到了這裏,一呆就是十五年。

    楊誌隨口問道:“既然你喜歡石窟,為什麽不去龍門,離河陽不遠,雕像要多許多倍。”

    四鰭看看楊誌說:“這就是我和薩文禮找你的原因,其實我和波山靖一樣,也是為了梵澄禪師的遺物來,梵澄禪師怕路上傳信人出事,所以安排了很多傳信的人,在西域和青海,很多人知道這個消息,包括那五個不會武功的和尚,都有人是為了這件事而來,可是這麽多年過去,我們一直都找不到這個秘藏。”

    楊誌恍然大悟說:“你們是認為我知道秘藏?”

    四鰭認真地說:“苦道人能教出你這樣的徒弟,一定是高人,可惜當年我和他沒說幾句話,但是這裏是佛門的東西,道家不應該感興趣。”

    楊誌笑笑,表演了一手鈸若掌,四鰭眼神一亮:“難怪你對打敗波山靖那麽有信心,就算是比較佛門掌力,他也不見得能贏你,小子,我跟定你了,就算你找不到秘藏,我吃喝總算是有著落了。說,後麵準備去哪裏?”

    “龍門。”楊誌理直氣壯地說:“我佛門的師父已經死了,隻能靠著這些佛像領悟一點武功了。”

    四鰭不懷好意地說:“你是想要我指點你武功吧,幫我進少林寺。”

    楊誌給說得一怔,過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試探著說:“你是不是想偷少林寺達摩老

    祖留下的梵文秘籍?”

    四鰭沒想到楊誌腦子轉得這麽快,氣得埋頭吃東西;楊誌笑笑問:“你是不是感覺自己的武功到了一個瓶頸,不管是找寶藏還是進少林寺,都是想看看能不能幫助自己?你為什麽不考慮加入少林寺,少林既敦煌,以你的武功進入少林寺,還不是想看什麽佛經就能看到什麽佛經,如果遇到少林高僧,興許還能對你指點一二。”

    四鰭咽下一塊肉說:“我動過這個心思,可是我戒不了葷。”

    楊誌失笑道:“那你不如跟著我,我答應你,十年之內要是幫你找不到河陽秘藏,就

    找一顆舍利子給你。”

    四鰭望了楊誌半天說:“如果你騙了我,我就在十年後殺了你;如果我死了,你把舍利子送到高昌的三月寺。”

    舍利子楊誌不擔心,法門寺的地宮裏就有一顆,但是在人煙罕至的地方穿越萬裏,還要麵對西夏的鐵騎與沙漠中的馬賊,楊誌不願意,自己又不是唐僧,不用做這樣的偉業。楊誌張了張嘴說:“大師,那可是要穿過西夏和遼國的地域,這樣吧,過上兩年,我在中原找一個寺廟給你改名叫三月寺,舍利子或者秘藏給三月寺,但是真要有秘藏,我要在秘藏裏拿一樣東西作紀念。”

    四鰭歎了一口氣說:“你這麽說,我才相信你沒有騙我,這樣,我和苦道人兄弟相稱,你就拜我為師。”

    總算蒙住了對方,楊誌鬆了口氣說:“我佛門的師父是白馬寺的悔禪上人,前一陣子死去的少林恨水禪師是我師兄。”

    四鰭其實還沒想好,抓抓頭皮說:“那就暫時不提,過一段時間到了白馬寺,看見你的其他師叔師兄,再商議這件事。”

    楊誌與四鰭達成了協議,看上去皆大歡喜,但是楊誌並沒有喜出望外,四鰭哪怕是沒有什麽雜念,依舊是一個潛在的定時炸彈。十幾年的執著,豈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現在是沒有線索,四鰭無奈,可是隻要稍有線索,四鰭肯定還會迴來。所以楊誌是實心實意希望四鰭去少林寺,對方方麵麵都有好處。

    楊誌二人在山中休息一天,次日繼續在山裏行走,過了一個集市,楊誌讓四鰭去買了兩頭驢和饅頭醬肉等食物,白天找了個地方休息,晚上戴上鬥笠趕路,一路往龍門山而去,龍門山屬於河南府,離河陽不到兩百裏地,騎著驢兩天就到了。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曆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即使到宋朝,依舊大規模營造,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有著幾十座寺廟。楊誌二人在夜裏到達是在龍門東山的看經寺,寺廟不大,其實就是石窟外不遠處的幾座房屋,楊誌給了十兩銀子,守著寺廟的幾名老僧便安排了房間。因為四鰭是個標準的佛門修行者,在僧人的眼裏,楊誌應該是信徒一類的人,絲毫沒有懷疑的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鈒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雲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雲客並收藏鈒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