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商人需要名譽


    劉大海已經派人寫信給蒙海送了過去。


    蒙海早已經對羌郡那片廣袤的土地了如指掌了,除了遠在高原區域的西羌地區還沒涉足。


    如今,蒙海手裏的地圖已經清楚的標明了羌郡範圍內大大小小的資源點。


    隻待時機合適之時下令開采。


    而第一個要開采的地方,劉大海定在了茶卡鹽湖。


    在解決了食鹽供不應求之後,劉大海還打算繼續開導開導桑弘羊。


    當然,如果劉大海不是來自於後世,他也沒資格去指導桑弘羊。


    畢竟這位在大漢國可是一朝重臣,漢武能夠揚名於後世也有對方一份功勞。


    “桑公,你可聽過貨幣流通?”


    桑弘羊搖了搖頭。


    劉大海見狀繼續道:“貨幣流通其實本質是商品流通過程中所引起的貨幣運動形式。”


    “貨幣隻有進行流通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如果貨幣隻是在國庫之中存放著,那它將毫無作用。”


    聽見劉大海出此言,桑弘羊皺了皺眉,雖然他有所懷疑對方這句話的對錯,但對方既然這麽說肯定會有所依據。


    “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你有十萬兩黃金,你放在國庫之中一年,這些黃金不會有任何變化,它依然還是十萬兩黃金,也許會因為市場的波動,這十萬兩的黃金購買力可能或高或少一些。”


    “但你也可以拿這十萬兩黃金,雇傭百姓去勞動,比如修路,做工等一係列事,把這些錢財以雇傭的形式轉移到百姓手中。”


    “這樣你是不是會認為國庫中的十萬兩黃金就沒了?”


    桑弘羊陷入了沉思,他隱隱感覺有些地方不對,可具體之處他又說不上來。


    “其實,百姓拿到這些錢財他們會用來幹什麽?”


    “他們會拿這筆錢財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購買一些農具,衣物,以及送自己的孩童讀書等等等。”


    “除了需要存一點錢以便不時之需,百姓手中的大部分錢財還會流入市場。”


    “我們把市場看成一個整體,這個市場不斷地會有資金流入以及流出,而最終,還是會以各種形式兜兜轉轉迴到國庫之中,隻是時間長久的問題。”


    “也就是說,用這十萬兩黃金,我們做了很多事情,但最終,我們又迴收了這十萬兩黃金。”


    “但這卻與你把那十萬兩黃金存放在國庫之中有天壤之別。”


    桑弘羊有了一絲明悟,他覺得自己迴去之後有必要參悟參悟大海殿下的這一番言論。


    他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一扇新的大門在向他打開。


    如果自己進入了那扇門中,掌握了其中精髓,那照大海殿下的這種說法,大漢國將不會再缺少錢財。


    見桑弘羊有所感悟,劉大海才繼續道:“其實這就是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


    “我們把國庫中的錢財拿了出來,用於投資百姓建廠,修路等等等一係列市場行為,我們這些行為是有迴報的。”


    “隻不過其中涉及到了一個迴報高低,以及迴報速率的問題。”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個度,隻要我們合理掌控這個度,貨幣的運轉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而我大漢國也將會發展的越來越富足。”


    說罷,劉大海取出了一本書遞給桑弘羊道:“這是一本政治經濟學,我剛說的那些這裏麵就有介紹,你迴去之後好好看看這本書,到時候你就會發現,大漢國的許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其實劉大海對什麽所謂的政治經濟學也是一竅不通,畢竟他不是專業人士。


    像這種專業的事情,就應該交給桑弘羊這種專業的人去幹。


    把那本政治經濟學交給桑弘羊,就是一個極為英明的決定。


    再精壯的牛也會累死在耕田之上,與其什麽都靠自己,不如慧眼識人才,把這些事交給那些合適的人才去做。


    何況,曆史已經告訴了劉大海,哪些人有著通天之才。


    桑弘羊小心翼翼的收起了那本與大漢國造書格格不入的書籍,然後對劉大海一拜。


    劉大海自然而然的接受了,這是一種對他人認可的表示。


    既是桑弘羊對自己的認可,也是自己對桑弘羊的認可。


    隨即劉大海又道:“其實你不妨換個思路想一想,很多事情並不一定都要由你們戶部批準從國庫之中支出錢財。”


    “就比如全國範圍內修建水泥路以及蓋學堂這種事。”


    桑弘羊有些疑惑:“還請殿下解惑。”


    雖然劉大海認為桑弘羊極為聰明有才華,但對方依然存在著時代的局限。


    “桑公,你覺得商人這個群體如何?”


    桑弘羊想了想道:“我不討厭,但也不喜,隻是如果商人能為大漢國繳納一定稅收,那我認為他們就應該有存在的必要。”


    劉大海點了點頭,大漢和後世朝代還有所不同,門閥世家的影響力還沒有後世那般恐怖。


    尤其是老爹手握皇權的漢武時期。


    而像桑弘羊、張湯這些人,又是普通家庭出身,所以對商人並沒有特別大的敵意。


    不像後世許多朝代,那些門閥世家牢牢掌握著晉升的渠道,不願商人擠壓他們的權利,所以商人永遠上不了台麵。


    而普通百姓又沒什麽錢財,根本就沒法支撐一個人才的成長。


    所以對絕大多數門閥世家來說,隻要家裏別出了個不孝子孫,他們掌握著這麽多資源,傳承下去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


    “商人逐利,這是世人對他們的普遍認知,也確實是商人的本質,正所謂沒有不逐利的商人。”


    “但商人也有他們的訴求,比如說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入了仕途。”


    “除此之外,你覺得若是有一個讓商人揚名立萬的機會,你覺得他們會不會把握的住?”


    桑弘羊眼神有些明亮,結合大海殿下剛才提到的修建道路和學堂這些事情,他已經猜到了對方的意思。


    “殿下真乃神人也,若是讓商人在修建道路和學堂上出一筆資金,那將會減輕我們極大的負擔。”


    劉大海看見桑弘羊欣喜的表情搖了搖頭:“你可以膽子再大點,各郡縣的水泥路和學堂由各縣的商人出資修建。”


    “而那些出資修建學堂或道路的商人或者商會,將會有機會把自己的名字或者商會名稱刻在學堂紀念碑或者道路紀念碑上。”


    “而且,隻要參與出資修建道路或學堂的商隊,可以免費通行其所出資修建的道路部分,以及以八成會用通行大漢國所有道路。”


    “再加上我們會在大漢周報上開一期特刊,感謝這些為建設大漢國而出資的商人。”


    “你說,這種誘惑擺在他們麵前,隻要一個稍有遠見的商人,他會拒絕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