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謝 **愛吃糖醋瓦罐魚的李文** 送來的爆更撒花;特別感謝 **京中的江雲飛** 送來的角色召喚。


    之前連續更新三個月,這本書收到的總禮物值才80,這倆禮物就有40了,特別感謝。


    人生得意須盡歡。


    這句話很適合形容霍仲孺。


    原本隻是一介小吏的他,轉身一變,成為了高高在上的元朔城城主。


    與此同時,一並傳來的消息還有霍仲孺的第二個兒子,霍光,成為了華夏理工首席大弟子。


    要知道,自從華夏理工出世到現在,華夏理工的親傳弟子隻有四人。


    其中,三弟子張錦,乃博望侯張騫第二子。


    四弟子張安世,乃廷尉張湯之子。


    五弟子楚辰夕,傳聞來自玄醫穀,一手醫術可活白骨。


    六弟子當利公主,乃是衛長公主。


    其餘比較知名的就是非親傳弟子的劉碳了,除此之外,據說華夏理工還有些許非親傳弟子。


    但華夏理工親傳大弟子和二弟子的位置一直是空缺的。


    而如今,那空了許久的大弟子之位,居然被給了霍光。


    還有傳言,那霍光之父,同樣也是冠軍侯霍去病的父親。


    如此一來似乎也能說的通了。


    隻是原本眾人以為那大弟子之位將會是劉據的,現在看來,劉據應該就是華夏理工二弟子了。


    這也引起了許多人的猜測,劉大海殿下向來識人很準。


    看樣子那霍光日後也是一個有大才之人。


    霍仲孺很是果斷。


    從幾人去他那府邸的第二天,他就已經搬到了元朔城。


    雖然隻是一個有名無權的城主,但這已經足夠了。


    元朔城乃是當今大漢國第一富庶之城,其中利益不是他能夠插手的。


    但就算如此,已經聽到風聲的不少人已經開始去拜訪他了。


    霍仲孺自然很喜歡這種被人敬仰的生活。


    所以來者皆不拒,廣結四方友人,門庭若市。


    劉氏莊園中。


    霍光已經被帶往了這裏,並住在這裏。


    一同前來的,還有劉據。


    從此,華夏理工大弟子和二弟子之位皆以有了人選。


    劉據已經六歲了,對很多事都已經開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


    他雖然有些疑惑自己為何不是華夏理工之大弟子,但也沒有多說什麽。


    就像大海哥哥說的那樣,虛名不如真才實幹。


    師兄不必賢於師弟,師弟不必不如師兄,聞道有先後而已。


    就像張錦一樣,他本是第一個成為華夏理工親傳弟子之人,但隻位列第三。


    劉據如果繼位,毫無疑問亦將會是一位明君。


    縱觀華夏曆史,可以說沒有比劉據更慘的太子了。


    當了三十年的太子,史上位居太子之位第二長的不幸兒,最後卻因小人陷害而自縊而亡。


    當了這麽多年太子,兢兢業業,小心翼翼,最終還是沒能繼承那個位置,可悲可歎。


    但如今,劉大海覺得,劉據應該能正常坐上那個位置了。


    所以,在劉據適齡學習之時,劉大海就將對方和霍光一同帶到了自己身邊。


    除了要他們學習華夏理工的學問之外,他們還將跟誰霍去病學習武藝。


    學武,最能讓一個人擁有自信的精氣神。


    今日,劉大海召開了他們華夏理工的第一次山門大會。


    旨在選取合適的人成為華夏理工正式子弟。


    參與者有霍光,劉據,張錦,張安世,當利,楚辰夕,以及劉碳。


    劉大海看向眾人,然後開口道:“你們是我華夏理工的弟子,當有弘揚我華夏理工學問的職責。”


    “元朔學堂培養出來的這些學子,隻是堪堪入門而已,若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還需要進入華夏理工學院深造。”


    “如今我已經從一萬餘名學習我華夏理工學問的學子中挑選出了近千名適合進一步進入華夏理工學院的學子出來。”


    “剩下的學習我華夏理工學問的學子,我將會挑選那些願意為他人師者,下放到大漢國各處學堂,傳授天下學子華夏理工之學問。”


    “而如今,華夏理工學院初開,能夠為人師者甚少,所以我將會親自教導這些人兩至三年時間,而後,就要由你們肩負起這個重任。”


    “此次,進入華夏理工學院之後,張錦、張安世、楚辰夕、當利、劉碳你們五人,可從那千餘名學子中,挑選出一部分你們了解的,分別在生物、物理、醫學、化學中有所造詣者,加入你們,一同學習與探索你們所選研究方向。”


    “當然,還得他們願意才可。”


    “華夏理工學院初成立,我打算先成立數學院、物理院、化學院、生物院、醫學院、儒學院、農學院、軍事學院以及綜合學院等。”


    “其中,數理化生是息息相關的,要想在其中一門有所大成,學習其餘門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生物學和醫學也是相伴相生的,生物學和農學也有較大關聯,借用生物學中的話語,其實我們所處的世界上,所有生物共同組成了一個大生命體,我們彼此之間都是息息相關的。”


    “數理化生學院將會由我親自主導,而你們幾人則次要負責。”


    “醫學院則由楚辰夕和當利二人主導,有不解之處可以詢問我,我隻給出我自己的看法,具體如何還要由你二人確定。”


    “軍事學院我打算交給霍去病負責,大漢國的將軍們也會親自來進行授課。”


    “至於農學院,將交給白老那一眾大農。”


    “綜合學院,將由我和我爹一同管理,旨在培養一批知曉大漢國大小事物的官吏。”


    在劉大海和自己的幾名親傳弟子開完會後,華夏理工學院正式招生的消息也一同傳出。


    而那些元朔學堂的學子自然而然是第一批成為華夏理工學院學子的人。


    與此同時,劉徹麵前也有一份劉大海書寫的關於華夏理工各個學院詳細介紹的書信。


    劉徹甚是欣慰,華夏理工學院將會為大漢國提供各種所需要的人才。


    天下人才都將會聚集於華夏理工,然後被自己所用。


    等華夏理工學院開始為大漢國源源不斷輸送人才之時,那大漢國將會是何等繁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