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匈奴人的蹤跡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 作者:愛因斯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荒原上的夜晚是一場壯闊的視覺盛宴,夕陽餘暉的餘輝緩緩消逝,天空慢慢變得灰暗。
遠處的山峰和岩石像沉默得升騰煙霧的景象,被夜色所裹挾著。
暮色蔓延下來,吞噬著一切,一如平靜,卻有著微妙變幻的氣息。
天空一點點暗淡下去,地麵也開始漸漸降低溫度,荒原裏的熱氣以極快的速度在褪去。
剛剛經曆過黃沙萬裏,炎炎酷暑,直讓人喘不過氣,這一刻終於得到了釋放。
涼爽的夜風如串珠般穿過身體,有一絲無法言喻的舒適感。
天色逐漸從淺黃色轉為黑色,烏雲懶洋洋地在天空中緩緩移動,加上星星的陪伴,好一幅晴天霹靂的景象。
周圍時不時傳來噠噠作響的蟲鳴,但隨著天色變得更暗,這些聲音都逐漸消失了。
但是荒原上的獵食者們卻已經開始展現出它們真正的實力。
在靜寂的夜幕中,在這星光的映照下,將會成為這裏最亮眼的獨舞者。
它們在荒原的黑暗中露出熠熠生輝的精神氣質,顯現出生命的力量。
在這萬物寂靜的時刻,荒原似乎化作了一個巨大的黑洞。
它在毫不留情地吞噬著聲音、光照,一切能夠衝淡夜色的因素。
小而又脆弱的野獸,潛伏在夜幕之下,時在草叢間遊動,引出一波波閃爍著神秘光芒的波紋。
夜裏,荒原的氣息仿佛變得清新而純粹,令人寧靜,令人神往。
一排排滿載糧草的馬車,在蟲鳴聲的彼岸點綴著這彌漫的黑暗。
遠處,隱約傳來一陣陣馬蹄踏地的響動,在這遍野荒原的夜幕下尤為響亮。
隨著那馬蹄聲越來越近,趙昱習慣性的讓戰士們做好準備。
這是一個經驗老道的將領應該警惕的事情。
在這荒原上,遇到的不一定是友軍,還很有可能是敵人。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陣馬蹄聲應該屬於騎都尉。
畢竟騎都尉在夜色開始降臨前,隨著夜色一同消失在了他們的視野中。
為大軍過夜掃蕩幹淨周邊可能存在的危機。
“馬蹄聲不對。”
劉大海側耳傾聽了片刻後瞬間反應了過來。
趙昱聞言立即大吼道:“全軍戒備,準備作戰!”
騎都尉的馬蹄聲不應該是這樣的。
和匈奴騎兵不一樣,隻要是大漢的騎軍,如今都早已經裝備上了馬蹄鐵。
那種特製蹄鐵踩踏在荒原上的聲音,沒有如此雜亂。
這更像是一支敗軍而逃的匈奴騎兵,隻是數量不太明確。
趙昱下令瞬間,車隊就已經熄滅了所有火把,原本的一絲光亮,瞬間變得黑漆漆一片。
同時,已經有將士在那支騎兵可能行進的路線上布置上絆馬索。
對方並不是朝著他們的方位奔來的。
隻不過聽那雜亂的馬蹄聲,敵人的數量可能並不多。
至少沒有騎都尉的馬蹄聲密集。
趙昱也瞬間判斷出了敵軍的數量可能並不是很多。
隨即看向劉大海和曹襄道:“我們要不要把他們攔下來?”
雖然他們這支押運糧草的軍隊主要是步兵,可是他們依然也有一支將近二百人的小隊騎兵。
配合著那些步兵,問題不大。
劉大海點了點頭,一般漢人將士遇到這種撿功勞的好事是不會錯過的。
這支小隊匈奴騎兵大概率是被衛青大軍擊潰的匈奴騎兵中的一部分。
隻是他們的逃亡方向剛好撞向了這裏。
一排排的絆馬索被快速的布置完畢。
同時,有無數的長矛被緊緊的倒插入大地,等待著匈奴人的衝撞。
在這漆黑的夜色下,匈奴人根本無法注意到這不可見的陷進。
除此之外,還有近千名漢軍手中的弩箭已經拉緊,隨時等待著匈奴人的慘叫聲出現。
一旦匈奴人撞上了他們布置的陷進,那就說明距離已經足夠。
他們隻需要連續的把手中的箭送入手弩中,快速地進行幾番輪射即可。
然後他們就該更換成長矛和陌刀,準備隨時應對可能衝撞過來的匈奴人。
應對那些在他們騎兵手中僥幸存活下來的匈奴人。
馬匹摔倒的聲音,以及匈奴人的慘叫聲、怒罵聲已經傳來。
弩箭手們毫不猶豫的扣動了手弩的扳機。
密密麻麻的弩箭如同蜂擁一般射向了眼前的黑暗地帶。
隨之帶來的是更多的匈奴人的慘叫聲以及怒罵聲。
還有不少馬蹄快速靠近的聲音。
與此同時,兩旁早已準備就緒的的漢人騎兵們,在弩箭射擊結束後,已經先那些匈奴人一步,衝向了他們。
武器碰撞的聲音不停地傳來,但持續的時間並不久。
與此同時,那些衝向弩箭陣地的數十名匈奴騎兵,也已經被長矛刺穿,摔倒在了地上。
戰鬥來的迅速,結束的更迅速。
匈奴人的騎兵本就泄了氣,在逃離這片讓他們膽顫魂驚的土地。
莫名的陷進加上兩輪弩箭射擊,更是讓他們原本就數量不多的騎兵,損失近半。
當匈奴人的騎兵看見那支從黑夜中衝出來,舉著火把的漢軍時。
一個個驚恐欲絕。
他們不僅想象,漢人此次到底派遣了多少大軍。
為何連這距離右賢王部還有數十裏地的地方,還有如此規模的一支漢軍。
匈奴人根本無意戀戰,他們已經被那支突然出現在他們右賢王部的漢軍驚了魂。
對方輕而易舉的撕碎了他們的大軍,然後把他們的大軍切割成了無數碎片一一剿滅。
他們的王不得不下達突圍的命令。
這次漢軍的突襲,給他們右賢王部造成了難以恢複的損傷。
右賢王部要完了。
而且,他們的王也不知道能不能逃出漢軍的手掌心。
他們本以為他們已經足夠僥幸,這次成那片遍地都是漢軍的區域衝了出來。
卻不曾想,他們剛剛恢複些許平靜的心境,又被這突然出現的襲擊攪亂。
這些漢人,跟個鬼一樣,就像附著在他們身旁一般,隨時出現給與他們致命一擊。
他們想逃,奈何他們胯下的戰馬已經盡力。
經曆過一場血戰以及逃亡,他們的戰馬已經比不上這群漢人的戰馬。
他們臨時前,絕望的看向天空。
他們匈奴人的末日就這麽到來了嗎?
經此一戰,他們右賢王部基本上已經倒下了。
這對他們匈奴來說,相當於損失了左膀右臂中的一臂。
臨死前他們想到了他們那偉大的單於。
單於應該會替他們報仇的吧?
隨即,有一個念頭憑空出現在他們心底。
就算是單於的王庭大軍,也不是那支兇猛地漢軍對手吧?
……
天色慢慢地暗淡下來了。
騎都尉和往常一樣,在夜色即將來臨之前,進行例常巡視。
確保押運糧草的大軍周邊二十裏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
連續幾天騎都尉都是如此做的。
隻可惜,這幾日除了那幾匹倒黴的荒原狼外,他們一無所獲。
但他們仍然樂此不疲。
如今他們已經十分靠近大軍所在位置了。
想必在他舅舅的帶領下,如今大漢國的將士們已經擊潰了右賢王部。
如此一來,將會有無數潰敗的匈奴騎兵四處逃竄。
即使他們如今的方位是和大軍出發的方向一致,但總也應該能夠撿到些許漏子。
說不定還會有匈奴人決定,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無論如何,他們騎都尉都希望能有些匈奴騎兵進入他們的視線範圍內。
若不然,此次跟隨大軍出征,他們一點作用都沒有體現出來。
就像曹襄說的,此次主要是來看一看這大漠風景的。
這讓霍去病很是不甘心,他們騎都尉所有人都不是很甘心。
哪有隨大軍出征,一點功勞都撈不到的道理?
隻可惜他舅舅並不願意讓他去加入主戰場。
騎都尉再次離開了。
趙破奴是一個很好的探子,一個極其讓霍去病滿意的探子。
如今的騎都尉讓霍去病感覺到十分滿意。
副將李敢就如同他的左右手,能夠幫他解救掉衝鋒時側麵的威脅。
而趙破奴,總是可以給他指出最正確的道路。
可以根據環境猜測出周圍是否有匈奴人部落,可以根據羊盤來猜測匈奴人與他們之間的大概距離。
有了這兩隻左右手,霍去病對騎都尉的統領越發便利。
但他在不久前,最希望能跟在他身邊的,還是大海。
大海似乎什麽都知道,他不但對大漢國知曉極多,對匈奴人也同樣如此。
如果有大海在他身邊,霍去病覺得,這天下,沒有地方他們騎都尉去不得。
但轉瞬間,這個希望就不得不破滅了。
大海是劉據的哥哥。
他的身為以及他為大漢國已經做出的貢獻,不允許他犯險。
就算大海想要和他一起去匈奴人腹地走一遭,陛下也不會同意,他舅舅也不會同意。
但好在,大海已經為他們提供了太多的先進之物。
如今的騎都尉即使沒有大海,也已經很強很強了。
無論是他們的武器裝備,還是各種適用的工具,他們騎都尉都是最先進的。
隻可惜他們的人數一直不多。
他知道,等他為大漢國帶來一場勝利的時候,陛下就會給他更多的人。
隻是現在,他們並沒有給自己這個機會。
機會隻能由他們騎都尉自己去把握。
所以,這次他打算走的更遠一些。
在確定了糧草大軍周邊沒有威脅之後,霍去病就帶著騎都尉向著更深入的地方出發了。
他希望此行上天能夠多多少少眷顧他一下。
哪怕隻給一隊匈奴騎兵也可。
霍去病看著從白羊王那裏獲取的右賢王部位置。
如今他們已經距離那裏很近了。
霍去病覺得自己舅舅的大軍應該早就攻下了那裏。
如今應該正在搜繳戰利品以及殲滅那些殘餘的匈奴騎兵。
估計很快舅舅的大軍就要返迴了。
他們的時間並不很多。
所以……
看著趙破奴急急忙忙的趕了迴來,霍去病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隻見趙破奴縱馬疾馳,然後一個急停在了霍去病身旁。
然後快速的取出地圖,指向了地圖上的某個位置後快速道:“發現一股匈奴人的騎兵足跡,
他們在往這個方向逃竄,看馬蹄足跡,估計有近千人規模,應該剛剛經過不到一刻鍾。”
霍去病看向了趙破奴在地圖上所指的方向,然後毫不猶豫地道:“全軍出發!”
李敢聞令迅速集結稍作休息的騎都尉,然後跟隨著霍去病向那個方向進發。
作為副將,李敢的唯一任務就是聽從主將的命令。
去病的才能他不會有任何懷疑,隻要去病覺得可行,那在騎都尉所有人看來,就是可行的。
他們從來不會去質疑他們主將的命令。
哪怕對方可能人數是他們騎都尉的二倍。
但他們相信,他們的校尉有著自己的判斷,他們騎都尉也有著足夠的實力。
哪怕是三倍四倍之敵,他們也有自信敢於一戰。
何況是一群已經被大軍擊潰的匈奴逃兵罷了!
沒有人比騎都尉將士更想要獲取功勞。
沒有哪支軍隊比他們騎都尉還需要證明自身。
這是他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上隨著大軍出征進攻匈奴精銳部隊。
也是他們第一次有機會去獲得被人承認軍功的時刻。
所以,騎都尉的五百餘騎,熱血沸騰的向著那支匈奴騎兵留下的痕跡追去。
顯然,他們逃離的極為匆忙,已經沒有時間去消去他們行軍留下的痕跡。
這足夠說明大軍已經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心裏陰影。
這些匈奴騎兵,隻想不顧一切的離開這片失敗之地,對他們大漢國來說確實大勝之地。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他們的大軍已經擊潰了匈奴的大軍。
麵對一群潰敗之軍,他們騎都尉沒有什麽好害怕的。
騎都尉全速進發了。
一人雙騎,他們騎都尉的速度,在這片草原上,沒有敵手。
他們已經和白羊王部落的精銳騎兵較量過。
即使他們已經曾奔波數百裏,但還是能夠穩穩的把白羊王部落精銳落在身後。
騎都尉已經開始加速了,他們胯下的戰馬不停的發出嘶鳴聲,四蹄如飛,塵土飛揚。
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的消失在黑夜之中,去追擊那支沿著這個方向逃去的匈奴騎兵。
遠處的山峰和岩石像沉默得升騰煙霧的景象,被夜色所裹挾著。
暮色蔓延下來,吞噬著一切,一如平靜,卻有著微妙變幻的氣息。
天空一點點暗淡下去,地麵也開始漸漸降低溫度,荒原裏的熱氣以極快的速度在褪去。
剛剛經曆過黃沙萬裏,炎炎酷暑,直讓人喘不過氣,這一刻終於得到了釋放。
涼爽的夜風如串珠般穿過身體,有一絲無法言喻的舒適感。
天色逐漸從淺黃色轉為黑色,烏雲懶洋洋地在天空中緩緩移動,加上星星的陪伴,好一幅晴天霹靂的景象。
周圍時不時傳來噠噠作響的蟲鳴,但隨著天色變得更暗,這些聲音都逐漸消失了。
但是荒原上的獵食者們卻已經開始展現出它們真正的實力。
在靜寂的夜幕中,在這星光的映照下,將會成為這裏最亮眼的獨舞者。
它們在荒原的黑暗中露出熠熠生輝的精神氣質,顯現出生命的力量。
在這萬物寂靜的時刻,荒原似乎化作了一個巨大的黑洞。
它在毫不留情地吞噬著聲音、光照,一切能夠衝淡夜色的因素。
小而又脆弱的野獸,潛伏在夜幕之下,時在草叢間遊動,引出一波波閃爍著神秘光芒的波紋。
夜裏,荒原的氣息仿佛變得清新而純粹,令人寧靜,令人神往。
一排排滿載糧草的馬車,在蟲鳴聲的彼岸點綴著這彌漫的黑暗。
遠處,隱約傳來一陣陣馬蹄踏地的響動,在這遍野荒原的夜幕下尤為響亮。
隨著那馬蹄聲越來越近,趙昱習慣性的讓戰士們做好準備。
這是一個經驗老道的將領應該警惕的事情。
在這荒原上,遇到的不一定是友軍,還很有可能是敵人。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陣馬蹄聲應該屬於騎都尉。
畢竟騎都尉在夜色開始降臨前,隨著夜色一同消失在了他們的視野中。
為大軍過夜掃蕩幹淨周邊可能存在的危機。
“馬蹄聲不對。”
劉大海側耳傾聽了片刻後瞬間反應了過來。
趙昱聞言立即大吼道:“全軍戒備,準備作戰!”
騎都尉的馬蹄聲不應該是這樣的。
和匈奴騎兵不一樣,隻要是大漢的騎軍,如今都早已經裝備上了馬蹄鐵。
那種特製蹄鐵踩踏在荒原上的聲音,沒有如此雜亂。
這更像是一支敗軍而逃的匈奴騎兵,隻是數量不太明確。
趙昱下令瞬間,車隊就已經熄滅了所有火把,原本的一絲光亮,瞬間變得黑漆漆一片。
同時,已經有將士在那支騎兵可能行進的路線上布置上絆馬索。
對方並不是朝著他們的方位奔來的。
隻不過聽那雜亂的馬蹄聲,敵人的數量可能並不多。
至少沒有騎都尉的馬蹄聲密集。
趙昱也瞬間判斷出了敵軍的數量可能並不是很多。
隨即看向劉大海和曹襄道:“我們要不要把他們攔下來?”
雖然他們這支押運糧草的軍隊主要是步兵,可是他們依然也有一支將近二百人的小隊騎兵。
配合著那些步兵,問題不大。
劉大海點了點頭,一般漢人將士遇到這種撿功勞的好事是不會錯過的。
這支小隊匈奴騎兵大概率是被衛青大軍擊潰的匈奴騎兵中的一部分。
隻是他們的逃亡方向剛好撞向了這裏。
一排排的絆馬索被快速的布置完畢。
同時,有無數的長矛被緊緊的倒插入大地,等待著匈奴人的衝撞。
在這漆黑的夜色下,匈奴人根本無法注意到這不可見的陷進。
除此之外,還有近千名漢軍手中的弩箭已經拉緊,隨時等待著匈奴人的慘叫聲出現。
一旦匈奴人撞上了他們布置的陷進,那就說明距離已經足夠。
他們隻需要連續的把手中的箭送入手弩中,快速地進行幾番輪射即可。
然後他們就該更換成長矛和陌刀,準備隨時應對可能衝撞過來的匈奴人。
應對那些在他們騎兵手中僥幸存活下來的匈奴人。
馬匹摔倒的聲音,以及匈奴人的慘叫聲、怒罵聲已經傳來。
弩箭手們毫不猶豫的扣動了手弩的扳機。
密密麻麻的弩箭如同蜂擁一般射向了眼前的黑暗地帶。
隨之帶來的是更多的匈奴人的慘叫聲以及怒罵聲。
還有不少馬蹄快速靠近的聲音。
與此同時,兩旁早已準備就緒的的漢人騎兵們,在弩箭射擊結束後,已經先那些匈奴人一步,衝向了他們。
武器碰撞的聲音不停地傳來,但持續的時間並不久。
與此同時,那些衝向弩箭陣地的數十名匈奴騎兵,也已經被長矛刺穿,摔倒在了地上。
戰鬥來的迅速,結束的更迅速。
匈奴人的騎兵本就泄了氣,在逃離這片讓他們膽顫魂驚的土地。
莫名的陷進加上兩輪弩箭射擊,更是讓他們原本就數量不多的騎兵,損失近半。
當匈奴人的騎兵看見那支從黑夜中衝出來,舉著火把的漢軍時。
一個個驚恐欲絕。
他們不僅想象,漢人此次到底派遣了多少大軍。
為何連這距離右賢王部還有數十裏地的地方,還有如此規模的一支漢軍。
匈奴人根本無意戀戰,他們已經被那支突然出現在他們右賢王部的漢軍驚了魂。
對方輕而易舉的撕碎了他們的大軍,然後把他們的大軍切割成了無數碎片一一剿滅。
他們的王不得不下達突圍的命令。
這次漢軍的突襲,給他們右賢王部造成了難以恢複的損傷。
右賢王部要完了。
而且,他們的王也不知道能不能逃出漢軍的手掌心。
他們本以為他們已經足夠僥幸,這次成那片遍地都是漢軍的區域衝了出來。
卻不曾想,他們剛剛恢複些許平靜的心境,又被這突然出現的襲擊攪亂。
這些漢人,跟個鬼一樣,就像附著在他們身旁一般,隨時出現給與他們致命一擊。
他們想逃,奈何他們胯下的戰馬已經盡力。
經曆過一場血戰以及逃亡,他們的戰馬已經比不上這群漢人的戰馬。
他們臨時前,絕望的看向天空。
他們匈奴人的末日就這麽到來了嗎?
經此一戰,他們右賢王部基本上已經倒下了。
這對他們匈奴來說,相當於損失了左膀右臂中的一臂。
臨死前他們想到了他們那偉大的單於。
單於應該會替他們報仇的吧?
隨即,有一個念頭憑空出現在他們心底。
就算是單於的王庭大軍,也不是那支兇猛地漢軍對手吧?
……
天色慢慢地暗淡下來了。
騎都尉和往常一樣,在夜色即將來臨之前,進行例常巡視。
確保押運糧草的大軍周邊二十裏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
連續幾天騎都尉都是如此做的。
隻可惜,這幾日除了那幾匹倒黴的荒原狼外,他們一無所獲。
但他們仍然樂此不疲。
如今他們已經十分靠近大軍所在位置了。
想必在他舅舅的帶領下,如今大漢國的將士們已經擊潰了右賢王部。
如此一來,將會有無數潰敗的匈奴騎兵四處逃竄。
即使他們如今的方位是和大軍出發的方向一致,但總也應該能夠撿到些許漏子。
說不定還會有匈奴人決定,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無論如何,他們騎都尉都希望能有些匈奴騎兵進入他們的視線範圍內。
若不然,此次跟隨大軍出征,他們一點作用都沒有體現出來。
就像曹襄說的,此次主要是來看一看這大漠風景的。
這讓霍去病很是不甘心,他們騎都尉所有人都不是很甘心。
哪有隨大軍出征,一點功勞都撈不到的道理?
隻可惜他舅舅並不願意讓他去加入主戰場。
騎都尉再次離開了。
趙破奴是一個很好的探子,一個極其讓霍去病滿意的探子。
如今的騎都尉讓霍去病感覺到十分滿意。
副將李敢就如同他的左右手,能夠幫他解救掉衝鋒時側麵的威脅。
而趙破奴,總是可以給他指出最正確的道路。
可以根據環境猜測出周圍是否有匈奴人部落,可以根據羊盤來猜測匈奴人與他們之間的大概距離。
有了這兩隻左右手,霍去病對騎都尉的統領越發便利。
但他在不久前,最希望能跟在他身邊的,還是大海。
大海似乎什麽都知道,他不但對大漢國知曉極多,對匈奴人也同樣如此。
如果有大海在他身邊,霍去病覺得,這天下,沒有地方他們騎都尉去不得。
但轉瞬間,這個希望就不得不破滅了。
大海是劉據的哥哥。
他的身為以及他為大漢國已經做出的貢獻,不允許他犯險。
就算大海想要和他一起去匈奴人腹地走一遭,陛下也不會同意,他舅舅也不會同意。
但好在,大海已經為他們提供了太多的先進之物。
如今的騎都尉即使沒有大海,也已經很強很強了。
無論是他們的武器裝備,還是各種適用的工具,他們騎都尉都是最先進的。
隻可惜他們的人數一直不多。
他知道,等他為大漢國帶來一場勝利的時候,陛下就會給他更多的人。
隻是現在,他們並沒有給自己這個機會。
機會隻能由他們騎都尉自己去把握。
所以,這次他打算走的更遠一些。
在確定了糧草大軍周邊沒有威脅之後,霍去病就帶著騎都尉向著更深入的地方出發了。
他希望此行上天能夠多多少少眷顧他一下。
哪怕隻給一隊匈奴騎兵也可。
霍去病看著從白羊王那裏獲取的右賢王部位置。
如今他們已經距離那裏很近了。
霍去病覺得自己舅舅的大軍應該早就攻下了那裏。
如今應該正在搜繳戰利品以及殲滅那些殘餘的匈奴騎兵。
估計很快舅舅的大軍就要返迴了。
他們的時間並不很多。
所以……
看著趙破奴急急忙忙的趕了迴來,霍去病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隻見趙破奴縱馬疾馳,然後一個急停在了霍去病身旁。
然後快速的取出地圖,指向了地圖上的某個位置後快速道:“發現一股匈奴人的騎兵足跡,
他們在往這個方向逃竄,看馬蹄足跡,估計有近千人規模,應該剛剛經過不到一刻鍾。”
霍去病看向了趙破奴在地圖上所指的方向,然後毫不猶豫地道:“全軍出發!”
李敢聞令迅速集結稍作休息的騎都尉,然後跟隨著霍去病向那個方向進發。
作為副將,李敢的唯一任務就是聽從主將的命令。
去病的才能他不會有任何懷疑,隻要去病覺得可行,那在騎都尉所有人看來,就是可行的。
他們從來不會去質疑他們主將的命令。
哪怕對方可能人數是他們騎都尉的二倍。
但他們相信,他們的校尉有著自己的判斷,他們騎都尉也有著足夠的實力。
哪怕是三倍四倍之敵,他們也有自信敢於一戰。
何況是一群已經被大軍擊潰的匈奴逃兵罷了!
沒有人比騎都尉將士更想要獲取功勞。
沒有哪支軍隊比他們騎都尉還需要證明自身。
這是他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上隨著大軍出征進攻匈奴精銳部隊。
也是他們第一次有機會去獲得被人承認軍功的時刻。
所以,騎都尉的五百餘騎,熱血沸騰的向著那支匈奴騎兵留下的痕跡追去。
顯然,他們逃離的極為匆忙,已經沒有時間去消去他們行軍留下的痕跡。
這足夠說明大軍已經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心裏陰影。
這些匈奴騎兵,隻想不顧一切的離開這片失敗之地,對他們大漢國來說確實大勝之地。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他們的大軍已經擊潰了匈奴的大軍。
麵對一群潰敗之軍,他們騎都尉沒有什麽好害怕的。
騎都尉全速進發了。
一人雙騎,他們騎都尉的速度,在這片草原上,沒有敵手。
他們已經和白羊王部落的精銳騎兵較量過。
即使他們已經曾奔波數百裏,但還是能夠穩穩的把白羊王部落精銳落在身後。
騎都尉已經開始加速了,他們胯下的戰馬不停的發出嘶鳴聲,四蹄如飛,塵土飛揚。
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的消失在黑夜之中,去追擊那支沿著這個方向逃去的匈奴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