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與群臣接待張騫用了大半天的時間。


    這半天張騫從頭到尾講述了自己這些年在匈奴的見聞,以及去到西域時了解到的西域諸國信息。


    朝堂上無數官員潸然淚下。


    換做他們任何一人,恐怕都不能做到如同張騫一般,十三年不忘使命。


    沒有人對劉徹封張騫為太中大夫有意見。


    對方的付出完全足夠坐在太中大夫的位置。


    封賞過張騫之後,劉徹又對衛青和李息以及一眾軍卒進行封賞。


    這次出其不意的襲擊,收獲賊大。


    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讓劉徹此時已經信心爆棚了。


    如果說他以前命衛青等人出征,還要提心吊膽的等待消息。


    那現在,劉徹已經把勝利習以為常了。


    在劉徹眼裏,匈奴再也不是那個不可招惹的狼群了。


    如果不是要顧及天下蒼生和大漢國的發展。


    劉徹甚至覺得,有機會可以一舉消滅匈奴。


    但這已經沒有必要了。


    大漢國力在蒸蒸日上,匈奴國力在直線下落。


    匈奴已經沒有什麽可以令他劉徹畏懼的地方了。


    張騫受封之後,就待在由陛下賞賜的長安城府邸裏。


    每日都會有一些官員前來拜訪他。


    而張騫也在以極快的速度了解著當今的大漢國。


    張騫最喜歡的莫過於報紙這一新鮮事物。


    隻可惜這報紙隻記載著最近兩年大漢國發生的各種妙事。


    報紙出自劉大海之手,對方還是專門負責此事的宣傳郎中。


    迴到長安之後,張騫才意識到劉大海的恐怖程度。


    家裏的桌椅全部是劉氏出品,比傳統的桌椅實用好看。


    廚房的餐具是劉氏出品,廚師也是經過劉氏莊園培訓的。


    自己孩子的衣物、喜歡吃的糖果、辣條等等等,全部是劉氏出品。


    就連日常出行的馬車也是劉氏出品,嗯,那水泥路也是。


    衣食住行,劉氏出品全部都有涉足。


    劉大海出自華夏理工,是山門中人。


    和曹襄為結拜兄弟,被衛青收做義子,連陛下都十分賞識對方。


    對方所做的一切,全都有利於大漢國。


    而又能富足他自己本身。


    這種大本事,隻有山門中人才有,隻有那種傳承久遠,頂級山門才有。


    原本張騫以為劉大海隻不過是借助了曹襄之名,才混的風生水起。


    但看看對方的這些過往,分明是曹襄借助了對方的東風,才被他舅舅越發看重啊!


    劉大海這種大才,日後有極大的可能封侯拜相。


    既然已經相識,那他張騫自然不會錯過這種機會。


    這十三年,他對朝堂實在是太過陌生了啊。


    張騫剛思索到此,就聽見了他的妻子塔木爾又開始咳嗽了。


    自從塔木爾來到大漢國之後,原本身強體壯的她,就像變了一個人一般。


    而且,她最近咳嗽的越來越嚴重了。


    但他的兩個孩子和他並沒有這些症狀。


    這讓張騫很是不解。


    本來張騫打算在長安城裏找個醫生給自己妻子看看。


    但通過這幾天的了解,他才知道,原來劉大海還有神醫的名頭。


    對方治好了平陽侯曹襄的絕症,聽說是曹襄肚子裏長了幾條與其爭命的大蟲。


    而且,還有傳聞劉大海正在給阿嬌貴人看病。


    反正剛好自己也想去元朔縣,去劉氏莊園看一看。


    如今順便帶上自己的妻子,讓其見見大漢國的富足也不錯。


    聽說元朔縣才是大漢國最繁華的地方,在那裏,隻有你想不到的。


    他迴到長安城這些天,還沒有機會去元朔縣一觀呢。


    說罷,張騫就告知管家今天不見客,他張騫要去拜訪舊友。


    隨後,張騫就親自駕著四輪馬車,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行駛在這幹淨整潔又寬敞的水泥大道上。


    馬車很平穩,再加上道路光滑,絲毫感覺不到顛簸。


    這讓張騫忍不住感歎,這些山門中人,還是真有本事啊!


    怪不得他經常能夠在報紙上看到各個山門的辯論,陛下這是對山門中人十分重視啊。


    很快,張騫就駕著馬車抵達了元朔縣。


    元朔縣沒有城牆,隻有四通八達的水泥路。


    這讓張騫感覺,元朔縣的水泥路比長安城布局要好得多。


    雙向行駛互不幹擾,不會出現擁擠的情況。


    而且,大多數大型商鋪,都還設有專門的馬車停放處,十分方便。


    元朔縣裏的人很多,但不慌亂。


    道路兩旁的商鋪賣什麽的都有。


    見自己的妻兒十分感興趣,張騫就選擇牽著馬車帶著妻兒行走。


    領略領略這元朔縣的風采。


    元朔縣裏沒有窮人,這是外界對這裏的評價。


    隻要你有手有腳,就不會缺你勞作的工位。


    而且,元朔縣專門成立了一個麵向元朔縣的養老機構。


    讓那些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自足的家庭,不再有任何負擔。


    這筆錢是由元朔縣官府出的。


    除此之外,元朔縣還設有一個規模極大的學堂。


    主教先生是大名頂頂的東方朔,以及司馬談和其子司馬遷。


    元朔縣縣令劉大海以及騎都尉霍去病李敢也經常去那學堂裏授學。


    學堂前有一巨石,刻有元朔縣致力於少年人往來無白丁。


    元朔縣的學堂收費很低,對於一些家庭貧困或者品學兼優的學子,不收費。


    收費也僅僅足夠學堂的日常支出。


    而且,學堂裏采用老生帶新生的模式。


    元朔縣的學堂一出,就已經人滿為患。


    不少長安城和關中地區的富豪,都趕著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元朔縣的學堂。


    東方朔的號召力自然是極強的,雖然不如儒家董仲舒,但在文人群體中,東方朔亦是十分有地位的。


    當然,大多數富家子弟選擇元朔縣學堂的原因是他們已經記住了劉氏出品都是精品。


    這元朔縣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劉氏出品。


    此外,教學的人一個比一個不凡,但凡自家子弟被看上,就獲得了一個天大的機會。


    也因此,不少富人想方設法的想要在元朔縣購買一處居所,供自家子弟就讀住宿。


    劉大海對此自然極為熟悉,凡是非元朔縣戶口的,收費均是天價。


    即便如此,那群人依然擠破頭顱。


    元朔縣學堂不在鬧市區。


    當張騫來到元朔縣學堂前時,看見學堂裏麵熱鬧非凡的情形,感歎強漢就該如此。


    (後麵對曆史變動的就多了,有些東西為了劇情發展可能會或早或晚出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