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海隻看了一眼,就猜測衛青身旁的匈奴人應該就是於單。


    曆史上此人與伊稚斜爭奪單於之位失敗之後,選擇了降漢。


    被劉徹封為了涉安侯,但沒過多久,其就死亡了。


    不知其是因為被劉徹羞辱,讓其給各國使臣跳舞羞憤而死。


    還是因為劉徹的決定而死。


    劉大海隻能說,如果匈奴的這一任單於不是伊稚斜,而是於單就好了。


    那大漢國消滅匈奴可能會變得簡單些。


    衛青對霍去病三人自然熟悉無比。


    他將目光投向了曹襄身旁的那位衣著破爛的中年男子。


    曹襄極為有眼色的介紹道:“亞父,這位是我漢國出使西域的張騫,曆時十三年,剛從匈奴腹地返迴。”


    “我們騎都尉此行就是為了護送其迴到長安。”


    衛青自然知曉此人,他離開前陛下就已經派邊軍注意此人了。


    而且,衛青對其也同樣十分佩服。


    同時,他也有很多問題想要與張騫探討。


    雖然數次出征匈奴,但他對匈奴地域的認知,遠不及張騫。


    若是日後有張騫給他做指路人,那他就更有信心深入匈奴腹地與匈奴一戰。


    隨即衛青就向張騫抱拳道:“原來是張兄,經常聽見陛下在耳邊提起你,今日一見果然非凡。”


    聽見衛青的讚賞,張騫急忙迴禮表示過譽了。


    與曹襄這些晚輩不同,衛青如今是大漢國真正在軍中有極大權勢之人。


    如果說他對身旁這幾位晚輩還有些小覷的話,那對衛青則完全相反。


    於是張騫拱手道:“大將軍謬讚了,騫和大將軍相比,如同螢火與皓月爭鋒,騫遠在匈奴,對大將軍直搗龍城深是佩服啊!”


    “大將軍之名,在匈奴,真正可以做到讓嬰兒止啼。”


    張騫說完,又拱手對衛青身旁的於單道:“於單,好久不見啊。”


    於單自然早就看見了隨同那些小將們一起前來的張騫。


    對張騫他自然最為熟悉不過了,他父親很看好對方。


    於單歎息一聲:“你終究還是迴到大漢了。”


    張騫聞言笑道:“那是自然,大漢乃是我的故鄉,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這裏。”


    “隻是沒想到迴到了大漢國,還能看到於單王子。”


    張騫說完又道:“估計於單王子這一路走來已經對我大漢國有一個初步認知了吧?知道我張騫為何要迴到這裏了嗎?”


    於單搖了搖頭,縱使大漢國比匈奴富裕、繁榮、幹淨等等等。


    但匈奴終歸是他的故鄉,雖然身在異鄉,但就如同張騫一樣,他終究也會懷念自己的根的。


    隻可惜伊稚斜此人不願放過他,若不然他也不會選擇投靠大漢。


    一路上張騫和衛青談論了很多事情,大多是他在西域的一些見解。


    衛青和霍去病都在認真的聽著。


    這些對他們來說很重要,說不定日後就會到達那些地方。


    張騫畢竟是親身去到過那些地方的。


    不久之後,騎都尉和衛青的大軍就抵達了長安城周圍。


    按照禮製,大軍自然是不能進入長安城的。


    但那些在此次戰爭中有功之人,還要受陛下封賞。


    不過這些都和霍去病他們沒有關係。


    他們此行隻是負責把張騫平安送迴長安。


    當迎接張騫的人到來之後,霍去病等人就打道迴到了上林苑,劉氏莊園附近的駐軍之地。


    此次遠行讓他們收獲良多,他們需要休整一番,以及對這一路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總之,霍去病對這次遠行軍不是很滿意。


    主要是一人雙騎,還用了四天半時間才趕到朔方郡。


    雖然保護戰馬是主要因素,但若是如此,他日上了戰場,想要出其不意奔襲匈奴,根本就不可能。


    這一點是霍去病最不滿意的地方,他們還需要加強訓練。


    以及想辦法增加戰馬的耐力。


    劉徹打算同時接待衛青和張騫。


    在得知匈奴內亂這一消息後,劉徹果斷命衛青李息二人出擊匈奴。


    並根據從匈奴傳迴的消息,鎖定了白登山。


    然後在白登山守株待兔。


    在於單和伊稚斜內亂到水深火熱之時,漢軍突然出現在戰場,來了一波收割。


    這次漢軍的功勞主要是斬首了近萬的匈奴人。


    當然,其中有多少是於單和伊稚斜內亂死掉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但毫無疑問,那些都是軍功。


    隻要割下他們的左耳,就算陣斬一個匈奴人。


    可以說劉大海此次提前向劉徹透露的消息,讓劉徹撿了個大漏。


    但知曉此事的人並不多。


    極大多數人都認為是陛下布置在匈奴中的探子傳迴來的情報。


    劉徹站在承明殿前,其身後是一眾大臣。


    他們一個個熱淚盈眶的等待著張騫的歸來。


    足足十三年,沒有人能夠想到,張騫還能再次迴到大漢國。


    這十三年,張騫所經受的艱苦,他們無法想象。


    但對方始終沒有忘記大漢國,沒有忘記陛下。


    這才是大漢國需要的英雄。


    當張騫手持旌節步履闌珊帶著妻兒和堂邑父進入劉徹和一眾大臣視野時。


    劉徹眼角有淚水落下,這十三年,他時時會想起張騫。


    張騫雙手持旌節,然後跪下:“臣張騫,出使大月氏,曆時十三載,未能完成使命,還請陛下責罰!”


    劉徹急忙來到張騫麵前,將其扶起,一同其妻兒和堂邑父。


    然後攙扶著對方,一邊向大殿裏走去,一邊道:“這麽多年,辛苦你了。”


    劉徹給張騫一行人賜座,然後就開始認真傾聽張騫簡述這些年的經曆。


    張騫將上萬裏行程中的所見所聞,包括對蔥嶺東西、中亞、西亞,以至安息、身毒諸國的位置、特產、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詳細的說明。


    讓漢武帝劉徹第一次認知到了在西域那邊,還有如此多的國家。


    雖然張騫並沒有成功說服大月氏一同抗擊匈奴。


    但張騫此行依然立下了極大功勞。


    劉徹命人根據張騫的描述,繪製了一幅西域的大致地圖。


    在聽聞張騫的匯報之後,劉徹極為滿意,封其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為奉使君。


    並對張騫的妻兒讚賞有佳,希望他們日後能如其父張騫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