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上位乃是大事,陸安北雖然口頭上答應了,但真正提上日程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成的事情。
各方麵都得考慮周到了,幸而先在中原大地平靜,前朝的餘留問題處理得還算順利。
都城依舊定在了京城,還是那個皇宮,大國初定,他不想做勞民傷財的事情。
且西北的確不能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他不僅地勢上沒有優勢,而且各方麵都沒有京城的發展成熟。
在手下人都忙著準備登基的事情之時,陸安北做起了甩手掌櫃,就連長寧都比他忙,不外乎別的,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這都是他們該做的。
長寧一邊看著處沉遞進來的密函,一邊瞟眼看著不務正業的陸安北,無奈的搖頭:“王爺你也別太過分了,總歸是要登基的。”
陸安北在給長寧研磨,就像沒有聽到她這話一般,手裏的動作不停,滿眼笑意的開口:“今年的冬梅開得早,咱們去別苑住上幾日如何?”
長寧放下手裏的東西,抬頭看著陸安北,雖然不太認同陸安北先在遊手好閑的狀態,但她確是想要再去一趟別苑。
“帶上七七吧。”
陸安北臉色一沉,冷著眸子好像有些不滿,“帶他作何?”
帶他作何?
——他是你兒子你說帶他作何?
長寧黑著臉,雙手交叉抱在胸前盯著陸安北。
陸安北微不可見的癟癟嘴,立馬妥協到:“行行行,帶上他。”
“王爺你多大的人了,七七是淘了點,但他有不懂事嗎?”
七七雖然是個天然戲精,那眼淚跟有開關一樣,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時候來,盡管眼淚自控。但七七卻還是很懂事的,知道給娘親端茶,擦手,還能很敏銳的察覺到自家娘親臉上的倦意,知道什麽時候該停下來。
陸安北自知理虧,當晚很自覺的收拾三人的衣服,甚至帶上了七七的玩具,盡管他覺得這東西很占地方且非常礙事。
一家三口是在三日之後離開王府的,別苑已經讓人打掃過了,住進去很方便。
他們沒有帶下人,一切都得自己動手,七七從未有過這種體驗,一整天都興奮得不得了。
而瘋玩了一天的結果就是剛吃完晚飯他就扛不住了,被陸安北抱去房間睡得死沉。
終於等來了二人世界,陸安北帶著長寧迴了屋子,依舊是滿屋子的紅布,就跟大婚時一樣。
長寧驚訝的看著屋子裏的布置,跟三年前那個新年一樣。
“你什麽時候布置的?”
在她影響裏陸安北這些日子似乎一直都在王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比她嗨深居簡出。
陸安北親自的長寧換上鳳冠霞帔,一邊動手一遍開口說:“入冬的時候。”
這別苑的一切都是他親自布置的,除了每日丫鬟打到之外,幾乎沒有人動過著別苑的一草一木。
他需要一樣東西,來表達他對長寧的感情,但思來想去,除了這些,他想不出更好的能表達自己心意的方式。
一家三口在別苑住到了大年初二才迴去。
一迴去三人就去了衛府,和和氣氣的過了一天,直到用了晚上才迴王府。
馬車上七七已經在陸安北懷裏睡著了。
“今日我娘跟我說另外一件事,王爺你拿個注意?”
聽著長寧嚴肅的語氣,陸安北不禁有些緊張,“怎麽了?”
長寧拍了拍他的手安撫道:“我娘的意思是讓你賜個婚。”
賜婚?
陸安北腦子轉得飛快,立馬就想到了。
“長景的意思?”
長寧搖頭,“是也不是,我娘不想委屈了方樺,也是想讓方家放心,長景整日忙著事情,哪有功夫想這些,不過想來他也是這個意思,兩人陰差陽錯的都蹉跎這麽多年了,也是時候有個結果了。”
陸安北點頭,思索片刻沉吟道:“既如此,那嚴笙和喬勉的事情一並辦了吧。”
這兩人也好些年了,長寧點頭道:“想來過不了幾日兩人能從西南迴來,到時候再問問他們的意思。”
說話間馬車已經到了王府,王府還燈火通明。
賜婚的事情兩人一直掛在心上,就等著時候到了就把消息傳出去。
翻年就是春耕,為登基做準備,陸安北和長寧親自到田間地頭同老百姓一起耕作了兩日。
一時間陸安北本就超高的威望立馬就上了一個檔次,皆道鎮邊王將來定是個難得的勤勞明君。
陸安北會是個好君主長寧不否認,但是否勤勞就有待查證了,畢竟人都是被逼著上位的。
春耕之後長寧還收到了好消息,蘇符在馥椏村落網了。
這比預期的晚了整整三個月,因為蘇符在湘江城哪一戰受了重傷,在床上躺了三個月才恢複。
長寧是不知道的,畢竟當時兵荒馬亂的。
“蘇符王爺打算如何處置?”
陸安北似乎並不想聽到這個名字,皺著眉猶豫了半響才開口:“送去給楚慳作伴吧。”
楚慳一直被囚禁著,如同陰暗沼澤裏的蛆蟲,無人問津。
不殺他,讓他苟且偷生,才是對他這種人最大的折磨。
時間眨眼就入夏了,整個濮城甚至整個中原大地又開始有了動作,因為新皇準備登基了。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除了一早追隨著陸安北的那些那些人,其他的大楚以前的官員,陸安北一個都沒要。
曾對社稷有功的,他沒動。但那些從前一直都不安分的牆頭草,陸安北把人鏟除得幹幹淨淨!
鎮邊王府在濮城紮根七年之久,王府與濮城世家之間發展的勢力已經樹大根深,他們這一走,濮城幾乎被掏空了一半。
但好在這些年濮城發展迅猛,不至於傷了根本。
與此同時,連同新皇登基的消息一同穿出去的,還有鎮邊王下達的各級詔令。
嚴家,方家,李家等等,皆被召迴京城。
原本駐守各地的官員,也被召迴京城述職。
離開濮城,陸安北帶著長寧和七七轉道去了北關。
一切從這裏開始,亦應在這裏告別。更何況這裏是鎮邊王府陸家生活了好幾帶人的地方。
一家三口去了荊城的老祠堂,這裏已經沒有了祖宗的牌位,但這座威嚴的房子,卻記錄裏鎮邊王府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各方麵都得考慮周到了,幸而先在中原大地平靜,前朝的餘留問題處理得還算順利。
都城依舊定在了京城,還是那個皇宮,大國初定,他不想做勞民傷財的事情。
且西北的確不能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他不僅地勢上沒有優勢,而且各方麵都沒有京城的發展成熟。
在手下人都忙著準備登基的事情之時,陸安北做起了甩手掌櫃,就連長寧都比他忙,不外乎別的,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這都是他們該做的。
長寧一邊看著處沉遞進來的密函,一邊瞟眼看著不務正業的陸安北,無奈的搖頭:“王爺你也別太過分了,總歸是要登基的。”
陸安北在給長寧研磨,就像沒有聽到她這話一般,手裏的動作不停,滿眼笑意的開口:“今年的冬梅開得早,咱們去別苑住上幾日如何?”
長寧放下手裏的東西,抬頭看著陸安北,雖然不太認同陸安北先在遊手好閑的狀態,但她確是想要再去一趟別苑。
“帶上七七吧。”
陸安北臉色一沉,冷著眸子好像有些不滿,“帶他作何?”
帶他作何?
——他是你兒子你說帶他作何?
長寧黑著臉,雙手交叉抱在胸前盯著陸安北。
陸安北微不可見的癟癟嘴,立馬妥協到:“行行行,帶上他。”
“王爺你多大的人了,七七是淘了點,但他有不懂事嗎?”
七七雖然是個天然戲精,那眼淚跟有開關一樣,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時候來,盡管眼淚自控。但七七卻還是很懂事的,知道給娘親端茶,擦手,還能很敏銳的察覺到自家娘親臉上的倦意,知道什麽時候該停下來。
陸安北自知理虧,當晚很自覺的收拾三人的衣服,甚至帶上了七七的玩具,盡管他覺得這東西很占地方且非常礙事。
一家三口是在三日之後離開王府的,別苑已經讓人打掃過了,住進去很方便。
他們沒有帶下人,一切都得自己動手,七七從未有過這種體驗,一整天都興奮得不得了。
而瘋玩了一天的結果就是剛吃完晚飯他就扛不住了,被陸安北抱去房間睡得死沉。
終於等來了二人世界,陸安北帶著長寧迴了屋子,依舊是滿屋子的紅布,就跟大婚時一樣。
長寧驚訝的看著屋子裏的布置,跟三年前那個新年一樣。
“你什麽時候布置的?”
在她影響裏陸安北這些日子似乎一直都在王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比她嗨深居簡出。
陸安北親自的長寧換上鳳冠霞帔,一邊動手一遍開口說:“入冬的時候。”
這別苑的一切都是他親自布置的,除了每日丫鬟打到之外,幾乎沒有人動過著別苑的一草一木。
他需要一樣東西,來表達他對長寧的感情,但思來想去,除了這些,他想不出更好的能表達自己心意的方式。
一家三口在別苑住到了大年初二才迴去。
一迴去三人就去了衛府,和和氣氣的過了一天,直到用了晚上才迴王府。
馬車上七七已經在陸安北懷裏睡著了。
“今日我娘跟我說另外一件事,王爺你拿個注意?”
聽著長寧嚴肅的語氣,陸安北不禁有些緊張,“怎麽了?”
長寧拍了拍他的手安撫道:“我娘的意思是讓你賜個婚。”
賜婚?
陸安北腦子轉得飛快,立馬就想到了。
“長景的意思?”
長寧搖頭,“是也不是,我娘不想委屈了方樺,也是想讓方家放心,長景整日忙著事情,哪有功夫想這些,不過想來他也是這個意思,兩人陰差陽錯的都蹉跎這麽多年了,也是時候有個結果了。”
陸安北點頭,思索片刻沉吟道:“既如此,那嚴笙和喬勉的事情一並辦了吧。”
這兩人也好些年了,長寧點頭道:“想來過不了幾日兩人能從西南迴來,到時候再問問他們的意思。”
說話間馬車已經到了王府,王府還燈火通明。
賜婚的事情兩人一直掛在心上,就等著時候到了就把消息傳出去。
翻年就是春耕,為登基做準備,陸安北和長寧親自到田間地頭同老百姓一起耕作了兩日。
一時間陸安北本就超高的威望立馬就上了一個檔次,皆道鎮邊王將來定是個難得的勤勞明君。
陸安北會是個好君主長寧不否認,但是否勤勞就有待查證了,畢竟人都是被逼著上位的。
春耕之後長寧還收到了好消息,蘇符在馥椏村落網了。
這比預期的晚了整整三個月,因為蘇符在湘江城哪一戰受了重傷,在床上躺了三個月才恢複。
長寧是不知道的,畢竟當時兵荒馬亂的。
“蘇符王爺打算如何處置?”
陸安北似乎並不想聽到這個名字,皺著眉猶豫了半響才開口:“送去給楚慳作伴吧。”
楚慳一直被囚禁著,如同陰暗沼澤裏的蛆蟲,無人問津。
不殺他,讓他苟且偷生,才是對他這種人最大的折磨。
時間眨眼就入夏了,整個濮城甚至整個中原大地又開始有了動作,因為新皇準備登基了。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除了一早追隨著陸安北的那些那些人,其他的大楚以前的官員,陸安北一個都沒要。
曾對社稷有功的,他沒動。但那些從前一直都不安分的牆頭草,陸安北把人鏟除得幹幹淨淨!
鎮邊王府在濮城紮根七年之久,王府與濮城世家之間發展的勢力已經樹大根深,他們這一走,濮城幾乎被掏空了一半。
但好在這些年濮城發展迅猛,不至於傷了根本。
與此同時,連同新皇登基的消息一同穿出去的,還有鎮邊王下達的各級詔令。
嚴家,方家,李家等等,皆被召迴京城。
原本駐守各地的官員,也被召迴京城述職。
離開濮城,陸安北帶著長寧和七七轉道去了北關。
一切從這裏開始,亦應在這裏告別。更何況這裏是鎮邊王府陸家生活了好幾帶人的地方。
一家三口去了荊城的老祠堂,這裏已經沒有了祖宗的牌位,但這座威嚴的房子,卻記錄裏鎮邊王府一代又一代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