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妖患(24)
快穿之宿主居然真是大佬 作者:將行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給言晚開口的機會,鎮民都爭先恐後的表示感謝,看著他們手裏的雞鴨魚肉白菜,言晚默默接過了盒子,然後一一道謝,順便拒絕他們的好意,理由是,此番還有要事在身,不好帶上路。
失去每次雨夜會被奪命的威脅,願荷鎮又恢複了生氣。
“溯前輩,你走之後,河裏的蓮花還會變色嗎?”離開了小鎮的範圍,宋瑞安問出了早就想知道的問題。
這萬一要是消失了,那掌櫃豈不是要……
溯川嗤笑,搖了搖手中的扇子,“自然——不會,那又不是因為我帶來的異象,或是還有什麽寶物也說不定。”
“哦。”宋瑞安有些失望,但很快就恢複精神,那豈不是到時候他也能一觀那美景,還怪期待的,能變色的蓮花誒!還能去問問叔父,或許能一起來看看。
……
暮色漸濃,天色還未全黑,願荷鎮家家戶戶的燈火闌珊。
百姓結伴來到河邊,一盞盞蓮燈飄於水麵,形成一條光河向遠處出流去。
這是在為被妖殺死的鎮民祈願,也是在為離去的仙長祈福。
楊誌望著這一幕,心裏不舒服極了,但顯然今日他與人說的,他們是與妖一夥的,旁人隻覺他在發神經,以一種怪異的目光看著他。
仿佛在說,難怪他們會留下他一人,原來不是什麽好人啊,還如此汙蔑他們。
那種備受排擠的感覺,讓他感覺十分不舒服。
他冷哼,破窗而出,想迴到宗門稟報這一切。
他手中有一道傳送符,是他日漸得到師父歡心時得到的,為此用出去,他還十分不舍,但想到如今遭遇,卻恨不得馬上就讓魏斂幾人去死。
“我都記下了,來日必報今日之恥。”
……
溯川跟著言晚,完全沒感覺到她的急迫。
照理來說,像她這種一看就是把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道士,現在應該感覺去查看那淨靈陣的狀態,如今卻還能慢悠悠的趕路。
“你不急?”他如此想也如此問。
言晚沒迴答,似笑非笑地看著溯川,反問道:“你不急?”
這淨靈陣出問題,有事的可不止是人族,妖族也跑不了。
“急啊,我當然急。”溯川口中說的和麵上表現的截然不同,他還帶著笑,“所以不是問你還有什麽辦法嗎?”
言晚點頭,“此番前去普渡寺,你一隻妖去怕是會被抓起來渡化,據說濟和大師已修自巔峰。”
溯川似羨似歎道:“你們人族修煉起來真簡單啊。”
人族雖然不及妖命長,但勝在更受靈氣親近,而壽命也能隨著修為越來越長,卻仍不得妖能上千上萬年的壽命。
“若無天賦,百年也不過一黃土。”話雖如此,妖就算沒天賦,隻要不作死也能活那麽個二三百年。
此處指的妖是天生擁有靈智的,是妖與妖結合生下的,而非後天開靈智的動物。
“好吧好吧,既然如此,我便去妖都看看禁地的陣法。”溯川說的輕巧,視線落於言晚身上:“你說要帶我熟悉熟悉人間的,這件事日後繼續,先借於我趕路的盤纏。”
至於聯係,有一絲對方的氣息就能用靈符傳信了。
這種妖也能用的符。
……
幾日後,望著山下石壁上那蒼勁有力的大字——普渡山。
樹木鬱鬱蔥蔥,石梯整齊寬闊,山不算太高卻也不低,有許多人上山下山,看衣飾其中達官貴人不少。
“這就是普渡寺嗎?”魏斂眼神有幾分迷茫,不該與世隔絕嗎?
言晚點頭,“他們與上玄宗所修道不同。”
好歹有修為在身,爬個山還是輕輕鬆鬆。
牌匾用上好的紅鬆木製成,題字與山下石壁上的字同源,風骨難掩,寺門莊嚴肅穆。
透著滄桑歲月的悠遠感。
“各位施主,這邊請。”立於門外的僧人向前,笑容可掬,像是等這裏許久了。
“濟和師父已等待許久。”僧人合掌道了一聲阿彌陀佛。
對於濟和大師知道他們要來,魏斂等人心中大驚,隨又歎道,大師不愧是大師。
言晚頷首,倒沒什麽意外的,要說為什麽第一個來普渡寺何嚐沒有這最輕易就能去查看陣法的原因。
況窺天機這種事,佛家也會。
作為此界已至巔峰的濟和大師,若無預感才是奇怪。
“施主且隨我來。”僧人眉目低斂,行於前方。
“多謝。”言晚抬步跟上,道謝。
普渡寺有專門招待香客的前殿,畢竟大多身份顯赫的貴人,總需要多停留幾日聽大師講經。
這一路上並無多少行人,且都是僧人,沒有喧鬧之聲,有種靜寂空曠感,這顯然是普渡寺僧人所居的後殿。
宋瑞安十分緊張,整個人都安靜了下來,但其餘人也與他相差無幾,還怪期待和緊張的。
那可是濟和大師啊!人間活佛!
僧人帶領他們來到一扇門前,抬手敲了敲:“濟和師父,貴客已至。”
“好。”蒼老的聲音傳來,仿佛曆經了許多歲月,“你先下去吧。”
話落那扇門自動打開,邀請著眾人進去,僧人也向他們告辭離去。
言晚沒有猶豫,抬步進去。
看見了拿著佛珠慈眉善目的濟和大師,他看上去像七八十歲的普通老者,皺紋老人斑一個不落。
言晚合掌行禮,“濟和大師。”
魏斂等人也隨後跟上,這是間禪房,十分簡約,一下進來這麽多人,倒顯得幾分擁擠。
“阿彌陀佛,施主不必多禮。”他眉目祥和透著慈悲,“煩請幾位小施主在門外等候一會。”
見他們有事要聊,魏斂沒猶豫就帶著師弟師妹門離開,合上了房門,實話說對著濟和大師,還怪緊張的,哪怕對方看起來就像一個和善的老人家,但一想到這是濟和大師,實在是難以平靜。
如此反而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禪房隻餘兩人,氣氛有些凝滯。
“大師想來已經知道我的目的。”言晚開門見山道,“不知有何指教?”
總不能是為了看著她發呆吧。
似乎是看出了言晚的心理活動,他笑道:“天下命軌已變,變數應在施主身上,貧僧且想一觀能讓其發生改變的貴人模樣,但修行不精,隻觀得白霧茫茫。”
失去每次雨夜會被奪命的威脅,願荷鎮又恢複了生氣。
“溯前輩,你走之後,河裏的蓮花還會變色嗎?”離開了小鎮的範圍,宋瑞安問出了早就想知道的問題。
這萬一要是消失了,那掌櫃豈不是要……
溯川嗤笑,搖了搖手中的扇子,“自然——不會,那又不是因為我帶來的異象,或是還有什麽寶物也說不定。”
“哦。”宋瑞安有些失望,但很快就恢複精神,那豈不是到時候他也能一觀那美景,還怪期待的,能變色的蓮花誒!還能去問問叔父,或許能一起來看看。
……
暮色漸濃,天色還未全黑,願荷鎮家家戶戶的燈火闌珊。
百姓結伴來到河邊,一盞盞蓮燈飄於水麵,形成一條光河向遠處出流去。
這是在為被妖殺死的鎮民祈願,也是在為離去的仙長祈福。
楊誌望著這一幕,心裏不舒服極了,但顯然今日他與人說的,他們是與妖一夥的,旁人隻覺他在發神經,以一種怪異的目光看著他。
仿佛在說,難怪他們會留下他一人,原來不是什麽好人啊,還如此汙蔑他們。
那種備受排擠的感覺,讓他感覺十分不舒服。
他冷哼,破窗而出,想迴到宗門稟報這一切。
他手中有一道傳送符,是他日漸得到師父歡心時得到的,為此用出去,他還十分不舍,但想到如今遭遇,卻恨不得馬上就讓魏斂幾人去死。
“我都記下了,來日必報今日之恥。”
……
溯川跟著言晚,完全沒感覺到她的急迫。
照理來說,像她這種一看就是把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道士,現在應該感覺去查看那淨靈陣的狀態,如今卻還能慢悠悠的趕路。
“你不急?”他如此想也如此問。
言晚沒迴答,似笑非笑地看著溯川,反問道:“你不急?”
這淨靈陣出問題,有事的可不止是人族,妖族也跑不了。
“急啊,我當然急。”溯川口中說的和麵上表現的截然不同,他還帶著笑,“所以不是問你還有什麽辦法嗎?”
言晚點頭,“此番前去普渡寺,你一隻妖去怕是會被抓起來渡化,據說濟和大師已修自巔峰。”
溯川似羨似歎道:“你們人族修煉起來真簡單啊。”
人族雖然不及妖命長,但勝在更受靈氣親近,而壽命也能隨著修為越來越長,卻仍不得妖能上千上萬年的壽命。
“若無天賦,百年也不過一黃土。”話雖如此,妖就算沒天賦,隻要不作死也能活那麽個二三百年。
此處指的妖是天生擁有靈智的,是妖與妖結合生下的,而非後天開靈智的動物。
“好吧好吧,既然如此,我便去妖都看看禁地的陣法。”溯川說的輕巧,視線落於言晚身上:“你說要帶我熟悉熟悉人間的,這件事日後繼續,先借於我趕路的盤纏。”
至於聯係,有一絲對方的氣息就能用靈符傳信了。
這種妖也能用的符。
……
幾日後,望著山下石壁上那蒼勁有力的大字——普渡山。
樹木鬱鬱蔥蔥,石梯整齊寬闊,山不算太高卻也不低,有許多人上山下山,看衣飾其中達官貴人不少。
“這就是普渡寺嗎?”魏斂眼神有幾分迷茫,不該與世隔絕嗎?
言晚點頭,“他們與上玄宗所修道不同。”
好歹有修為在身,爬個山還是輕輕鬆鬆。
牌匾用上好的紅鬆木製成,題字與山下石壁上的字同源,風骨難掩,寺門莊嚴肅穆。
透著滄桑歲月的悠遠感。
“各位施主,這邊請。”立於門外的僧人向前,笑容可掬,像是等這裏許久了。
“濟和師父已等待許久。”僧人合掌道了一聲阿彌陀佛。
對於濟和大師知道他們要來,魏斂等人心中大驚,隨又歎道,大師不愧是大師。
言晚頷首,倒沒什麽意外的,要說為什麽第一個來普渡寺何嚐沒有這最輕易就能去查看陣法的原因。
況窺天機這種事,佛家也會。
作為此界已至巔峰的濟和大師,若無預感才是奇怪。
“施主且隨我來。”僧人眉目低斂,行於前方。
“多謝。”言晚抬步跟上,道謝。
普渡寺有專門招待香客的前殿,畢竟大多身份顯赫的貴人,總需要多停留幾日聽大師講經。
這一路上並無多少行人,且都是僧人,沒有喧鬧之聲,有種靜寂空曠感,這顯然是普渡寺僧人所居的後殿。
宋瑞安十分緊張,整個人都安靜了下來,但其餘人也與他相差無幾,還怪期待和緊張的。
那可是濟和大師啊!人間活佛!
僧人帶領他們來到一扇門前,抬手敲了敲:“濟和師父,貴客已至。”
“好。”蒼老的聲音傳來,仿佛曆經了許多歲月,“你先下去吧。”
話落那扇門自動打開,邀請著眾人進去,僧人也向他們告辭離去。
言晚沒有猶豫,抬步進去。
看見了拿著佛珠慈眉善目的濟和大師,他看上去像七八十歲的普通老者,皺紋老人斑一個不落。
言晚合掌行禮,“濟和大師。”
魏斂等人也隨後跟上,這是間禪房,十分簡約,一下進來這麽多人,倒顯得幾分擁擠。
“阿彌陀佛,施主不必多禮。”他眉目祥和透著慈悲,“煩請幾位小施主在門外等候一會。”
見他們有事要聊,魏斂沒猶豫就帶著師弟師妹門離開,合上了房門,實話說對著濟和大師,還怪緊張的,哪怕對方看起來就像一個和善的老人家,但一想到這是濟和大師,實在是難以平靜。
如此反而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禪房隻餘兩人,氣氛有些凝滯。
“大師想來已經知道我的目的。”言晚開門見山道,“不知有何指教?”
總不能是為了看著她發呆吧。
似乎是看出了言晚的心理活動,他笑道:“天下命軌已變,變數應在施主身上,貧僧且想一觀能讓其發生改變的貴人模樣,但修行不精,隻觀得白霧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