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賈元春說服了賈母讓她南下,便迴水月庵去了。旁的還罷了,唯有妙玉她有幾分不好處置。妙玉來水月庵是避禍的,借著榮國府的招牌方能避開忠順王府騷擾,偏如今榮國府要緊的幾個人都離京了。
故元春命人將她請來,道:“你也知道,我穿這身淄衣本是借一個身份,如今該換下來了。因我過些日子要離京赴台灣府去,三年兩載的難以迴來。咱們兩個相交一場,也是緣分。這麽幾年過去,想來那忠順王爺早已將你忘了;縱然我不在,你自留在水月庵也未必有事。實在恐他再來鬧,亦可住到榮國府去也使得,我祖母身邊如今頗為冷清。另有,我見你日常所用的那幾件東西皆是極難得的,想必不是個尋常的官宦人家。我也無心知道你的身世,隻問你有何打算?”
妙玉稍稍愕然了一瞬間,旋即低聲念了句佛,道:“大姑娘想的周全。承蒙貴府庇護,我就在水月庵很好,不必去打擾老太君的。”
元春點點頭,便吩咐庵中的主持智慈好生照看於她,又去家學做了些交代。家學的那些學生自然都舍不得她走,更莫提那兩位先生了。元春隻道“暫且離京,來日再迴”,也不曾說緣故、也不曾說去哪兒。隻是聰明的都猜得到,她迴京之後想必就不是姑子了,大約也不能再來主持家學。
賈母也告訴了些往來的老親們,隻說了大丫頭要南下一趟,亦不曾說緣故。她既說的是“我們家大丫頭”,又滿麵欣喜,眾人大都暗猜是賈璉在南邊替她尋到了好婆家、要還俗嫁人了,個個恭喜賈母。賈母並不知道人家恭喜什麽,因她自己心中偷想著“元兒來日母儀天下”,也安然受了那些恭喜。旁人見她這般模樣,愈發以為自己猜中了。
另一頭,柳湘蓮從天津幹完活兒迴來,秦可卿與他商議是否接手龔鯤留下的那些事物。
柳湘蓮皺眉道:“那些事情隻怕極亂,你可能行麽?”
秦可卿道:“這些日子小龔先生給我看了當日琮三爺留下的一整套文書,極為清楚細致,我隻需依葫蘆畫瓢便是。”便取出賈琮依著後世企業流程寫的一冊細則來。
從頭到尾,每一步做什麽、誰來做、誰來監督、誰來負責;可能遇見哪些特殊狀況、當如何處置、誰來處置,皆一清二楚;最後還有個一目了然的圖表。又經過這幾年的實踐,縱有些不合時宜的也修了過來。柳湘蓮看完大驚:“這……誰想出來的!”
秦可卿道:“小龔先生也不知道。橫豎不會是琮兒自己想出來的,小龔先生不是說他有許多不出世的先生麽?”
柳湘蓮又將那冊子細則翻看一遍,歎道:“奇人。世間奇人何其多也。”隻是旋即躊躇道,“如今葛樵愈發能幹了。念的書又多、又知道許多旁人不知道的道理,諸事皆比我強些。我還想著將盤龍山之事多丟些給他,好得空陪陪你。你也不如從前那麽忙了,細細調理一陣身子,咱們成親這些年還沒安心養個孩子呢。”
秦可卿立時紅了臉低下頭去。過了會子,她道:“隻是……眼下的時局,不知道何時便有兵禍。要不……等老聖人走了,京城安定些。”
念及不知何時便能落下的兵禍,柳湘蓮也委實頭疼。又想了半日,隻得道:“罷了,且再等會子。”
秦可卿遂應了龔鯤接手他那一大攤子。龔鯤滿麵都是“山人早已算到”的神情,惹了秦可卿一個大白眼子。
他兩個交接了一個半月,元春也將賈氏族學安置妥當,擇日離京。離京之前,元春特叮囑了寶玉賈蘭許久,又將賈環請去再三囑托他好生照顧家裏。賈環笑道:“姐姐隻管放心去大展宏圖便是。我若連家中老小都護不住,這些年也白活了。”元春看著他一副泰然自若、成竹在胸的模樣,想起寶玉還大了他幾歲、這兩年書生氣愈發重了些,暗自慨歎。
元春曾以姑子之身主持賈氏族學、從前又是王府姬妾、如今又傳聞在南邊得了好親事,難免引得好事者留心看熱鬧。富貴人家閑人本來多,這事兒不留神便傳到忠順王那個長史官耳中去了。
忠順王爺委實早把妙玉忘了。隻是那長史官因當年挨了楊衡兩腳,偏他們攛掇鎮國府與榮國府翻臉竟莫名沒成,後又尋不出旁的由頭來報複,一直耿耿於懷。聽了這事,頓時想起那個被賈家大姑娘護佑的美貌姑子來。那姑子王爺本可手到擒來、根本翻不出天去的。既然賈家大姑娘都離京了,那姑子自然沒了人管,不如奪了來惡心惡心他們家也好。遂將“賈師父離京”說給忠順王爺聽,又順道憶起當年之事。
王爺果然想起那姑子來,道:“不知那位妙玉師父如何了?”
長史官笑道:“那會子咱們放過她,說是看著榮國府的麵子,實則看的是榮國府長房的麵子罷了。如今他們長房都離京了,唯有賈政一個小小的從五品芝麻官,哪裏敢惹咱們王府?他也沒那個骨氣!”
忠順王爺一想也對,就賈政那個性子,還不乖乖的把人給送過來?便命長史官去一趟榮國府。那長史官忙不迭的跳上馬跑了。
賈政聽聞是王府來的人,趕忙迎了出去,接進廳上坐了獻茶。長史官裝模作樣飲了兩口茶道:“下官此來並非擅造潭府,乃因偶聞一事,提醒大人罷了。”
賈政忙作了個揖:“還望大人提點。”
長史官道:“聽聞貴府在北門的那座水月庵留著一個帶發修行的姑子,早年還老實些;貴府大小姐一走便開始生事,風評不甚好。因她乃是貴府大小姐留下的,主持師父竟奈何不得她。雖貴府大小姐已離了水月庵,橫豎曾在那裏修行了兩三年,恐怕閑言碎語與她不便。”言罷再不肯多說一個字,也不顧賈政再三挽留,立時告辭。
自打大房離京,賈政便以為榮國府俱是他的天下了。賈赦才走兩日,賈政便命人去帳房取銀子。不想那裏留著賈琮的一套細則,除去日常開銷,沒有說得過去的理由壓根兒取不出銀子來。賈政大發雷霆,打發了兩個清客去帳房擺威風。帳房的人各忙各的沒人搭理他。最終有位帳房先生出來道:“兩位先生,言語無用,榮國府帳房全憑規矩。縱是大老爺自己想要取銀子也須得依著規矩來。”說著便指著帳房裏頭貼著的一張紙給他二人瞧。那兩位一看,若依著那規矩,賈政這筆銀子永遠是取不出來的,便氣哼哼迴去添油加醋的向賈政告狀。
賈政聞言愈發大怒,打發了個媳婦子去告訴李紈,讓她將帳房的人悉數攆出去。半晌,那媳婦子迴來道:“大奶奶說,她不過是個管賬的,帳房裏的各位先生也不是咱們府裏的人,皆是外頭請來的。且他們都是大老爺請的,除去大老爺唯有璉二爺能辭了他們去。另有,外頭各處產業也都是大老爺的人。”賈政頓時明白過來,難怪賈赦肯拍拍屁股就走、連賈琮都帶走,原來是這府裏他早已死死的拿住了。一時頓覺無趣。
人皆有權心,男子尤重。賈政本以為唾手可得之權原來牢牢的還在人家手上,愈發憋屈,後來數月都懨懨的。
如今聽到忠順王府長史官的話,連著當年這位長史官來的那件事串在一處翻來覆去的想了半日,便猜出來當年賈赦所言是真。那姑子在原庵堂不堪俗人所擾、避去了水月庵,那騷擾她的果然就是忠順王府。此事是非清楚,本該置忠順王府不理才是。隻是賈政因權心不得舒展這許久,雖是壓著,並未散去。如今有個人可以任他決定命運、還不是個尋常下人,發泄一下何等痛快!加之他並不敢得罪忠順王府。遂打發了個人前往水月庵。
那媳婦子見了妙玉,滿麵諂媚的道:“我們老爺說了,聽聞師父命中有貴人,咱們水月庵廟小留不住大菩薩,還望師父早些另尋高就才是。”
妙玉愕然:“這位施主,何出此言?”
那媳婦子垂頭道:“橫豎老爺便是這話。”
妙玉見元春替水月庵留了幾個厲害的婆子,以為平安無礙,不想那人還惦記著自己不說、竟是打通了榮國府的老爺!半晌,麵如土色,雙目一閉,歎道:“我知道了。”
那媳婦趕忙一溜煙兒跑了。
妙玉性子驕傲、從不肯向人低眉哀求,當日便打發了一個婆子去城西牟尼院,問她們可還敢收留。牟尼院主持自然肯收她,隻是保不得安全罷了。妙玉次日便收拾妥當乘車過去了。水月庵主持智慈師父雖得了元春再三囑咐,又哪裏能奈賈政何?隻得眼巴巴看著她扶了小丫頭登車而去,轉身連歎自己無能。
有個小姑子聽了便說:“師父,大姑娘臨走之前特告訴咱們,有事去榮國府去尋環三爺。不如去問問他可好?”
智慈想了想,道:“出家人慈悲為懷,總不能眼看著人入火坑,試試也好。”遂打發了個小姑子隨意尋了個借口去找賈環。
賈環這日才下學迴來還沒換衣裳,聽說有姑子找他莫名無狀。待那小姑子進來說明妙玉之事,跳了起來:“開什麽玩笑!”又跺腳道,“大姐姐也囑咐我,倘或那位妙玉師父有事,讓我幫著呢。”連忙跳上馬跑去了牟尼院。
到了牟尼院門口,隻見圍著許多人指指點點,與尋常佛門淨地門外不同,便有了不祥之感。遂命隨身的小子去打聽。不一會子那小子迴來道:“三爺,來遲了!聽那一夥看熱鬧的說,有位帶發修行的姑子今兒上午才來的牟尼院,方才在佛前做功課,硬生生讓一夥流氓搶走了!這裏頭都是些大姑子小姑子,喊也喊了罵也罵了,半分用處沒有,眼睜睜看著她被塞入一輛馬車拉走了!”
賈環黑了臉,半日才說:“走!”
遂打馬去了柳氏木材行。誰知柳湘蓮與秦可卿二人俱不在,柳湘蓮更是早兩日便離京了。隻得又轉身去了太平鏢局。結果龔三亦也不在!與賈四兩個不知去了哪裏。無奈隻得撥轉馬頭迴榮國府。
他一路思忖,雖說妙玉本人並不是個要緊的,自己這個老子卻實在是家中的軟肋,簡直比當年懵懵懂懂的賈寶玉還令人頭疼。來日京中紛爭起來,極易著人家的道。遂徑直去了賈政書房。
賈政正與幾個清客閑談,見他來了很是高興:“環兒今日下學晚了些。”
賈環上前深施一禮:“兒子有事想與老爺說。”
賈政見他說的慎重,忙溜了一眼門客小子們;那幫家夥俱是有眼色的,眨眼間都跑了出去。
賈環輕歎一聲,道:“聽聞老爺打發人趕走了水月庵的妙玉師父。”
賈政自知此事他自己無理,皺眉道:“你一個念書的公子,惦記些姑子做什麽!好生寫文章是正經。”
賈環道:“聽大姐姐說,那位妙玉師父平素飲茶用的盞子,乃是晉之王愷與宋之蘇軾所藏,皆稀世奇珍,比咱們家藏的那些古玩貴重風雅得多。”
賈政一愣。
“咱們家多寶格上之物皆不及她日常所用,她竟毫不珍惜拿去喝茶了。”
賈政不禁站了起來:“你這話是何意?”
賈環歎道:“大姐姐何許人也。雖為女子,曾在宮中那麽些年、又曾在王府那麽些年,眼色皆高出世間男子許多去。她豈能因一尋常姑子不給王府麵子?那姑子絕非常人。老爺,隻怕你中了人家的套兒了。忠順王府並非想要一個美貌的姑子,而是想要一個身份不俗的姑子。”
賈政大驚:“那姑子是何人?”
賈環搖頭:“大姐姐沒說。若是能說的,她何必不告訴我?”
賈政喊道:“她也不曾告訴我!”
賈環直望著他老子道:“老爺,實不相瞞,漫說是大姐姐,我有許多事也不敢告訴老爺。老爺為人端方正直、謙恭厚道,乃君、子、是也。偏當今之世,哄的就是君子。人家不管說什麽你皆信……”他低下頭去,“還望老爺日後遇事三思、莫再隨意踩了人家的套子,恐有禍事啊。”言罷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賈政麵紅耳赤。這孩子簡直就在指著他老子的腦門子說——爹,你太傻了!日後多留神些莫給你兒女惹禍!隻是如此一來,他頓覺自己乃是被奸人哄騙,絕非有意為惡,心下泰然許多。乃搖頭道:“世道渾濁不堪,微斯人,吾誰與歸……”
賈環跪在地下好懸沒吐了,臉紅的跟火燒似的,偏這人恰是他老子!半晌,隻得垂頭道:“兒子這就想法子將那位師父弄出來,隻告訴老爺一聲罷了。”
賈政忙說:“你快些起來。我這裏並沒有什麽要你做的,辦正經事去吧。”
賈環爬了起來,又向他老子作了個揖,轉身跑得比兔子還快。
故元春命人將她請來,道:“你也知道,我穿這身淄衣本是借一個身份,如今該換下來了。因我過些日子要離京赴台灣府去,三年兩載的難以迴來。咱們兩個相交一場,也是緣分。這麽幾年過去,想來那忠順王爺早已將你忘了;縱然我不在,你自留在水月庵也未必有事。實在恐他再來鬧,亦可住到榮國府去也使得,我祖母身邊如今頗為冷清。另有,我見你日常所用的那幾件東西皆是極難得的,想必不是個尋常的官宦人家。我也無心知道你的身世,隻問你有何打算?”
妙玉稍稍愕然了一瞬間,旋即低聲念了句佛,道:“大姑娘想的周全。承蒙貴府庇護,我就在水月庵很好,不必去打擾老太君的。”
元春點點頭,便吩咐庵中的主持智慈好生照看於她,又去家學做了些交代。家學的那些學生自然都舍不得她走,更莫提那兩位先生了。元春隻道“暫且離京,來日再迴”,也不曾說緣故、也不曾說去哪兒。隻是聰明的都猜得到,她迴京之後想必就不是姑子了,大約也不能再來主持家學。
賈母也告訴了些往來的老親們,隻說了大丫頭要南下一趟,亦不曾說緣故。她既說的是“我們家大丫頭”,又滿麵欣喜,眾人大都暗猜是賈璉在南邊替她尋到了好婆家、要還俗嫁人了,個個恭喜賈母。賈母並不知道人家恭喜什麽,因她自己心中偷想著“元兒來日母儀天下”,也安然受了那些恭喜。旁人見她這般模樣,愈發以為自己猜中了。
另一頭,柳湘蓮從天津幹完活兒迴來,秦可卿與他商議是否接手龔鯤留下的那些事物。
柳湘蓮皺眉道:“那些事情隻怕極亂,你可能行麽?”
秦可卿道:“這些日子小龔先生給我看了當日琮三爺留下的一整套文書,極為清楚細致,我隻需依葫蘆畫瓢便是。”便取出賈琮依著後世企業流程寫的一冊細則來。
從頭到尾,每一步做什麽、誰來做、誰來監督、誰來負責;可能遇見哪些特殊狀況、當如何處置、誰來處置,皆一清二楚;最後還有個一目了然的圖表。又經過這幾年的實踐,縱有些不合時宜的也修了過來。柳湘蓮看完大驚:“這……誰想出來的!”
秦可卿道:“小龔先生也不知道。橫豎不會是琮兒自己想出來的,小龔先生不是說他有許多不出世的先生麽?”
柳湘蓮又將那冊子細則翻看一遍,歎道:“奇人。世間奇人何其多也。”隻是旋即躊躇道,“如今葛樵愈發能幹了。念的書又多、又知道許多旁人不知道的道理,諸事皆比我強些。我還想著將盤龍山之事多丟些給他,好得空陪陪你。你也不如從前那麽忙了,細細調理一陣身子,咱們成親這些年還沒安心養個孩子呢。”
秦可卿立時紅了臉低下頭去。過了會子,她道:“隻是……眼下的時局,不知道何時便有兵禍。要不……等老聖人走了,京城安定些。”
念及不知何時便能落下的兵禍,柳湘蓮也委實頭疼。又想了半日,隻得道:“罷了,且再等會子。”
秦可卿遂應了龔鯤接手他那一大攤子。龔鯤滿麵都是“山人早已算到”的神情,惹了秦可卿一個大白眼子。
他兩個交接了一個半月,元春也將賈氏族學安置妥當,擇日離京。離京之前,元春特叮囑了寶玉賈蘭許久,又將賈環請去再三囑托他好生照顧家裏。賈環笑道:“姐姐隻管放心去大展宏圖便是。我若連家中老小都護不住,這些年也白活了。”元春看著他一副泰然自若、成竹在胸的模樣,想起寶玉還大了他幾歲、這兩年書生氣愈發重了些,暗自慨歎。
元春曾以姑子之身主持賈氏族學、從前又是王府姬妾、如今又傳聞在南邊得了好親事,難免引得好事者留心看熱鬧。富貴人家閑人本來多,這事兒不留神便傳到忠順王那個長史官耳中去了。
忠順王爺委實早把妙玉忘了。隻是那長史官因當年挨了楊衡兩腳,偏他們攛掇鎮國府與榮國府翻臉竟莫名沒成,後又尋不出旁的由頭來報複,一直耿耿於懷。聽了這事,頓時想起那個被賈家大姑娘護佑的美貌姑子來。那姑子王爺本可手到擒來、根本翻不出天去的。既然賈家大姑娘都離京了,那姑子自然沒了人管,不如奪了來惡心惡心他們家也好。遂將“賈師父離京”說給忠順王爺聽,又順道憶起當年之事。
王爺果然想起那姑子來,道:“不知那位妙玉師父如何了?”
長史官笑道:“那會子咱們放過她,說是看著榮國府的麵子,實則看的是榮國府長房的麵子罷了。如今他們長房都離京了,唯有賈政一個小小的從五品芝麻官,哪裏敢惹咱們王府?他也沒那個骨氣!”
忠順王爺一想也對,就賈政那個性子,還不乖乖的把人給送過來?便命長史官去一趟榮國府。那長史官忙不迭的跳上馬跑了。
賈政聽聞是王府來的人,趕忙迎了出去,接進廳上坐了獻茶。長史官裝模作樣飲了兩口茶道:“下官此來並非擅造潭府,乃因偶聞一事,提醒大人罷了。”
賈政忙作了個揖:“還望大人提點。”
長史官道:“聽聞貴府在北門的那座水月庵留著一個帶發修行的姑子,早年還老實些;貴府大小姐一走便開始生事,風評不甚好。因她乃是貴府大小姐留下的,主持師父竟奈何不得她。雖貴府大小姐已離了水月庵,橫豎曾在那裏修行了兩三年,恐怕閑言碎語與她不便。”言罷再不肯多說一個字,也不顧賈政再三挽留,立時告辭。
自打大房離京,賈政便以為榮國府俱是他的天下了。賈赦才走兩日,賈政便命人去帳房取銀子。不想那裏留著賈琮的一套細則,除去日常開銷,沒有說得過去的理由壓根兒取不出銀子來。賈政大發雷霆,打發了兩個清客去帳房擺威風。帳房的人各忙各的沒人搭理他。最終有位帳房先生出來道:“兩位先生,言語無用,榮國府帳房全憑規矩。縱是大老爺自己想要取銀子也須得依著規矩來。”說著便指著帳房裏頭貼著的一張紙給他二人瞧。那兩位一看,若依著那規矩,賈政這筆銀子永遠是取不出來的,便氣哼哼迴去添油加醋的向賈政告狀。
賈政聞言愈發大怒,打發了個媳婦子去告訴李紈,讓她將帳房的人悉數攆出去。半晌,那媳婦子迴來道:“大奶奶說,她不過是個管賬的,帳房裏的各位先生也不是咱們府裏的人,皆是外頭請來的。且他們都是大老爺請的,除去大老爺唯有璉二爺能辭了他們去。另有,外頭各處產業也都是大老爺的人。”賈政頓時明白過來,難怪賈赦肯拍拍屁股就走、連賈琮都帶走,原來是這府裏他早已死死的拿住了。一時頓覺無趣。
人皆有權心,男子尤重。賈政本以為唾手可得之權原來牢牢的還在人家手上,愈發憋屈,後來數月都懨懨的。
如今聽到忠順王府長史官的話,連著當年這位長史官來的那件事串在一處翻來覆去的想了半日,便猜出來當年賈赦所言是真。那姑子在原庵堂不堪俗人所擾、避去了水月庵,那騷擾她的果然就是忠順王府。此事是非清楚,本該置忠順王府不理才是。隻是賈政因權心不得舒展這許久,雖是壓著,並未散去。如今有個人可以任他決定命運、還不是個尋常下人,發泄一下何等痛快!加之他並不敢得罪忠順王府。遂打發了個人前往水月庵。
那媳婦子見了妙玉,滿麵諂媚的道:“我們老爺說了,聽聞師父命中有貴人,咱們水月庵廟小留不住大菩薩,還望師父早些另尋高就才是。”
妙玉愕然:“這位施主,何出此言?”
那媳婦子垂頭道:“橫豎老爺便是這話。”
妙玉見元春替水月庵留了幾個厲害的婆子,以為平安無礙,不想那人還惦記著自己不說、竟是打通了榮國府的老爺!半晌,麵如土色,雙目一閉,歎道:“我知道了。”
那媳婦趕忙一溜煙兒跑了。
妙玉性子驕傲、從不肯向人低眉哀求,當日便打發了一個婆子去城西牟尼院,問她們可還敢收留。牟尼院主持自然肯收她,隻是保不得安全罷了。妙玉次日便收拾妥當乘車過去了。水月庵主持智慈師父雖得了元春再三囑咐,又哪裏能奈賈政何?隻得眼巴巴看著她扶了小丫頭登車而去,轉身連歎自己無能。
有個小姑子聽了便說:“師父,大姑娘臨走之前特告訴咱們,有事去榮國府去尋環三爺。不如去問問他可好?”
智慈想了想,道:“出家人慈悲為懷,總不能眼看著人入火坑,試試也好。”遂打發了個小姑子隨意尋了個借口去找賈環。
賈環這日才下學迴來還沒換衣裳,聽說有姑子找他莫名無狀。待那小姑子進來說明妙玉之事,跳了起來:“開什麽玩笑!”又跺腳道,“大姐姐也囑咐我,倘或那位妙玉師父有事,讓我幫著呢。”連忙跳上馬跑去了牟尼院。
到了牟尼院門口,隻見圍著許多人指指點點,與尋常佛門淨地門外不同,便有了不祥之感。遂命隨身的小子去打聽。不一會子那小子迴來道:“三爺,來遲了!聽那一夥看熱鬧的說,有位帶發修行的姑子今兒上午才來的牟尼院,方才在佛前做功課,硬生生讓一夥流氓搶走了!這裏頭都是些大姑子小姑子,喊也喊了罵也罵了,半分用處沒有,眼睜睜看著她被塞入一輛馬車拉走了!”
賈環黑了臉,半日才說:“走!”
遂打馬去了柳氏木材行。誰知柳湘蓮與秦可卿二人俱不在,柳湘蓮更是早兩日便離京了。隻得又轉身去了太平鏢局。結果龔三亦也不在!與賈四兩個不知去了哪裏。無奈隻得撥轉馬頭迴榮國府。
他一路思忖,雖說妙玉本人並不是個要緊的,自己這個老子卻實在是家中的軟肋,簡直比當年懵懵懂懂的賈寶玉還令人頭疼。來日京中紛爭起來,極易著人家的道。遂徑直去了賈政書房。
賈政正與幾個清客閑談,見他來了很是高興:“環兒今日下學晚了些。”
賈環上前深施一禮:“兒子有事想與老爺說。”
賈政見他說的慎重,忙溜了一眼門客小子們;那幫家夥俱是有眼色的,眨眼間都跑了出去。
賈環輕歎一聲,道:“聽聞老爺打發人趕走了水月庵的妙玉師父。”
賈政自知此事他自己無理,皺眉道:“你一個念書的公子,惦記些姑子做什麽!好生寫文章是正經。”
賈環道:“聽大姐姐說,那位妙玉師父平素飲茶用的盞子,乃是晉之王愷與宋之蘇軾所藏,皆稀世奇珍,比咱們家藏的那些古玩貴重風雅得多。”
賈政一愣。
“咱們家多寶格上之物皆不及她日常所用,她竟毫不珍惜拿去喝茶了。”
賈政不禁站了起來:“你這話是何意?”
賈環歎道:“大姐姐何許人也。雖為女子,曾在宮中那麽些年、又曾在王府那麽些年,眼色皆高出世間男子許多去。她豈能因一尋常姑子不給王府麵子?那姑子絕非常人。老爺,隻怕你中了人家的套兒了。忠順王府並非想要一個美貌的姑子,而是想要一個身份不俗的姑子。”
賈政大驚:“那姑子是何人?”
賈環搖頭:“大姐姐沒說。若是能說的,她何必不告訴我?”
賈政喊道:“她也不曾告訴我!”
賈環直望著他老子道:“老爺,實不相瞞,漫說是大姐姐,我有許多事也不敢告訴老爺。老爺為人端方正直、謙恭厚道,乃君、子、是也。偏當今之世,哄的就是君子。人家不管說什麽你皆信……”他低下頭去,“還望老爺日後遇事三思、莫再隨意踩了人家的套子,恐有禍事啊。”言罷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賈政麵紅耳赤。這孩子簡直就在指著他老子的腦門子說——爹,你太傻了!日後多留神些莫給你兒女惹禍!隻是如此一來,他頓覺自己乃是被奸人哄騙,絕非有意為惡,心下泰然許多。乃搖頭道:“世道渾濁不堪,微斯人,吾誰與歸……”
賈環跪在地下好懸沒吐了,臉紅的跟火燒似的,偏這人恰是他老子!半晌,隻得垂頭道:“兒子這就想法子將那位師父弄出來,隻告訴老爺一聲罷了。”
賈政忙說:“你快些起來。我這裏並沒有什麽要你做的,辦正經事去吧。”
賈環爬了起來,又向他老子作了個揖,轉身跑得比兔子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