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王大官人往隔壁院子去驗看手下人的屍身,仿佛受了驚。賈琮吃完點心並喝下去半壺茶水,並不見他迴來,便有幾分不耐煩,一頭命人請龔鯤過來,因向高英道:“我們這邊由龔先生一應做主便是,我睡了許久須得出去動動筋骨。”高英點點頭,他便往外頭晃悠去了。
一時溜達到客棧門外,見遠遠近近都有衙役守著,並許多看熱鬧的百姓駐足觀望。他心裏煩,便沿著街隨意走遠了些,忽有人湊上來道:“這位小哥兒,你可是從昨晚……”他指了指客棧,“那裏出來的?”
賈琮扭頭一看,見一位老者畏畏縮縮的陪笑著,便點頭說:“是,昨晚嚇得我藏在櫃子裏藏了一宿呢。”
老者忙一把拽住他:“聽聞死了許多人?”
賈琮道:“客棧裏的人是這麽說的。我還想去看呢,他們不許。”
老者又問:“可有活口沒有?”
賈琮一愣。
老者遂歎道:“小哥兒,我一個老街坊的兒子,聽聞昨晚也跟著王小公子過來了。有人說沒逃的都死了,他們過來打聽又被公人攔著……也不知那孩子可還在不在。”
賈琮心下黯然,道:“我聽大人說,他們打劫的那戶人家乃是個將軍,手下都是些在北邊打了許多年蠻子的老兵。劫匪本事差了他們許多去,沒逃的……都死了。”
那老者聞言登時垂下淚來:“卻讓他老子娘如何活的下去。”
賈琮也垂下頭,半日才說:“好好的人幹嘛要當劫匪啊。”
老者擺手道:“年輕人,仗著有力氣,不想老老實實謀生活,搶來的多容易。偏又有那麽些黑了心窩子的往歪路上哄他們。罷了,今兒不遇上有能耐,早晚有一日要遇上。這也的他的命。”他遂搖了搖頭走了。
賈琮瞧了他的背影會子,舉目四顧,果然發現許多探頭探腦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大約都是昨晚那些死者的親眷。立時閑逛的心思都散了,轉身迴到客棧倒頭窩在炕上。
他有些不自在,不禁想著,來日保不齊戰亂更多,還不定要死多少人呢。這並不是打網遊。
一時迷迷瞪瞪又睡著了,睜眼時天早已黑透,他方慢慢爬起來跑去尋龔鯤。
推開房門,隻見龔鯤屋裏坐著一大群,正說得熱火朝天。賈琮一言不發直擠到賈環身旁,替他自己斟了盞茶,伸手往賈環的紙包裏取點心。
龔鯤瞧了他幾眼,道:“學生今日替三爺賺了十萬兩。”
賈琮口裏含著點心問:“單單是咱們的還是加了高家的?”
龔鯤道:“單是咱們家的。高家我懶得管,高英自己與他議了半日,仿佛才一萬兩。”
賈琮可算聽見高興的事兒,笑道:“高表哥多少有些不想惹大皇子。賠咱們家這麽整的整數,肯定不止是給大夥兒養傷的。”
龔鯤點頭道:“我嚇唬了他半日,咱們家琮三爺是何等人物,舊年群臣商議立太子,聖人猶豫了數月,竟讓我家三爺幾句話便打消了他老人家的念頭。”
賈琮心裏一塞,瞪他道:“你這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龔鯤笑道:“他們那些錢也是白填送給皇子惹事,不如拘來咱們使。三爺別忘了才給府裏填進去七樣好物件呢。”
賈琮一時語塞,悶悶的咽下去點心,又問他可探聽出來昨夜都死了些什麽人。
龔鯤道:“我特尋人打探了一番,又試了試王大官人的口風,當是死了他下頭的許多好手。我們方才正商議呢,韓光竟有這個本事麽?可有旁人出手?他若當真這般能耐,到是個人才。”
賈琮連連擺手:“不要!橫豎你須得負責弄死他,我拚了對不住韓奇大哥也留不得他性命。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縱為我所用也早晚會讓他拖累、保不齊還遭他反噬。再者,縱為了昨夜屈死的那三個高家的人也須得讓他償命。”
龔鯤思忖了片刻,勸道:“三爺,來日方長,許多事非得他這般小人才能做。”
賈琮斷然道:“沒的商量。我們不夠狠,委實有許多事不便處置。無礙,來日總能漸漸狠起來,或是再得幾個夠狠的。韓光這樣的人收了來後患無窮,我還沒那心力去盯著他。”
龔鯤見他已決斷了,點點頭:“罷了,既這麽著,便不留他了。”乃又說,“昨夜逃迴去的人說,咱們這些壽禮價值連.城,可買下半座太原府。”
賈琮皺了皺眉:“合著咱們成唐僧肉了。還有什麽?”
龔鯤道:“領頭的幾個人都死了。”
賈琮問:“我們殺的還是他們自己人殺的?”
“噗……”吳小溪笑出聲來,指著他道,“怎麽你的心思與龔先生一樣?”
賈琮撇嘴道:“領頭的都是有本事的。好幾個有本事的都死了?一個知道逃跑的都沒有?一個逃出去了的都沒有?那個王小公子是先死的好不好,換了我是他們,最要緊的乃是將王小公子的屍首送迴去好不好。”
賈環道:“究竟是不是為了價值連.城的壽禮還未可知,我們方才都在猜他們用了什麽法子將這些人哄來。”見賈琮去看劉豐,又道,“劉豐這小子一聲不吭。”
劉豐見說了他,便道:“我不費那個神。你們都白猜的。不論他們用的什麽法子都不與咱們相幹,橫豎王大官人與韓光都不能留便完了。”
眾人一聽也有理,便罷了。
後頭數日大夥兒也沒心思閑逛。王大官人派了人來拉走那一大院子的屍身,太原城許多人家都披麻戴孝哭成一片。客棧忙著修繕院子;高英又煩韓光請了兩撥城裏頗有名望的僧道來做法事,以超度亡魂。
有一日,高賈兩家的兩個下人湊去看法事的熱鬧,聊著聊著竟比起了兩家的壽禮,都說自家的壽禮好。他兩個爭了半日誰也不服誰,便說迴去拿禮單子來比。有個小道士聽見了頗為好奇,悄悄跟著他二人,見他們過了片刻果然取了各自主家的禮單子來,不一會兒賈家的便垂頭喪氣的袖著禮單子迴去了。
那高家的趾高氣揚迴到他們院子,忘了關門,小道士便跟了進去。這會子恰是午後,院中靜悄悄的唯有風聲。那人一時困倦,便蜷在東廂房一張椅子上打盹兒,禮單子隨手撂在茶幾上。小道士忙悄悄溜進去,想了想,躡手躡腳將廂房的窗戶打開了,迴身拿了那禮單子便走。後又有高家的好幾個人出來裏裏外外尋東西,問他們也又不肯說出究竟來,隻道恐怕有要緊之物讓風卷走了。終是讓一個人在院子外頭一株柳樹底下尋著了一張蓋了幾片落葉的紙,拍了半日的胸口,歡天喜地迴去了。
法事做完,銀票到手,高賈兩家忙不迭的離了太原府。因那幾位傷了的高家下人一時動不得,高英留了兩個人照應他們,又留了些銀子。死去的三位高家下人的屍首早早托了一家馬行送迴平安州了。
此後他們倒是不曾遇上麻煩,一路無事到了長安。因早早有人前往高府報信,他們遙遙的才望見護城河,就見歐成笑嗬嗬的領著一大群人等在路旁。
賈琮忙打馬過去大聲喊:“歐叔叔~~”
歐成笑得眉眼兒都舒開了,問他:“可累著了?”
賈琮耷拉下包子臉:“我待要持強充大說不累,又覺得極傻。委實累的夠嗆。”
歐成哈哈大笑,伸出大熊掌揉了揉他的腦袋。賈琮愈發悲催自己長得矮——歐成站在地下,他騎在馬上,竟能毫不費力的按住他的腦袋。
一路坎坷,眾人直至這會子方安下心來,紛紛跳下馬來同歐成陸續見禮,又一同進城。
走了會子,賈琮忽然向歐成高英笑道:“歐叔叔,高表兄,你們可知道賈氏馬行在何處?”
歐成道:“在後宰門那兒,我知道那是你家的產業。”
賈琮忙問:“可遠麽?過去一趟可要繞許多圈子?”
歐成笑道:“琮三爺想查看掌櫃的可有偷懶也不急這一會子,你方才不是說累了?”
賈琮正色道:“因為要去取壽禮。”
歐成一愣:“壽禮不是你們送來的這些?”
賈琮笑道:“這些自然也是一份子。因從京城到長安長路迢迢,一則恐怕出什麽差錯,二則有好東西一路帶著也易遭頗有眼色的賊人盯著,故此要緊的幾樣東西都不在這車隊裏頭。”
歐成高英俱吃了一驚。
“若有賊人有心冒險來劫,必先探聽這裏頭都是什麽,更有本事大的都能趁我們不察半夜翻看呢。天底下高人多了去了。偏送來的大都是些尋常壽禮,並不值得他們大動幹戈。咱們一路數迴風險雖都平安無事,倒有幾分運氣在裏頭。可萬一有事呢?”他望著高英笑道,“那日做給王家的偽禮單子其實並不曾減了許多去。另有七樣最要緊的東西,我出的主意,借著馬行替人送些大宗不甚值錢之物作由頭,每樣混在一色旁的貨品當中,例如布匹啊、糧米啊,早在半個月前便悉數悄悄送進了長安城,如今都在馬行存著。我想著,這會子就去取來湊到一處的好,免得迴頭再來取一份子壽禮。”
歐成高英愣了片刻,高英率先撫掌:“好小子!你竟有這般機靈勁兒!”
歐成也讚道:“小小年紀這般穩妥,實在難得。”
賈琮笑道:“不過是得了故事的提示罷了。”高英忙問什麽故事,賈琮便道,“這會子不便,迴頭再說如何?”
高英忙應了。他們自然對馬行送壽禮一事頗為好奇,都道幹脆先去取壽禮去,又打發了個妥帖的人迴府去報信兒。
歐成便在前頭領路,眾人浩浩蕩蕩往後宰門賈氏馬行去了。
馬行的掌櫃得了人快馬報信兒,精神抖擻迎了出來。賈琮跳下馬來笑問:“可是劉掌櫃?”
那掌櫃拱了拱手:“正是正是。想來這位是琮三爺?”
賈琮點點頭:“不錯。”
劉掌櫃因拿眼睛瞧著賈琮:“有個對子須得請琮三爺對對。上聯是肯德基。”
賈琮咳嗽一聲,忍著笑道:“麥當勞。”
劉掌櫃一躬到地:“果然是三爺,裏頭請。”
高英莫名的看著幺兒:“維斯兄弟,怎麽你家掌櫃竟追著小爺對對子?”
幺兒笑擺了擺手:“那是暗號。劉掌櫃乃是在長安聘的,不曾進京,故此沒見過我們。恐怕有人冒充東家。”
高英頓覺好笑,搖頭道:“不過是個馬行,哪裏用得著這般謹小慎微的。”
歐成卻道:“馬行還罷了,今番乃是為了幾樣要緊的壽禮,怕是頗為貴重。依我看,小心些總歸沒錯。”
高英笑道:“若非是他們家的人,誰知道他們將壽禮這般送來?可不畫蛇添足麽。”
賈琮扭過身來點頭道:“高表哥說的是,這麽一想,對暗號委實有些多餘。”
高英知道他們師兄弟三個連同那位龔先生都是極慧之人,聽了賈琮這話,麵上不禁得意起來。歐成倒是暗暗瞧了他幾眼,又看看賈琮幺兒等人,不支聲。
一時到了裏頭,劉掌櫃使人捧了茶上來。眾人才喝幾口,便有夥計從後頭抬了箱子過來,不一會子便抬齊了七箱。一屋子人都知道裏頭的東西極為貴重,都不喝茶了,眼睛不由自主往上瞄。
賈琮瞧了瞧高英歐成,笑道:“當著你們的麵開壽禮箱子查驗是否有些失禮?”
高英忙笑道:“有什麽失禮的?我也頗想瞧瞧呢。橫豎早晚要瞧的,不如琮表弟就讓我們開開眼如何?”
賈琮便不客氣了,親擼起袖子來先撬開第一個最大的。他直將箱子蓋兒掀開露出裏頭的東西來,屋裏的人齊刷刷吸了一口冷氣。
一座足有半人高的碧玉山子,上頭雕的是南山積翠,綠得晃人的眼。
高英與歐成見了俱麵色一變,高英忍不住跳下椅子來圍著這玉山子轉悠了半日,顫聲道:“這個莫非就是當年榮國公山海關大捷之後,老聖人賞賜的那座南山積翠的碧玉山子?”
賈琮賈環都好懸沒跳起來!
他們都曾聽賈赦賈四等人說過無數迴了。早年外族入侵,祖父賈代善曾率領將士浴血死守了山海關四個月,終以兩萬人破敵七萬,揚名天下!隻是他們並不知道老聖人曾賜下這麽一座玉山子。
足足靜了半刻鍾,賈琮冷笑道:“好、好,好的緊。榮國府的當家太太私吞公物竟是一代傳一代的,老祖宗的比二太太的胃口大的多。”因向高英長長的作了一個揖,正色道,“高表兄,對不住了,因為一些原委,此物,不能算作壽禮。”
一時溜達到客棧門外,見遠遠近近都有衙役守著,並許多看熱鬧的百姓駐足觀望。他心裏煩,便沿著街隨意走遠了些,忽有人湊上來道:“這位小哥兒,你可是從昨晚……”他指了指客棧,“那裏出來的?”
賈琮扭頭一看,見一位老者畏畏縮縮的陪笑著,便點頭說:“是,昨晚嚇得我藏在櫃子裏藏了一宿呢。”
老者忙一把拽住他:“聽聞死了許多人?”
賈琮道:“客棧裏的人是這麽說的。我還想去看呢,他們不許。”
老者又問:“可有活口沒有?”
賈琮一愣。
老者遂歎道:“小哥兒,我一個老街坊的兒子,聽聞昨晚也跟著王小公子過來了。有人說沒逃的都死了,他們過來打聽又被公人攔著……也不知那孩子可還在不在。”
賈琮心下黯然,道:“我聽大人說,他們打劫的那戶人家乃是個將軍,手下都是些在北邊打了許多年蠻子的老兵。劫匪本事差了他們許多去,沒逃的……都死了。”
那老者聞言登時垂下淚來:“卻讓他老子娘如何活的下去。”
賈琮也垂下頭,半日才說:“好好的人幹嘛要當劫匪啊。”
老者擺手道:“年輕人,仗著有力氣,不想老老實實謀生活,搶來的多容易。偏又有那麽些黑了心窩子的往歪路上哄他們。罷了,今兒不遇上有能耐,早晚有一日要遇上。這也的他的命。”他遂搖了搖頭走了。
賈琮瞧了他的背影會子,舉目四顧,果然發現許多探頭探腦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大約都是昨晚那些死者的親眷。立時閑逛的心思都散了,轉身迴到客棧倒頭窩在炕上。
他有些不自在,不禁想著,來日保不齊戰亂更多,還不定要死多少人呢。這並不是打網遊。
一時迷迷瞪瞪又睡著了,睜眼時天早已黑透,他方慢慢爬起來跑去尋龔鯤。
推開房門,隻見龔鯤屋裏坐著一大群,正說得熱火朝天。賈琮一言不發直擠到賈環身旁,替他自己斟了盞茶,伸手往賈環的紙包裏取點心。
龔鯤瞧了他幾眼,道:“學生今日替三爺賺了十萬兩。”
賈琮口裏含著點心問:“單單是咱們的還是加了高家的?”
龔鯤道:“單是咱們家的。高家我懶得管,高英自己與他議了半日,仿佛才一萬兩。”
賈琮可算聽見高興的事兒,笑道:“高表哥多少有些不想惹大皇子。賠咱們家這麽整的整數,肯定不止是給大夥兒養傷的。”
龔鯤點頭道:“我嚇唬了他半日,咱們家琮三爺是何等人物,舊年群臣商議立太子,聖人猶豫了數月,竟讓我家三爺幾句話便打消了他老人家的念頭。”
賈琮心裏一塞,瞪他道:“你這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龔鯤笑道:“他們那些錢也是白填送給皇子惹事,不如拘來咱們使。三爺別忘了才給府裏填進去七樣好物件呢。”
賈琮一時語塞,悶悶的咽下去點心,又問他可探聽出來昨夜都死了些什麽人。
龔鯤道:“我特尋人打探了一番,又試了試王大官人的口風,當是死了他下頭的許多好手。我們方才正商議呢,韓光竟有這個本事麽?可有旁人出手?他若當真這般能耐,到是個人才。”
賈琮連連擺手:“不要!橫豎你須得負責弄死他,我拚了對不住韓奇大哥也留不得他性命。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縱為我所用也早晚會讓他拖累、保不齊還遭他反噬。再者,縱為了昨夜屈死的那三個高家的人也須得讓他償命。”
龔鯤思忖了片刻,勸道:“三爺,來日方長,許多事非得他這般小人才能做。”
賈琮斷然道:“沒的商量。我們不夠狠,委實有許多事不便處置。無礙,來日總能漸漸狠起來,或是再得幾個夠狠的。韓光這樣的人收了來後患無窮,我還沒那心力去盯著他。”
龔鯤見他已決斷了,點點頭:“罷了,既這麽著,便不留他了。”乃又說,“昨夜逃迴去的人說,咱們這些壽禮價值連.城,可買下半座太原府。”
賈琮皺了皺眉:“合著咱們成唐僧肉了。還有什麽?”
龔鯤道:“領頭的幾個人都死了。”
賈琮問:“我們殺的還是他們自己人殺的?”
“噗……”吳小溪笑出聲來,指著他道,“怎麽你的心思與龔先生一樣?”
賈琮撇嘴道:“領頭的都是有本事的。好幾個有本事的都死了?一個知道逃跑的都沒有?一個逃出去了的都沒有?那個王小公子是先死的好不好,換了我是他們,最要緊的乃是將王小公子的屍首送迴去好不好。”
賈環道:“究竟是不是為了價值連.城的壽禮還未可知,我們方才都在猜他們用了什麽法子將這些人哄來。”見賈琮去看劉豐,又道,“劉豐這小子一聲不吭。”
劉豐見說了他,便道:“我不費那個神。你們都白猜的。不論他們用的什麽法子都不與咱們相幹,橫豎王大官人與韓光都不能留便完了。”
眾人一聽也有理,便罷了。
後頭數日大夥兒也沒心思閑逛。王大官人派了人來拉走那一大院子的屍身,太原城許多人家都披麻戴孝哭成一片。客棧忙著修繕院子;高英又煩韓光請了兩撥城裏頗有名望的僧道來做法事,以超度亡魂。
有一日,高賈兩家的兩個下人湊去看法事的熱鬧,聊著聊著竟比起了兩家的壽禮,都說自家的壽禮好。他兩個爭了半日誰也不服誰,便說迴去拿禮單子來比。有個小道士聽見了頗為好奇,悄悄跟著他二人,見他們過了片刻果然取了各自主家的禮單子來,不一會兒賈家的便垂頭喪氣的袖著禮單子迴去了。
那高家的趾高氣揚迴到他們院子,忘了關門,小道士便跟了進去。這會子恰是午後,院中靜悄悄的唯有風聲。那人一時困倦,便蜷在東廂房一張椅子上打盹兒,禮單子隨手撂在茶幾上。小道士忙悄悄溜進去,想了想,躡手躡腳將廂房的窗戶打開了,迴身拿了那禮單子便走。後又有高家的好幾個人出來裏裏外外尋東西,問他們也又不肯說出究竟來,隻道恐怕有要緊之物讓風卷走了。終是讓一個人在院子外頭一株柳樹底下尋著了一張蓋了幾片落葉的紙,拍了半日的胸口,歡天喜地迴去了。
法事做完,銀票到手,高賈兩家忙不迭的離了太原府。因那幾位傷了的高家下人一時動不得,高英留了兩個人照應他們,又留了些銀子。死去的三位高家下人的屍首早早托了一家馬行送迴平安州了。
此後他們倒是不曾遇上麻煩,一路無事到了長安。因早早有人前往高府報信,他們遙遙的才望見護城河,就見歐成笑嗬嗬的領著一大群人等在路旁。
賈琮忙打馬過去大聲喊:“歐叔叔~~”
歐成笑得眉眼兒都舒開了,問他:“可累著了?”
賈琮耷拉下包子臉:“我待要持強充大說不累,又覺得極傻。委實累的夠嗆。”
歐成哈哈大笑,伸出大熊掌揉了揉他的腦袋。賈琮愈發悲催自己長得矮——歐成站在地下,他騎在馬上,竟能毫不費力的按住他的腦袋。
一路坎坷,眾人直至這會子方安下心來,紛紛跳下馬來同歐成陸續見禮,又一同進城。
走了會子,賈琮忽然向歐成高英笑道:“歐叔叔,高表兄,你們可知道賈氏馬行在何處?”
歐成道:“在後宰門那兒,我知道那是你家的產業。”
賈琮忙問:“可遠麽?過去一趟可要繞許多圈子?”
歐成笑道:“琮三爺想查看掌櫃的可有偷懶也不急這一會子,你方才不是說累了?”
賈琮正色道:“因為要去取壽禮。”
歐成一愣:“壽禮不是你們送來的這些?”
賈琮笑道:“這些自然也是一份子。因從京城到長安長路迢迢,一則恐怕出什麽差錯,二則有好東西一路帶著也易遭頗有眼色的賊人盯著,故此要緊的幾樣東西都不在這車隊裏頭。”
歐成高英俱吃了一驚。
“若有賊人有心冒險來劫,必先探聽這裏頭都是什麽,更有本事大的都能趁我們不察半夜翻看呢。天底下高人多了去了。偏送來的大都是些尋常壽禮,並不值得他們大動幹戈。咱們一路數迴風險雖都平安無事,倒有幾分運氣在裏頭。可萬一有事呢?”他望著高英笑道,“那日做給王家的偽禮單子其實並不曾減了許多去。另有七樣最要緊的東西,我出的主意,借著馬行替人送些大宗不甚值錢之物作由頭,每樣混在一色旁的貨品當中,例如布匹啊、糧米啊,早在半個月前便悉數悄悄送進了長安城,如今都在馬行存著。我想著,這會子就去取來湊到一處的好,免得迴頭再來取一份子壽禮。”
歐成高英愣了片刻,高英率先撫掌:“好小子!你竟有這般機靈勁兒!”
歐成也讚道:“小小年紀這般穩妥,實在難得。”
賈琮笑道:“不過是得了故事的提示罷了。”高英忙問什麽故事,賈琮便道,“這會子不便,迴頭再說如何?”
高英忙應了。他們自然對馬行送壽禮一事頗為好奇,都道幹脆先去取壽禮去,又打發了個妥帖的人迴府去報信兒。
歐成便在前頭領路,眾人浩浩蕩蕩往後宰門賈氏馬行去了。
馬行的掌櫃得了人快馬報信兒,精神抖擻迎了出來。賈琮跳下馬來笑問:“可是劉掌櫃?”
那掌櫃拱了拱手:“正是正是。想來這位是琮三爺?”
賈琮點點頭:“不錯。”
劉掌櫃因拿眼睛瞧著賈琮:“有個對子須得請琮三爺對對。上聯是肯德基。”
賈琮咳嗽一聲,忍著笑道:“麥當勞。”
劉掌櫃一躬到地:“果然是三爺,裏頭請。”
高英莫名的看著幺兒:“維斯兄弟,怎麽你家掌櫃竟追著小爺對對子?”
幺兒笑擺了擺手:“那是暗號。劉掌櫃乃是在長安聘的,不曾進京,故此沒見過我們。恐怕有人冒充東家。”
高英頓覺好笑,搖頭道:“不過是個馬行,哪裏用得著這般謹小慎微的。”
歐成卻道:“馬行還罷了,今番乃是為了幾樣要緊的壽禮,怕是頗為貴重。依我看,小心些總歸沒錯。”
高英笑道:“若非是他們家的人,誰知道他們將壽禮這般送來?可不畫蛇添足麽。”
賈琮扭過身來點頭道:“高表哥說的是,這麽一想,對暗號委實有些多餘。”
高英知道他們師兄弟三個連同那位龔先生都是極慧之人,聽了賈琮這話,麵上不禁得意起來。歐成倒是暗暗瞧了他幾眼,又看看賈琮幺兒等人,不支聲。
一時到了裏頭,劉掌櫃使人捧了茶上來。眾人才喝幾口,便有夥計從後頭抬了箱子過來,不一會子便抬齊了七箱。一屋子人都知道裏頭的東西極為貴重,都不喝茶了,眼睛不由自主往上瞄。
賈琮瞧了瞧高英歐成,笑道:“當著你們的麵開壽禮箱子查驗是否有些失禮?”
高英忙笑道:“有什麽失禮的?我也頗想瞧瞧呢。橫豎早晚要瞧的,不如琮表弟就讓我們開開眼如何?”
賈琮便不客氣了,親擼起袖子來先撬開第一個最大的。他直將箱子蓋兒掀開露出裏頭的東西來,屋裏的人齊刷刷吸了一口冷氣。
一座足有半人高的碧玉山子,上頭雕的是南山積翠,綠得晃人的眼。
高英與歐成見了俱麵色一變,高英忍不住跳下椅子來圍著這玉山子轉悠了半日,顫聲道:“這個莫非就是當年榮國公山海關大捷之後,老聖人賞賜的那座南山積翠的碧玉山子?”
賈琮賈環都好懸沒跳起來!
他們都曾聽賈赦賈四等人說過無數迴了。早年外族入侵,祖父賈代善曾率領將士浴血死守了山海關四個月,終以兩萬人破敵七萬,揚名天下!隻是他們並不知道老聖人曾賜下這麽一座玉山子。
足足靜了半刻鍾,賈琮冷笑道:“好、好,好的緊。榮國府的當家太太私吞公物竟是一代傳一代的,老祖宗的比二太太的胃口大的多。”因向高英長長的作了一個揖,正色道,“高表兄,對不住了,因為一些原委,此物,不能算作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