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四海終一家
楊堅接下來考慮的,是如何結束江南那個政權的國祚,統一全國,做當年秦始皇能幹的事兒。
隋。建都長安。領域大體包括長江以北,漢代長城以南,東至沿海、西達四川的廣大地區。初期的人口都死北周“留給”隋朝的,官方統計是650萬戶(《隋書·卷四十二》),其實還有大量隱瞞人口。人口保守估計也有3千多萬。
陳朝。建都建康。傳至後主陳叔寶時,保有長江以南、西陵峽以東到東南沿海的400餘縣、200餘萬人口。
3千萬對2百萬,這不是降維打擊嗎?楊堅剛開始也是這樣想的。
開皇元年(581年)3月,楊堅派出隋朝的兩員虎將賀若弼、韓擒虎分任吳州和廬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廬江(今合肥),作滅陳準備。9月,陳將周羅喉攻占江北隋的胡墅(今江蘇六合西南)。楊堅命尚書左仆射高熲節度行軍元帥長孫覽、元景山率軍伐陳。正當躊躇滿誌準備一舉蕩平南方時,麻煩來了。
來了個為老丈人報仇的。
此人叫阿史那攝圖。阿史那,典型的突厥姓氏,他老丈人是誰?宇文招。眼熟?不用往前翻看,對,就是被楊堅設計一次性團滅的北周五王之一的趙王宇文招。
一個遊牧民族放羊的,怎麽還成了北周皇室的女婿了呢?因為,阿史那攝圖有個高級職稱--沙缽略可汗。北周與突厥和親的結果,沙缽略可汗娶了北周皇室成員、趙王宇文招的千金公主。等等,這個千金公主的“千金”,可不是指千金大小姐,而是這位公主的職稱就是叫“千金公主”。
北方突厥為遊牧奴隸社會,自6世紀中期崛起,至沙缽略可汗時,控製著長城以北,貝加爾湖以南,興安嶺以西,黑海以東的遼闊地域,擁有騎兵數十萬。
隋文帝準備對南朝用兵時,沙缽略可汗以為老丈人複仇的名義,聯合原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於581年12月,攻占了臨榆鎮(今河北撫寧東),準備大舉攻隋。
真對老丈人有這麽深的感情?就是老王信讀者可能也不信。沙缽略可汗攻隋的動機,隻有一個,那就是他感受到了侮辱。
這個侮辱就是,隋王朝停止對突厥和親了。中原王朝將能詩文、能彈琴、還能做女紅的,出身高貴的如花似玉的皇室公主們嫁到這些個苦寒之地,陪著這些個大老粗放羊頭兒,為了什麽?不言而喻。如今,楊堅硬氣了一迴,堅決不再送女人換和平了,突厥就感受到了侮辱,不斷興兵南犯,威脅隋的統治。
世界上自古至今,沒有一個王朝能同時兩線作戰還能成功的。二戰時的日本軍部,當時分為北進派(打蘇聯)和南下派(打朝鮮、中國和東南亞),兩派爭吵不息甚至發展到互相暗殺。結果,蘇日諾門坎之戰,蘇聯為避免兩線作戰,拚盡全力一戰把進犯的日軍關東軍打成了不能生活自理,日軍的南進派才逐漸占了上風。狂妄的奧地利小胡子,也是在西線英國沒徹底解決的情況下,悍然又在東線進攻蘇聯,走進了兩線作戰的死胡同才最終自取滅亡的。隋朝新立,顯然更沒實力兩線作戰。楊堅審時度勢,決定變更原來計劃,改取南和北戰,先敗突厥,後滅陳朝的戰略。
突厥騎兵驍勇剽悍,戰鬥力堪稱恐怖,擊敗突厥談何容易?楊堅,卻很有信心。因為,他敏銳的發現了突厥的一個最大的弱點。
不團結。當時,突厥有四可汗,各擁重兵,沙缽略與阿波、達頭等可汗不和。當年我能一次性團滅你老丈人兄弟5個,如今我就有辦法對你們4個來個個個擊破。
583年四月隋文帝兵分八路,對突厥發動反擊。並且用長孫晟的離間之計,最後使突厥汗國分裂為東突 厥與西突厥兩部,讓4可汗為了汗位自相殘殺。584年,沙缽略可汗因為對隋作戰不利,向隋朝求和。
求和可以,得稱臣,稱臣後,我得給你們兩口子改改職稱。於是,沙缽略可汗成了"伊利俱盧設莫賀始波羅可汗",這一串串的字,看著令人腦殼疼,讀者們簡單記憶成“一破鑼”可汗就行了。她媳婦“千金公主”?改成了“大義公主”,還得改口稱楊堅為爹。楊堅轉而又成了“一破鑼”可汗的老丈人,而這個老丈人的身份不是通過屈辱的和親換來的,而是打得對手叫爹打出來的。
霸氣!
隋軍反擊突厥獲勝,北部邊患基本消除。前麵說過是四國鼎立,除了隋朝、突厥和南方得陳朝,還有一個是誰?一個小的不想提但又不得不提的國家。
後梁,南梁武帝蕭衍之孫蕭詧所建,初都襄陽,後遷江陵。587年,楊堅出兵輕鬆滅掉了這個小割據政權。四國鼎立成了南北雙雄並立,南陳,自然成為楊堅的旌旗所向。
南朝能在天下大亂時安穩存活數百年,其續命劑即是長江屏障。外地入侵建都南方的政權,必須跨越長江天塹。而具體戰法,隻有兩種。介紹這兩種戰法之前,先帶著問題看下文:一是蒙古大軍滅南宋為何要打釣魚城,打襄陽,成就了金庸先生塑造的郭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高大上形象?二是蔣介石為何當年冒著上海被打爛的風險,也要主動發起淞滬會戰?好,我們先來看這兩種戰法。
第一種,簡單粗暴,直接跨越。但,這得要求進攻方必須具有絕對壓倒勢的優勢,既要渡江,又要防禦,難度極大。很多不信邪的偏偏要走這條路的人,碰的鼻青臉腫的比比皆是。
如,北魏彪悍的騎兵部隊,數次望江興歎,說的好聽點叫“飲馬長江而還”,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想吃吃不著幹瞪眼;
再如,金軍侵南宋,十萬精銳之師,隻能铩羽而歸。
強如世界噩夢的蒙古軍隊,進攻南宋,選沒選這條路?沒有。他們聰明的選擇了第二條路。
解放軍的百萬雄師過大江?那確實屬於具有絕對壓倒性優勢,無論人心還是軍心,而且這是在熱兵器時代。
第二種,陰險毒辣,插你軟肋。先搶占長江上遊的巴蜀,長江上遊的巴蜀地區除了具有天府之國的糧倉基地,還有地理優勢,退可以憑借蜀道天險防禦,進可以出三峽沿長江而下,進取江左,直逼南京。這樣的成功戰例,不勝枚舉。
如,秦始皇統一六國,就是先取巴蜀。
再如,三國混戰,曹魏(後是西晉)的主要進攻方向就是蜀國。一旦蜀國政權掛了,魏(晉)軍可以直接從巴蜀上遊順江而下,支取孫吳。所以,諸葛亮這小子確實厲害,至死都堅持聯吳扛曹,可惜孫劉兩家話事人目光短淺,自己打起來了,毀了大局。
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蒙古軍隊滅南宋,也是想先取長江上遊的四川,誰知道一個釣魚城釣了這幫放羊的n年,還搭上了一個。好在他們及時調整戰略,先拿下了中遊的襄樊。
小日本狂妄的提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口號後,初始戰略也是先取山西,從山西進入陝西,再取四川,一路勢如破竹。蔣介是也是南征北戰打出來的,也不是等閑之輩,果斷在上海開辟第二戰場,將日本重兵牽製在了上海,使其速決戰變成了持久戰。雖然南京後來失守,也不影響該戰略的成功,畢竟,巴蜀地區牢牢的控製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裏,進可攻,退可守,最終趕跑了這幫後來隻會拍愛情動作片的島國蠻人。
587年,駐守宜昌附近狼尾灘的陳朝守軍,突然發現江麵上浮浮沉沉的飄來了一宗宗物件,打撈上來一看,是些廢舊木料。拿給主將看,主將大驚失色--壞了,隋人要對我們動手了。
陳軍守將何以作出如此判斷?因為,前述兩種戰法,無論哪種,都得需要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工具。對,當然是船。這些廢舊木料,應該是上遊的隋軍造船剩下的。
楊堅需要船,587年,他把這個造船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心腹。
楊素。楊素為弘農楊氏之後,其祖父楊暄,官至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為北周汾州刺史。此時的楊素,43歲,為大隋信州總管,經略長江上遊。如何用最簡潔的詞語描述此人?奸人、狠人、超人。
楊素治軍極嚴。每次開戰前,喜歡做一件殘忍的事兒-殺人。他經常把犯了錯誤的士兵陣前斬首,殺雞駭猴,以儆效尤。敵我雙方擺開戰陣時,他一般不是令全軍衝鋒,而是選派二百敢死隊衝陣,勝了戰後重賞,衝不進去敢逃迴來的?全部砍頭。在此戰術下人人奮勇,軍隊戰鬥力極強。
所謂的領導藝術,就是對下屬狠一些。
楊素軍事素養極高,北擊突厥時屢立戰功。騎兵作戰是突厥人強項,中原軍隊一般隻能以步兵和騎兵靠戰車、鹿角、戰壕等互相配合防禦。楊素在和突厥人作戰時,卻一反常態,把僅有的騎兵調到最前麵打頭陣,以騎兵pk騎兵。突厥軍隊看到非常高興,猶如tttk的西班牙足球隊突然看見一貫防守反擊為主的意大利足球隊要跟他們打對攻,紛紛下馬祭拜天地,以為上天在幫助他們。
結果,楊素趁突厥麻痹,指揮騎兵旋風出擊,出其不意的猛衝,步兵跟後掩殺,打的突厥騎兵隊形散亂,成了散兵遊勇。有組織對無組織即是降維打擊,突厥騎兵大潰。然而,等隋軍得勝迴營,卻個個大驚失色。
楊素不見了。陣亡了?被俘了?還是帶隨從大保健去了?
都沒有。楊素此時正帶著兩名親兵和兩個投降的突厥人,穿著突厥人衣服,混在突厥人的潰兵中。潰兵逃到安全地帶後,陸續聚集,安營紮寨。楊素記下突厥紮營的位置,留下兩人盯梢,自己帶兩人悄悄返迴了大本營。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逃亡了一天的突厥人正要昏昏睡去。突然,楊素帶領大軍猶如從天而降,突入突厥營中一陣砍殺,突厥人死傷慘重,哭號而去,從此聞聽楊素之名就心驚肉跳。
勾踐能吃吳王的屎,對自己都這麽狠,殺起一同創業的兄弟來自然也不會手軟。楊素能親自潛入虎狼之地化妝偵察,對自己都這麽狠,所以對自己手下也狠就沒什麽奇怪的了。
楊素接到造船的命令,沒讓楊堅失望,在永安(巴東郡,今重慶市奉節縣東)造出了一艘“巨無霸”戰艦,名曰“五牙船”。此船上起樓五層,高約30米左右,上下總共有五層,而且每艘戰艦上都配有“拍竿”,專門用來拍打敵船。最重要的是,這種戰艦能夠容納800人作戰,可謂無敵巨艦。除此之外,楊素還造了一係列小型戰艦,比如“黃龍”、“平乘”等,這些戰艦同樣可以容納百餘人左右,既可以打水戰,也可以作為登陸工具。
開皇八年(588)年3月9日,隋文帝楊堅做出了曆史性的決斷—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同時,楊堅命令有司抄寫印製檄文30萬份,送往江南四處傳發,以瓦解南陳軍心。為什麽要印製30萬份?老王算了算,按照陳朝200萬人口計算,大約平均每戶一份,都別搶,都有份,叫喚了也不多給。
同時,楊堅又單獨給陳朝話事人陳叔寶送了一份璽文,不過這份是特製的,內容是曆數其所謂的20大罪狀。小陳此時剛滿35歲,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齡的16歲或18歲起計算,平均每年幹一件傷天害理的大事兒才能幹的完,而且,好像他楊堅殺了北周王室那麽多人、奸淫原同事尉遲迥的孫女等都是替天行道似的。
沒辦法,這就是宣傳戰的需要。不過楊堅的這次宣傳戰,規模有些空前,不知養活了多少家造紙廠和印刷廠。
陳叔寶收到璽文,著實哆嗦痙攣了一陣,但是,收到檄文後數月,江對麵一直沒有什麽動靜。陳叔寶送了一口氣,這幾個月來天天睡不好覺,也冷落了他的超級大美女貴妃張麗華,這怎麽能行?陳叔寶於是又與張麗華等美人膩歪在後宮,繼續過起了沒羞沒臊的生活。而且在此期間,張大美女頻頻向陳叔寶吹枕邊風,讓其廢掉沈皇後和太子。588年5月,也就是陳叔寶收到楊堅檄文的第3個月,廢掉了太子,並著手廢後,準備改立張麗華。
南方還在內鬥的這幾個月,北方的楊堅在幹什麽?史上眾說紛紜。最可信的一種,應該就是戰忽局局長張局座在分析美帝攻打伊拉克前所可能采取的戰略—今天說打你,不打;明天說打你,不打,等你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了再打,一打一個準。雖然實際上後來美帝說哪天打就哪天動的手,但張局座所提到的此種戰略確實在曆史上常用,尤其是中國古代。
公元588年10月,楊堅終於打破了此前讓人費解的七個多月的沉默,在壽春成立淮南行省,標誌著一場大舉伐陳之戰序幕即將拉開。
10月28日,楊堅率領文武百官,在太廟前舉行了盛大的告廟儀式,同時正式拜將出征。整體作戰計劃是,東至滄海西到巴蜀,在千裏長江上,全線出擊:
晉王楊廣,攻六合(今江蘇南京六合區);
秦王楊俊(楊廣之弟,楊堅第三子),攻襄陽(今湖北襄陽);
清河公楊素,攻信州(今重慶、川東、鄂西);
荊州刺史劉仁恩,攻江陵(今湖北荊州);
宜陽公王世積,攻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
新義公韓擒虎,攻廬江(今安徽合肥);
襄邑公賀若弼,攻吳州(今江蘇蘇州);
洛叢公燕榮,攻東海(今江蘇連雲港)。
從八個大佬的攻擊區域來看,清河公楊素是紮背鋼杵,宜陽公王世積、荊州刺史劉仁恩是捅屁股毒刺,洛叢公燕榮是迷眼石灰,秦王楊俊是鎖喉槍,晉王楊廣是敲腦殼金瓜,新義公韓擒虎、襄邑公賀若弼則是兩把插肋飛刀,混合起來比達文西的“要你命3000”組合還全,怕不怕?
各路大軍共計51萬餘人,全都受被唐代史官黑成煤球的淮南行台尚書令、晉王楊廣節度。此時,楊廣年僅19歲,再英明神武,膚淺的閱曆也不足以支撐其能指揮如此一場決定國家命運的大決戰。於是,楊堅為其配備了一名高級參謀總長。
高熲。高熲,大隋開國元勳之一,任晉王楊廣元帥長史,三軍的參謀事項,都由其決斷。
11月10日,楊堅親率大軍到達距潼關三十裏的定城,全軍在這裏隆重誓師。47歲的楊堅跨上戰馬,親自護送大軍出潼關。51萬大軍按照各自作戰目標,分八路從潼關大門奔湧而出……
12月,秦王楊俊率領三十位行軍總管、共計10餘萬人進駐漢口,目標—江對麵的武昌。陳數寶得報,急令駐紮峽口的周羅喉率領上遊軍隊迴防,讓大將荀法尚帶領數萬軍隊屯駐鸚鵡洲。鸚鵡洲,長江中的沙洲,在今湖北省漢陽縣西南。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對,就是這個。
猶如足球賽場形成局部突破後,對手集中迴防後必然會造成其他區域的空當,陳軍一有調動,狠人楊素立即趁機在長江上遊發動攻勢,率領大軍出三峽,正式拉開了平陳之戰的大幕。
兵出峽口,楊素在山高水急的狼尾灘為陳將戚昕所阻。北方人不擅長水戰,南陳依靠險要泊船,而隋軍的戰艦雖大,在實戰中也無十足把握。還是撿起北方人最擅長的東西吧。
月黑風高之夜,楊素派出一支敢死隊,從南岸破壞阻擋軍艦的柵欄。同時派出兩路精兵,沿長江兩岸迅速行進,攻陷陳軍陸軍大營。而後水陸唿應,一舉衝破峽口。全軍艦隊向東而下。
一時,長長的長江江麵上,各種軍艦星羅棋布,像一條巨蟒蜿蜒前行。艦隊編隊整齊,士兵軍容整肅,軍紀嚴明。44歲的主將楊素容貌雄偉,身著明光鎧,端坐在高大旗艦的閱兵台上,兩片板狀護心鏡反射著正午驕陽的耀眼光芒,身後“楊”字帥旗隨風飄展,獵獵做聲,妥妥的大隋奧特曼。
兩岸百姓見了,心裏豁然開朗--天朝神威,我們跟這樣的老大混,也不錯嘛。退守宜昌的陳朝守軍見了,心理陰影麵積等於長x寬,長度等於正無窮。
陳軍在西陵峽江麵布置了三條鐵鏈,楊素派軍登岸,一戰而潰守軍,然後輕鬆解鎖而過。過了西陵峽,就是一馬平川,再過宜昌,一路觀光到了荊州。這時,逐漸寬大的江麵上,終於見到了陳軍的主力艦隊。
正式水戰,開打。
戰果:隋軍艦隊以大炮和拍杆,擊毀擊沉陳軍軍艦十餘艘,陳軍國防軍軍心崩潰,嶽陽以東沿江的各支守軍自動放下武器,跪降楊素。荊州水戰,以楊素大獲全勝而告終。
各路隋軍也在各自統帥的指揮下進展神速,攻陷了南陳多處戰略要地。南陳在長江上遊的兵力完全為楊素和秦王楊俊所鉗製。都城建康的迴防?看緣分吧。此時建康城內在幹什麽?比較具有喜感。
忙著過年。
此時已是588年的年底,快過年了,陳叔寶命令準備新年慶典。大敵當下,自己燒燒香、磕磕頭、放幾掛鞭炮就行了,可小陳偏偏下了一道更具喜感的命令:沿江防線的將領們也都迴京過年,參加新年慶典。為何?
為了嚇唬兩個人。蕭岩、蕭瓛(音還),從麵說過的被楊堅輕鬆滅掉的割據小政權後梁投奔過來的。二人畢竟為梁宗室,蕭岩祖父即是昭明太子蕭統,還是南梁皇帝蕭琮的叔父,他有個孫子蕭銑,隋末唐初割據群雄之一,陳叔寶為了籠絡人心,封蕭岩為東揚州刺史,封其侄子蕭瓛為吳州刺史。到了年底,陳叔寶把二蕭叫到建康,再把眾將也召集到國都一起過年吃餃子看晚會,炫耀軍威,以達到震懾二人的目的。
無語。
不僅如此,軍事重鎮湘州(今湖南長沙)的長官(刺史)也不在崗位上,也在建康?對。是陳叔寶叫來過年的?不是,是他一直賴在建康不走。
施文慶,陳叔寶的寵臣,費勁得到湘州刺史的職位後,卻又擔心自己離開京城,會為京城內政敵所攻擊,故遲遲不肯到湘州赴任,與中書舍人沈客卿一起陪在陳叔寶左右,當生活秘書和機要秘書。
地方重鎮防備鬆弛也就罷了,直接拱衛都城的京口(今江蘇鎮江)和采石(今安徽當塗)兩地,戰備也不夠。護軍將軍樊毅提醒朝廷要在此兩地增派戰船防守,該建議得到眾大臣的讚同,但施文慶和沈客卿卻壓住文件不奏報。
就這樣,南陳都城建康的各個門戶,已經漸漸打開。589年春節期間,陳叔寶還在和眾將們推杯換盞、賞煙花歌舞,隋軍的兩把插肋飛刀賀若弼已到廣陵(江蘇揚州)、韓擒虎到了采石渡(安徽馬鞍山),並迅速渡江,飛刀入肋後開始往心髒發展。晉王楊廣則率軍在建康對岸的六合鎮建立了總攻指揮部。
長江防線失守的第二天,從采石僥幸逃脫的守將徐子建連滾帶爬的跑到建康想報告。但,沒人理他,因為,話事人陳叔寶已爛醉如泥。等陳老兄次日醒來得報後,渾身跟篩糠一樣。此時,有一員名將站了出來。
驃騎大將軍、綏建郡公蕭摩訶。蕭摩訶姓蕭,但卻與南梁、後梁那一幫蕭沒關係,其是蘭陵(山東棗莊)人,履曆豐富,驍勇善戰,跟他老鄉棗莊足球名將王東寧似的,身體素質爆棚,混不吝。18歲時跟隨姑父對抗陳霸先,單兵出馬,無人能敵。573年,陳軍北伐北齊。北齊大將尉破胡前鋒軍中有一幫怪獸般的敢死之士,各個膀大腰圓、勇悍絕倫,分別組成“蒼頭”、“犀角”、“大力”等殺人團夥,還有一個箭法高超的西域胡人居中放冷箭,令陳軍非常膽寒。
兩軍對壘時,主帥問蕭摩訶:這個西域胡人囂張至極,殺人無數,若能幹掉他敵軍士氣就會大挫,都說你有關張之名,你能否斬了這個顏良?
蕭摩訶二話不說,取過主帥遞過的大碗酒一飲而盡,率所部親兵直衝地陣。西域胡人見蕭摩訶來勢洶洶,趕緊張弓,欲與之前一樣發出追魂索命丘比特箭。41歲的蕭摩訶大喝一聲,掄圓了胳膊,奮力擲出一種鑿子一樣的短兵器,正中西域胡人腦殼,直砸的腦漿迸裂,當場撲街。此種短兵器叫銑鋧(xixia
),像鑿子一樣,專門投擲砸人的。幹掉西域小李廣,北齊大力軍中有十幾人出戰,也先後被蕭摩訶斬殺。577年與北齊的大戰,45歲的蕭摩訶更是僅率7人衝進敵陣,奪下齊軍大旗,被封為持節、武毅將軍、譙州刺史。同年與北周大戰,這家夥又僅帶12人衝擊周軍大陣,所向無敵,陣斬無數。
陳叔寶繼位後,蕭摩訶被封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還選他的女兒為太子妃,可謂位極人臣。此時麵對國家有難,已57歲的蕭摩訶站了出來,請求帶兵出戰,直接攻擊已到京口(鎮江)的賀若弼部。
蕭摩訶不僅勇猛,謀略亦超常人:賀若弼孤軍深入,立足未穩,可突襲,定能成功。
陳叔寶仍在篩糠,內侍把他抬進了寢室。
直到隋軍賀若弼部主力集結完畢,陳叔寶才從肌肉痙攣中恢複過來,下令蕭摩訶出戰。
蕭摩訶與賀若弼對陣的結果?史載蕭摩訶在前方與賀若弼對陣,陳叔寶在後方與蕭摩訶的老婆做第八套廣播體操,導致老蕭戰意全無被俘虜。其實,這點老王半點都不信。一是一個男人在滅國滅門危險就在眼前時,還有如此淫興的,宇宙中都找不到。二是凡是亡國之君,不被後世取代其的王朝的史官們罵成非人禽獸的,也很少見。三是,蕭摩訶在亡國被俘後的表現:如今我是囚犯,隨時可死,但我隻要能見一見舊主,也就死而無憾了。見到陳叔寶後,老蕭跪地痛哭,取出藏在衣服中的食物給小陳吃,然後訣別而出。這像是被小陳臨陣戴了綠帽子的表現?
麵對改朝換代的大勢,一個57歲的老將縱有餘勇,也已是迴天乏力。
賀若弼、韓擒虎兩路隋軍分別占領了鍾山和新林,至此南陳都城建康已經為隋軍所包圍,成為囊中之物。與此同時燕榮帶領水軍出東海,一路南下進入太湖,攻占吳郡;另一路水軍在宜陽公王世積的統領下出九江道,順利攻占九江。南陳的江防被切割成數段,彼此之間切斷了聯係,成為孤立的據點,其整個防禦體係已經不複存在。
陳軍主將之一的任忠看大勢已去,便率領部眾投降了韓擒虎,同時作為向導引領隋軍進入朱雀門,陳叔寶所在的宮殿已暴露在隋軍眼前,小陳?扔下一句”非朕無德,亦是江東衣冠道盡”,類似於後世崇禎自掛歪脖樹之前甩鍋的話(皆諸臣誤朕),便甩開群臣發瘋似的跑進後宮,再也沒有出來。
楊素、賀若弼在外圍埋頭苦戰之時,韓擒虎卻率先帶領隋軍衝進了宮城,這就是命,跟先攻進長安的劉邦劉混子一樣,命好。韓命好的目標?找陳叔寶,立首功。遍尋不見,韓擒虎下令進行拉網式搜索。等搜尋到在今天南京雞鳴寺中的那口胭脂井時,士兵發現井裏有響動,感覺裏邊應該有人,便垂下繩索對著井裏喊話。之後,繩子一沉,但任憑士兵們怎麽往上拉繩子,繩子都是紋絲不動。加大合力後,繩索才緩緩啟動,出井後,眾人目瞪口呆。
陳叔寶與摯愛張麗華、孔貴嬪三個人正抱在一起,集體篩糠。
韓擒虎深宮擒龍成功,讓陳叔寶手寫了招降書發往南陳各地。老大都撲街了,我們還打個什麽勁,南陳眾將紛紛放下武器,南陳政權已不複存在,國祚,傳5帝,共32年。
南陳投降君臣的下場?
陳叔寶被封為長城縣公,15年後病逝於洛陽,終年51歲,善終。諡號為“煬”,擒拿他的隋軍總司令楊廣,最後也得到這個諡號,有意思。
蕭摩訶,被授予開府儀同三司,留用。也是15年後,與漢王楊諒起兵反對楊廣稱帝,被楊素俘殺,享年72歲。
這君臣二人真是一對老鐵,同年投降,同年受封,同年死亡。而且,這年(604年),是個神奇的年份,楊堅也在仁壽宮離奇去世,享年63歲。年齡正好在陳、蕭之間。
施文慶、沈客卿?茅坑裏蒼蠅一樣的東西,被隋軍當場斬殺。
589年正月29日,楊堅下詔派遣使者持節巡視陳朝州郡,同時撤銷了戰略行政區淮南行省,宣告平陳戰役結束,也結束了中國自西晉末年以來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麵,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隋王朝的一統天下。在分裂時期由民族矛盾引發的社會全麵崩潰的局麵,同樣因為平陳之戰的結束而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589年這一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1290年後,也就是1879年,這年的4月4日,日本強迫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流放到東京,把琉球改為衝繩縣。
某些國家,一直欠我們的。
如果算上東漢末年的分裂,中國自東漢末年至隋朝建立,南北分裂近四百年之久。
在這近四百年裏,中華大地陷入了無休止的廝殺戰亂之中,民生困苦,類似於羅馬帝國分裂後的歐洲的黑暗時代。
楊堅取得天下後,即以富民強國為首要目標,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三省六部製,科舉製度,對日本、朝鮮建築風格有著深刻影響的“世界第一城”---大興城(長安城),大運河,在中國法製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開皇律》,都是隋文帝楊堅的開皇之治的產物。
雖然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楊堅以殘酷的政治手段剪除了北周宗室,無數人包括幼兒喪命於他的屠刀之下,顯示了冷血無情的一麵。他63歲即離奇殞命,一手締造的大隋,也與秦始皇的大秦一樣,二代而亡,不知是否是因殺戮過重引起的因果反饋。
然而,他統一中國,使得中國成為當時的盛世之國,達到了人類曆史上農耕文明的巔峰,為此,成為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之一,被尊為“聖人可汗”,與秦始皇一起名列英國人所著的《對人類曆史影響最大的100人》。
他不是一個好人,但是一個好皇帝。
從國家與民族角度,血雨腥風,在中華大地不間斷的刮了近四百年,這段四百年的曆史,也告訴我們:像中國這個有著深厚文化積澱,多民族共居,地區差異大的大國,分則衰,合則盛。隻要國家統一,社會安定,誰也阻止不了中國這條東方巨龍的崛起。
從個人角度,如果你仔細閱讀完本書,閱盡三百多年的金戈鐵馬、爭鬥與殺戮、王朝承繼與更替、文化碰撞與交融,也許你很多東西就釋懷了。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宇宙是沒有時間的,隻有運動,所謂時間隻是人類意識的錯覺。如果這個發現成立,那我們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早已注定結果的運動過程而已,我們為何還要痛苦和遺憾?
我們習慣的把幸福理解為“有”。有車、有房、有權、有錢。其實,真正的幸福應該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人,最終的結局都是死,幾十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前十年都是年少無知,後十年都是老弱病殘,無論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
我們奮鬥一生,帶不走一草一木,執著一生,帶不走虛榮與豔慕。曆代帝王們的平均年齡都隻有39歲,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爭去搶,去諂媚去構陷,去妒忌,去內心自我攻擊,一切稍縱即逝。
春風十裏,不如悅己。堂堂正正的活在當下,享受清風明月、日出日落,問心無愧的送走生我們的,盡職盡責養大、教育好我們生的,這,不就是人生最大的勝利?
全書,完。
楊堅接下來考慮的,是如何結束江南那個政權的國祚,統一全國,做當年秦始皇能幹的事兒。
隋。建都長安。領域大體包括長江以北,漢代長城以南,東至沿海、西達四川的廣大地區。初期的人口都死北周“留給”隋朝的,官方統計是650萬戶(《隋書·卷四十二》),其實還有大量隱瞞人口。人口保守估計也有3千多萬。
陳朝。建都建康。傳至後主陳叔寶時,保有長江以南、西陵峽以東到東南沿海的400餘縣、200餘萬人口。
3千萬對2百萬,這不是降維打擊嗎?楊堅剛開始也是這樣想的。
開皇元年(581年)3月,楊堅派出隋朝的兩員虎將賀若弼、韓擒虎分任吳州和廬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廬江(今合肥),作滅陳準備。9月,陳將周羅喉攻占江北隋的胡墅(今江蘇六合西南)。楊堅命尚書左仆射高熲節度行軍元帥長孫覽、元景山率軍伐陳。正當躊躇滿誌準備一舉蕩平南方時,麻煩來了。
來了個為老丈人報仇的。
此人叫阿史那攝圖。阿史那,典型的突厥姓氏,他老丈人是誰?宇文招。眼熟?不用往前翻看,對,就是被楊堅設計一次性團滅的北周五王之一的趙王宇文招。
一個遊牧民族放羊的,怎麽還成了北周皇室的女婿了呢?因為,阿史那攝圖有個高級職稱--沙缽略可汗。北周與突厥和親的結果,沙缽略可汗娶了北周皇室成員、趙王宇文招的千金公主。等等,這個千金公主的“千金”,可不是指千金大小姐,而是這位公主的職稱就是叫“千金公主”。
北方突厥為遊牧奴隸社會,自6世紀中期崛起,至沙缽略可汗時,控製著長城以北,貝加爾湖以南,興安嶺以西,黑海以東的遼闊地域,擁有騎兵數十萬。
隋文帝準備對南朝用兵時,沙缽略可汗以為老丈人複仇的名義,聯合原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於581年12月,攻占了臨榆鎮(今河北撫寧東),準備大舉攻隋。
真對老丈人有這麽深的感情?就是老王信讀者可能也不信。沙缽略可汗攻隋的動機,隻有一個,那就是他感受到了侮辱。
這個侮辱就是,隋王朝停止對突厥和親了。中原王朝將能詩文、能彈琴、還能做女紅的,出身高貴的如花似玉的皇室公主們嫁到這些個苦寒之地,陪著這些個大老粗放羊頭兒,為了什麽?不言而喻。如今,楊堅硬氣了一迴,堅決不再送女人換和平了,突厥就感受到了侮辱,不斷興兵南犯,威脅隋的統治。
世界上自古至今,沒有一個王朝能同時兩線作戰還能成功的。二戰時的日本軍部,當時分為北進派(打蘇聯)和南下派(打朝鮮、中國和東南亞),兩派爭吵不息甚至發展到互相暗殺。結果,蘇日諾門坎之戰,蘇聯為避免兩線作戰,拚盡全力一戰把進犯的日軍關東軍打成了不能生活自理,日軍的南進派才逐漸占了上風。狂妄的奧地利小胡子,也是在西線英國沒徹底解決的情況下,悍然又在東線進攻蘇聯,走進了兩線作戰的死胡同才最終自取滅亡的。隋朝新立,顯然更沒實力兩線作戰。楊堅審時度勢,決定變更原來計劃,改取南和北戰,先敗突厥,後滅陳朝的戰略。
突厥騎兵驍勇剽悍,戰鬥力堪稱恐怖,擊敗突厥談何容易?楊堅,卻很有信心。因為,他敏銳的發現了突厥的一個最大的弱點。
不團結。當時,突厥有四可汗,各擁重兵,沙缽略與阿波、達頭等可汗不和。當年我能一次性團滅你老丈人兄弟5個,如今我就有辦法對你們4個來個個個擊破。
583年四月隋文帝兵分八路,對突厥發動反擊。並且用長孫晟的離間之計,最後使突厥汗國分裂為東突 厥與西突厥兩部,讓4可汗為了汗位自相殘殺。584年,沙缽略可汗因為對隋作戰不利,向隋朝求和。
求和可以,得稱臣,稱臣後,我得給你們兩口子改改職稱。於是,沙缽略可汗成了"伊利俱盧設莫賀始波羅可汗",這一串串的字,看著令人腦殼疼,讀者們簡單記憶成“一破鑼”可汗就行了。她媳婦“千金公主”?改成了“大義公主”,還得改口稱楊堅為爹。楊堅轉而又成了“一破鑼”可汗的老丈人,而這個老丈人的身份不是通過屈辱的和親換來的,而是打得對手叫爹打出來的。
霸氣!
隋軍反擊突厥獲勝,北部邊患基本消除。前麵說過是四國鼎立,除了隋朝、突厥和南方得陳朝,還有一個是誰?一個小的不想提但又不得不提的國家。
後梁,南梁武帝蕭衍之孫蕭詧所建,初都襄陽,後遷江陵。587年,楊堅出兵輕鬆滅掉了這個小割據政權。四國鼎立成了南北雙雄並立,南陳,自然成為楊堅的旌旗所向。
南朝能在天下大亂時安穩存活數百年,其續命劑即是長江屏障。外地入侵建都南方的政權,必須跨越長江天塹。而具體戰法,隻有兩種。介紹這兩種戰法之前,先帶著問題看下文:一是蒙古大軍滅南宋為何要打釣魚城,打襄陽,成就了金庸先生塑造的郭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高大上形象?二是蔣介石為何當年冒著上海被打爛的風險,也要主動發起淞滬會戰?好,我們先來看這兩種戰法。
第一種,簡單粗暴,直接跨越。但,這得要求進攻方必須具有絕對壓倒勢的優勢,既要渡江,又要防禦,難度極大。很多不信邪的偏偏要走這條路的人,碰的鼻青臉腫的比比皆是。
如,北魏彪悍的騎兵部隊,數次望江興歎,說的好聽點叫“飲馬長江而還”,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想吃吃不著幹瞪眼;
再如,金軍侵南宋,十萬精銳之師,隻能铩羽而歸。
強如世界噩夢的蒙古軍隊,進攻南宋,選沒選這條路?沒有。他們聰明的選擇了第二條路。
解放軍的百萬雄師過大江?那確實屬於具有絕對壓倒性優勢,無論人心還是軍心,而且這是在熱兵器時代。
第二種,陰險毒辣,插你軟肋。先搶占長江上遊的巴蜀,長江上遊的巴蜀地區除了具有天府之國的糧倉基地,還有地理優勢,退可以憑借蜀道天險防禦,進可以出三峽沿長江而下,進取江左,直逼南京。這樣的成功戰例,不勝枚舉。
如,秦始皇統一六國,就是先取巴蜀。
再如,三國混戰,曹魏(後是西晉)的主要進攻方向就是蜀國。一旦蜀國政權掛了,魏(晉)軍可以直接從巴蜀上遊順江而下,支取孫吳。所以,諸葛亮這小子確實厲害,至死都堅持聯吳扛曹,可惜孫劉兩家話事人目光短淺,自己打起來了,毀了大局。
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蒙古軍隊滅南宋,也是想先取長江上遊的四川,誰知道一個釣魚城釣了這幫放羊的n年,還搭上了一個。好在他們及時調整戰略,先拿下了中遊的襄樊。
小日本狂妄的提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口號後,初始戰略也是先取山西,從山西進入陝西,再取四川,一路勢如破竹。蔣介是也是南征北戰打出來的,也不是等閑之輩,果斷在上海開辟第二戰場,將日本重兵牽製在了上海,使其速決戰變成了持久戰。雖然南京後來失守,也不影響該戰略的成功,畢竟,巴蜀地區牢牢的控製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裏,進可攻,退可守,最終趕跑了這幫後來隻會拍愛情動作片的島國蠻人。
587年,駐守宜昌附近狼尾灘的陳朝守軍,突然發現江麵上浮浮沉沉的飄來了一宗宗物件,打撈上來一看,是些廢舊木料。拿給主將看,主將大驚失色--壞了,隋人要對我們動手了。
陳軍守將何以作出如此判斷?因為,前述兩種戰法,無論哪種,都得需要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工具。對,當然是船。這些廢舊木料,應該是上遊的隋軍造船剩下的。
楊堅需要船,587年,他把這個造船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心腹。
楊素。楊素為弘農楊氏之後,其祖父楊暄,官至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為北周汾州刺史。此時的楊素,43歲,為大隋信州總管,經略長江上遊。如何用最簡潔的詞語描述此人?奸人、狠人、超人。
楊素治軍極嚴。每次開戰前,喜歡做一件殘忍的事兒-殺人。他經常把犯了錯誤的士兵陣前斬首,殺雞駭猴,以儆效尤。敵我雙方擺開戰陣時,他一般不是令全軍衝鋒,而是選派二百敢死隊衝陣,勝了戰後重賞,衝不進去敢逃迴來的?全部砍頭。在此戰術下人人奮勇,軍隊戰鬥力極強。
所謂的領導藝術,就是對下屬狠一些。
楊素軍事素養極高,北擊突厥時屢立戰功。騎兵作戰是突厥人強項,中原軍隊一般隻能以步兵和騎兵靠戰車、鹿角、戰壕等互相配合防禦。楊素在和突厥人作戰時,卻一反常態,把僅有的騎兵調到最前麵打頭陣,以騎兵pk騎兵。突厥軍隊看到非常高興,猶如tttk的西班牙足球隊突然看見一貫防守反擊為主的意大利足球隊要跟他們打對攻,紛紛下馬祭拜天地,以為上天在幫助他們。
結果,楊素趁突厥麻痹,指揮騎兵旋風出擊,出其不意的猛衝,步兵跟後掩殺,打的突厥騎兵隊形散亂,成了散兵遊勇。有組織對無組織即是降維打擊,突厥騎兵大潰。然而,等隋軍得勝迴營,卻個個大驚失色。
楊素不見了。陣亡了?被俘了?還是帶隨從大保健去了?
都沒有。楊素此時正帶著兩名親兵和兩個投降的突厥人,穿著突厥人衣服,混在突厥人的潰兵中。潰兵逃到安全地帶後,陸續聚集,安營紮寨。楊素記下突厥紮營的位置,留下兩人盯梢,自己帶兩人悄悄返迴了大本營。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逃亡了一天的突厥人正要昏昏睡去。突然,楊素帶領大軍猶如從天而降,突入突厥營中一陣砍殺,突厥人死傷慘重,哭號而去,從此聞聽楊素之名就心驚肉跳。
勾踐能吃吳王的屎,對自己都這麽狠,殺起一同創業的兄弟來自然也不會手軟。楊素能親自潛入虎狼之地化妝偵察,對自己都這麽狠,所以對自己手下也狠就沒什麽奇怪的了。
楊素接到造船的命令,沒讓楊堅失望,在永安(巴東郡,今重慶市奉節縣東)造出了一艘“巨無霸”戰艦,名曰“五牙船”。此船上起樓五層,高約30米左右,上下總共有五層,而且每艘戰艦上都配有“拍竿”,專門用來拍打敵船。最重要的是,這種戰艦能夠容納800人作戰,可謂無敵巨艦。除此之外,楊素還造了一係列小型戰艦,比如“黃龍”、“平乘”等,這些戰艦同樣可以容納百餘人左右,既可以打水戰,也可以作為登陸工具。
開皇八年(588)年3月9日,隋文帝楊堅做出了曆史性的決斷—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同時,楊堅命令有司抄寫印製檄文30萬份,送往江南四處傳發,以瓦解南陳軍心。為什麽要印製30萬份?老王算了算,按照陳朝200萬人口計算,大約平均每戶一份,都別搶,都有份,叫喚了也不多給。
同時,楊堅又單獨給陳朝話事人陳叔寶送了一份璽文,不過這份是特製的,內容是曆數其所謂的20大罪狀。小陳此時剛滿35歲,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齡的16歲或18歲起計算,平均每年幹一件傷天害理的大事兒才能幹的完,而且,好像他楊堅殺了北周王室那麽多人、奸淫原同事尉遲迥的孫女等都是替天行道似的。
沒辦法,這就是宣傳戰的需要。不過楊堅的這次宣傳戰,規模有些空前,不知養活了多少家造紙廠和印刷廠。
陳叔寶收到璽文,著實哆嗦痙攣了一陣,但是,收到檄文後數月,江對麵一直沒有什麽動靜。陳叔寶送了一口氣,這幾個月來天天睡不好覺,也冷落了他的超級大美女貴妃張麗華,這怎麽能行?陳叔寶於是又與張麗華等美人膩歪在後宮,繼續過起了沒羞沒臊的生活。而且在此期間,張大美女頻頻向陳叔寶吹枕邊風,讓其廢掉沈皇後和太子。588年5月,也就是陳叔寶收到楊堅檄文的第3個月,廢掉了太子,並著手廢後,準備改立張麗華。
南方還在內鬥的這幾個月,北方的楊堅在幹什麽?史上眾說紛紜。最可信的一種,應該就是戰忽局局長張局座在分析美帝攻打伊拉克前所可能采取的戰略—今天說打你,不打;明天說打你,不打,等你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了再打,一打一個準。雖然實際上後來美帝說哪天打就哪天動的手,但張局座所提到的此種戰略確實在曆史上常用,尤其是中國古代。
公元588年10月,楊堅終於打破了此前讓人費解的七個多月的沉默,在壽春成立淮南行省,標誌著一場大舉伐陳之戰序幕即將拉開。
10月28日,楊堅率領文武百官,在太廟前舉行了盛大的告廟儀式,同時正式拜將出征。整體作戰計劃是,東至滄海西到巴蜀,在千裏長江上,全線出擊:
晉王楊廣,攻六合(今江蘇南京六合區);
秦王楊俊(楊廣之弟,楊堅第三子),攻襄陽(今湖北襄陽);
清河公楊素,攻信州(今重慶、川東、鄂西);
荊州刺史劉仁恩,攻江陵(今湖北荊州);
宜陽公王世積,攻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
新義公韓擒虎,攻廬江(今安徽合肥);
襄邑公賀若弼,攻吳州(今江蘇蘇州);
洛叢公燕榮,攻東海(今江蘇連雲港)。
從八個大佬的攻擊區域來看,清河公楊素是紮背鋼杵,宜陽公王世積、荊州刺史劉仁恩是捅屁股毒刺,洛叢公燕榮是迷眼石灰,秦王楊俊是鎖喉槍,晉王楊廣是敲腦殼金瓜,新義公韓擒虎、襄邑公賀若弼則是兩把插肋飛刀,混合起來比達文西的“要你命3000”組合還全,怕不怕?
各路大軍共計51萬餘人,全都受被唐代史官黑成煤球的淮南行台尚書令、晉王楊廣節度。此時,楊廣年僅19歲,再英明神武,膚淺的閱曆也不足以支撐其能指揮如此一場決定國家命運的大決戰。於是,楊堅為其配備了一名高級參謀總長。
高熲。高熲,大隋開國元勳之一,任晉王楊廣元帥長史,三軍的參謀事項,都由其決斷。
11月10日,楊堅親率大軍到達距潼關三十裏的定城,全軍在這裏隆重誓師。47歲的楊堅跨上戰馬,親自護送大軍出潼關。51萬大軍按照各自作戰目標,分八路從潼關大門奔湧而出……
12月,秦王楊俊率領三十位行軍總管、共計10餘萬人進駐漢口,目標—江對麵的武昌。陳數寶得報,急令駐紮峽口的周羅喉率領上遊軍隊迴防,讓大將荀法尚帶領數萬軍隊屯駐鸚鵡洲。鸚鵡洲,長江中的沙洲,在今湖北省漢陽縣西南。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對,就是這個。
猶如足球賽場形成局部突破後,對手集中迴防後必然會造成其他區域的空當,陳軍一有調動,狠人楊素立即趁機在長江上遊發動攻勢,率領大軍出三峽,正式拉開了平陳之戰的大幕。
兵出峽口,楊素在山高水急的狼尾灘為陳將戚昕所阻。北方人不擅長水戰,南陳依靠險要泊船,而隋軍的戰艦雖大,在實戰中也無十足把握。還是撿起北方人最擅長的東西吧。
月黑風高之夜,楊素派出一支敢死隊,從南岸破壞阻擋軍艦的柵欄。同時派出兩路精兵,沿長江兩岸迅速行進,攻陷陳軍陸軍大營。而後水陸唿應,一舉衝破峽口。全軍艦隊向東而下。
一時,長長的長江江麵上,各種軍艦星羅棋布,像一條巨蟒蜿蜒前行。艦隊編隊整齊,士兵軍容整肅,軍紀嚴明。44歲的主將楊素容貌雄偉,身著明光鎧,端坐在高大旗艦的閱兵台上,兩片板狀護心鏡反射著正午驕陽的耀眼光芒,身後“楊”字帥旗隨風飄展,獵獵做聲,妥妥的大隋奧特曼。
兩岸百姓見了,心裏豁然開朗--天朝神威,我們跟這樣的老大混,也不錯嘛。退守宜昌的陳朝守軍見了,心理陰影麵積等於長x寬,長度等於正無窮。
陳軍在西陵峽江麵布置了三條鐵鏈,楊素派軍登岸,一戰而潰守軍,然後輕鬆解鎖而過。過了西陵峽,就是一馬平川,再過宜昌,一路觀光到了荊州。這時,逐漸寬大的江麵上,終於見到了陳軍的主力艦隊。
正式水戰,開打。
戰果:隋軍艦隊以大炮和拍杆,擊毀擊沉陳軍軍艦十餘艘,陳軍國防軍軍心崩潰,嶽陽以東沿江的各支守軍自動放下武器,跪降楊素。荊州水戰,以楊素大獲全勝而告終。
各路隋軍也在各自統帥的指揮下進展神速,攻陷了南陳多處戰略要地。南陳在長江上遊的兵力完全為楊素和秦王楊俊所鉗製。都城建康的迴防?看緣分吧。此時建康城內在幹什麽?比較具有喜感。
忙著過年。
此時已是588年的年底,快過年了,陳叔寶命令準備新年慶典。大敵當下,自己燒燒香、磕磕頭、放幾掛鞭炮就行了,可小陳偏偏下了一道更具喜感的命令:沿江防線的將領們也都迴京過年,參加新年慶典。為何?
為了嚇唬兩個人。蕭岩、蕭瓛(音還),從麵說過的被楊堅輕鬆滅掉的割據小政權後梁投奔過來的。二人畢竟為梁宗室,蕭岩祖父即是昭明太子蕭統,還是南梁皇帝蕭琮的叔父,他有個孫子蕭銑,隋末唐初割據群雄之一,陳叔寶為了籠絡人心,封蕭岩為東揚州刺史,封其侄子蕭瓛為吳州刺史。到了年底,陳叔寶把二蕭叫到建康,再把眾將也召集到國都一起過年吃餃子看晚會,炫耀軍威,以達到震懾二人的目的。
無語。
不僅如此,軍事重鎮湘州(今湖南長沙)的長官(刺史)也不在崗位上,也在建康?對。是陳叔寶叫來過年的?不是,是他一直賴在建康不走。
施文慶,陳叔寶的寵臣,費勁得到湘州刺史的職位後,卻又擔心自己離開京城,會為京城內政敵所攻擊,故遲遲不肯到湘州赴任,與中書舍人沈客卿一起陪在陳叔寶左右,當生活秘書和機要秘書。
地方重鎮防備鬆弛也就罷了,直接拱衛都城的京口(今江蘇鎮江)和采石(今安徽當塗)兩地,戰備也不夠。護軍將軍樊毅提醒朝廷要在此兩地增派戰船防守,該建議得到眾大臣的讚同,但施文慶和沈客卿卻壓住文件不奏報。
就這樣,南陳都城建康的各個門戶,已經漸漸打開。589年春節期間,陳叔寶還在和眾將們推杯換盞、賞煙花歌舞,隋軍的兩把插肋飛刀賀若弼已到廣陵(江蘇揚州)、韓擒虎到了采石渡(安徽馬鞍山),並迅速渡江,飛刀入肋後開始往心髒發展。晉王楊廣則率軍在建康對岸的六合鎮建立了總攻指揮部。
長江防線失守的第二天,從采石僥幸逃脫的守將徐子建連滾帶爬的跑到建康想報告。但,沒人理他,因為,話事人陳叔寶已爛醉如泥。等陳老兄次日醒來得報後,渾身跟篩糠一樣。此時,有一員名將站了出來。
驃騎大將軍、綏建郡公蕭摩訶。蕭摩訶姓蕭,但卻與南梁、後梁那一幫蕭沒關係,其是蘭陵(山東棗莊)人,履曆豐富,驍勇善戰,跟他老鄉棗莊足球名將王東寧似的,身體素質爆棚,混不吝。18歲時跟隨姑父對抗陳霸先,單兵出馬,無人能敵。573年,陳軍北伐北齊。北齊大將尉破胡前鋒軍中有一幫怪獸般的敢死之士,各個膀大腰圓、勇悍絕倫,分別組成“蒼頭”、“犀角”、“大力”等殺人團夥,還有一個箭法高超的西域胡人居中放冷箭,令陳軍非常膽寒。
兩軍對壘時,主帥問蕭摩訶:這個西域胡人囂張至極,殺人無數,若能幹掉他敵軍士氣就會大挫,都說你有關張之名,你能否斬了這個顏良?
蕭摩訶二話不說,取過主帥遞過的大碗酒一飲而盡,率所部親兵直衝地陣。西域胡人見蕭摩訶來勢洶洶,趕緊張弓,欲與之前一樣發出追魂索命丘比特箭。41歲的蕭摩訶大喝一聲,掄圓了胳膊,奮力擲出一種鑿子一樣的短兵器,正中西域胡人腦殼,直砸的腦漿迸裂,當場撲街。此種短兵器叫銑鋧(xixia
),像鑿子一樣,專門投擲砸人的。幹掉西域小李廣,北齊大力軍中有十幾人出戰,也先後被蕭摩訶斬殺。577年與北齊的大戰,45歲的蕭摩訶更是僅率7人衝進敵陣,奪下齊軍大旗,被封為持節、武毅將軍、譙州刺史。同年與北周大戰,這家夥又僅帶12人衝擊周軍大陣,所向無敵,陣斬無數。
陳叔寶繼位後,蕭摩訶被封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還選他的女兒為太子妃,可謂位極人臣。此時麵對國家有難,已57歲的蕭摩訶站了出來,請求帶兵出戰,直接攻擊已到京口(鎮江)的賀若弼部。
蕭摩訶不僅勇猛,謀略亦超常人:賀若弼孤軍深入,立足未穩,可突襲,定能成功。
陳叔寶仍在篩糠,內侍把他抬進了寢室。
直到隋軍賀若弼部主力集結完畢,陳叔寶才從肌肉痙攣中恢複過來,下令蕭摩訶出戰。
蕭摩訶與賀若弼對陣的結果?史載蕭摩訶在前方與賀若弼對陣,陳叔寶在後方與蕭摩訶的老婆做第八套廣播體操,導致老蕭戰意全無被俘虜。其實,這點老王半點都不信。一是一個男人在滅國滅門危險就在眼前時,還有如此淫興的,宇宙中都找不到。二是凡是亡國之君,不被後世取代其的王朝的史官們罵成非人禽獸的,也很少見。三是,蕭摩訶在亡國被俘後的表現:如今我是囚犯,隨時可死,但我隻要能見一見舊主,也就死而無憾了。見到陳叔寶後,老蕭跪地痛哭,取出藏在衣服中的食物給小陳吃,然後訣別而出。這像是被小陳臨陣戴了綠帽子的表現?
麵對改朝換代的大勢,一個57歲的老將縱有餘勇,也已是迴天乏力。
賀若弼、韓擒虎兩路隋軍分別占領了鍾山和新林,至此南陳都城建康已經為隋軍所包圍,成為囊中之物。與此同時燕榮帶領水軍出東海,一路南下進入太湖,攻占吳郡;另一路水軍在宜陽公王世積的統領下出九江道,順利攻占九江。南陳的江防被切割成數段,彼此之間切斷了聯係,成為孤立的據點,其整個防禦體係已經不複存在。
陳軍主將之一的任忠看大勢已去,便率領部眾投降了韓擒虎,同時作為向導引領隋軍進入朱雀門,陳叔寶所在的宮殿已暴露在隋軍眼前,小陳?扔下一句”非朕無德,亦是江東衣冠道盡”,類似於後世崇禎自掛歪脖樹之前甩鍋的話(皆諸臣誤朕),便甩開群臣發瘋似的跑進後宮,再也沒有出來。
楊素、賀若弼在外圍埋頭苦戰之時,韓擒虎卻率先帶領隋軍衝進了宮城,這就是命,跟先攻進長安的劉邦劉混子一樣,命好。韓命好的目標?找陳叔寶,立首功。遍尋不見,韓擒虎下令進行拉網式搜索。等搜尋到在今天南京雞鳴寺中的那口胭脂井時,士兵發現井裏有響動,感覺裏邊應該有人,便垂下繩索對著井裏喊話。之後,繩子一沉,但任憑士兵們怎麽往上拉繩子,繩子都是紋絲不動。加大合力後,繩索才緩緩啟動,出井後,眾人目瞪口呆。
陳叔寶與摯愛張麗華、孔貴嬪三個人正抱在一起,集體篩糠。
韓擒虎深宮擒龍成功,讓陳叔寶手寫了招降書發往南陳各地。老大都撲街了,我們還打個什麽勁,南陳眾將紛紛放下武器,南陳政權已不複存在,國祚,傳5帝,共32年。
南陳投降君臣的下場?
陳叔寶被封為長城縣公,15年後病逝於洛陽,終年51歲,善終。諡號為“煬”,擒拿他的隋軍總司令楊廣,最後也得到這個諡號,有意思。
蕭摩訶,被授予開府儀同三司,留用。也是15年後,與漢王楊諒起兵反對楊廣稱帝,被楊素俘殺,享年72歲。
這君臣二人真是一對老鐵,同年投降,同年受封,同年死亡。而且,這年(604年),是個神奇的年份,楊堅也在仁壽宮離奇去世,享年63歲。年齡正好在陳、蕭之間。
施文慶、沈客卿?茅坑裏蒼蠅一樣的東西,被隋軍當場斬殺。
589年正月29日,楊堅下詔派遣使者持節巡視陳朝州郡,同時撤銷了戰略行政區淮南行省,宣告平陳戰役結束,也結束了中國自西晉末年以來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麵,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隋王朝的一統天下。在分裂時期由民族矛盾引發的社會全麵崩潰的局麵,同樣因為平陳之戰的結束而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589年這一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1290年後,也就是1879年,這年的4月4日,日本強迫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流放到東京,把琉球改為衝繩縣。
某些國家,一直欠我們的。
如果算上東漢末年的分裂,中國自東漢末年至隋朝建立,南北分裂近四百年之久。
在這近四百年裏,中華大地陷入了無休止的廝殺戰亂之中,民生困苦,類似於羅馬帝國分裂後的歐洲的黑暗時代。
楊堅取得天下後,即以富民強國為首要目標,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三省六部製,科舉製度,對日本、朝鮮建築風格有著深刻影響的“世界第一城”---大興城(長安城),大運河,在中國法製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開皇律》,都是隋文帝楊堅的開皇之治的產物。
雖然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楊堅以殘酷的政治手段剪除了北周宗室,無數人包括幼兒喪命於他的屠刀之下,顯示了冷血無情的一麵。他63歲即離奇殞命,一手締造的大隋,也與秦始皇的大秦一樣,二代而亡,不知是否是因殺戮過重引起的因果反饋。
然而,他統一中國,使得中國成為當時的盛世之國,達到了人類曆史上農耕文明的巔峰,為此,成為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之一,被尊為“聖人可汗”,與秦始皇一起名列英國人所著的《對人類曆史影響最大的100人》。
他不是一個好人,但是一個好皇帝。
從國家與民族角度,血雨腥風,在中華大地不間斷的刮了近四百年,這段四百年的曆史,也告訴我們:像中國這個有著深厚文化積澱,多民族共居,地區差異大的大國,分則衰,合則盛。隻要國家統一,社會安定,誰也阻止不了中國這條東方巨龍的崛起。
從個人角度,如果你仔細閱讀完本書,閱盡三百多年的金戈鐵馬、爭鬥與殺戮、王朝承繼與更替、文化碰撞與交融,也許你很多東西就釋懷了。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宇宙是沒有時間的,隻有運動,所謂時間隻是人類意識的錯覺。如果這個發現成立,那我們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早已注定結果的運動過程而已,我們為何還要痛苦和遺憾?
我們習慣的把幸福理解為“有”。有車、有房、有權、有錢。其實,真正的幸福應該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人,最終的結局都是死,幾十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前十年都是年少無知,後十年都是老弱病殘,無論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
我們奮鬥一生,帶不走一草一木,執著一生,帶不走虛榮與豔慕。曆代帝王們的平均年齡都隻有39歲,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爭去搶,去諂媚去構陷,去妒忌,去內心自我攻擊,一切稍縱即逝。
春風十裏,不如悅己。堂堂正正的活在當下,享受清風明月、日出日落,問心無愧的送走生我們的,盡職盡責養大、教育好我們生的,這,不就是人生最大的勝利?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