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沒有這個想法嗎?怎麽可能,他早就想把北方這麽大的一塊土地收到麾下了,可先不說北元人的襲擾,隻是大張旗鼓的遷都,那就不是現在的大明可以承受的。


    “孫兒覺得,隻有我們老朱家搬過去,這塊地方才能真正的掌握在我們大明手中。”


    朱雄英還是不想讓後世的那些子孫們糾結,說一句大實話,在大明裏,朱元璋說的話應該是最管用的。


    永樂大帝雖然最後也是成功的遷都了,但是那也是在征伐北元之後,穩定北方邊境之後的事,可以說,整整的推遲了幾十年,讓北方的漢人百姓忍受了幾十年的戰亂紛擾。


    現在的大明,雖沒有開國之時的積極進取,但大明的開國之兵、老將都還在,有這些人的威名在前,北方的北元自然會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而要是等到朱元璋等人全都不在了之後,幾十年的休養,已經足夠讓北元的那些人忘記大明對於他們的威懾。


    到了那個時候,大明真的還能將北元人趕迴草原甚至是一舉殲滅嗎?朱元璋並不知道,或者說,朱元璋很沒有信心。


    朱元璋也明白這個道理,以前自己也是有這個想法,甚至還因為有人反對斬殺了不少的反對之人,但遷都這件事還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此擱置,現在也就是又被自己的這個孫兒提醒,不然朱元璋說不定還真沒想到這件事。


    幾乎就在朱雄英說完之後,朱元璋就打下來決心,要將國都遷移到北方。


    可下定這個決心之後,朱元璋更加發愁了,沒辦法,這建造水師艦隊的錢都還沒著落呢,現在一個遷都的大活又壓在了自己的身上,你說這都是什麽事啊?


    “唉,大明現在無能為力啊,這麽大的一件事,可不是市井小民搬家一樣簡單,本來我們國庫就沒有錢,這會兒再加上遷都大事,就算是將整個應天府賣出去也不夠啊。”


    本來就是因為缺錢而發愁,現在孫兒有狠狠地給了自己一個遷都大任,得,這缺錢的口子越來越大了。


    “孫兒自然知道,可就像是爺爺您說的一樣,隻是我大明缺錢,並不是天下所有人缺錢。”


    “?”


    “爺爺,孫兒早就說過了,要做大事,這個麵子就不能看的太重,既然別人有錢,而我們又缺錢,那為了完全大事,我們就去借錢啊。”


    這麽簡單地道理,朱雄英不明白為什麽爺爺會想不到。


    “借?跟誰借?咱可是當今天子,要是借錢的話,是不是…”


    “爺爺,孫兒隻是說借,有沒有說讓您大張旗鼓的去,而且,那些商賈富家,想必應該很樂意與皇權搭上關係的。”


    這句話朱雄英可不是無的放矢,曆史上這種事多著呢。


    說到封建社會,曆史上的要不說的是哪朝哪代政治清廉、清明,要不就是暴君腐敗,如何地魚肉百姓。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腐敗之事,無非就是所謂的“賣官鬻爵”。


    其實,“賣官”和“鬻爵”是兩個概念:“鬻爵”賣的是爵位,有地位,但沒實權;而“賣官”賣的,可是有實權的官位。


    而賣官的曆史應該從“鬻爵”講起,因為沒有實權,所以,當國家國庫空虛,從百姓之中收不到稅收之後,統治階級自然要想一些辦法。


    漢武帝時,連年征戰、窮奢極欲,導致國庫空虛,為了彌補用度,漢武帝一開始也是賣爵位,但買者較少。


    為了更好地充實國庫,朝廷試著給買武功爵的人授以“實權”。


    價格從第一級十七萬銅錢,每級多加兩萬銅錢,雖然價錢高,但人們買官還是很積極的,這下子,國庫充實了,但漢武帝也開了“賣官”風氣之先。


    東漢末年漢靈帝當政年間,賣官達到了曆史上的一個小高潮,漢靈帝把官位給明碼標價了,當時官位的行情是二千石的官位要花兩千萬購買,四百石的官位要花四百萬購買,甚至朝廷三公這樣最高級別的官,都明碼標價地賣。


    曹操他爹曹嵩,就曾出錢一億萬買官至太尉。


    後來,漢靈帝覺著這麽來錢還是少,又加了一條要求,官員上任要先支付相當於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就這樣許多想做官的人都因無法交納如此高額的“做官費”而隻好望洋興歎。


    在這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風氣之下,東漢末年的官場情況,就是諸葛亮痛罵王司徒時所謂的“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致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東漢王朝也就在這樣的腐朽吏治中走向了滅亡。


    曆史學家總結東漢滅亡的教訓,這賣官是非常重要的一條。


    但這人,就是記吃不記打的存在,東漢這麽活生生的例子擺在前麵,可後人竟沒有牢記於心。


    人們從曆史中得到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得到教訓,這就是人性。”


    這邊剛總結完漢靈帝賣官的教訓,那邊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之後,又開始賣官了。


    當時的司隸校尉劉毅當著麵對晉武帝說狠話,說他還不如漢靈帝,因為“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


    晉武帝為了顯示自己的度量,沒把劉毅給怎麽著,但是賣官這件事在西晉愈演愈烈,當時官員以貂尾為冠飾,結果賣官盛行,封官太濫,貂尾巴不夠用,拿狗尾巴湊數,成語狗尾續貂就這麽來的。


    西晉的官場一塌糊塗,很快也就滅亡了。後來的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期間,賣官更加普遍,這些小朝廷一個比一個短命,賣官製度是非常重要的催命鬼。


    等隋唐以後,科舉製度慢慢興起了,對官吏的選拔也越加嚴格,光有錢可不行。這樣,從製度的明麵上,賣官算是給堵住了口子。


    可是,賣官之所以能產生,那是因為國家的確有搞錢的需求,隻要這個需求在,賣官就無法禁止。


    唐朝規定能給朝廷出錢的,科舉優先錄用,這有個專門的名字叫“納捐”。


    到了宋朝神宗年間,行入粟補官法,算是把這項製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宋元之後,朱元璋當了皇帝。這位爺平生最恨貪官汙吏,當然是禁止一切賣官,如有查處,一律剝皮實草。


    不過,國家要搞錢,這是客觀需求,所以等明朝中期以後,賣官之風又興起了,並為清朝所繼承。


    這時候,賣官製度趨於完善。買到的隻是“功名”,也就是做官資格,具體當什麽官,什麽時候當官,對不起,得朝廷說了算。既然都製度化了,那賣官就明目張膽起來,其中響應最積極的,自然就是商人。


    在清一代,商人捐納蔚為風氣,所謂“有人在京好為官”,捐納製度為商人擴充政治資本提供了絕佳選擇。


    既然此等陋習並不能改變,甚至跟著王朝更迭一直流傳到了現在,那朱雄英自然也可以借用。


    而且,朱雄英也不是在打賣官這個主意,而是想要讓這些商人獲得一個“皇商”的虛名。


    皇商這個名詞,是清朝的一種職業名,清廷入關後,順治帝在紫禁城設宴款待八大晉商家族,封官授爵,並召之入籍內務府,禦封為“皇商”。


    至於為什麽這八家,相信了解清廷入關的都知道這些人到底做了什麽,,有了“從龍”之功,這些人自然會在主子那裏得到相對應的功勞。


    這種由皇帝任命,以官方身份管理朝廷經營的國營產業,代表皇室營商的資本家就是皇商。


    曆史上比較著名的,應該就是曹家的江寧織造,曹雪芹家三代共有四人世襲江寧織造。它便是為宮廷供應織品和綢緞的皇商。三大織造作為皇商,共同經營江南地區的絲織產業。


    皇商受皇室委任,代表官方營商,壟斷由朝廷經營的重要產業,皇商的性質類似於現代大型央企的董事長或總經理。


    皇商隸名於內務府,清朝的皇商有些按例會賜封官銜,不少人品級在五品以上。


    朱雄英現在提及此事,無非就是想讓皇商一事先在大明落地生根。


    至於這些人到底有沒有錢?朱雄英那是一點懷疑都沒有。


    朱雄英還記得前世自己無意之中看到過一篇曆史記載,說三國時期的甄宓所在的甄家乃三國時期的五大豪商之首,據說其可輕鬆拿出三十億錢!


    那是三國時期啊!都不是大漢最巔峰的時期。


    看似30億錢換算到大唐也不過三百萬貫,但他們才積累了多久?而流傳到大明的這些門閥世家,富家豪紳又積累了多久?


    “不行不行,要是真的以朝廷出頭向百姓借錢,那皇權的威名何在?”


    “爺爺,此言差矣,你說我老朱家遷都、修建水師艦隊的事是為了我老朱家嗎?不是,說白了,這些事情都是為了我大明,那我們向著大家借錢周轉那也沒有問題啊。”


    “可我大明現在已經沒有了周轉錢財的作用,這借出去的錢財始終是要還迴去的。”


    按著現在大明的稅收,就算是連年豐收,那這麽一大筆錢財,大明就已經不是十幾年不吃不喝的地步了。


    “為什麽要還,我憑本事借迴來的,憑什麽要還給他們?”


    朱雄英很是不理解,這麽大的事情,明明就是為了大明所好,為什麽要讓我老朱家一個人承擔?


    “這,這不是,朝廷帶頭賴賬了嗎?”


    “什麽叫做賴賬,爺爺,你好好說話,你可不要跟我說你不知道這些世家都在幹什麽,那些個世家啊,最擅長的就是將那些錢財都給埋在地底,爺爺,你說,埋在地底的錢還能算錢嗎?錢啊,隻有花出去那才有價值!”


    有一種財富認知是這樣說的:錢就像是水,而水又是流動的,隻有資產才是存量的器皿。


    其實,錢並不是財富,它是運輸財富的一種工具。


    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我就很看不起那些世家門閥,動不動先把錢埋起來,埋起來有什麽用?錢花出去那叫錢,埋在低下那叫銅礦。


    就像前麵說的一樣,錢就像是水,水需要流動起來,才顯得更有價值。


    流動的活水一般都是清澈的,無味的,可再利用的。而死水則是混濁的,散發著難聞氣味的。


    錢也一樣,要流動起來,才能給我們帶來價值。


    朱雄英就看不慣他們這種做法,一個個世家豪紳,就像是一個個土財主一樣,手裏有些東西就死拽著不放,東躲西藏的,就像是倉鼠一樣。


    “而且,難道這些錢財借迴來是我們老朱家自己花了嗎?不是啊,我們都是為了這個大明不是?這裏麵的道理必須要讓那些我們借錢的對象明白,要是有人覺得自己吃虧的話,那爺爺你可要好好查查這人背後的勢力了,一個不想讓大明日子好的人,爺爺您覺得這人是不是有反叛之意?”


    聽著朱雄英的描述,朱元璋眼皮直跳,自己的這個孫兒,好像有點狠了啊,這嘴上說著要好好講道理,朝廷出麵借錢,可這後麵的話,是不是有些急轉直下了?


    不借錢你就給人安上一個對大明不利的身份,這是不是有點殺人誅心了?


    “爺爺,你別這樣看著我,我這話又沒有說錯,您看,爺爺您每天晚睡早起的,為了我大明矜矜業業,廢寢忘食,大明軍隊在邊境忍受著邊疆苦海,敵人的襲擾,這才營造出了海晏河清的和平盛世,隻有穩定的國家,這些個豪紳們才能在大明境內毫無後顧之憂的經營生意。


    現在,我大明遇到困難了,朝廷都好言好語,厚著麵子跟他們這些人借錢了,這些人竟然左右推諉,爺爺,難道這些人不應該懷疑一下嗎?


    孫兒這還是心軟的,要真的是心狠一點的話,按孫兒的想法,直接讓錦衣衛將這些人全給抄了,殺雞儆猴,就不信了,這些人的嘴比他們的脖子還要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成了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葉飄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葉飄飛並收藏大明:我成了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