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期,那可是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受到影響的也不隻有我們中原地區。


    塞北關外、女真、韃靼、安南等地,那都是受到影響的。”


    “特別是沒有糧食來源,全靠著大明糧商交易的女真等小部落,沒了糧的他們,爺爺,老天師,你覺得他們會選擇怎麽做?”


    在長達四百年的中世紀溫暖期內,這些女真人可是將原本不適宜耕種的遼東地區給開墾出了萬頃良田,要是真的遇到突如其來的小冰期氣候,他們一定是會被打一個措手不及的。


    而且,通過將近兩百年的遊牧、漁獵生活,女真人終究開墾了農耕生活,可以在一塊地方定居繁衍。


    可這時候,突然小冰期來了,使得他們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土地種植不出來糧食,等他們憑借自己的勞動成果吃不飽肚子之後,這些原本基因之中就有著搶掠基因的女真人們,一定會選擇最簡單的途徑——南下劫掠!


    女真人真正的迴歸農耕時代,不過隻有兩百年的曆史,相對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看老天吃飯的農耕生活來說,女真人還是更加熟悉搶掠的生活。


    而且,相對於農耕文明長達上千年的大明百姓們來說,女真人在抗擊天災的能力上,其實是超過了以農耕為主的大明百姓的。


    在女真人的襲擾之下,大明總不會無所作為。


    戰備絕對是要準備的,可那時候,大明國內本就因為長年累月的天災而哀聲怨道,再加上備戰需要,大明無奈之下,隻能是選擇繼續加征稅賦的方法。


    可在天災的影響下,百姓手裏本就沒有餘糧,天下無稅可征,可那些當官的才不會管這些百姓們的死活,他們隻會恨不能將這些百姓的骨頭都給煉出油水出來。


    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百姓們隻能是揭竿而起,反抗這個要吃了他們的朝廷。


    可朝廷為了鎮壓百姓們的起義,隻能是籌集更多的銀錢來鎮壓百姓起義軍。


    最後,隻能形成一個邊塞地區狼煙四起,長城以南地區的百姓揭竿而起的混亂場麵。


    在內憂外患的影響下,大明王朝的覆滅自然是順理其當的事。


    雖然明之後曆史記載的朝代是清,但其實,推翻明朝的並不是清朝的那些女真人,而是李自成的起義軍推翻的。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


    1683年清軍攻占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現在朱雄英已經成為了大明的皇長孫,作為大明的合法繼承人,這崇禎自然就是他的後人。


    對於這個崇禎,朱雄英其實是很感慨的。


    上一任是一個愛好木工活的親哥哥,天啟七年親哥哥撒手人寰,將一個殘破不堪的大明交到了崇禎手上。


    崇禎也算是一個有手段的,當年十一月,就誅殺了當時大明朝內手握重權的九千歲,並將一係列的閹黨全都連根拔起,下發大獄。


    一係列的舉措,讓日漸衰敗的大明眾人都看到了大明光明的未來,要是可以的話,你可以隨意去問任何一個生於崇禎年間的人,他們肯定會覺得,自己日子肯定會在崇禎皇帝的帶領下,重新迎來一個崇禎盛世。


    可最終這些人的期盼終究是化為了泡影,崇禎皇帝年紀輕輕,最後也就留下一封遺詔於煤山自盡,與他守護的大明一起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中。


    要說崇禎有沒有什麽缺點,自然也是有的。


    一個剛愎雄猜,就足以形容了。


    剛愎雄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多疑、兇狠、陰鷙。


    這個詞本來是劉伯溫死前留給朱元璋的性格下的結論。


    可用來形容朱由檢,那也是很合適的。


    崇禎皇帝這多疑的毛病,本質上就是被一連串的失敗打擊造成的。


    建奴、闖賊,不論是攻打誰,朱由檢就沒有在他們身上取得過勝利。


    病急亂投醫,在袁崇煥的忽悠下,朱由檢信以為真,可是,最終卻是讓朱由檢吃了一個啞巴虧,不僅沒將重病的大明治療過來,還讓大明的症狀更加惡化了。


    吃一塹,長一智,一朝被蛇咬的崇禎從此就養成了多疑的性子。


    縱然是到了崇禎末年,崇禎皇帝也不敢再輕易相信。


    當時的局麵,想來就算是朱元璋還在,除非重新迴到鳳陽老家聚兵起義,否則就算是老爺子重新活過來,恐怕那也是迴天無力的。


    “這麽多的天災,真不知道那孩子是怎麽挺過來的。”


    朱元璋很是感慨,光是聽著,朱元璋就能感受到那時做皇帝的艱難。


    崇禎,本就不是按著皇帝的標準教導的。


    之前上位的也是他的哥哥天啟帝,可誰想,天啟竟然能在上位七年就直接暴斃,更是連個繼承人都沒有留下,無可奈何之下,崇禎這個親王這才勉為其難的登基,掌管天下大事。


    一個自由被當作親王培養的人,突然之間被壓上這麽大的重擔,要去執掌天下權柄,能做到崇禎皇帝這個份上,已經算是極限了。


    雖自盡於煤山,但崇禎皇帝並沒有連累一個尋常百姓。


    自古以來,亡國之君臨終之際,提過百姓者,為百姓著想的君王,也就唯崇禎一人已。


    崇禎的遺詔是這樣寫的: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短短61個字,道盡了這位皇帝淒涼的心境。


    “爺爺,朱家後人終究是沒有辜負您老的囑托的。”


    “唉!”


    萬重心緒,朱元璋最終隻能是深深歎息一聲,道盡了萬千心緒。


    在登基、坐上龍椅的第一天起,朱元璋就無數次地想象過大明最終會亡於怎樣的君王手裏。


    更是為了保證後代子孫不過於紈絝殘暴,還特意在皇明祖訓之中,反複地告誡兒孫,乙不要荒廢朝政,而不要窮兵黷武,要記得百姓。


    但是想必就算是朱元璋打死也不會想到,大明的最後一代帝王竟然會選擇這樣做。


    以己之身,換取黎民百姓的安全。


    也算是一個值得稱讚的君王了。


    “那殿下,既然小冰期能夠被預測,那不知殿下可否知道這個小冰期到底要持續多久?氣溫要降到如何程度?”


    老天師不知道這兩位在聊什麽,在潛意識裏,他還是能夠察覺,這個話題好像不是他能夠去深究的。


    “既然是氣候周期,那自然是溫暖期持續多久,小冰期就持續多久。”


    朱雄英在心裏默默計算幾下,這才得出了這麽一個結論。


    一個周期,自然是上下浮動相似,總不會有較大的波動。


    “四百年?!”


    “應該不止,中世紀溫暖期是從唐武後神功元年到洪武三十年,五百年!”


    “什麽?五百年!!”


    兩聲驚喝!


    聽到這個年數的朱元璋險些一口老血吐出來,就連身邊自詡養氣功夫練到家的老道士,那也是相當的震驚。


    五百年的小冰期,就算是朱元璋現在開始不吃不喝地讓大明百姓持續生產,就算是幹一百年,那也不可能儲存足夠滿足大明所有百姓五百年的糧食啊。


    更不要說這糧食儲存就是一個大問題,陳糧終究是不可能儲存那麽久時間的。


    朱雄英不提,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神功元年的東硤石穀之戰竟然還真的是決定了中原大地格局的一戰。


    契丹反唐黃麞穀之戰後,武則天為挽迴敗局,於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九月詔征天下囚犯與吏民家奴驍勇者充軍,並令山東(太行山東)靠近邊塞各州組織武騎團兵,以右武威衛大將軍、建安王武攸宜為清邊道行大軍總管,率軍進討契丹。


    結果,就是這麽一群其貌不揚的部落民,讓大唐軍隊,顏麵盡失。


    也是這場落敗,讓漢人喪失了開發遼東的機會,也失去了唯一一次越過長城發展的機會,放任了契丹與女真的壯大。


    而本來可以牽製契丹的突厥,也被唐太宗給給收拾了,於是,契丹也就開始了崛起。


    契丹在晚唐乃至五代的崛起,最終在宋代一躍成為世界性的大國,追根溯源,是來自於硤石穀兩戰奠定的信心。


    朱雄英的這個五百年一甩下來,老天師也是變了臉色。


    小冰期是否真假還有待查證,但是要真有小冰期的話,那朱雄英話中的猜測,那是一定會成為現實的。


    而朱元璋,則是略有所思,跟老天師關心的不一樣。


    大明之所以能夠成立,不過也就是將北元的那些蠻族趕迴了草原。


    現在北元未滅,大明自然天生便比曆史上的任何王朝都要重視北方的這些蠻族。


    朱元璋也不是沒有跟人一起找尋過原因,明明之前這些蠻族沒有這麽大的武力的,可不知為何,自唐代以來,北方的這些蠻族們竟然逐漸地開始變得強大,到了南宋時期,更是比漢人還要更勝一籌的地步。


    當初的那個一漢抵五胡的時代為什麽會變成漢人割地賠款,才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最後更是一舉奪取了漢人的江山。


    先前劉伯溫還猜測,這是因為中原大地的龍氣衰弱,中原不再有帝王之氣庇佑的原因。


    今日聽聞朱雄英的詳細講解,朱元璋這才猛然想明白其中的邏輯。


    唐代以前,這些蠻族茹毛飲血,遼東地區也是有名的苦寒之地,但等大唐王朝結束,遼東突然就被那些女真人逐漸地開發了萬頃良田。


    既然遼東現在可以坐擁萬頃良田,那為什麽開元盛世之前的蠻族們不知道開墾種田?


    難道是因為茹毛飲血的生活很舒適?


    不可能,要是遊牧生活舒適的話,那為什麽這些蠻族要想方設法地南下,占領中原地區?


    可要是遊牧生活方式不好,那為什麽當時的蠻族不開始耕種?


    就算是他們不懂得如何耕種,那從漢人這邊擄掠幾個老農應該也是可以做到的,那為什麽他們不這樣做?


    現在一看,應該也就隻有氣溫上升這一個解釋了。


    想來這就是孫兒所說的中世紀溫暖期,氣候的上升讓苦寒的遼東逐漸成為了可以耕種的氣候。


    蠻族祖先們在嚐試之後,也是發現了這塊土地的肥沃,逐漸的,萬頃良田也就被蠻族們給開墾了出來。


    現在,溫暖期在幾百年之後終於結束,與之相反的小冰期要來了。


    不知道為什麽,朱元璋心中竟有一股無力感湧起。


    這種天氣問題,真的不是他靠著人力就可以解決的。


    就算是他這個自稱天子的帝王也不行,這種自然演變,真的是不會為了任何人所改變。


    看來,這個小冰期還真的就是無可避免的,既然如此,那就代表著孫兒口中說的那個路有凍死骨場景很有可能發生。


    要是真遇到這個場景,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些後代子孫將要麵臨的是什麽。


    “那,我們現在能做點什麽?”


    小冰期的開始時間是從洪武三十年,現在還隻是洪武十六年,時間還有十四年。


    現在自己已經得到了小冰期要到來的消息,要是不趁著最後的溫暖期做點什麽,朱元璋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


    “其實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那就是盡量地多發現一些耐寒,高產的糧食。”


    朱雄英還想舉個例子,可想了想,土豆好像還是鄭和下西洋發現的。


    根據曆史記載,中國土豆是鄭和下西洋過程中文化交流的產物。


    它首先是歐洲同西班牙人做生意的時候進行文化和物質交換的物資,後來經過一係列漫長的過程才最終傳入我國並且在我國的土地上紮根。


    由於土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加上我國人口的壓力,導致土豆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並且成為了缺少糧食的歲月裏人們用來填飽肚子的重要食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成了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葉飄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葉飄飛並收藏大明:我成了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