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眼色微深,朱雄英一看這個眼神,就知道爺爺這又是想敲打四叔了。
唉,四叔啊,侄兒我這真的不是故意的,這些可都是爺爺非得讓我說的。
“那個,爺爺,其實你現在完全可以不用擔心這些事情,就算是沒有四叔一脈,在安定美滿的大明生活久了,就算是再有抱負的人,也會在安定的生活中磨滅自己的鬥誌,淪落為愛好奢靡的享樂主義者。”
“而且,爺爺,你要相信,這片土地上,生活著全天下最理性、最善良的百姓。
王朝覆滅的關鍵從來不是皇帝是不是亡國之君,而是在於亡國之君對天下百姓做了什麽,我老朱家的後代子孫,雖也有享受生活的奢靡,但至少,並沒有做出殘害百姓,使得全天下百姓陷入水深火熱的地步。
不管是哪一個朝代,隻要帝王做出了對百姓有利的事,就算是當時的百姓不明白,後代也是會看到的。”
“是非對錯,百姓一定是不會忘記的!曆史也是一定不會忘記的!”
這句話,朱元璋已經在朱雄英這裏不知聽了多少遍。
但是隻有今天,朱元璋才算是徹底地堅定了信念,就連心底的最後一絲顧慮都徹底地消除。
畢竟他已經決定,此時此刻就算是想要反悔,這付出的代價他也不能接受。
“英兒,這張大學士雖然不是東西,但是他有句話倒是說的很有道理,那些讀書人全去當胥吏,是不是會有些大材小用?”
普通的士人確實可以去當胥吏,可那些有能力進入殿試,成為進士,或者是因為年老而放棄的,就算是千裏挑一,這些人裏也會是有所謂的滄海遺珠的。
科舉,雖相對於察舉製還是更加公平,可有人的地方,那就有操作的餘地,這裏麵的潛規則,就算是朱元璋也不敢保證。
這點朱雄英很理解,畢竟,在那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時不時的,高考冒名頂替、篡改報考院校等等操作層出不窮。
“確實是有點大材小用了,嗯,爺爺,不知道咱們的社學修建的怎麽樣了,這全麵普及教育是一定要進行,剛好,我們現在也沒有那麽多的教書先生,不如就把這些普通的教書先生,也列作胥吏行列,位列朝廷官職。”
話音剛落,朱元璋也是眼前一亮:
“你的意思是,將胥吏的崗位給細化?”
“嗯,之前的那些衙門中的胥吏,依舊還是像以前一樣,但是涉及到文職,讀書記事的崗位,我們就可以讓那些書生們擔任,術業有專攻。”
“而且,我們也可以給這些人製定一係列的上升通道,那些普通的胥吏,他們要是想要晉升,也可以通過定期受學,獲得跟那些書生一樣的晉升空間。”
就算是胥吏,書吏與皂吏也是應該設定界限的。
一旦書吏跟皂吏有了明顯了界限,這些向來善長高高在上,打造鄙視鏈的文人,一定會在胥吏行列快速地形成一道溝壑。
就算是朝廷不出手,這些文人就可以將書吏與皂吏直接給區分開來。
而且,朝廷雖然讓這些讀書人成為了吏,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書吏也是被納入到了文官的行列的。
到了那個時候,雖然胥吏之害同樣會出現,但是形式完全不一樣。
這樣一操作,不僅僅是將未來的胥吏禍亂問題得到了解決,而且還將那些科舉變法之後,可能出現亂子的落榜失意人找到了出路。
有了胥吏部門兜底,一下子,大明科舉的變法方向也大致清晰了起來。
原本,明代科舉分為大三元跟小三元。
科舉考試製度,共分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第一級為每三年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第二級每三年在各省會舉行,叫做“鄉試”,主考官由皇帝委派,中試者為“舉人”;
第三級每三年在京師舉行,由禮部主持,稱為“會試”;
第四級會試中試者,天子親自在朝廷策試,稱“廷試”,亦稱“殿試”。
殿試取中者叫做“進士”。
殿試分一、二、三甲發榜以為名第之次:第一甲僅三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幹人,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幹人,賜同進士出身。
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小三元之中的最後一試院試以及大三元中的鄉試跟會試。
院試得中之後,便會取得秀才身份,也算是脫離了民這個身份。
明初之時,得中舉人之後便可以授予官職,這會兒加上胥吏部門,科舉的層次更加的豐富。
舉人之下的秀才們,終於是有了他們的用處。
秀才生員入吏籍,舉人則可以授教育、主簿等官職。
進士則不變。
可以說,從通過院試開始,那些讀書人就正式地成為了國家官員,吃的是皇糧,端的是鐵飯碗。
自科舉製度出現以來,除了慌亂的元代之外,曆朝曆代朝廷取用人才的唯一途徑便是科舉。
朝廷畢竟隻有這麽大,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年朝廷真正的缺口並不多。
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前仆後繼,秉持著讀書改變命運,衣錦還鄉的美好願景,這些讀書人寒窗數十載,每年不是在趕考的路上,就是備考的路上,一大家族都在為那唯一的出頭機會奮鬥。
等到公告放榜,一大群人一擁而上,要是榜上有名,必然會神清氣爽,異彩紛發,要是最後名落孫山,必不會甘心,最終隻能加倍的備考,浪費了銀錢不算,更是浪費了時間。
秀才隻是出頭的第一步,舉人才是登上官場的最低門檻。
久而久之,一代一代積累下來就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資源浪費。
這種現象,在曆朝曆代之中,明朝最為嚴重。
唉,四叔啊,侄兒我這真的不是故意的,這些可都是爺爺非得讓我說的。
“那個,爺爺,其實你現在完全可以不用擔心這些事情,就算是沒有四叔一脈,在安定美滿的大明生活久了,就算是再有抱負的人,也會在安定的生活中磨滅自己的鬥誌,淪落為愛好奢靡的享樂主義者。”
“而且,爺爺,你要相信,這片土地上,生活著全天下最理性、最善良的百姓。
王朝覆滅的關鍵從來不是皇帝是不是亡國之君,而是在於亡國之君對天下百姓做了什麽,我老朱家的後代子孫,雖也有享受生活的奢靡,但至少,並沒有做出殘害百姓,使得全天下百姓陷入水深火熱的地步。
不管是哪一個朝代,隻要帝王做出了對百姓有利的事,就算是當時的百姓不明白,後代也是會看到的。”
“是非對錯,百姓一定是不會忘記的!曆史也是一定不會忘記的!”
這句話,朱元璋已經在朱雄英這裏不知聽了多少遍。
但是隻有今天,朱元璋才算是徹底地堅定了信念,就連心底的最後一絲顧慮都徹底地消除。
畢竟他已經決定,此時此刻就算是想要反悔,這付出的代價他也不能接受。
“英兒,這張大學士雖然不是東西,但是他有句話倒是說的很有道理,那些讀書人全去當胥吏,是不是會有些大材小用?”
普通的士人確實可以去當胥吏,可那些有能力進入殿試,成為進士,或者是因為年老而放棄的,就算是千裏挑一,這些人裏也會是有所謂的滄海遺珠的。
科舉,雖相對於察舉製還是更加公平,可有人的地方,那就有操作的餘地,這裏麵的潛規則,就算是朱元璋也不敢保證。
這點朱雄英很理解,畢竟,在那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時不時的,高考冒名頂替、篡改報考院校等等操作層出不窮。
“確實是有點大材小用了,嗯,爺爺,不知道咱們的社學修建的怎麽樣了,這全麵普及教育是一定要進行,剛好,我們現在也沒有那麽多的教書先生,不如就把這些普通的教書先生,也列作胥吏行列,位列朝廷官職。”
話音剛落,朱元璋也是眼前一亮:
“你的意思是,將胥吏的崗位給細化?”
“嗯,之前的那些衙門中的胥吏,依舊還是像以前一樣,但是涉及到文職,讀書記事的崗位,我們就可以讓那些書生們擔任,術業有專攻。”
“而且,我們也可以給這些人製定一係列的上升通道,那些普通的胥吏,他們要是想要晉升,也可以通過定期受學,獲得跟那些書生一樣的晉升空間。”
就算是胥吏,書吏與皂吏也是應該設定界限的。
一旦書吏跟皂吏有了明顯了界限,這些向來善長高高在上,打造鄙視鏈的文人,一定會在胥吏行列快速地形成一道溝壑。
就算是朝廷不出手,這些文人就可以將書吏與皂吏直接給區分開來。
而且,朝廷雖然讓這些讀書人成為了吏,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書吏也是被納入到了文官的行列的。
到了那個時候,雖然胥吏之害同樣會出現,但是形式完全不一樣。
這樣一操作,不僅僅是將未來的胥吏禍亂問題得到了解決,而且還將那些科舉變法之後,可能出現亂子的落榜失意人找到了出路。
有了胥吏部門兜底,一下子,大明科舉的變法方向也大致清晰了起來。
原本,明代科舉分為大三元跟小三元。
科舉考試製度,共分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第一級為每三年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第二級每三年在各省會舉行,叫做“鄉試”,主考官由皇帝委派,中試者為“舉人”;
第三級每三年在京師舉行,由禮部主持,稱為“會試”;
第四級會試中試者,天子親自在朝廷策試,稱“廷試”,亦稱“殿試”。
殿試取中者叫做“進士”。
殿試分一、二、三甲發榜以為名第之次:第一甲僅三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幹人,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幹人,賜同進士出身。
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小三元之中的最後一試院試以及大三元中的鄉試跟會試。
院試得中之後,便會取得秀才身份,也算是脫離了民這個身份。
明初之時,得中舉人之後便可以授予官職,這會兒加上胥吏部門,科舉的層次更加的豐富。
舉人之下的秀才們,終於是有了他們的用處。
秀才生員入吏籍,舉人則可以授教育、主簿等官職。
進士則不變。
可以說,從通過院試開始,那些讀書人就正式地成為了國家官員,吃的是皇糧,端的是鐵飯碗。
自科舉製度出現以來,除了慌亂的元代之外,曆朝曆代朝廷取用人才的唯一途徑便是科舉。
朝廷畢竟隻有這麽大,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年朝廷真正的缺口並不多。
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前仆後繼,秉持著讀書改變命運,衣錦還鄉的美好願景,這些讀書人寒窗數十載,每年不是在趕考的路上,就是備考的路上,一大家族都在為那唯一的出頭機會奮鬥。
等到公告放榜,一大群人一擁而上,要是榜上有名,必然會神清氣爽,異彩紛發,要是最後名落孫山,必不會甘心,最終隻能加倍的備考,浪費了銀錢不算,更是浪費了時間。
秀才隻是出頭的第一步,舉人才是登上官場的最低門檻。
久而久之,一代一代積累下來就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資源浪費。
這種現象,在曆朝曆代之中,明朝最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