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說到索額圖赴會時,本自蒙古通道,索額圖等使臣行至喀爾喀地方時,正值準噶爾領袖噶爾丹大舉侵犯喀爾喀蒙古,道路被阻,便退迴了北京。


    在中國長城外,就是蒙古地方,分作三大部,一部與長城相近,叫作漠南蒙古,亦稱內蒙古。內蒙古的北境,又有一部,叫作漠北喀爾喀蒙古,亦稱外蒙古,這兩部統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後裔。還有一部在西邊,叫漠西厄魯特蒙古,是元太師脫歡,及瓦剌汗也先的後裔。漠南蒙古,內分六盟,清太宗皇太極時已先後歸附。漠北喀爾喀蒙古內部又分為紮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與清朝關係也算密切。


    漠西厄魯特蒙古內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其中準噶爾部最強,順治年間,準噶爾部長巴圖爾渾台吉,並吞附近部落,勢力漸盛。康熙初,渾台吉死,其子僧格嗣立。但僧格在準噶爾貴族內訌中被殺,噶爾丹擊敗政敵,成為準噶爾部首領。


    康熙年間,準噶爾在領袖噶爾丹的統治下,勢力強盛。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參加中俄邊界談判的全權代表戈洛文,在伊爾庫茨克專門接見了噶爾丹的代表,策動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噶爾丹本來就與喀爾喀三部中的土謝圖汗部有矛盾,遂掀起對喀爾喀蒙古的戰爭。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親率騎兵三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蒙古,很快占領整個喀爾喀地區。這喀爾喀三部人民,窮蹇無歸,隻得投入漠南,到清朝乞降。康熙帝命尚書阿爾尼發粟賑贍,且借科爾沁水草地,暫畀遊牧。


    噶爾丹也遣使入貢,康熙帝便令阿爾尼勸諭噶爾丹,要他率眾西歸,盡還喀爾喀侵地。噶爾丹拒絕清命,反日夕練兵,竟於康熙二十九年,借追喀爾喀部眾為名,選銳東犯,侵入內蒙古。尚書阿爾尼急率蒙古兵截擊。噶爾丹佯敗,沿途拋棄牲畜帳幔。蒙古兵貪利爭取,隊伍錯亂,噶爾丹返身來攻,阿爾尼不及整隊,被他一陣掩擊,殺得大敗虧輸,鼠竄而遁。


    康熙帝得了敗報,定議親征,先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率同皇子愛新覺羅·胤禔,出長城古北口,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率同簡親王雅布,出長城喜峰口,並命阿爾尼率舊部,會裕親王軍,聽裕親王節製。又別調盛京、吉林及科爾沁兵助戰。車駕擬親幸邊外,調度各路大兵。


    康熙帝玄燁親率禁旅進駐博洛和屯(今內蒙古正藍旗南)督軍。常寧部進至烏珠穆沁,清軍糧食給養缺乏,情況惡劣,與準噶爾軍遭遇,交戰失利南退。準噶爾軍遂長驅追擊,渡過沙拉木倫河,與福全部逐漸接近。康熙帝急令右路軍會同左路將準噶爾軍阻於高涼河(沙拉木倫河上遊支流)北,令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移師歸化(今唿和浩特),斷其歸路。


    裕親王福全偵知準噶爾軍屯於烏蘭布通,整軍前往。準噶爾軍列營於山坡上,因東西兩翼無屏蔽,噶爾丹命將萬餘頭駱駝縛足臥地,背上加箱籠,蒙以濕氈,構成“駝城“,士兵依托箱垛,發射弓矢、火器,進行阻擊。清軍及時調整部署,以火器兵為前列,步兵繼後,騎兵為兩翼。清軍集中火炮轟擊,自晡至暮,大破準噶爾軍的“駝城“,隨後步兵正麵衝殺,騎兵從左右迂迴夾擊,殺傷了非常多的準噶爾軍士兵。噶爾丹見勢不利,遂行緩兵計,遣使向清軍乞和,旋乘夜率部渡沙拉木倫河北撤,沿途焚燒野草,以遲滯清軍追騎,福全中計,致使噶爾丹逃逸。


    噶爾丹奔迴厄魯特,遺失器械牲畜無算,複遣人齎書謝罪,誓不再來犯邊,康熙帝偶有不適,遂諭來使迴報噶爾丹,嗣後不得犯喀爾喀一人一畜,來使唯唯而去,遂詔諸王班師。


    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調藍理任浙江定海總兵。藍理在浙江任職10多年,4次兼掌提督大權。他積極組織墾荒,建築碼頭,便利洋船停靠,發展海上貿易,倡修文廟、忠烈祠,重文禮賢。


    為防禦噶爾丹再次進攻,康熙抵達多倫諾爾,在那裏朝見了內外蒙古的48家王公貴族,主持了“多倫會盟”,加強了滿蒙聯盟。康熙采取了以下措施,調整部署,加強邊境守備;巡視漠北諸部,穩定喀爾喀蒙古上層,將逃居漠南的喀爾喀蒙古分為左中右三路,編為37旗;設立驛站和火器營,溝通內地與漠北地區的聯絡,專門訓練使用火銃火炮。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五位沙皇彼得大帝派出了一支商隊由莫斯科出發,由荷蘭人伊泰斯帶隊,他帶著彼得大帝的國書以及一個170人的龐大隊伍,經過整整一年的艱苦跋涉,途經了西伯利亞,穿過了唿倫貝爾草原,然後南下到達北京,康熙皇帝在紫禁城設盛宴接待了來自俄羅斯的友好使團,成為了中俄曆史上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事情。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噶爾丹再次遣兵侵入喀爾喀,康熙遂決定誘其南下一戰殲之。為使此次作戰順利進行,清軍在戰前做了充分準備:調集兵馬,征調大批熟悉情況的蒙古人為向導,隨軍攜帶5個月口糧,按每名士兵配備一名民夫四匹馬的標準,組成龐大的運輸隊,備有運糧大車6000輛,隨軍運送糧食、器材;籌備大量防寒防雨器具,準備大批木材、樹枝,以備在越過沙漠和沼澤地時鋪路。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噶爾丹率騎兵三萬,東掠位於克魯倫河流域的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然後沿河而下,進駐巴顏烏蘭(今烏蘭巴托東南)以東地區,揚言借俄羅斯鳥槍兵六萬大舉攻漠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淺談清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論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論道並收藏淺談清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