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4年(清順治十一年、明永曆八年)初,南明魯王政權定西侯張名振率海艦攻入長江,直抵鎮江。鄭成功也遣兵攻崇明,清廷沿海一帶告急。形勢的好轉,使李定國再度東征。


    三月,李定國率領數萬農民軍和十三匹戰象,連破廉州(廣西合浦)、雷州(廣東海康),並占領羅定、新興、石成、電白、陽紅、陽春等縣。五月,進攻高州,清守將張月舉兵來歸。六月,再攻梧州,雖因清兵有備,不克,但廣東、廣西各地義師群起響應。


    李定國控製了廉、雷、高一帶,各地的百姓紛紛響應,抗清形勢再度出現高潮。李定國準備約鄭成功合攻廣州,平定全廣,再擴大到全國。於是他題字“一匡天下”,自比管仲複出。


    李定國明白,要想攻克廣州,首先要打開廣州的門戶新會。這一計劃必須要有鄭成功的配合才能完成。七月,李定國再次致書鄭成功,邀他合攻新會,但鄭成功軍隊遲遲未到。李定國又聯絡了粵東水陸義師王興、陳奇策等部,號稱二十萬大軍,將新會包圍得水泄不通。


    十月十四日,攻城開始,李定國軍采用炮擊,掘地道、伐木填壕等戰術,但均被擊退,連攻兩月,未能奏效。這時李定國輕信了間諜城中糧盡的謊言,命令罷攻,采用圍困戰術,並且建造行宮,設置官倉,向諸縣征收鹽米,這使清軍有了喘息之機。大西軍中又突然起了瘟疫,士氣不振,處於不利的境地。


    十二月,尚可喜、耿繼茂及清廷靖南將軍朱瑪喇率十萬滿漢兵趕來,清軍以鐵騎兵衝垮李定國左軍,李定國依恃的戰象也被驚散,致使大西軍全線崩潰。李定國派人向孫可望求援。孫可望不發一兵一卒,坐視李定國兵敗。清軍乘勝追殺二十裏,屍橫遍野。李定國隻得渡橫江焚浮橋解新會之圍。


    李定國撤出新會後,沿途六、七十萬百姓跟隨撤退,李定國安撫百姓跟隨大軍撤退,連夜退走南寧。從此,廣東高、雷、廉三府,肇慶、羅定所屬三州十八縣及廣西橫州、鬱林一帶全部淪入清軍之手,廣東義師也隨之失敗。


    孫可望聽到李定國新會兵敗,下令凡李定國部隊經過之地,都要將糧草燒毀,以絕其歸路,同時派出四萬多人阻攔李定國向貴州靠攏。


    鄭成功此時正與清廷議和,拖延了援粵之師,等十二月議和失敗,鄭成功才派林察率舟師赴粵,李定國早已敗退,貽誤了戰機。同時,孫可望又切斷了滇黔的物資援助,這一切終於導致了新會之戰的失敗。當李定國退抵南寧時,身邊僅剩下六千人,從此他企圖恢複兩粵的事業終於化成了泡影。


    自從永曆帝被孫可望接到安龍後,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孫可望自居貴州省城,大造宮殿,設立文武百官,開始的時候還遵守永曆帝的名號,後來的行為和皇帝無異。朱由榔為了保住帝位,與大學士吳貞毓密謀,派使臣往廣西召李定國護駕。


    李定國接密敕後,表示:“隻要我李定國活一天,就不會讓陛下受到屈辱,希望陛下暫時忍受,我這就去救駕,我寧可背負孫可望,也不會背負陛下。”不料文安侯馬吉翔為討好孫可望,將此事具告。孫可望便以“欺君誤國,盜寶矯詔”的罪名,處死吳貞毓等十八名大臣。從此,孫可望更加跋扈,為防備李定國返滇,派劉鎮國、關有才屯兵田州(廣西田陽),加以阻止。


    新會之戰的失敗,也使李定國無法在兩廣發展。金維新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翦除奸雄的故事,勸他迴師滇黔。公元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明永曆九年)永曆帝又一次派使臣赴南寧告孫可望“僭逼”之事。李定國接血字詔書,伏地痛哭不能起,表示誓死為永曆帝鏟除奸逆,恢複江山。此時洪承疇正用“兩粵合剿”之策,全力壓縮南寧,李定國備受威脅,於是他決計迴黔。


    清順治十三年,明永曆十年(1656年),李定國火速赴田州,守軍聽說李定國軍來了,要不逃跑,要不歸降。孫可望為長期控製永曆帝,又立即派出白文選遷永曆帝於貴陽。白文選不滿此舉,便以“輿徒不集”為理由,拖延移蹕時間。正月二十二日,李定國至安龍,於永曆帝相見,君臣相抱持痛哭,李定國密誓效命,背出所刺“盡忠報國”四字給南明朝廷大臣,大臣們都說道李定國是大忠臣。經商議,決定遷朝廷入滇。


    當時,劉文秀和孫可望親信王尚禮、王自奇、賀九儀等均駐雲南,兵力合共五萬。二月十一日,李定國抵曲靖,雲南守將議論要以兵拒。劉文秀私下會李定國說:“我們認為孫可望是董卓那樣的人,但是就算誅殺了孫可望,也難免會出現像曹操那樣的人。”李定國指天為誓,決不學孫可望。


    永曆帝平安入滇,並改昆明為”滇都”,封李定國為晉王,劉文秀為蜀王,白文選為鞏國公,所有大事都歸李定國處理。


    李定國雖掌兵馬大權,但是十分尊重永曆帝,而且給永曆帝的錢糧也頗為豐富,但是用人不當,金維新被授予吏部侍郎兼都察院,導致內訌四起,馬吉翔則大力拍李定國的馬屁。永曆朝的腐敗之氣已在腐蝕著李定國。馬吉翔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名錦衣衛指揮使,在大明曆史上是個有名人物,他之所以有名,一非文韜,二非武略,而是因為“拍馬有術”。


    但對待孫可望,李定國仍從抗清大局出發,希望和解。他曾請劉文秀拿著敕書請孫可望迴來,遭拒絕,又送孫可望妻子歸黔,仍未達和解。他還不甘心,公元1657年(順治十四年、明永曆十一年)五月,派白文選入黔議和,孫可望竟扣押了白文選,而且把他的部隊也給扣住了。


    又派孫可望舊部張虎去說情,臨行永曆帝賜虎金簪給張虎,令張虎從中開導孫可望。張虎兩麵三刀,見孫可望謊稱道:“永曆帝賜給我金簪,讓我殺你。”孫可望大怒,聯絡王自奇、王尚禮、關有才為內應,內戰終於由孫可望挑起。


    大西軍絕大多數將士反對內戰,孫可望部將馬進忠、馬寶、馬惟興密謀幫李定國,一致要求還白文選兵權。孫可望不知是計,便任命白文選為征逆招討大將軍,馬寶為先鋒,自己另率一軍隨其後,合兵十四萬,以“清君側”之名出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淺談清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論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論道並收藏淺談清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