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年),二月,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明軍集結完畢,由於明朝朝廷財政緊張,無力長期供養遼東集結明軍作戰部隊,明神宗一再催促楊鎬發起進攻。於是楊鎬坐鎮沈陽,命兵分四路圍剿後金,向赫圖阿拉發起進攻。


    明軍兵分四路進軍,左側中路由山海關總兵杜鬆領兵六萬,從渾河出撫順關;右側中路由遼東總兵李如柏領兵六萬,從清河出鴉鶻關領兵;左側北路由開原總兵馬林領兵四萬,合葉赫兵,從開原出三岔口;右側南路由遼陽總兵劉鋌領兵四萬,合朝鮮兵,從遼陽出寬甸口。四路軍共二十多萬,號稱47萬大軍。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四位指揮官,統領右側中路的李如柏,他是李成梁的兒子,他有個哥哥叫李如鬆,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被神宗任命為東征提督,“抗日援朝”,為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極大貢獻。


    統領左側北路的馬林,他的父親叫馬芳,這個人你可能沒聽過,但是很厲害,厲害到他的兒子馬林,本來是個文人,都當上了總兵。


    統領右側南路的劉鋌,先打日本,後掃西南,萬曆三大征打了兩大征。


    最後是統領左側中路的杜鬆,陝西榆林人,原任陝西參將,外號杜太師。原來他在鎮守邊界的時候,經常主動出擊蒙古,極其生猛,前後共計百餘戰,無一敗績,蒙古人被他打怕了,求饒又沒用,聽說明朝官員中太師官最大,所以就叫他太師。


    時楊鎬奏上“擒奴賞格”經兵部尚書黃嘉善複奏,明神宗批準,頒示天下。賞格規定:擒斬努爾哈赤者賞銀兩,升都指揮使;擒斬其八大貝勒者賞銀2000兩,升指揮使;李永芳、佟養性等叛將,若能俘獻努爾哈赤,可以免死。又詔令葉赫貝勒金台石、布揚古若能擒斬努爾哈赤,將給與建州敕書並封龍虎將軍、散階正二品。若擒斬其餘努爾哈赤的十二親屬伯叔弟侄,及其中軍、前鋒、領兵大頭目、親信領兵中外用事小頭目等,一律重賞並且封授世職。


    努爾哈赤在攻破撫順、清河之後,鑒於同明軍交戰路途遙遠,需要在與明遼東都司交界處設一前進基地,以備牧馬歇兵,於是在吉林崖(今遼寧撫順市東)築城屯兵,加強防禦設施,派兵守衛,以扼製明軍西來之路。


    四路明軍出動之前,作戰企圖已被後金偵知。努爾哈赤探知明軍行動後,認為明軍南北二路道路險阻,路途遙遠,不能即至,宜先敗其中路之兵,於是決定采取“憑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擊破的作戰方針,將10萬兵力集結於都城附近,準備迎戰。


    要說這一年天氣也很異常,先是一月間,天空中出現一顆長星,光芒四射,天文家稱作蚩尤星,說是主兵,又說是不祥之兆。


    到了二月,塞外一帶,大雪飄飄,原擬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農曆二月二十一日出邊進擊,但因天降大雪,改為同月二十五日。同時,限令明軍四路兵馬於農曆三月初二會攻赫圖阿拉。


    但唯有山海關總兵杜鬆,仗著膂力,想立首功,令軍士冒雪西進。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農曆二月二十九日,後金軍發現明朝劉綎軍先頭部隊自寬甸北上,杜鬆率領明軍主力已出撫順關東進,但進展過速,孤立突出。努爾哈赤接到奏報以後,決定以原在赫圖阿拉南駐防的500兵馬遲滯劉綎,乘其他幾路明軍進展遲緩之機,集中八旗兵力,迎擊杜鬆軍。


    杜鬆軍到了渾河,冰凍未開,杜鬆驅兵徑渡,河中冰凍忽解,溺死軍士多名。渡至對岸,有後金軍兩三小隊,上前攔截。怎禁得住杜軍一股銳氣,亂殺亂斬,後金軍頓時紛紛退走。杜送率軍追趕,約裏許,見前麵有座高山,後金敗軍,統向山穀中退去。杜鬆恐山內設有埋伏,暫止不追,令軍士堵住穀口。


    並另探子打探軍情,探子迴報後金兵聚集界藩城。杜鬆遂把軍士分作兩支,一支仍令堵住穀口,一支由自己親領,直攻界藩城。


    原來杜鬆軍屯留山穀,叫作薩爾滸山,此山距界藩城,約有數裏。界藩城築在鐵背山上,是後金要塞,努爾哈赤正令兵役一萬五千,運石添築,此時聞杜軍進攻,急遣長子代善,引二旗兵去防界藩城,自率六旗兵四萬五千人,直攻薩爾滸明營。


    次日,兩軍交戰,霎時天地晦冥,咫尺間不辨人影。將過中午,杜鬆軍點燃火炬照明以便進行炮擊,後金軍利用杜鬆軍點燃的火炬,由暗擊明,集矢而射,殺傷甚眾。此時,努爾哈赤乘著大霧,越過塹壕,拔掉柵寨,攻占杜軍營壘,杜軍主力被擊潰,傷亡甚眾。


    這時候的杜鬆正領兵到吉林崖,與鐵背山相近,忽聽後麵喊聲大起,後金大貝勒代善,帶了二旗兵殺來。杜鬆急命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與後金軍混戰。驟聞後軍複紛紛大亂,界藩城的兵役,也一齊殺到。杜鬆忙命後軍又作前軍,迎截界藩城兵。


    正在你死我活的相拚,不料深林中又衝出一支人馬,把杜軍夾斷。杜鬆軍本已是腹背受敵,哪裏禁得三麵夾攻?杜鬆方舍命突圍,颼的來了一箭,正中心窩,墜馬而死。原來這深林中人馬,正是努爾哈赤掃平薩爾滸明營,派來夾攻杜鬆的軍隊,率隊之人為開國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


    此戰除西路軍主將總兵杜鬆外,保定總兵王宣、原任總兵趙夢麟,都在戰鬥中陣亡,明西路軍全軍覆沒。


    明軍主力被殲後,南北兩路明軍形孤勢單,處境不利。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一的夜裏,開原總兵馬林方出三岔口至尚間崖(在薩爾滸東北),聞得杜軍敗沒,一麵飛報楊鎬,一麵倚山立營,停止前進。將軍隊分駐三處就地防禦。馬林為保存實力,環營挖掘三層塹壕,將火器部隊列於壕外,騎兵繼後。又命部將潘宗顏、龔念遂各率萬人,分屯大營數裏之外,以成犄角之勢,並環列戰車以阻擋敵騎兵馳突。


    努爾哈赤在殲滅杜鬆軍後,即將八旗主力轉鋒北上,去尚間崖方向迎擊馬林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淺談清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論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論道並收藏淺談清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