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卿竟然是一位儒修,並且一首詩下來竟然獲得了儒道浩然正氣加身。
那可是儒道浩然正氣啊,這可是身為儒者被天地認可的象征。
陳文卿不僅是一位儒修,而且極大可能還是一位大儒。
當眾人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震驚地說不出話來。
因為,一位大儒放在晉國而言,倘若為官,隨便一位都是三品以上的存在。
而建康府府主也就是三品而已!
最關鍵的是陳文卿還如此年輕,想到這裏即使以章靼的紈絝,他也知道事情變得大為不妙起來。
當然。
此時震驚的不僅僅是建康府的諸位,就連李有財也露出一臉見了鬼的神情。
一旁的青鳥更是捂著粉嫩的小嘴,害怕自己驚訝地叫出聲來。
“師兄,你什麽時候開始修行儒道的?我怎麽都不知道。”
李有財抓著頭發,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明白,自己這師兄是從何時開始修行儒道的,又是如何不聲不響地突破到大儒境界的。
陳文卿聞言嗬嗬一笑,道:“在一個月前,也就是在趕來建康府的途中,閑來無事便翻了翻師弟平日裏看的儒道修行功法,於是就順其自然就學會了。”
陳文卿看著驚愕地張大嘴巴的李有財,說道:“師弟你應該還記得,我之前問了你幾個關於儒道修行上的問題吧?那其實就是我修行儒道時遇到的困惑。不過,待師弟解惑之後,我的儒道修行似乎變得水到渠成,一帆風順起來,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大儒之境。”
李有財聞言,心情激蕩不已!
天可憐見,李有財刻苦修儒十餘載,再加上各種機緣,如今修為已是到了翰林境,並且托陳文卿的福,他也掌握了儒道浩然正氣。
不過,當李有財聽到陳文卿用了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便已經到達了大儒之境時,他也不禁生出了羨慕嫉妒恨的情緒。
“師兄,你不是人!”
李有財憋了半天,最後才說出這麽一句話來。
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如今,李有財心中更加堅定自己這位師兄定然是聖人轉世而來。
陳文卿隨意出口,便是絕世詩詞,修為更是一日千裏。
不僅悲憫蒼生,而且無所畏懼。
總之,這一切都是聖人之相。
就在此時,有人越眾而出,大聲說道:“難怪前幾日陳道長在紅袖招,可以隨意作出三首絕世之詩…我其實早應該想到陳道長是大儒的身份了。”
說話之人情緒激動,帶著十分興奮的表情說道。
“原來是白鹿洞書院的薛公子,你方才說紅袖招三首絕世詩詞,莫非說的就是那三首詠月《靜夜思》、《山居秋暝》、以及《水調歌頭》?”
章靼是認識薛公子的,他們同為白鹿洞書院的學子。
並且,他也聽說了當日有天人下凡,在紅袖招五層作下三首絕世詩詞之後,飛升天界而去。
他卻沒想到,原來作下那三首絕世之詩詞之人,竟然就是眼前的陳文卿。
那三首詩詞,如今已在整個建康府流傳開來,很快就在晉國聞名天下。
章靼也曾一字一句地仔細研習過,尤其是《水調歌頭》這首詞,恐怕是隻有真的仙人才能作出!
眾人聽完薛公子的話,更是無比的震驚。此時,對於陳文卿大儒的身份,更是絲毫沒有懷疑。
王戰山看著諸位賓客,由剛開始對陳文卿的無視,到後來的鄙視,再到重視,最後到仰視…這一切,仿佛就也就發生在一瞬間。
王霜月看著大堂中那道卓爾不群的身姿,心中好像燃燒起一把火,將她渾身都點燃了起來。
章靼已麵紅耳赤,無地自容,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不對!不對勁兒!這陳文卿身上怎麽空有大儒境界,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儒心”所在?莫非,他還未入我儒門?”
章靼好像發現了天大的事情,頓時變得激動了起來。
“諸位,請聽我一言!陳文卿其實並非真正的大儒,此人還不是我儒家之人。不知諸位發現沒有,陳文卿竟然還未凝聚儒心。”
章靼指著陳文卿大聲唿叫了起來,似乎這樣做可以掩飾方才的尷尬。
“儒心?那又是什麽?”
陳文卿聞言,淡淡地問道。
“儒心,即儒道之心。也就是為何而學儒?”
李有財見陳文卿不解,開口說道。
“比如說,師弟我的儒心就是以把尺子,代表尺度和分寸。上可量天地的寬廣,下可量民心所向。所有的儒道術法,皆需要通過“儒心”作為媒介溝通天地,進行施展。”
陳文卿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那倘若我沒有儒心,就非儒道中人麽?”
“儒心是儒修的基石,不管是運轉儒道之氣,還是施展儒道術法,都需要依托儒心來完成。倘若沒有儒心,那麽即使修為境界再高,也無法調動這天地間儒道之力。”
陳文卿已經明白了“儒心”的重要性,“儒心”是修儒的基礎,是施展儒道術法的保證。
“那師弟,凝聚儒心會有什麽要求麽?”
陳文卿不解地問道。
畢竟他沒有正統地修儒,很多儒修該明白的儒道常識,陳文卿卻並不清楚。
“凝聚儒心,即要想明白自己為何而修儒?成為一個儒修的目的是什麽?倘若想明白之後,即可以觀想出一物,將儒道之力注入觀想之物中,以此即可凝聚成儒心。”
李有財細細地為陳文卿解釋道。
“哈哈哈…你還想凝聚儒心?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你如今都已經大儒境,相當於高樓都已建成了,現在竟然說地基都還沒有打?想要重新來打地基。你以為修儒就是這麽隨隨便便的事情麽?”
章靼極盡嘲諷道。
原本,他看到陳文卿已有大儒境界心中其實已經有些後悔,畢竟誰也不敢輕易與一位大儒為敵。
別說章靼不敢,就是建康府府主章嵩,也不敢!
不過,再發現陳文卿竟然是一位沒有“儒心”的大儒之後,他早已經將方才恐慌的情緒拋出九霄雲外去了。
“你想再凝聚儒心,除非你想將這儒道修為盡數毀掉,否則你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儒修。哈哈哈…”
章靼此時得意了起來,他仿佛已經看到陳文卿的大儒修為,因為沒有了“儒心”的支撐,轟然倒塌的情景。
“誰說凝聚儒心,就一定需要先廢除儒道修為?”
“又是誰說建一棟高樓,一定要從下往上建呢?”
陳文卿聽完了李有財關於凝聚“儒心”的方法,他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想法。
“今日,我就讓你們看看,凝聚“儒心”,也可以不走尋常路!”
那可是儒道浩然正氣啊,這可是身為儒者被天地認可的象征。
陳文卿不僅是一位儒修,而且極大可能還是一位大儒。
當眾人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震驚地說不出話來。
因為,一位大儒放在晉國而言,倘若為官,隨便一位都是三品以上的存在。
而建康府府主也就是三品而已!
最關鍵的是陳文卿還如此年輕,想到這裏即使以章靼的紈絝,他也知道事情變得大為不妙起來。
當然。
此時震驚的不僅僅是建康府的諸位,就連李有財也露出一臉見了鬼的神情。
一旁的青鳥更是捂著粉嫩的小嘴,害怕自己驚訝地叫出聲來。
“師兄,你什麽時候開始修行儒道的?我怎麽都不知道。”
李有財抓著頭發,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明白,自己這師兄是從何時開始修行儒道的,又是如何不聲不響地突破到大儒境界的。
陳文卿聞言嗬嗬一笑,道:“在一個月前,也就是在趕來建康府的途中,閑來無事便翻了翻師弟平日裏看的儒道修行功法,於是就順其自然就學會了。”
陳文卿看著驚愕地張大嘴巴的李有財,說道:“師弟你應該還記得,我之前問了你幾個關於儒道修行上的問題吧?那其實就是我修行儒道時遇到的困惑。不過,待師弟解惑之後,我的儒道修行似乎變得水到渠成,一帆風順起來,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大儒之境。”
李有財聞言,心情激蕩不已!
天可憐見,李有財刻苦修儒十餘載,再加上各種機緣,如今修為已是到了翰林境,並且托陳文卿的福,他也掌握了儒道浩然正氣。
不過,當李有財聽到陳文卿用了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便已經到達了大儒之境時,他也不禁生出了羨慕嫉妒恨的情緒。
“師兄,你不是人!”
李有財憋了半天,最後才說出這麽一句話來。
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如今,李有財心中更加堅定自己這位師兄定然是聖人轉世而來。
陳文卿隨意出口,便是絕世詩詞,修為更是一日千裏。
不僅悲憫蒼生,而且無所畏懼。
總之,這一切都是聖人之相。
就在此時,有人越眾而出,大聲說道:“難怪前幾日陳道長在紅袖招,可以隨意作出三首絕世之詩…我其實早應該想到陳道長是大儒的身份了。”
說話之人情緒激動,帶著十分興奮的表情說道。
“原來是白鹿洞書院的薛公子,你方才說紅袖招三首絕世詩詞,莫非說的就是那三首詠月《靜夜思》、《山居秋暝》、以及《水調歌頭》?”
章靼是認識薛公子的,他們同為白鹿洞書院的學子。
並且,他也聽說了當日有天人下凡,在紅袖招五層作下三首絕世詩詞之後,飛升天界而去。
他卻沒想到,原來作下那三首絕世之詩詞之人,竟然就是眼前的陳文卿。
那三首詩詞,如今已在整個建康府流傳開來,很快就在晉國聞名天下。
章靼也曾一字一句地仔細研習過,尤其是《水調歌頭》這首詞,恐怕是隻有真的仙人才能作出!
眾人聽完薛公子的話,更是無比的震驚。此時,對於陳文卿大儒的身份,更是絲毫沒有懷疑。
王戰山看著諸位賓客,由剛開始對陳文卿的無視,到後來的鄙視,再到重視,最後到仰視…這一切,仿佛就也就發生在一瞬間。
王霜月看著大堂中那道卓爾不群的身姿,心中好像燃燒起一把火,將她渾身都點燃了起來。
章靼已麵紅耳赤,無地自容,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不對!不對勁兒!這陳文卿身上怎麽空有大儒境界,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儒心”所在?莫非,他還未入我儒門?”
章靼好像發現了天大的事情,頓時變得激動了起來。
“諸位,請聽我一言!陳文卿其實並非真正的大儒,此人還不是我儒家之人。不知諸位發現沒有,陳文卿竟然還未凝聚儒心。”
章靼指著陳文卿大聲唿叫了起來,似乎這樣做可以掩飾方才的尷尬。
“儒心?那又是什麽?”
陳文卿聞言,淡淡地問道。
“儒心,即儒道之心。也就是為何而學儒?”
李有財見陳文卿不解,開口說道。
“比如說,師弟我的儒心就是以把尺子,代表尺度和分寸。上可量天地的寬廣,下可量民心所向。所有的儒道術法,皆需要通過“儒心”作為媒介溝通天地,進行施展。”
陳文卿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那倘若我沒有儒心,就非儒道中人麽?”
“儒心是儒修的基石,不管是運轉儒道之氣,還是施展儒道術法,都需要依托儒心來完成。倘若沒有儒心,那麽即使修為境界再高,也無法調動這天地間儒道之力。”
陳文卿已經明白了“儒心”的重要性,“儒心”是修儒的基礎,是施展儒道術法的保證。
“那師弟,凝聚儒心會有什麽要求麽?”
陳文卿不解地問道。
畢竟他沒有正統地修儒,很多儒修該明白的儒道常識,陳文卿卻並不清楚。
“凝聚儒心,即要想明白自己為何而修儒?成為一個儒修的目的是什麽?倘若想明白之後,即可以觀想出一物,將儒道之力注入觀想之物中,以此即可凝聚成儒心。”
李有財細細地為陳文卿解釋道。
“哈哈哈…你還想凝聚儒心?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你如今都已經大儒境,相當於高樓都已建成了,現在竟然說地基都還沒有打?想要重新來打地基。你以為修儒就是這麽隨隨便便的事情麽?”
章靼極盡嘲諷道。
原本,他看到陳文卿已有大儒境界心中其實已經有些後悔,畢竟誰也不敢輕易與一位大儒為敵。
別說章靼不敢,就是建康府府主章嵩,也不敢!
不過,再發現陳文卿竟然是一位沒有“儒心”的大儒之後,他早已經將方才恐慌的情緒拋出九霄雲外去了。
“你想再凝聚儒心,除非你想將這儒道修為盡數毀掉,否則你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儒修。哈哈哈…”
章靼此時得意了起來,他仿佛已經看到陳文卿的大儒修為,因為沒有了“儒心”的支撐,轟然倒塌的情景。
“誰說凝聚儒心,就一定需要先廢除儒道修為?”
“又是誰說建一棟高樓,一定要從下往上建呢?”
陳文卿聽完了李有財關於凝聚“儒心”的方法,他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想法。
“今日,我就讓你們看看,凝聚“儒心”,也可以不走尋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