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禮。而且……”朱孟炤裝作無奈的搖頭,“你這樣,本王真的很為難。”
“下官明白。所以,園內除了我們父子二人,沒留其他人。”王其繒低頭迴道。
朱孟炤笑起來,“既然這樣,我們也不必如此拘禮,坐。”邊說邊在主位坐下,而沈維漢始終不離的站在他身後。
“是這樣……”朱孟炤似乎覺得需要解釋下,“年底之時,與家中發生了些不愉快,所以就離家出走了。”
王其繒一愣,意外的看著他。難道不應該先說幾句話過渡,再進入正題?而且,這借口找得太假。這位殿下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楚王是手握重兵、早已就藩的親王,而他是楚王之子、已冊封的郡王。如今改名換姓到蘇州,其它不說,連路引、身份都如此齊全……離家出走?
朱孟炤沒再說下去,見王其繒的表情很尷尬,像是不知道該怎麽接話。於是,不太自信的問了句,“這理由不太好?”
王其繒抿了抿嘴,點頭。
朱孟炤像是不知該說什麽,隻得苦笑下,“好吧。按理,大家也算是親戚,有些話嘛……總之,我是出來了。而且,家中不太高興我出這趟門。再加上,那個……四伯的意思是,要是我敢不掩飾身份,那就奪爵。”
王其繒又點了點頭,“下官在光祿寺就職,曾有幸見過楚王、王世子及各位郡王殿下,認得出也正常,並非殿下沒掩飾。”
“就是啊,認識我的人不算太少吧。我爹的意思是,要我堅決不認。但,如果真這樣,那不就更難收場?”朱孟炤滿臉委屈。
“除非大家說好,假裝不認識。”王其繒建議道。
朱孟炤歎口氣,“隻能這樣了。”頓了頓,重新拱手自我介紹道:“江正召,應天府人氏。”
王其繒也拱手笑道:“在下之前在京城,與江公子是忘年交。最近病休在家,公子特意至蘇州看望,因而略盡地主之誼。”
“多謝。”江正召拱了拱手,“不過,我可能一時半會不會走。”
“賢弟是想要置產?”王其繒想到他之前的做法問。
“這個,差不多吧。”江正召想了想,終於又說了一個更拙劣的‘謊話’,“那些小蟲子看著挺可愛,就想收些自己玩。那天,我養了幾條,發現好像沒這麽好玩,所以挺尷尬的,不知道該不該養了。”
“賢弟是自己拿來養?”王其繒不理解了。他這話什麽意思?看來,楚王家教果然嚴,一個郡王連找個借口、說個謊都不會。
江正召點頭,又搖頭,“我養不好,所以讓賣給我園子的人,還是留在園子裏種樹養蠶。”
“然後呢?”
“什麽然後?”江正召好奇的問。
“賢弟收了幾個桑蠶園,那裏的蠶繭是能製成絲綢的,就算是下腳料,也能製成絲綿。賢弟是想做絲綢生意?”王其繒問。
江正召像是第一次聽到,愣了很久,呆呆的問:“王兄有什麽建議?”
“按賢弟現在的做法,成本就太高了。”王其繒耐心解釋。
江正召皺著眉,無措的說:“我本就不懂這些。而且,我出門的時候,爹不太高興,什麽都沒給我,三哥、二娘見我可憐,拿了些私房錢。現在嘛,總之我不能走,又不能迴武昌。王兄,要不幫我想想辦法吧。”
王其繒點著頭,正要開口,突然心中一震。怎麽可能?!一個能暗查私鹽,收並四家賭坊的人,什麽都不懂?殿下,這戲演過了。不對,這話的意思,應該不是‘不懂’,而是‘沒錢’。要錢?是楚王的意思,還是聖上?
半晌,不見王其繒迴答,江正召有些後悔。這裝傻的戲份還真難演,看樣子,這位‘王兄’是不信了。會做生意的,果然沒蠢人。唉,不知還能不能給個機會,換個人設重來?
“賢弟要多少?”王其繒決定單刀直入,至少表明自己的態度。
嘿,還真給機會,這王其繒討人喜歡。
江正召嘴角帶上一絲笑,收起了那幅彷徨無助的表情,“原本想收蘇州境內七成的桑蠶,後來發現量太大,於是改收中、上等桑蠶園。留人是因為,我畢竟不懂行,又是外地人。”
“所以嘛,第一,王兄的桑蠶園,江某要不起,隻希望能同進退,盡可能壟斷市場。第二、我在揚州有家清風書寓,估價五萬兩起。想將它抵給王兄,一年期,五厘息。至於王兄能給我多少,先去看過那處書寓再談不遲。”
這才是景陵郡王的真麵目,之前,他演的辛苦,自己看的也累。隻是,他的意思竟是要……難道,聖上要抑商?不會,聖上說過要與民生息。或者,還是針對漢王?
所以,這位殿下今天不論灑的是不是毒餌,都要吞一吞才知道。不過,五萬兩,蘇州有誰拿得出這筆現銀?當然自己也拿不出,但總要應下再想辦法。
“可以,就按五萬兩計。”王其繒點頭。
這話讓江正召略微遲疑。王家果然財大氣粗,五萬兩眼睛都不眨。突然想到,今天這一出,應該算是周止的建議。難不成,四伯想查的是王貴妃?好像,說不通。
王其繒大膽按他的思路道:“不過,賢弟的想法手筆太大,若用這五萬兩收上等桑蠶園,又完全收不盡,更何況很多人不會賣。就算加上為兄名下的,也不過隻占了總量的三成多,靠這點量,壟斷不了市場。”
這點江正召不是沒想過,於是問道:“如果,隻是租三年呢?五萬兩隻是第一年的租金。”
王其繒沒太明白,笑道:“簽三年長期供貨約?這樣,價格應該能低一些。若是第一期隻下定,之後分期付款,加上我們的,倒是真能控七成以上的蠶繭,可能用不了五萬兩。”
“不。”江正召搖頭,“我說的是租園子。也就是說,三年內,這桑蠶園內的樹、蠶,任何損失、收益都算我的。當然,那些人嘛,繼續留下給我做工,算月例錢。”
為什麽?王其繒差點要衝口而出。
產量!除了價格、質量以外,還有產量。他說的是三年,如果隻是收繭,明年必定大量增產,這麽做就是必虧的局,他肯定虧不起。必須要穩住現在的產量,才能談控製市場。
王其繒低頭細想,若是按江正召的要求,任何一種方式都不容易。何況,絲綢並非蘇州一地獨有,不然六大戶早壟斷市場了,除非他能另辟蹊徑。於是笑了笑,向他介紹起目前的情況。
“賢弟,蘇州境內中上等的桑蠶園,相對集中。我們王氏約有二千畝算的上是中上等的。傅氏祖上與我們是姻親,家中世代做絲綢,二千五百畝地中隻有三百多畝是用來做下等絲製品。另外,有千畝以上桑蠶園的還有四家,中上等的占了一半。不過,每年的宮中采買大都由傅氏經手。”
“散戶中,樓氏三百畝全為上等,專供鴻福來綢莊;陳氏有二百畝,也全為上等,但他家沒綢莊,年年各家小綢莊排隊求購;另外就是錦繡了,一百五十畝上等,隻是他家自用尚且不夠。剩下應該還有一千多畝,全散在三十多家桑蠶園中。所以,賢弟如果隻想租中上等的園子,並不容易。”
江正召聽的很仔細,雖然有些周止也有說過,但完全不像王其繒如數家珍。想了很久問:“宮中采買,給錢的吧?”
王其繒笑著點頭,“原本就是織染局所產絲品不夠,才額外采辦的。而且因為種類多、要求高、單一品種的量又不算太多,所以宮中給的價格,一向非常誘人。正因此,傅氏不僅是我們所有人中收益最穩定、最高的,還是我們蘇州上等絲品的標準。”
江正召好奇的問:“那你們呢?這麽多桑園,也能一唿百應了吧?”
王其繒笑著歎了口氣,“我們王氏雜而不精,哪一行都隻是粗粗涉獵,賺點辛苦錢罷了。”頓了頓,還是決定提醒道:“噢,賢弟要做這行,在蘇州恐怕不能忽略織染局……”
聽到這三個字,江正召擺了擺手,一臉的沒興趣,“他們負責宮中絲品。我做我的、他們做他們的,我當然不會擋他們的財路。”
王其繒笑了笑沒再說下去。
現在,江正召滿腦子想著讓大戶形成攻守同盟,一起拉高價格,這樣,自己隻要收散戶手中的桑蠶就可以了。再說,有了王大人,這事應該可以試一試。
“下官明白。所以,園內除了我們父子二人,沒留其他人。”王其繒低頭迴道。
朱孟炤笑起來,“既然這樣,我們也不必如此拘禮,坐。”邊說邊在主位坐下,而沈維漢始終不離的站在他身後。
“是這樣……”朱孟炤似乎覺得需要解釋下,“年底之時,與家中發生了些不愉快,所以就離家出走了。”
王其繒一愣,意外的看著他。難道不應該先說幾句話過渡,再進入正題?而且,這借口找得太假。這位殿下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楚王是手握重兵、早已就藩的親王,而他是楚王之子、已冊封的郡王。如今改名換姓到蘇州,其它不說,連路引、身份都如此齊全……離家出走?
朱孟炤沒再說下去,見王其繒的表情很尷尬,像是不知道該怎麽接話。於是,不太自信的問了句,“這理由不太好?”
王其繒抿了抿嘴,點頭。
朱孟炤像是不知該說什麽,隻得苦笑下,“好吧。按理,大家也算是親戚,有些話嘛……總之,我是出來了。而且,家中不太高興我出這趟門。再加上,那個……四伯的意思是,要是我敢不掩飾身份,那就奪爵。”
王其繒又點了點頭,“下官在光祿寺就職,曾有幸見過楚王、王世子及各位郡王殿下,認得出也正常,並非殿下沒掩飾。”
“就是啊,認識我的人不算太少吧。我爹的意思是,要我堅決不認。但,如果真這樣,那不就更難收場?”朱孟炤滿臉委屈。
“除非大家說好,假裝不認識。”王其繒建議道。
朱孟炤歎口氣,“隻能這樣了。”頓了頓,重新拱手自我介紹道:“江正召,應天府人氏。”
王其繒也拱手笑道:“在下之前在京城,與江公子是忘年交。最近病休在家,公子特意至蘇州看望,因而略盡地主之誼。”
“多謝。”江正召拱了拱手,“不過,我可能一時半會不會走。”
“賢弟是想要置產?”王其繒想到他之前的做法問。
“這個,差不多吧。”江正召想了想,終於又說了一個更拙劣的‘謊話’,“那些小蟲子看著挺可愛,就想收些自己玩。那天,我養了幾條,發現好像沒這麽好玩,所以挺尷尬的,不知道該不該養了。”
“賢弟是自己拿來養?”王其繒不理解了。他這話什麽意思?看來,楚王家教果然嚴,一個郡王連找個借口、說個謊都不會。
江正召點頭,又搖頭,“我養不好,所以讓賣給我園子的人,還是留在園子裏種樹養蠶。”
“然後呢?”
“什麽然後?”江正召好奇的問。
“賢弟收了幾個桑蠶園,那裏的蠶繭是能製成絲綢的,就算是下腳料,也能製成絲綿。賢弟是想做絲綢生意?”王其繒問。
江正召像是第一次聽到,愣了很久,呆呆的問:“王兄有什麽建議?”
“按賢弟現在的做法,成本就太高了。”王其繒耐心解釋。
江正召皺著眉,無措的說:“我本就不懂這些。而且,我出門的時候,爹不太高興,什麽都沒給我,三哥、二娘見我可憐,拿了些私房錢。現在嘛,總之我不能走,又不能迴武昌。王兄,要不幫我想想辦法吧。”
王其繒點著頭,正要開口,突然心中一震。怎麽可能?!一個能暗查私鹽,收並四家賭坊的人,什麽都不懂?殿下,這戲演過了。不對,這話的意思,應該不是‘不懂’,而是‘沒錢’。要錢?是楚王的意思,還是聖上?
半晌,不見王其繒迴答,江正召有些後悔。這裝傻的戲份還真難演,看樣子,這位‘王兄’是不信了。會做生意的,果然沒蠢人。唉,不知還能不能給個機會,換個人設重來?
“賢弟要多少?”王其繒決定單刀直入,至少表明自己的態度。
嘿,還真給機會,這王其繒討人喜歡。
江正召嘴角帶上一絲笑,收起了那幅彷徨無助的表情,“原本想收蘇州境內七成的桑蠶,後來發現量太大,於是改收中、上等桑蠶園。留人是因為,我畢竟不懂行,又是外地人。”
“所以嘛,第一,王兄的桑蠶園,江某要不起,隻希望能同進退,盡可能壟斷市場。第二、我在揚州有家清風書寓,估價五萬兩起。想將它抵給王兄,一年期,五厘息。至於王兄能給我多少,先去看過那處書寓再談不遲。”
這才是景陵郡王的真麵目,之前,他演的辛苦,自己看的也累。隻是,他的意思竟是要……難道,聖上要抑商?不會,聖上說過要與民生息。或者,還是針對漢王?
所以,這位殿下今天不論灑的是不是毒餌,都要吞一吞才知道。不過,五萬兩,蘇州有誰拿得出這筆現銀?當然自己也拿不出,但總要應下再想辦法。
“可以,就按五萬兩計。”王其繒點頭。
這話讓江正召略微遲疑。王家果然財大氣粗,五萬兩眼睛都不眨。突然想到,今天這一出,應該算是周止的建議。難不成,四伯想查的是王貴妃?好像,說不通。
王其繒大膽按他的思路道:“不過,賢弟的想法手筆太大,若用這五萬兩收上等桑蠶園,又完全收不盡,更何況很多人不會賣。就算加上為兄名下的,也不過隻占了總量的三成多,靠這點量,壟斷不了市場。”
這點江正召不是沒想過,於是問道:“如果,隻是租三年呢?五萬兩隻是第一年的租金。”
王其繒沒太明白,笑道:“簽三年長期供貨約?這樣,價格應該能低一些。若是第一期隻下定,之後分期付款,加上我們的,倒是真能控七成以上的蠶繭,可能用不了五萬兩。”
“不。”江正召搖頭,“我說的是租園子。也就是說,三年內,這桑蠶園內的樹、蠶,任何損失、收益都算我的。當然,那些人嘛,繼續留下給我做工,算月例錢。”
為什麽?王其繒差點要衝口而出。
產量!除了價格、質量以外,還有產量。他說的是三年,如果隻是收繭,明年必定大量增產,這麽做就是必虧的局,他肯定虧不起。必須要穩住現在的產量,才能談控製市場。
王其繒低頭細想,若是按江正召的要求,任何一種方式都不容易。何況,絲綢並非蘇州一地獨有,不然六大戶早壟斷市場了,除非他能另辟蹊徑。於是笑了笑,向他介紹起目前的情況。
“賢弟,蘇州境內中上等的桑蠶園,相對集中。我們王氏約有二千畝算的上是中上等的。傅氏祖上與我們是姻親,家中世代做絲綢,二千五百畝地中隻有三百多畝是用來做下等絲製品。另外,有千畝以上桑蠶園的還有四家,中上等的占了一半。不過,每年的宮中采買大都由傅氏經手。”
“散戶中,樓氏三百畝全為上等,專供鴻福來綢莊;陳氏有二百畝,也全為上等,但他家沒綢莊,年年各家小綢莊排隊求購;另外就是錦繡了,一百五十畝上等,隻是他家自用尚且不夠。剩下應該還有一千多畝,全散在三十多家桑蠶園中。所以,賢弟如果隻想租中上等的園子,並不容易。”
江正召聽的很仔細,雖然有些周止也有說過,但完全不像王其繒如數家珍。想了很久問:“宮中采買,給錢的吧?”
王其繒笑著點頭,“原本就是織染局所產絲品不夠,才額外采辦的。而且因為種類多、要求高、單一品種的量又不算太多,所以宮中給的價格,一向非常誘人。正因此,傅氏不僅是我們所有人中收益最穩定、最高的,還是我們蘇州上等絲品的標準。”
江正召好奇的問:“那你們呢?這麽多桑園,也能一唿百應了吧?”
王其繒笑著歎了口氣,“我們王氏雜而不精,哪一行都隻是粗粗涉獵,賺點辛苦錢罷了。”頓了頓,還是決定提醒道:“噢,賢弟要做這行,在蘇州恐怕不能忽略織染局……”
聽到這三個字,江正召擺了擺手,一臉的沒興趣,“他們負責宮中絲品。我做我的、他們做他們的,我當然不會擋他們的財路。”
王其繒笑了笑沒再說下去。
現在,江正召滿腦子想著讓大戶形成攻守同盟,一起拉高價格,這樣,自己隻要收散戶手中的桑蠶就可以了。再說,有了王大人,這事應該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