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雪紛飛到處是銀裝素裹。


    一行人走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先生,要不你坐馬車吧”王剛看著沒有一個腳印的道路,不敢走在前麵。


    “沒事,子毅你要是走不動,就去馬車上”張謙說道。感覺就是王剛不想走路了,又不好意思一個人上馬車。


    “那個,先生啊,我有幾篇文章想請教你一下,要不我們去馬車上吧。”王剛說道,他真有點走不動了。


    “前麵就幾裏就是榆次縣了,這一路走來,我們也看了很多縣城,子毅有什麽感想啊”張謙向遠處眺望了一下說道。


    “我說先生,你有近道不走,非要繞大半個雁門郡,何必呢”王剛有些不解。


    “子毅啊,作為一任郡守,要體察民情,你總是在雁門關,也不知道下麵縣城到底是什麽情況,要多下去走走。”張謙站住腳步,有些嚴厲的看著王剛。


    “我……我這,,這不是下雪了嗎。”王剛有些語塞,說實話他也覺得自己這個郡守不是很稱職。


    “下雪了,我們路過雁門九縣,那個縣城沒有凍死的人口。”張謙指著王剛問道。


    “那,,這。。下次我注意了”王剛低下了頭,想起那些在倒塌的房屋中凍僵的百姓,他再舌燦蓮花也是無力的。


    “三百八十七條人命啊”張謙又念叨了一句。


    “先生,我知道錯了,我已經安排徐晃帶人每個縣城都去巡視了”王剛低著頭,眼睛鼻子有些發酸。


    “是我對你要求太嚴厲了,你做的也很多了,不是你送去的那些糧食和棉布,或許死去的人比現在多很多”張謙說道。


    “先生,我們繼續趕路吧。”王剛也再不去坐馬車了。


    張遼和楚羽在後麵默默的跟著,聽著二人的說話。也是滿心痛楚,百姓苦,雁門郡的百姓更苦。


    一行人來到榆次縣城,榆次縣是太原郡的大縣,人口就有二十多萬,僅次於晉陽縣城,相當於大半個雁門郡的人口。


    街道上行人匆匆,兩邊房屋的屋簷下有一些難民,都穿著單衣,有的小孩子脖子裏插著稻草。


    兩隻眼睛巡視著街道上的行人,有時候衝上去,跪在行人的麵前。行人則繞道而走,有些則是抬腳將孩童踢翻在地。孩童倒地也不見哭泣,而是繼續尋找下一個行人。


    王剛走上去,扶起孩童,從張遼手裏拿來一張大餅,默默的遞出去,轉身離開。


    他能做的不多,一路走來,見到的太多太多,他也漸漸麻木。


    張謙想探聽一點消息,選擇人多的客棧,並沒有前去驛館。


    走進客棧,店小二看來人很多,又有幾十個官兵,急忙前來招唿。


    王剛先安排同行的士卒前去休息,然後四人去了大廳吃飯。


    大廳裏麵有幾個遊俠兒在講著什麽,看到王剛幾人進來,轉頭看了一眼繼續說道。


    “要我說,就該把休屠人都殺光,霸占著雲中郡不說,現在又去騷擾攻打五原郡”一個手持一柄短劍的遊俠說道。


    “可不是,不過這次他們也沒占到便宜,新上任的五原郡太守呂布,可不是好惹的”旁邊一個拿大刀的說道。


    “聽說那太守呂布,隻帶二百騎兵,就殺散數千休屠大軍,還一刀殺了休屠大將”手拿短劍的遊俠說道,仿佛是親眼所見一般。


    “後來那休屠兵,聽說呂將軍來了,轉身就跑”


    “是的,我也聽說了,現在五原郡休屠兵都逃迴雲中郡了”旁邊有人附和道。


    “現在五原郡的百姓稱唿太守呂布為飛將軍“


    “飛將軍是啥意思”旁邊桌子上一個身材矮小的年輕人問道。


    “飛將軍就是很厲害的將軍”拿短劍的遊俠,有些被問住了,尷尬的喝了一口酒。


    “飛將軍是指驍騎將軍李廣,當時李將軍任雁門郡太守,領萬餘騎出雁門擊匈奴軍大軍,匈奴人望風而逃,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


    一個年輕文士,穿著一身深藍色葛衫,戴著一個文士帽,臉頰瘦削,雙目卻炯炯有神。


    “這位小先生知道的真多,再給我們講講飛將軍的事情”身材矮小的年輕人一臉的希冀。


    “飛將軍李廣的事情先不說,聽說雁門郡新任太守也很是不凡”年輕文士看著大家都看向自己。


    “雁門郡新任太守好像是叫王,,王剛”一個遊俠說道。


    “不錯,正是那王剛王子毅,此人雖出身微末,卻年少成才。屢次大破黃巾軍,又愛民如子,將軍中糧草分給窮苦百姓”年輕的文士說完,看向眾人。


    “真的假的,有這麽好的官”有人表示懷疑。


    “真的真的,前幾天我們去代縣,代縣街道上沒有一個流民乞討”一個商人迴答道。


    “這次朝廷總算給我們並州找來幾個好官”一個商人說道。


    “朝廷”說完冷笑兩聲,接著說道。


    “不知道是誰的朝廷,十常侍禍亂朝綱。世族大家侵占土地,外戚弄權,朋黨相為,朝中大臣蠅營狗苟,誰還記得有個並州”年輕書生越說越氣,拿起桌子的酒壇,咚咚咚的往肚子裏灌。


    “小先生慎言,慎言”旁邊的一個老者,急忙拉住年輕的書生。年輕書生卻不以為意。


    “先生,可認識此人”王剛小聲說道。


    “溫恢,字曼基,此人急公好義,仗義疏財,少年成名”張謙說道。


    “好,好,好”王剛連叫三聲好子,鼓掌站了起來。


    “聽兄台一番話,隻叫人心生激蕩。真乃我輩讀書人之性情”王剛說著拿起酒壺和溫恢碰了一下,也學著咚咚咚的喝酒。


    王剛的突然出現,大家都是一愣。


    “敢問兄台尊姓大名”溫恢看來人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性格豪爽,也有心結交。


    “雁門王剛王子毅”


    溫恢聽到王剛說出自己的名字也是一愣,急忙行禮說道。


    “小子造次,一時錯語,然實非本心,衝撞太守大人,息怒為盼“溫恢行禮道。


    其他幾人也急忙下跪,一時間站著的隻有王剛他們幾人。


    “大夥起來吧,無知者無罪,況且你們也沒說錯”王剛說完扶起溫恢,走迴了自己桌子。


    王剛知道既然亮明身份,肯定沒人再議論了,吃了飯就迴房休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之子未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之子未歸並收藏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