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飯時,沈不凡問起沈木匠夫婦家裏的經濟情況,雖說依然有點不適,他還是利用自己強大的心理克製了麵對新父母的別扭感,尤其是迴想最近沈木匠和桂秀花對自己的關愛之情,令沈不凡心中溫暖。
沈木匠夫婦對兒子突然問起家中的情況沒有準備,有些差異,也有些不解。
沈木匠道:“凡兒,莫不是你在外頭聽到了閑話?”沈木匠還擔心兒子遭大病一場,在村子裏聽到什麽不好的閑言碎語,鄉野之地這種事總是難免的。
桂秀花一聽這話,飯碗往桌上一頓,大聲道:“凡兒,我看哪家亂嚼舌頭,你說與我聽,我倒要去她家說道說道”,說罷,又對沈木匠道:“他爹,你隨我一道,要打要鬧隨她們便。我兒讀書人,命運一時不好害了病,那也輪不到她們在背後嚼舌頭”!說完還氣唿唿的。
沈不凡意識到娘親還是潑辣的婦人,連忙道:“爹,娘,閑話我倒是沒有聽到別人說,你倆不必這麽大動肝火”。
桂秀花一直覺得兒子性格溫和,以為他怕多生是非,不願意如實相告,溫和地說道:“兒哇,此事你不用去,你是讀書人,哪能跟她們一般吵鬧?我跟你爹去就行”。
沈不凡知道肯定是這世的主人性格有點軟,讓桂秀花不好直說,見她一婦人為了維護兒子兇狠狠的樣子反倒一陣親切,笑著對桂秀花道:“娘,您多想了,我最近一直在家,哪裏能聽到什麽閑話?總不成有人跑到家裏來說吧?”。
沈木匠夫婦一想,也對呀,孩子自從害病後一直在家,也就昨兒世傑和二牛來和兒子親近,他倆是兒子的玩伴,自然不會惡語相向的,不由地稍稍放心下來。
沈木匠道:“凡兒,那你何故問起咱家的情況呢?哎,”歎口氣後說道:“咱家一直不富裕,這你是知道的,你讀書進學花銷大,這次害了病,還借了一兩五錢銀子,債倒是不.....”
還沒有說完,就被桂秀花站起來打斷:“孩子剛好起來,你就念叨這錢那錢的,你怪我兒不該害病花錢了?你倒是個狠心人啊,我兒這次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你倒好,還在那心疼錢!”。說完對著沈木匠瞪著眼,想起沈不凡生病這段時間的煎熬,又紅了眼眶。
沈木匠一看妻子的架勢就知道說錯了話,可他不擅言語,哪會辯解?倒是沈不凡站起來,走到桂秀花身邊,說道:“娘,你莫要再難過了,孩兒早已病愈,如今好的很呢”,說完還跳了兩下。
桂秀花看兒子確實沒事,隻是臉有點白,想來是最近還沒有修養好,好好修養幾天便不礙事,心裏高興,道:“我還不是被你爹氣的。”
沈不凡道:“娘,我爹他是為人忠厚,不會說話,怎麽會舍不得給我花錢治病呢?隻是我這時候問起,爹爹想起來就說了。十幾年了,我爹你還不清楚嘛。娘就不要怪罪他了。”為了寬慰爹娘,也為了緩解目前的氣氛,沈不凡說道:“爹,娘,我想好了,還有近半年時間就要開考院試了,這次我一定要得到生員功名,到時我家就好了。”
果然,沈木匠夫婦聽起兒子說道科舉的事,剛才的不快立馬消散不見,心裏高興起來
桂秀花道:“凡兒,你好好考,肯定能中的”,似乎想到沈不凡中榜後的美好,喜滋滋地道:“到時候多擺些酒席,弄得豐盛鬧哄些”,又絮絮叨叨地計劃起借桌子椅子請哪些人來吃飯的瑣事。沈木匠在一邊樂嗬嗬地隻知道附和桂秀花,連道好好好。
沈不凡打斷了爹娘的幻想之旅,道:“爹娘,這些事等中榜了再議不遲,我遭此一病,有許多變化,對許多事也明白了,孩兒想幫你們做點事貼補下家裏,不讓你們這麽辛苦”。
聽到這話,沈木匠夫婦心裏欣慰,再細細觀察自家孩子發現確實變了很多,畢竟父母是最了解自家子女的。首先,以前自家孩子是說不出今天這番話的,以前孩子也懂事,但是沒有這麽體貼人,還吊書袋子;其次,孩子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以前孩子雖說快十七歲了,還是有點稚氣,病愈後再看,覺得沉穩多了,沈木匠夫婦說不上來,但是察覺到尤其孩子的眼睛讓人看著踏實有信心。
桂秀花道:“兒哇,我們雖說這會兒欠了些債,也不打緊的,一兩五錢銀子我跟你爹好好攢,不要一年就能還完。村裏人都說讀書人好好讀書就好,莫管旁的事”。沈不凡自然不是以前的愣頭青,一兩五錢銀子那是在爹娘除去家裏開銷後的淨剩銀子,對於目前的他們來說並不輕鬆,最主要的是自己還要讀書花錢。
這世界要做事需要打破許多的規矩,個人的力量遠不能讓自己任性而為。
就比如自己想點法子捉魚狩獵,這會兒父母是不會同意的,除了關心和不舍得以外,主要還是當時社會上對在讀書人的過度寬容,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應該的,下河摸魚上山打獵那是有辱讀書人。作為把希望放在沈不凡讀書中舉的沈木匠夫婦自然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沈不凡需要從兩個方麵說服父母,才能放手做事,否則父母天天在耳邊嘮叨也不是長久之計。一方麵是讀書人不一定隻要死讀書,做事是正常的;另一方麵,基於自家現實情況,自己做事是有必要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沈不凡道:“爹娘,你們不要聽村裏說,他們不懂,讀書和實踐結合起來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你們不知道的一位聖人號召的,不做事隻讀書是富裕家庭的讀書人享受的,是為了不讓分心,否則隻讀書不懂做事豈不是書呆子?您倆自然不願意您們的兒子是書呆子吧”說完,特地望著父母。沈木匠夫婦當然不願意,他們也聽說了許多書呆子的笑話,哪能讓兒子成為那樣的人。
沈不凡繼續說道:”爹娘,再說了你們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您倆為了我讀書已是頗為辛苦,我此次害病還欠了外債,你倆辛苦一輩子了,也是需要我出力的時候了,最主要的是我做的事是書上教我的,是好事”。
桂秀花想了一會,覺得兒子說的確實有道理,更覺得兒子與害病前大不相同,問道:“兒子,你想做的事是什麽呢”?剛說完,沈木匠也湊了過來,臉上急切的表情顯然也說明他是一樣的想法。
沈不凡道:“我曾經在一本古書上看到一篇文章,教人如何簡易製作漁網,效果特別好,還有製作狩獵動物的工具”。
還沒有說完,桂秀花就不高興:“兒哇,咱可不能再打獵了啊,有危險啊”!桂秀花可不想兒子再遭一次罪。
沈不凡道:“娘,那就暫時不打獵,我先做捕魚的工具,看看收獲再說。對了,爹,我們這捕了魚,多的話有地方賣嗎?價錢如何?”。之前的沈不凡對這些事是不大懂的,沈不凡無跡可尋,隻能開口問沈木匠,這也附和爹娘心目中對他的印象。
沈木匠道:“魚不一樣,價錢不一樣。像鯽魚便宜些,五文錢一斤,草魚貴些要七八文錢,鯉魚更貴,要差不多十文錢.........”沈木匠絮絮叨叨地介紹他知道的市場上魚的情況,末了補充道:“你大姑那的雞子嶺常年有幾個攤子在賣些貨物,也有人賣魚,不過基本都是大戶人家買些,像我們家這樣的都是自己下河碰運氣,舍不得那幾文錢”。
沈不凡知道此時一兩等於十錢,一錢等於一百文,朝廷有發布小銅板作為零碎錢。隨州地處中部,水域眾多,老百姓自然會想辦法捕魚,也早有捕魚的工具。在原始社會就已經有漁網的雛形,發展到後來形成不同的形式和用途,有圍網,刺網,罾等,沈不凡想捕魚用的是以前後世簡單一些的漁網,當時村裏人叫陣網,用此物捕魚叫陣魚,製作簡單,效率極高,不過陣網往往捕不了大魚,隻能捕捉小魚啷子,煎炒起來加點湯非常鮮美下飯!
另外讓沈不凡高興的是,此時的小魚啷子價格差不多跟鯉魚一樣貴,以古代的生產力,大點的魚相對容易捕捉些,小魚啷子反倒不容易弄。
晚飯完畢,沈不凡得到父母捕魚的允許,心裏高興。也算是走出第一步!決定第二天問問世傑的父親滿倉叔如何織網的,沈滿倉經常捕魚,比沈木匠更精通這方麵的事!
沈木匠夫婦對兒子突然問起家中的情況沒有準備,有些差異,也有些不解。
沈木匠道:“凡兒,莫不是你在外頭聽到了閑話?”沈木匠還擔心兒子遭大病一場,在村子裏聽到什麽不好的閑言碎語,鄉野之地這種事總是難免的。
桂秀花一聽這話,飯碗往桌上一頓,大聲道:“凡兒,我看哪家亂嚼舌頭,你說與我聽,我倒要去她家說道說道”,說罷,又對沈木匠道:“他爹,你隨我一道,要打要鬧隨她們便。我兒讀書人,命運一時不好害了病,那也輪不到她們在背後嚼舌頭”!說完還氣唿唿的。
沈不凡意識到娘親還是潑辣的婦人,連忙道:“爹,娘,閑話我倒是沒有聽到別人說,你倆不必這麽大動肝火”。
桂秀花一直覺得兒子性格溫和,以為他怕多生是非,不願意如實相告,溫和地說道:“兒哇,此事你不用去,你是讀書人,哪能跟她們一般吵鬧?我跟你爹去就行”。
沈不凡知道肯定是這世的主人性格有點軟,讓桂秀花不好直說,見她一婦人為了維護兒子兇狠狠的樣子反倒一陣親切,笑著對桂秀花道:“娘,您多想了,我最近一直在家,哪裏能聽到什麽閑話?總不成有人跑到家裏來說吧?”。
沈木匠夫婦一想,也對呀,孩子自從害病後一直在家,也就昨兒世傑和二牛來和兒子親近,他倆是兒子的玩伴,自然不會惡語相向的,不由地稍稍放心下來。
沈木匠道:“凡兒,那你何故問起咱家的情況呢?哎,”歎口氣後說道:“咱家一直不富裕,這你是知道的,你讀書進學花銷大,這次害了病,還借了一兩五錢銀子,債倒是不.....”
還沒有說完,就被桂秀花站起來打斷:“孩子剛好起來,你就念叨這錢那錢的,你怪我兒不該害病花錢了?你倒是個狠心人啊,我兒這次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你倒好,還在那心疼錢!”。說完對著沈木匠瞪著眼,想起沈不凡生病這段時間的煎熬,又紅了眼眶。
沈木匠一看妻子的架勢就知道說錯了話,可他不擅言語,哪會辯解?倒是沈不凡站起來,走到桂秀花身邊,說道:“娘,你莫要再難過了,孩兒早已病愈,如今好的很呢”,說完還跳了兩下。
桂秀花看兒子確實沒事,隻是臉有點白,想來是最近還沒有修養好,好好修養幾天便不礙事,心裏高興,道:“我還不是被你爹氣的。”
沈不凡道:“娘,我爹他是為人忠厚,不會說話,怎麽會舍不得給我花錢治病呢?隻是我這時候問起,爹爹想起來就說了。十幾年了,我爹你還不清楚嘛。娘就不要怪罪他了。”為了寬慰爹娘,也為了緩解目前的氣氛,沈不凡說道:“爹,娘,我想好了,還有近半年時間就要開考院試了,這次我一定要得到生員功名,到時我家就好了。”
果然,沈木匠夫婦聽起兒子說道科舉的事,剛才的不快立馬消散不見,心裏高興起來
桂秀花道:“凡兒,你好好考,肯定能中的”,似乎想到沈不凡中榜後的美好,喜滋滋地道:“到時候多擺些酒席,弄得豐盛鬧哄些”,又絮絮叨叨地計劃起借桌子椅子請哪些人來吃飯的瑣事。沈木匠在一邊樂嗬嗬地隻知道附和桂秀花,連道好好好。
沈不凡打斷了爹娘的幻想之旅,道:“爹娘,這些事等中榜了再議不遲,我遭此一病,有許多變化,對許多事也明白了,孩兒想幫你們做點事貼補下家裏,不讓你們這麽辛苦”。
聽到這話,沈木匠夫婦心裏欣慰,再細細觀察自家孩子發現確實變了很多,畢竟父母是最了解自家子女的。首先,以前自家孩子是說不出今天這番話的,以前孩子也懂事,但是沒有這麽體貼人,還吊書袋子;其次,孩子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以前孩子雖說快十七歲了,還是有點稚氣,病愈後再看,覺得沉穩多了,沈木匠夫婦說不上來,但是察覺到尤其孩子的眼睛讓人看著踏實有信心。
桂秀花道:“兒哇,我們雖說這會兒欠了些債,也不打緊的,一兩五錢銀子我跟你爹好好攢,不要一年就能還完。村裏人都說讀書人好好讀書就好,莫管旁的事”。沈不凡自然不是以前的愣頭青,一兩五錢銀子那是在爹娘除去家裏開銷後的淨剩銀子,對於目前的他們來說並不輕鬆,最主要的是自己還要讀書花錢。
這世界要做事需要打破許多的規矩,個人的力量遠不能讓自己任性而為。
就比如自己想點法子捉魚狩獵,這會兒父母是不會同意的,除了關心和不舍得以外,主要還是當時社會上對在讀書人的過度寬容,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應該的,下河摸魚上山打獵那是有辱讀書人。作為把希望放在沈不凡讀書中舉的沈木匠夫婦自然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沈不凡需要從兩個方麵說服父母,才能放手做事,否則父母天天在耳邊嘮叨也不是長久之計。一方麵是讀書人不一定隻要死讀書,做事是正常的;另一方麵,基於自家現實情況,自己做事是有必要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沈不凡道:“爹娘,你們不要聽村裏說,他們不懂,讀書和實踐結合起來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你們不知道的一位聖人號召的,不做事隻讀書是富裕家庭的讀書人享受的,是為了不讓分心,否則隻讀書不懂做事豈不是書呆子?您倆自然不願意您們的兒子是書呆子吧”說完,特地望著父母。沈木匠夫婦當然不願意,他們也聽說了許多書呆子的笑話,哪能讓兒子成為那樣的人。
沈不凡繼續說道:”爹娘,再說了你們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您倆為了我讀書已是頗為辛苦,我此次害病還欠了外債,你倆辛苦一輩子了,也是需要我出力的時候了,最主要的是我做的事是書上教我的,是好事”。
桂秀花想了一會,覺得兒子說的確實有道理,更覺得兒子與害病前大不相同,問道:“兒子,你想做的事是什麽呢”?剛說完,沈木匠也湊了過來,臉上急切的表情顯然也說明他是一樣的想法。
沈不凡道:“我曾經在一本古書上看到一篇文章,教人如何簡易製作漁網,效果特別好,還有製作狩獵動物的工具”。
還沒有說完,桂秀花就不高興:“兒哇,咱可不能再打獵了啊,有危險啊”!桂秀花可不想兒子再遭一次罪。
沈不凡道:“娘,那就暫時不打獵,我先做捕魚的工具,看看收獲再說。對了,爹,我們這捕了魚,多的話有地方賣嗎?價錢如何?”。之前的沈不凡對這些事是不大懂的,沈不凡無跡可尋,隻能開口問沈木匠,這也附和爹娘心目中對他的印象。
沈木匠道:“魚不一樣,價錢不一樣。像鯽魚便宜些,五文錢一斤,草魚貴些要七八文錢,鯉魚更貴,要差不多十文錢.........”沈木匠絮絮叨叨地介紹他知道的市場上魚的情況,末了補充道:“你大姑那的雞子嶺常年有幾個攤子在賣些貨物,也有人賣魚,不過基本都是大戶人家買些,像我們家這樣的都是自己下河碰運氣,舍不得那幾文錢”。
沈不凡知道此時一兩等於十錢,一錢等於一百文,朝廷有發布小銅板作為零碎錢。隨州地處中部,水域眾多,老百姓自然會想辦法捕魚,也早有捕魚的工具。在原始社會就已經有漁網的雛形,發展到後來形成不同的形式和用途,有圍網,刺網,罾等,沈不凡想捕魚用的是以前後世簡單一些的漁網,當時村裏人叫陣網,用此物捕魚叫陣魚,製作簡單,效率極高,不過陣網往往捕不了大魚,隻能捕捉小魚啷子,煎炒起來加點湯非常鮮美下飯!
另外讓沈不凡高興的是,此時的小魚啷子價格差不多跟鯉魚一樣貴,以古代的生產力,大點的魚相對容易捕捉些,小魚啷子反倒不容易弄。
晚飯完畢,沈不凡得到父母捕魚的允許,心裏高興。也算是走出第一步!決定第二天問問世傑的父親滿倉叔如何織網的,沈滿倉經常捕魚,比沈木匠更精通這方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