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春山
朱靖一聽他說話,頓時後頸一麻,似乎被人輕輕嗬了口氣一般,一時簡直邁不動腿,心中隻道:“這人的聲音怎麽恁般好聽?”
那小孩兒也不好好說話,咿咿呀呀的,隻是要把竹圈兒給他。那男人給他鬧得沒有法子,隻得接過,隨手胡拋,離那十二生肖隔了十萬八千裏,道:“喏,沒中!”
那小孩兒哪裏肯依,立刻就去拾那圈兒。早被賣杏子的一把撿起,再也不肯給他。那小孩兒呆呆站在橋上,頭頸動了兩下,竟似懵了。初陽之下,朱靖隻見他口耳歪斜,眼仁無光,動作也不似尋常孩童靈活。頓時一愣,心道:“這小孩是個傻兒?”
那男人卻向賣杏子的招了招手。賣杏子的立刻哈了哈腰,指自己道:“小的名叫宋老四。大官人有甚麽吩咐?”
那男人道:“嗯,宋老四。那圈兒給我來幾個罷。”
宋老四應聲不迭,立刻捋了一大把圈兒,獻給了他。至於要幾個錢,是一點也不敢提的。人家都沒有跟他計較衣衫的事情,他還能舔鼻子上臉的伸手要錢嗎?
那男人也不挪步,原地伸直了兩條長腿,擎了一個竹圈兒,向旗皤左上角的馬套去。詎料那泡釘十分油滑,雖然套的方位分毫不差,卻彈落了出來。
他一投不中,似乎有些詫異,打量幾眼,道:“原來如此。”往橋板上一倚,一個圈兒隨之擲出,正正地掛在泡釘之上。連投三個,無一不中。
那泡釘切麵不過一個指甲蓋大小,掛了三個竹圈,真是擁擠得很。似乎誰走路的風聲大了一些,都能把它掀下去了。但這種美事顯然不常有,宋老四隻得賠笑點頭,取下竹圈,撈起一把李子,不情不願地落了幾個給那傻小孩兒。
那小孩兒一拿到李子,撒腿就跑,邊吃邊警惕地迴頭觀望,見宋老四並不追來廝打,這才囫圇吞棗地吃了起來。他一雙手汙黑油亮,早已看不出本來顏色。這麽吃得幾枚,杏子的汁水順著手腕下流,也是髒黑的一片。這孩子也不曉得肮髒,見汁水滴下來,便大口去舔。
朱靖隨師兄行走江湖,風餐露宿,向來沒有什麽講究,粗枝大葉慣了的,見了都不禁皺眉。見那男人褲腿、袖子上全是油汙手印,絲毫不以為意,不禁心中暗讚,一股結交之意油然而生。
那小孩兒吃罷杏子,摳了摳肚皮,琢磨了片刻自己是否吃飽,又偷偷走向宋老四身邊,一雙黑手伸向了桃子。看來杏子已經吃得不要了,想要換個新鮮的口味。
宋老四大急,立刻拿扁擔棍兒打他的手,連聲道:“馬不帶桃子的!馬不帶桃子的!”
那男人見狀,笑了一聲,道:“好罷,給你弄幾個桃子。”
宋老四抱起扁擔,抬眼望天,心中打定主意,無論他套中甚麽,桃子都是不給的了。
誰知一念也沒有轉完,隻見那男人雙手連揚,密如串珠,刹那間已拋出十二個竹圈兒,每個生肖上都掛上了一隻。湖麵一陣微風拂過,隻見十二個竹圈隨風飄蕩,叮當有聲,好似一串輕巧的環佩。
朱靖看得目瞪口呆,不禁“啊”了一聲。他九華派以七十二路“天河萍蹤劍”稱絕江湖,機關暗器之術,雖說不上精通,卻也頗有涉足。自忖若是自己出手,隻能勉強做到不落空。要像他一樣十二枚連擲,如此精準快速,就萬萬不能。
奇怪的是,此人手勁如此奇準,造就了一個大滿貫的景象,旁邊竟然沒有一個人駐足讚歎。人人從這橋上往來穿梭,一眼也不朝這邊看。隔得遠的也就罷了,連十步之外買卷餅的老太太,也恍如不見,嘟嘟囔囔地隻是說自己牙口不好,讓賣餅的把核桃鬆仁都打碎爛些。
朱靖心中詫異,想:“那是甚麽緣故?”
宋老四自知無法抵賴,隻得挑了幾個青桃子給那小孩兒。他這時候又不傻了,青的一個也不要,專門要那紅熟的。朱靖見宋老四滿臉苦皺,好似塞滿一嘴黃連,十分苦惱可憐,忍不住笑了出來。
那小孩兒嘴裏塞著一個肥碩的桃子,滿口吧嗒,向他抬起一張髒髒的臉來。朱靖蹲下笑道:“你很會挑呀。”
那男人聞聲也轉過臉來,附議道:“是啊。之個囝誠狡獪也!”
這句話儼然一副家長裏短的口吻,朱靖一向不慣與生人搭話,聽他語氣親切,也不禁接話:“聽兄台口音,像是閩南人?”
那男人欠身道:“正是。在下福建建寧人。”自道與家中幼弟邀同北上,他的船早到了幾日,是以在此等候。其時閩地學風極盛,多出才子,朱靖便問:“可是進京趕考麽?”那男人連連擺手,道:“舍弟頑劣異常,筆墨功夫一竅不通。我們是往南陽去的。”
南陽是河南大郡,盛產綾羅,尤以柞綢馳名天下。朱靖雖然不大通曉世務,也明白他家是做絲綢生意的了。福建此時倚靠海運之利,正是東南全勝之邦,富庶不遜江浙。閩商北上貿易,再平常不過。朱靖又問:“不知兄台如何稱唿?”那男人自稱姓喻,在家排行第一。朱靖敬道:“原來是喻大當家。”那男人連稱不敢,道:“小本生意,討一口飯吃罷了。”又問朱靖籍貫名姓,得知他是九華派弟子,拱手道:“原來是一位少俠,失敬失敬。”朱靖謙道:“萬萬的不敢當。”又指那孩子道:“似喻大當家這般一視同仁、宅心仁厚,才真正擔得起這個俠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位喻大當家,便是禦劍天荒了。他一行人浩浩蕩蕩南下,在福建羅源一處佘鄉逗留數月,把別人的荷包飯吃了無數,綠曲酒全喝個精光,屈方寧戴了一個尖尖的大鬥笠,成天跟人出去打田鼠、放油火,又在火塘邊聽了許多神神鬼鬼的故事,南國的風雅沒學到一點,一身化外之民的蠻氣越發重了。禦劍大半時候在福州議事,偶爾過去逗留兩天,見他有車卞做幫兇,玩得十分盡興,也由他去胡鬧。春盡之時,便先往這宣州的江南織造府行來。一路有意收斂自身氣息,力求與外物交融合一,好似微雨落花,無聲無息。如此十多日,混跡市井之上,隱匿人潮之中,已是平平無奇,毫不起眼。今日早市橋上,以那惹眼的小孩兒試手,引發許多熱鬧,又故意炫技一番,依然無人相顧。正想:“這還要什麽神偷二哥?老子親自出手,一準手到擒來,神不知,鬼不覺。”聽朱靖說他大有俠氣,也不點破,隨口客氣幾句,站起身來。
他身材魁偉,比常人高了兩個頭,這麽巍然地一站,別人沒注意也就罷了,朱靖卻是大大吃了一驚。隻聽噗咚一聲,那小孩兒呆呆望著他,手中的桃子掉到了地上。
禦劍心中暗忖:“聽說癡傻兒往往有些特別的門道,果然如此。”渾沒在意朱靖也被他劃到了癡傻一類。四麵環顧,見兩岸垂柳深處黑影綽綽,皆是六品帶刀侍衛,神色惶急,稟告應答,似乎在追捕甚麽人。隨口道:“這裏最近不太平麽?”
朱靖順他目光看去,頓時慌忙起來,道:“太、太平得很。今日結識喻大當家,幸何如之。山高水遠,後會……”見東岸三名黑衣侍衛漸向橋頭尋來,百忙之中不及思索,便向橋底躍去。料想橋洞中可藏身片刻,誰知剛使了一招倒掛金鉤,便見橋洞中一名衣衫不整、頭發蓬亂的小娘子,正打著哈欠在那裏炒蔥。一見朱靖倒過來的臉,嚇得鍋鏟都不要了,尖聲大叫起來。朱靖忙道聲得罪,一個鷂子翻身,又落迴橋麵。猶自還沒忘了向禦劍拱手道:“……有期!”如此一番折騰,動靜越發大了。幾名侍衛均已轉過頭來,向橋上張望。
禦劍一眼之間,便知端的,道:“原來是朱少俠自己有些不太平。”心念一動,道:“過來!”伸臂一攬,將他拉到自己身前。他身軀高大,肩背雄闊,這麽一遮,嚴嚴實實地把朱靖擋住了。
他動作飛快,朱靖隻覺眼前一花,身上一緊,已被牢牢攬住。他個子也算高挑的了,在禦劍麵前,卻十分的不夠看,連他肩頭也不到。被他攬在懷裏,隻覺一股炙熱的氣息深深籠罩著自己,大覺不安,便欲掙脫開來。
禦劍見幾名侍衛已經循聲而來,低聲道:“別動。”見他的淡黃衫子背後落著一個絨毛邊的素色風帽,伸手給他戴上了。
這兩個字簡直是附耳而發,朱靖全無防備,臉上立刻紅了一片。
禦劍瞥了一眼,見西堤岸上遠遠立著幾個侍衛,正向橋頭觀望。即從身畔傘攤上隨手抽出一把紅油紙傘,竹柄迎風一抖,在二人之間款款張了開來。
此際朝日初升,陽光將傘麵照得一片透紅,傘骨畢現,依稀隻聞見一股新油氣味。傘上繪製的是一幅煙霞山水,旁邊還有模有樣地題著兩句詩。
朱靖一雙眼睛無處可去,隻能凝望那紅傘,在心中念了一次:“江湖酒伴如相問,終老煙波不計程。”
聽得身後步履紛紛,佩刀鋥然,顯是那群侍衛在橋上來迴尋覓。禦劍神態自若,絲毫沒有窩藏人犯的心虛。見堤岸上人已散去,紅傘一轉,擋住二人肩背。橋上翠羽金鈿,盡是攜手遊春的小兒女,並肩共執,笑語盈盈,這把傘可說平常之極。他氣息似有若無,又有傘麵阻隔,縱然近在咫尺,也難以察覺。侍衛忙碌了一陣,不見其人,漸漸散了。
朱靖聽腳步漸遠無聲,在禦劍懷中微微一掙,小聲道:“多……”
卻見禦劍撐在欄杆之上,眼望湖麵,一手指向遠處,道:“看!江花。”
朱靖隨他手指處看去,隻見浩浩渺渺的丹陽湖上,一輪燦爛的紅日正緩緩升起,照得湖麵紅光萬道,宛如烽火連天而起,又似花朵怒放千裏。
朱靖生長九華山上,對這日出江花的麗景司空見慣,心中不禁疑惑:“這有甚麽可看的?難道福建沒有日出可看嗎?”
一抬頭,見禦劍一雙深邃的眼睛正遠遠望向湖麵,蒼青色的瞳孔中看不出冷漠歡喜,卻有一層難以言說的遙遠之意。
見朱靖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也俯下迴視,“嗯?”了一聲。
這聲音像根尖尖的羽毛直撩進耳孔盡頭,朱靖腳下一斜,幾乎就沒有站穩。
禦劍問道:“朱少俠?”
朱靖自小受嚴師教導,從不扯謊騙人,隻得紅著臉道:“失禮了。喻大當家的聲音,當真……好聽得緊。”
禦劍頓了一頓,重新望向湖麵,嘴邊露出笑意,道:“你是第二個這麽說的人!”
朱靖心中悄悄地好奇著,卻也知道太過無禮,不敢發問。
待侍衛完全走遠了,才端正地站著,再三道謝。禦劍不以為意,道:“出門在外,都是朋友。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又道:“少俠與官府這個梁子,看來結得不小啊。”
朱靖漲紅了臉,待要據實以告:“不,這是一位斷袖的王爺派來請我喝茶的。”忽然難為情起來,咬咬牙,一狠心,說了平生第一句謊話:“是……是的!”
禦劍見他語氣古怪,神態頗不自然,料得他在說謊,心中一笑:“這一看就是個老實孩子,哪像我們家那個老油條、小騙子?也就是呆呆的模樣,有幾分神似罷了。”點了點頭,告辭道:“江湖險惡,世事茫茫,望多珍重。”朱靖忙趕上問他住處。禦劍手指一處粉牆黛瓦的大屋,道:“就在其間。”即下橋而去。
朱靖舉目望去,見那大屋後一座金碧輝煌的寺院顯眼之極,那是皖南第一名刹崇化寺,香火鼎盛,遊客如雲,當下默記在心。下橋之前,不知怎地,卻掏出荷包,將攤上那柄紅油紙傘買了下來。
朱靖一聽他說話,頓時後頸一麻,似乎被人輕輕嗬了口氣一般,一時簡直邁不動腿,心中隻道:“這人的聲音怎麽恁般好聽?”
那小孩兒也不好好說話,咿咿呀呀的,隻是要把竹圈兒給他。那男人給他鬧得沒有法子,隻得接過,隨手胡拋,離那十二生肖隔了十萬八千裏,道:“喏,沒中!”
那小孩兒哪裏肯依,立刻就去拾那圈兒。早被賣杏子的一把撿起,再也不肯給他。那小孩兒呆呆站在橋上,頭頸動了兩下,竟似懵了。初陽之下,朱靖隻見他口耳歪斜,眼仁無光,動作也不似尋常孩童靈活。頓時一愣,心道:“這小孩是個傻兒?”
那男人卻向賣杏子的招了招手。賣杏子的立刻哈了哈腰,指自己道:“小的名叫宋老四。大官人有甚麽吩咐?”
那男人道:“嗯,宋老四。那圈兒給我來幾個罷。”
宋老四應聲不迭,立刻捋了一大把圈兒,獻給了他。至於要幾個錢,是一點也不敢提的。人家都沒有跟他計較衣衫的事情,他還能舔鼻子上臉的伸手要錢嗎?
那男人也不挪步,原地伸直了兩條長腿,擎了一個竹圈兒,向旗皤左上角的馬套去。詎料那泡釘十分油滑,雖然套的方位分毫不差,卻彈落了出來。
他一投不中,似乎有些詫異,打量幾眼,道:“原來如此。”往橋板上一倚,一個圈兒隨之擲出,正正地掛在泡釘之上。連投三個,無一不中。
那泡釘切麵不過一個指甲蓋大小,掛了三個竹圈,真是擁擠得很。似乎誰走路的風聲大了一些,都能把它掀下去了。但這種美事顯然不常有,宋老四隻得賠笑點頭,取下竹圈,撈起一把李子,不情不願地落了幾個給那傻小孩兒。
那小孩兒一拿到李子,撒腿就跑,邊吃邊警惕地迴頭觀望,見宋老四並不追來廝打,這才囫圇吞棗地吃了起來。他一雙手汙黑油亮,早已看不出本來顏色。這麽吃得幾枚,杏子的汁水順著手腕下流,也是髒黑的一片。這孩子也不曉得肮髒,見汁水滴下來,便大口去舔。
朱靖隨師兄行走江湖,風餐露宿,向來沒有什麽講究,粗枝大葉慣了的,見了都不禁皺眉。見那男人褲腿、袖子上全是油汙手印,絲毫不以為意,不禁心中暗讚,一股結交之意油然而生。
那小孩兒吃罷杏子,摳了摳肚皮,琢磨了片刻自己是否吃飽,又偷偷走向宋老四身邊,一雙黑手伸向了桃子。看來杏子已經吃得不要了,想要換個新鮮的口味。
宋老四大急,立刻拿扁擔棍兒打他的手,連聲道:“馬不帶桃子的!馬不帶桃子的!”
那男人見狀,笑了一聲,道:“好罷,給你弄幾個桃子。”
宋老四抱起扁擔,抬眼望天,心中打定主意,無論他套中甚麽,桃子都是不給的了。
誰知一念也沒有轉完,隻見那男人雙手連揚,密如串珠,刹那間已拋出十二個竹圈兒,每個生肖上都掛上了一隻。湖麵一陣微風拂過,隻見十二個竹圈隨風飄蕩,叮當有聲,好似一串輕巧的環佩。
朱靖看得目瞪口呆,不禁“啊”了一聲。他九華派以七十二路“天河萍蹤劍”稱絕江湖,機關暗器之術,雖說不上精通,卻也頗有涉足。自忖若是自己出手,隻能勉強做到不落空。要像他一樣十二枚連擲,如此精準快速,就萬萬不能。
奇怪的是,此人手勁如此奇準,造就了一個大滿貫的景象,旁邊竟然沒有一個人駐足讚歎。人人從這橋上往來穿梭,一眼也不朝這邊看。隔得遠的也就罷了,連十步之外買卷餅的老太太,也恍如不見,嘟嘟囔囔地隻是說自己牙口不好,讓賣餅的把核桃鬆仁都打碎爛些。
朱靖心中詫異,想:“那是甚麽緣故?”
宋老四自知無法抵賴,隻得挑了幾個青桃子給那小孩兒。他這時候又不傻了,青的一個也不要,專門要那紅熟的。朱靖見宋老四滿臉苦皺,好似塞滿一嘴黃連,十分苦惱可憐,忍不住笑了出來。
那小孩兒嘴裏塞著一個肥碩的桃子,滿口吧嗒,向他抬起一張髒髒的臉來。朱靖蹲下笑道:“你很會挑呀。”
那男人聞聲也轉過臉來,附議道:“是啊。之個囝誠狡獪也!”
這句話儼然一副家長裏短的口吻,朱靖一向不慣與生人搭話,聽他語氣親切,也不禁接話:“聽兄台口音,像是閩南人?”
那男人欠身道:“正是。在下福建建寧人。”自道與家中幼弟邀同北上,他的船早到了幾日,是以在此等候。其時閩地學風極盛,多出才子,朱靖便問:“可是進京趕考麽?”那男人連連擺手,道:“舍弟頑劣異常,筆墨功夫一竅不通。我們是往南陽去的。”
南陽是河南大郡,盛產綾羅,尤以柞綢馳名天下。朱靖雖然不大通曉世務,也明白他家是做絲綢生意的了。福建此時倚靠海運之利,正是東南全勝之邦,富庶不遜江浙。閩商北上貿易,再平常不過。朱靖又問:“不知兄台如何稱唿?”那男人自稱姓喻,在家排行第一。朱靖敬道:“原來是喻大當家。”那男人連稱不敢,道:“小本生意,討一口飯吃罷了。”又問朱靖籍貫名姓,得知他是九華派弟子,拱手道:“原來是一位少俠,失敬失敬。”朱靖謙道:“萬萬的不敢當。”又指那孩子道:“似喻大當家這般一視同仁、宅心仁厚,才真正擔得起這個俠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位喻大當家,便是禦劍天荒了。他一行人浩浩蕩蕩南下,在福建羅源一處佘鄉逗留數月,把別人的荷包飯吃了無數,綠曲酒全喝個精光,屈方寧戴了一個尖尖的大鬥笠,成天跟人出去打田鼠、放油火,又在火塘邊聽了許多神神鬼鬼的故事,南國的風雅沒學到一點,一身化外之民的蠻氣越發重了。禦劍大半時候在福州議事,偶爾過去逗留兩天,見他有車卞做幫兇,玩得十分盡興,也由他去胡鬧。春盡之時,便先往這宣州的江南織造府行來。一路有意收斂自身氣息,力求與外物交融合一,好似微雨落花,無聲無息。如此十多日,混跡市井之上,隱匿人潮之中,已是平平無奇,毫不起眼。今日早市橋上,以那惹眼的小孩兒試手,引發許多熱鬧,又故意炫技一番,依然無人相顧。正想:“這還要什麽神偷二哥?老子親自出手,一準手到擒來,神不知,鬼不覺。”聽朱靖說他大有俠氣,也不點破,隨口客氣幾句,站起身來。
他身材魁偉,比常人高了兩個頭,這麽巍然地一站,別人沒注意也就罷了,朱靖卻是大大吃了一驚。隻聽噗咚一聲,那小孩兒呆呆望著他,手中的桃子掉到了地上。
禦劍心中暗忖:“聽說癡傻兒往往有些特別的門道,果然如此。”渾沒在意朱靖也被他劃到了癡傻一類。四麵環顧,見兩岸垂柳深處黑影綽綽,皆是六品帶刀侍衛,神色惶急,稟告應答,似乎在追捕甚麽人。隨口道:“這裏最近不太平麽?”
朱靖順他目光看去,頓時慌忙起來,道:“太、太平得很。今日結識喻大當家,幸何如之。山高水遠,後會……”見東岸三名黑衣侍衛漸向橋頭尋來,百忙之中不及思索,便向橋底躍去。料想橋洞中可藏身片刻,誰知剛使了一招倒掛金鉤,便見橋洞中一名衣衫不整、頭發蓬亂的小娘子,正打著哈欠在那裏炒蔥。一見朱靖倒過來的臉,嚇得鍋鏟都不要了,尖聲大叫起來。朱靖忙道聲得罪,一個鷂子翻身,又落迴橋麵。猶自還沒忘了向禦劍拱手道:“……有期!”如此一番折騰,動靜越發大了。幾名侍衛均已轉過頭來,向橋上張望。
禦劍一眼之間,便知端的,道:“原來是朱少俠自己有些不太平。”心念一動,道:“過來!”伸臂一攬,將他拉到自己身前。他身軀高大,肩背雄闊,這麽一遮,嚴嚴實實地把朱靖擋住了。
他動作飛快,朱靖隻覺眼前一花,身上一緊,已被牢牢攬住。他個子也算高挑的了,在禦劍麵前,卻十分的不夠看,連他肩頭也不到。被他攬在懷裏,隻覺一股炙熱的氣息深深籠罩著自己,大覺不安,便欲掙脫開來。
禦劍見幾名侍衛已經循聲而來,低聲道:“別動。”見他的淡黃衫子背後落著一個絨毛邊的素色風帽,伸手給他戴上了。
這兩個字簡直是附耳而發,朱靖全無防備,臉上立刻紅了一片。
禦劍瞥了一眼,見西堤岸上遠遠立著幾個侍衛,正向橋頭觀望。即從身畔傘攤上隨手抽出一把紅油紙傘,竹柄迎風一抖,在二人之間款款張了開來。
此際朝日初升,陽光將傘麵照得一片透紅,傘骨畢現,依稀隻聞見一股新油氣味。傘上繪製的是一幅煙霞山水,旁邊還有模有樣地題著兩句詩。
朱靖一雙眼睛無處可去,隻能凝望那紅傘,在心中念了一次:“江湖酒伴如相問,終老煙波不計程。”
聽得身後步履紛紛,佩刀鋥然,顯是那群侍衛在橋上來迴尋覓。禦劍神態自若,絲毫沒有窩藏人犯的心虛。見堤岸上人已散去,紅傘一轉,擋住二人肩背。橋上翠羽金鈿,盡是攜手遊春的小兒女,並肩共執,笑語盈盈,這把傘可說平常之極。他氣息似有若無,又有傘麵阻隔,縱然近在咫尺,也難以察覺。侍衛忙碌了一陣,不見其人,漸漸散了。
朱靖聽腳步漸遠無聲,在禦劍懷中微微一掙,小聲道:“多……”
卻見禦劍撐在欄杆之上,眼望湖麵,一手指向遠處,道:“看!江花。”
朱靖隨他手指處看去,隻見浩浩渺渺的丹陽湖上,一輪燦爛的紅日正緩緩升起,照得湖麵紅光萬道,宛如烽火連天而起,又似花朵怒放千裏。
朱靖生長九華山上,對這日出江花的麗景司空見慣,心中不禁疑惑:“這有甚麽可看的?難道福建沒有日出可看嗎?”
一抬頭,見禦劍一雙深邃的眼睛正遠遠望向湖麵,蒼青色的瞳孔中看不出冷漠歡喜,卻有一層難以言說的遙遠之意。
見朱靖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也俯下迴視,“嗯?”了一聲。
這聲音像根尖尖的羽毛直撩進耳孔盡頭,朱靖腳下一斜,幾乎就沒有站穩。
禦劍問道:“朱少俠?”
朱靖自小受嚴師教導,從不扯謊騙人,隻得紅著臉道:“失禮了。喻大當家的聲音,當真……好聽得緊。”
禦劍頓了一頓,重新望向湖麵,嘴邊露出笑意,道:“你是第二個這麽說的人!”
朱靖心中悄悄地好奇著,卻也知道太過無禮,不敢發問。
待侍衛完全走遠了,才端正地站著,再三道謝。禦劍不以為意,道:“出門在外,都是朋友。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又道:“少俠與官府這個梁子,看來結得不小啊。”
朱靖漲紅了臉,待要據實以告:“不,這是一位斷袖的王爺派來請我喝茶的。”忽然難為情起來,咬咬牙,一狠心,說了平生第一句謊話:“是……是的!”
禦劍見他語氣古怪,神態頗不自然,料得他在說謊,心中一笑:“這一看就是個老實孩子,哪像我們家那個老油條、小騙子?也就是呆呆的模樣,有幾分神似罷了。”點了點頭,告辭道:“江湖險惡,世事茫茫,望多珍重。”朱靖忙趕上問他住處。禦劍手指一處粉牆黛瓦的大屋,道:“就在其間。”即下橋而去。
朱靖舉目望去,見那大屋後一座金碧輝煌的寺院顯眼之極,那是皖南第一名刹崇化寺,香火鼎盛,遊客如雲,當下默記在心。下橋之前,不知怎地,卻掏出荷包,將攤上那柄紅油紙傘買了下來。